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白茶>兴山倾力打造湖北白茶第一县

兴山倾力打造湖北白茶第一县

2019-03-14 访问量: 43 茶礼仪网

  4月20日,笔者了解到,入春以来,雨水充沛,兴山县800户茶农抢抓墒情发展白茶1170亩。

  县特产局局长黄德淼介绍,白茶具有观赏、营养、经济三大价值,经生化测定其氨基酸含量6.5%,是其他绿茶的2倍以上,而茶多酚含量仅为普通绿茶的一半。白茶最大的特点就是氨基酸含量高可起到降血压、护肝等功效,如今,白茶已成为昭君故里对外宣传的一张闪亮名片。

  兴山县委、县政府在今年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打造湖北白茶第一县的目标,力争用3至5年时间,白茶发展达到4万亩,产量1000吨,总收入4亿元。为做好打造“湖北白茶第一县”这个目标,特产部门聘请了国内知名茶叶咨询机构和专家,结合兴山的气候、土壤、环境及龙头企业的实情进行全产业链规划,立足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茶叶与旅游、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茶产业与茶文化有机结合,高起点科学规划,避免走弯路,同时,财政、移民、农业部门积极到市、省,争取了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三峡后续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确保每年用于茶产业发展资金在2000万元以上,免费为茶农每亩提供茶叶穴盘苗3000株和有机肥料100公斤,引导茶农每年稳步发展5000亩。

  国土、交通、水利部门捆绑项目在发展白茶的村组进行土地整治、乡村道路、蓄水池建设,做到林、田、路配套。茶叶省级龙头企业——昭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不等不靠,充分利用“昭君及图”这个驰名商标主动走出去,在武汉、内蒙古、北京等地设立窗口,积极参加茶事活动,加大市场营销力度,自筹资金200万元改造提升加工设备,年加工能力达到了500吨。全县47家茶叶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等新型市场主体,也抢抓打造“湖北白茶第一县”的政策机遇,流转土地6000多亩,改进加工设备、农机具500多台套,投入社会资金3000万元以上,带动全县近万户茶农发展优质白茶。

有用+10
分享

白茶的产地和种植基地

白茶是哪里产的呢?在市场上,我们很容易见到各种类型的白茶。白茶的品种较多,销量广泛,世界各地都能看到白茶的身影。那么白茶到底产自于哪里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白茶的产地介绍。 

白茶

18日,来自印度、肯尼亚、玻利维亚等13个发展中国家的21名茶叶官员,走进兴山县水月寺镇马粮坪村,考察兴山白茶良种苗木繁育基地。

  该白茶良种苗木繁育基地的母本,系来自一株已200多年的老树,经检测,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种类白茶。

  为建设该基地,2012年,国家农业部投资220万元建成了100亩高标准、高效益白茶良种繁育基地,可满足该县每年新建5000亩白茶良种苗木接穗需求。与此同时,兴山与中国茶叶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培育地方品种。目前,全县已建成全省品种最全、面积最大、茶质最好的白茶基地1.7万亩。白茶为茶农提供的现金收入已占半壁江山。

对于白茶的产地有很多的说法和介绍,喜欢喝白茶的朋友一定要经常饮用和尝试。白茶由于产地不同,味道和品质也是不一样的,建议大家在平常购买白茶的时候要注意选择质量好喝正规厂家生产的白茶。


河北茶界白茶文化之旅品鉴交流会举行

河北茶界白茶文化之旅品鉴交流会举行

 

仪式现场。长城网  刘飞 摄

  4月28日福鼎电(刘飞)4月27日,以“畅游白茶乡·家家品品香”为主题的河北茶界白茶文化之旅品鉴交流会在中国白茶之乡福建福鼎白茶文化体验馆举行。

  据了解,此次活动以加强河北茶界与福建福鼎茶界交流与联络为目的,以推进河北茶叶销区与产区的大力协作,提升福鼎白茶以及“品品香”白茶在河北的知名度,共同推动冀闽两地茶叶文化以及茶业市场的发展。

  交流会上,福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兴华介绍了白茶的发展现状,以及福鼎市政府在扶持和推广福鼎白茶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河北省茶文化代表团团长、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舒曼希望通过这次访问与交流,利用双方的优势,加强双方在产区与销区等方面的合作,同时让更多的河北茶人了解福鼎白茶种植技术、加工工艺和白茶与养生方面的知识。

  本次活动由河北省茶文化学会、福鼎市茶叶协会主办,长城网等单位协办,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承办,来自河北省各地的茶界同人及福鼎茶界和茶文化专家等100多人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活动最后,作为河北销售区的杰出代表,石家庄无显茗茶有限公司与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签署了“品品香特制品种茶河北销售营销中心”协议。

白芽奇兰茶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通过抽查

  白芽奇兰茶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通过抽查

  从福建省质监局获悉,近日,白芽奇兰茶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委专家组抽查。

  自2008年获国标委批准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来,该示范区严格从品种、苗木、栽培和产品加工等环节实施标准化管理,创新性地采用太阳能诱杀害虫,防止二次污染和农药残留,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水平。目前,该示范区已建成核心示范基地1500亩和300亩生态林,项目每年可增收135万元,茶农人均可增收700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