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白茶>白茶功效>白茶功效同犀牛角,这个有夸大的成分吗?

白茶功效同犀牛角,这个有夸大的成分吗?

2019-03-14 访问量: 40 茶礼仪网

与其说白茶,不如说白茶是药。因为白茶具有清热去火,消炎止痛的功效。清代名人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载:“白毫银针,产太姥山鸿雪洞,其性寒,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而白茶又可以久存,年头越长的白茶药用价值越高。在福建,像小孩发热或是成人牙龈肿痛,人们都会沏上一些白茶,缓解病痛。南方多湿,人们在出了疹子之后,也会用白茶半饮半涂,效果立竿见影。

 

白茶功效同犀牛角,这个有夸大的成分吗?

 

白茶功效同犀牛角,这个功效是指新白茶。新白茶寒,老白茶褪去寒气,陈放很久的白茶需要确定陈放很久到底有多“久”,还有原料的等级、仓储状态(温湿度)、保存状态(散茶或者紧压、密封或者相对密封,类似普洱),才能成为老白茶。

一般新白茶经过寒→凉→平→温→热5个阶段。关于老白茶,市场上并无普适定义,一些号称三五年的也称老白茶(而且市面上的所谓老白茶年份灌水相当严重)。

 

白茶功效同犀牛角,这个有夸大的成分吗?

 

而7~10年以上的,称起为老白茶方才有些底气。不过还是喝得出来的,年份不够的茶寒凉没有褪净,无论是身体的感受抑或是口感都能觉察。

如果是真的“老”白茶,那么是可以四季饮用的(前提是结合体质)。而白茶适宜冬天煮(有时会拼适量熟普),夏天泡。

 

白茶功效同犀牛角,这个有夸大的成分吗?

 

如果是经常在电脑前工作,饱受辐射之苦;或是长期用嗓,咽干咽痛;亦或是皮肤敏感,长出湿疹,白茶都是不二的选择。如今,世面上常见的白茶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既有散茶,也有茶饼,口感并无不同。但茶饼因为制作工程中,经过高温蒸汽,因此其中的药效有所减弱。若是想靠白茶消炎治病,还是选择散茶为宜。

有用+10
分享

福鼎白茶,古老茶叶太姥山留香

   笔者认同这种观点:白茶是六大类茶中最先被制成的茶,古人在周朝就采取了“晒干或阴干”这种与制作现代白茶相类似的方式对茶叶进行简单加工,保存茶叶以备祭祀、治病、静修、品饮等不时之需,我们称之为古白茶。传说中的蓝姑“将茶的芽芯晒干用于救治麻疹”,这茶可视为白茶的最初雏形。

    一千多年前,陆羽《茶经》引《永嘉图经》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椽教授在《茶业通史》中认为:“永嘉东300里是海,是南300里之误。南300里是福建的福鼎,系白茶原产地。”这里所说的“白茶山”显然就是以太姥山为代表的福鼎境内的众多山峦。

    自古以来,名山之坡产名茶。这名茶,先是品种的优质;这品种的优质又与特定的地理和气候有关。福鼎有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大片山区,是茶树良种得天独厚之生长区域;大自然又赐予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两个国家级茶树良种。特定的人文、地理、生态、物候环境的相互烘托,与精湛的制茶技艺浑然一体,造就了福鼎白茶。

    在福鼎,在太姥山区,福鼎白茶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的生活非常紧密地连在一起,我们随便翻翻有关太姥山的诗文,就能引出一大串——

    明陈仲溱《游太姥山记》中说到:“竹间见危峰枕摩霄之下者,为石龙,亦名叠石庵。缁徒颇繁,然皆养蜂卖茶。虽戒律非宜,而僧贫,亦藉以聚重。”连僧人寺庵都靠“养蜂卖茶”来“藉以聚重”,从中可以看出,至少在明朝,茶叶已是太姥山民经济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再读明谢肇浙“采茶人去猿初下,乞食僧归鹤未醒”(《玉湖庵感怀》)、“借问僧何处,采茶犹未还”(《天源庵》) 和“野猿竞采初春果,稚子能收未雨茶”(《太姥山中作》),以及明周千秋“几处茶园分别墅,数家茅屋自成春”(《游太姥山道中作》)等诗句,我们读出了:在时光深处,茶渗透入了世相僧俗男女老少的日常生活。

    明林祖恕《游太姥山记》说:“因箕坐溪畔,取竹炉汲水,烹太姥茗啜之。”清谢金銮《漱玉洞记》也记载:“复返,从渠中取水出,洗鼎烹泉,坐石静听。须臾,日色过午,茗已再熟。……行童仍烧叶煮茗。”还有清王孙恭《游太姥山记》中说:“入七星洞,则容成丹井在焉。泉从岩罅涔涔滴井,如掬之,游人每挹此,烹‘绿雪芽’。”再有明林爱民《梦游太姥》中的诗句“一僧辟谷可旬日,煮茗只向石底开”以及林祖恕《天源庵访碧山上人诗》:“竹间风吹煮茗香,户外柑橙枫桕赤。”“烹”、“煮”为古人的饮茶方式,读了以上诗文,我们可以想象:峰石如画,竹木成荫,溪渠呜咽,山风徐来,对坐煮茶,真可谓太姥神仙矣!

    据《中国名茶志》考证,明代太姥绿雪芽就被视为茶中珍品。清郭柏苍《闽产录异》记载:“福宁府茶区有太姥绿雪芽。”清吴振臣《闽游偶记》亦说:“太姥山亦产,名绿雪芽者最佳。”清周亮工《闽小记》说:“太姥山有绿雪芽茶。”民国卓剑舟先生在《太姥山全志·方物》中引用了周亮工的这句话后进行进一步阐释:“绿雪芽,今呼为白毫,香色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产者为最。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售外国,价同金埒。”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绿雪芽”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为明代兵部尚书熊明遇所起。2012年5月12日,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徐光台教授第三次上太姥山,确认山上“鸿雪洞”和“云标”两幅摩崖石刻为熊明遇题书。他特此撰文指出(载《福鼎周刊》2012年5月16日第6版),万历年间,熊明遇因被视为东林党人,迁福建兵备佥事,治兵福宁道,曾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三月与五月两度登太姥山,分别题刻“鸿雪洞”与“云标”两块摩崖石刻。联系一生爱茶的熊明遇在长兴曾主导开发罗嶰岩茶,并将之命名罗嶰茶,留有《罗嶰茶疏》原始文献,收入他在福宁时期出版的《绿雪楼集》,徐光台教授断定:太姥山“绿雪芽”茶之名起源与熊明遇有关。

紫砂壶不建议泡白茶

茶叶包装 紫砂壶不建议泡白茶



紫砂壶泡老白茶好吗?紫砂壶并非佳选众所周知普洱茶治疗便秘吗,在耐泡度上,老白茶更胜一筹;新茶可冲泡十余道,老茶则可达二十多泡,茶味犹在,放入壶中煮,还可以再煮两三壶,但是前提是煮的器具要合适,那紫砂壶泡老白茶好吗?具体如下!





紫砂壶不建议泡白茶

紫砂壶,因为材质特殊,经过烧制之后,表面会有一些小气孔,这些小孔能够吸收一定分量的汤水和滋味,老白茶,经过自然陈化之后,香气也悄泡好的红茶可以放多久悄发生了变化,从之前鲜爽的香气,慢慢变得沉稳、内敛、低调,馥郁的香气渐渐变得婉转,草药香、药香、枣香、粽叶香开始占据主导位置。这些香气,属于温暖、清浅的,是喝老白茶不可错过的一部分,所以想要老白茶好喝,不建议使用紫砂壶冲泡。



煮老白茶适宜器具

1、紫砂壶

煮出来的老白茶,有一股浓稠醇厚的味道,使茶汤充分浸出老白茶的全部味道。

2、银壶煮

老白茶有很多好处,不仅仅可以杀菌,还可以软化水质,令水更甘甜清冽,使得茶汤的口感更佳。

3、玻璃壶

玻璃壶用来煮老白茶可以充分欣赏茶叶在水中,由最开始的干茶形态,到吸收舒展,再到沸腾滚开的形态变化,同时还能观察汤色的变化过程,这也是喝茶中的一种情趣。

煮老白茶最佳器具

在众多茶器当中,选择白瓷盖碗来冲泡福鼎白茶是最佳选择,具体如下:

1、白瓷盖碗的碗口大,方便出水。

2、瓷器本身有一点保温性,但厚度适中的白瓷热度会自然散失,却又不至于散失的太快。白茶既能被沸水恰到好处地发劲红茶挥出内物质,又不至于被白瓷上的余温给闷着。

3、白瓷茶具的材质在冲泡的过程中不会吸收白茶的香气,不易窜味,无论是毫香、花香、鲜香,还是醇厚、稠滑,都能最大程度地还原福鼎白茶的原滋原味,让白茶尽情释放它天然独特的风韵与魅力。

综上所得,冲泡老白茶,紫砂壶并非佳选,因为紫砂壶这一通透保温的特性,对于重发酵的黑茶、普洱茶熟绿茶好还是铁观音好茶来说,是个好选择。这类茶在后期转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杂味异味,而紫砂壶能吸收祛除茶味,纯练茶香,提高茶汤纯度。但是,对于冲泡老白茶来说,紫砂壶独具的特性反而成为其劣处。



冲泡白茶的适宜水温


白茶是健康的植物饮料,有消炎、降火、降脂、提神、降压和减肥等养生保健功效,常饮的益处很多。不过,要喝到一杯好喝的白茶茶汤,要注意采取正确的泡法,掌握好水温、茶量、冲泡时间等因素都很重要。那么,冲泡白茶的适宜水温多少呢?下面一起来了解看看。

冲泡白茶的适宜水温

白茶的冲泡温度,与白茶的品类有着密切关系。

白毫银针茶芽纤长细嫩,所以水温不宜过高,90度左右即可;冲泡时,热水不可直冲茶芽,应当沿杯壁入冲,这样即不会损伤茶芽品相,又能避免茶芽大量脱毫造成茶汤变浊,影响其汤色和美感。

白牡丹冲泡时水温不可过低,低则茶味难出,水温若是太高,则又会伤及茶芽,最好控制在90-95度之间。

贡眉、寿眉、老白茶、紧压白茶冲泡时建议用95-100度的水,而且可以多泡一会,这样,就会充分品尝到茶的醇厚浓郁。

泡白茶,除了水温以外,还要注意量的控制。白茶淡些好喝,一般150毫升的水用3至5克的茶叶。

另外,冲泡时间,第一泡时间约5分钟,经过滤后将茶汤倒入茶盅即可饮用。第二泡只要3分钟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随饮随泡。一般情况一杯白茶可冲泡四五次。

白茶审评方法

主要审评茶汤的色泽、香气、滋味和叶底。审评方法为:将3克茶叶用150ml沸水冲泡,浸泡5min后对各审评项目进行审评。

(1)汤色:汤色以橙黄明亮或浅杏黄色为好,红、暗、浊为劣。

(2)香气:香气以毫香浓郁、清鲜纯正为上,淡薄、生青气、发霉失鲜、有红茶发酵气为次。

(3)滋味白茶滋味以鲜美、酵爽、清甜为上,粗涩淡薄为差。

(4)叶底白茶叶底的嫩度和色泽作为内质重要因子加以评定。叶底嫩度以匀整、毫芽多为上,带硬梗、叶张破碎、粗老为次;色泽以鲜亮为好,花杂、暗红、焦红边为差。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成茶满披白毫、汤色清淡、味鲜醇、有毫香。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