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红茶>正山小种>详析正山小种和金骏眉的四大明显区别

详析正山小种和金骏眉的四大明显区别

2020-03-03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正山小种金骏眉都属于红茶,而金骏眉是正山小种的分支,那么两种之间有什么差异之处呢?下面茶库网为各人具体说明一番。

正山小种和金骏眉区别

1、选料差异

正山小种和金骏眉最明显的区之一就是选料差异,正山小种是回收茶树嫩芽的1芽1叶、1芽2叶或1芽3叶作为茶叶质料的;而金骏眉必需选取茶树刚开芽、最鲜嫩的芽头为质料。

2、工艺差异

金骏眉在建造工艺上固然是沿用了正山小种的传统建造工艺,中国十大名茶,但金骏眉的建造工艺相对来说越发精进。正山小种的萎协调烘焙工艺是行使松柴举办烟熏的;而金骏眉则只需在萎调的措施中举办小部门烟熏即可。

3、口感差异

凡是环境下,正山小种都带有一股浓郁的松烟味可能是桂圆香;而金骏眉是颠末轻烟可能无烟处理赏罚的,味道比正山小种轻微要平淡一些。

4、形状差异

金骏眉形状细长,带些金色的毫尖,带着浓烈的果香或花香,冲泡之后,汤色是淡金黄色的;而正山小种条索紧结匀整,光华铁青、油润,冲泡之后的汤色是明橙色的,汤色浓于金骏眉。

总结:综上所述,正山小种和金骏眉有四大明显区别,别离是:选料差异、工艺差异、口感差异及形状差异。各人在区分的时辰,轻微仔细调查、品饮,就能轻松判别。

以上就是正山小种和金骏眉区别讲解,中国十大名茶,但愿可以或许辅佐到各人。

有用+10
分享

走进正山小种的传奇历史 领略茶文化

  一杯茶,一段史,作为茶叶盛产丰富的中国,每个茶都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传奇事迹。今天在这里会为大家介绍一种非常著名的红茶种类——正山小种。正山小种作为一个很有名的红茶种类,对于很多爱茶者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不一样的情感。你可以在茶文化中领略到中国的历史,见证一段传奇。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就像一块保留地,内涵隽永却又无声无息。明朝中后期,世界红茶鼻祖——红茶就诞生在桐木关。

红茶茶饮文化

  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发展经济,减轻民众负担,下旨罢造团茶,改贡散茶,一向以团茶龙凤饼著称的武夷贡茶,在改制散茶时,因其制作散茶的技术落后,生产出来的散茶品质低劣,走入了有史以来最低谷。从清代周亮工的记载:“前朝不贵闽茶,即贡茶亦只备宫中盏之需。”可以看出当时改制散茶后,武夷茶处境的尴尬。

  16世纪末17世纪初(约1604年),正山小种被远传海外,由荷兰商人带入欧洲,随即风靡英国皇室乃至整个欧洲,并掀起流传至今的“下午茶”风尚。自此正山小种红茶在欧洲历史上成为中国红茶的象征,成为世界统饮名茶。

  正山小种红茶最辉煌的年代在清朝中期。据史料记载,嘉庆前期,中国出口的红茶中有85%冠以正山小种红茶的名义,鸦片战争后,正山小种红茶对贸易顺差的贡献作用依然显著。在正山小种红茶享誉海外的同时,福建的宁德、安徽的祁门等地也开始学习正山小种红茶的种植加工技术,正山小种红茶的加工技艺也逐渐地传入国内各大绿茶、泉城绿、泉城红、乌龙茶、普洱茶产区,最终形成了如今闻名全国的工夫红茶。

  可见,茶的文化传播对每个朝代都有深远的影响,也受到朝代的影响,形成每个茶的独特文化,不论是十六世纪末还是清明时期都形成了红茶独有的文化。正是由于有了这种茶道文化,其传播性才能成就其深远。红茶其品味、制作技术都是从这种文化的交流中产生的,像这个红茶文化有其养生之道!

正山小种红茶的简介

  随着红茶在我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红茶的文化传播也就越来越广了。正山小种红茶是一种不错的红茶类型,也是一种受到了很多人喜欢的红茶品牌。其实人们对于正山小种红茶的简介不是很清楚,以至于错看了红茶,降低了红茶的价值。

  正山小种红茶,是世界红茶的鼻祖。武夷山市桐木关江氏家族是生产正山小种红茶的茶叶世家,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据正山小种红茶世家第二十四代传人 ――江元勋先生所说,江氏族谱中记载:江氏家族于南宋末年迁居崇安县(现为武夷山市)桐木关,世代种茶。又称拉普山小种,是中国生产的一种红茶,茶叶是用 松针或松柴熏制而成,有着非常浓烈的香味。因为熏制的原因,茶叶呈黑色,但茶汤为深红色。正山小种产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受原产地保护。以上是小编做的正山小种红茶的简介,大家记住了多少呢?

红茶的简介

  在了解红茶的简介的时候,仅仅看上面的内容是不够的,正山小种属红茶类,与人工小种合称为小种红茶。18世纪后期,首创于福建省崇安县(1989崇安撤县设市,更名为武夷山市)桐木地区。历史上该茶以星村为 集散地,故又称星村小种。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激烈,出现正山茶与外山茶之争,正山含有正统之意,因此得名。

  你对于正山小种红茶的简介清楚了吗?当然人们在清楚了这方面的知识之后,更需要掌握红茶的一些挑选方法,避免自己在平时购买红茶受到欺骗。想要喝到一杯可口的红茶,更需要人们多多学习红茶的炮制方法、掌握红茶的泡制技巧。

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研


武夷山是福建省第三大产茶区, 截至2011年底,全市茶园面积46.67万亩,投产茶园面积40.28万亩,茶叶产量2.37万吨,;产值18.30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13万吨,产值17.32亿元,占总产量89%,总产值94.6%,平均价格81.3元/公斤;名优茶中红茶产量1750吨,产值1.68亿元。红茶产量产值虽然不高,但平均价格96元/公斤。可见红茶生产已经成为武夷山茶叶提高效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产品大类。

一、国内外红茶产销概况

武夷山是传统的绿茶产区,历史上遂炒青、温炒青颇有知名度。由于毗邻福建政和等多茶类产区,气候、土壤接近,民间交往甚多,近几年来乌龙茶、红茶旺销,也带动了武夷山茶农对乌龙茶、红茶生产的积极性。

武夷山率先开始了红茶生产,通过效益比较,该县生产销往苏州、南京市场的绿茶名茶平均价在160元/公斤,而相同原料加工成红茶,销往北京、南京等各地市场,平均价格提高到340元/公斤,相应的成本增加仅10元/公斤。效益大增,从而带动了武夷山各地的红茶生产。到2011年,全市九县市区中有7个县市开始生产红茶,以庆元红茶、龙泉金观音红茶、松阳红茶为主。产量达到。

二、武夷山红茶的产品定位与市场需求分析

武夷山红茶是武夷山茶叶生产的新兴品种,大部分的鲜叶原料均可用来生产武夷山红茶。最细嫩的红茶原料为一芽一叶初展,大部分原料为一芽二、三叶。生产时间从春季开始一直延续到秋末,原料供应充足,产品质量稳定。红茶的主要销售对象为企事业单位公务、商务接待用茶,居民日常饮用茶,而不是通常的礼品茶、公关茶,性价比高,茶农生产红茶所消耗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低,效益高。

随着福建茶叶品牌推广力度的加大以及消费者对饮茶保健功效的认识加深,除传统的浙茶销区外,全国各主要茶叶销区均接受了武夷山红茶。红茶的原料不会太细嫩,采摘成本相对较低,茶叶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符合自饮茶对茶叶滋味较浓的要求,属于性价比最高的茶类。达到了质量好、价格适中的要求,普通老百姓也能喝得起。全国有超过20个省市销售武夷山红茶,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对武夷山红茶的认可度较大,销量增长快。

三、武夷山红茶生产的产业基础分析

在生产实践中,为适应市场需求,武夷山茶叶企业和茶农对武夷山红茶的生产加工进行了创新,主要体现在工艺创新和产品细分,提高和稳定了产品质量,产品符合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1.以茶树品种进行产品细分

为了迎合消费者对茶叶口感的差异化需求,多年的实践让武夷山制茶企业提出了按照茶树品种进行细分茶叶花色品种的分类,发挥不同茶树品种的内质优势,稳定产品品质,从而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根据茶树品种,市场上有群体种红茶、龙井43红茶、迎霜红茶、白茶红茶等品类。群体种红茶具备群体种茶树香高味浓特性,耐冲泡。白茶红茶用白叶1号原料生产,由于氨基酸含量高,香高味爽,显特殊花香,品质优,但浓度有所欠缺。龙井43香茶用国家级良种龙井43原料生产,条索细紧,香高持久,滋味鲜爽醇和。迎霜红茶香气高扬,收敛性强,滋味浓醇。通过生产原料的细分,可以有针对性的向不同口味的销区推广相应的红茶品种,销区采购商可以根据需求有选择的采购相应品种,扩大武夷山红茶的市场占有率。

2.气候与产业传统分析

武夷山毗邻福建武夷山、政和等小种红茶产区,洞宫山脉贯穿全境。历史上两地交往甚多,武夷山种植的群体种茶树基本上来自福建,种源相近。引进吸收传统红茶加工工艺基础上,武夷山红茶采用了人工增温增湿,提香机萎凋,温控发酵,低温提香等先进技术。在设备上,针对红茶加工要求,降低了揉捻机揉盘龙骨高度,中低档红茶初烘后用滚筒杀青机整形,使所生产的红茶条索紧细、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醇和等特点,提高了产品成条率,降低了碎茶含量,色泽均匀红润。

3.产品名优化

武夷山红茶参考香茶的加工工艺,对产品进行了简单精制后才上市销售。传统的精制设备工效低、技术要求高、处理效果一般,不适应小茶叶企业使用。武夷山茶农在产品处理上采用了韩产色选机,黄片、茶梗、碎末处理效果明显,工效高;再辅以复火提香,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每吨价格高出10000~16000元。仅松阳县,用于茶叶生产的色选机已经超过100台,色选机的应用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4.进一步做大武夷山红茶的对策

4.1加快红茶名牌培育

以公用品牌“武夷山生态茶”建设为切入点,在配合全省“福建绿茶”全球推广计划和各县市一县一品的基础上,启动武夷山生态茶公用品牌形象塑造工程,将武夷山红茶作为调整茶类结构的主要亮点来培育。要加强品牌宣传和营销策划,强化市场监督管理。鼓励龙头企业及其品牌在公用品牌创建中受益并发展壮大,最终让强势龙头企业品牌代替公用品牌。

4.2推进标准化生产

由政府茶叶主管部门牵头制定武夷山红茶品种、栽培、生产加工、产品质量等系列标准,并通过贯标,提高全市红茶生产的标准化水平,为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打好基础。

4.3加强红茶关键技术攻关

针对红茶生产中存在的技术瓶颈,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对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品种引进与选育、产品质量安全、红茶工艺技术创新、加工设备改造等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等,逐步提高红茶生产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钱杭园,杨小微,孙文清.福建省茶叶品牌构建的途径与成效[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1):28~31.

[2]叶火香,何迅民,张林福等. 松阳茶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茶叶,2010,(2):14~16.

[3]严芳,何卫中. 做强武夷山绿茶产业的对策思考[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3):26~28.

[4]行业综述. 2009年中国茶叶市场趋势分析[J]. 农产品加工业,1994-2009: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