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铁观音>铁观音怎样才算是好

铁观音怎样才算是好

2019-03-16 访问量: 41 茶礼仪网

  铁观音茶是很多茶友常喝的乌龙茶,但很多人都会认为铁观音是绿茶,如果对铁观音有深入了解的话,其实铁观音是乌龙茶,别名也叫青茶,属于半发酵茶。铁观音的口感香醇滑爽,令人回味,但怎么分别铁观音的好坏呢?下面一起来看看铁观音怎样才算是好。

  铁观音茶,中国传统名茶,属于青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发现于1723—1735年。“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铁观音怎样才算是好

 

  鉴别铁观音茶是一项高深的学问,安溪的著名茶师和老茶民观形闻香即可鉴别安溪铁观音茶茶叶优劣,高者能品断是安溪铁观音茶产何地何村,几年生茶树,特点突出者还能品味出自何名茶师之手。外行人品饮安溪铁观音茶可从“观形、听声、察色、闻香、品韵”入手,辨别茶叶优劣。

  优质安溪铁观音茶特点是: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蜒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叶表带白霜;其汤色金黄,浓艳清澈,香气清洌郁香持久,滋味浓郁,人口回味甘醇;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光泽,边缘呈朱红色,中间呈墨绿色,有‘清蒂、绿腹、红镶边、三节色”之说,又因“美如观音重似铁”,有“铁观音”之称。

 

  1、观形:优质安溪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蜒头状,色泽鲜润,显砂绿,红点明,叶表带白霜。

  2、品韵:古人有“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之妙说。细啜一口安溪铁观音茶,舌根轻转,可感茶汤醇厚甘鲜;缓慢下咽,回甘带密,韵味无穷。至于独特的“观音韵”何解?至今茶人尚未能解说清楚,只得留待后人品断,这也正是安溪铁观音之魅力所以

 

  3、察色:安溪铁观音茶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冲泡展开后叶底肥厚明亮(安溪铁观音茶茶叶特征之一叶背外曲),具绸面光泽,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

  4、闻香:精品铁观音茶汤香味鲜溢,启盖端杯轻闻,其独特香气即芬芳扑鼻,且馥郁持久,令人心醉神怡。

 

  铁观音不仅口感好,香气高扬,其保健作用也非常突出: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450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40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而铁观音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多种氨基酸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类。

有用+10
分享

铁观音属于什么茶,安溪铁观音原有的特征

很多人喜欢喝铁观音,品饮安溪铁观音一般采用钟形杯、碗盖杯进行功夫茶泡法。

 

在安溪铁观音原产地,基本上都是用盖碗泡饮铁观音茶叶,同时结合安溪铁观音原有的特征来进行品评。

 

纯正安溪铁观音的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骨形,略向背面翻,叶肉肥厚;

 

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向左稍歪,略下垂,嫩芽紫色,因此有“红芽歪尾桃”之称。

 

安溪铁观音应突出“观音韵”来,古人有“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之说,细啜一口,舌根轻转,可感茶汤醇厚甘滑鲜爽,缓慢下咽,回甘带蜜韵味无穷;

 

至于独特的观音韵何解?虽然说法很多,但应在香气和滋味上突出铁观音品种,且品饮后有回味(喉韵),水中有香,香中含水,余韵犹存,齿颊留芳。

 

外形上,安溪铁观音茶条索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

 

声音上,取少量安溪铁观音茶叶放入茶壶,可闻“铿当铿当”之声,其声清脆为上,声哑者为次。

 

香气上,安溪铁观音香属馥香型,有如空谷幽兰,清高隽永,灵妙鲜爽,使人雅兴悠远,诗意盎然,有些香气初闻很冲,但不细腻,不能归为上品茶。

 

滋味上,十分浓郁,但浓而不涩,郁而不腻,余味回甘,犹如陆游诗句“舌根常留甘尽日”的感受。

 

颜色上,安溪铁观音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冲泡展开后叶底肥厚明亮,安溪铁观音茶叶特征之一为叶向叶背翻卷,具绸面光泽,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

 

耐冲泡,冲泡多遍后安溪铁观音的香气、滋味、汤色都应保持一致,耐贮藏的安溪铁观音为上,反而次之。

 

同时,安溪铁观音要结合不同季节、不同山头、不同风格的具体情况而论,这样才能较全面地对安溪铁观音进行审评。

回归精耕细作安溪铁观音实施品牌化战略

作为“中国产茶第一大县”,福建安溪自古产茶,历经千年,尤以“铁观音”最为有名。但如今,随着“铁观音”的黄金时代远去,茶工仅靠制茶糊口维艰,来到这里的茶村,已很难再看到采茶少女们的婀娜身影。

事实上,这是全国产茶区的共同困境,传统茶产业面临严峻挑战。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杭州缺工60万,信阳缺工30万,全国各个产茶区均出现采茶工用工荒。在成本大幅提升、产能严重过剩的不利局面下,“茶都”安溪以退为进,减少茶园耕种面积,延伸茶叶产业链,在打破合作社同质化竞争的同时,回归精耕细作,走品牌化路线,积极开拓“铁观音”的海外市场。

繁华过后

过去20年,是“铁观音”茶叶收购价格节节攀升的时期。龙通村村支书许进丁介绍,在这段时期,村子的人口增加1000多人。土屋换成了砖头水泥房,有些人还买了小轿车。沿海发达地区的致富故事在闽南的小山村里上演。

“铁观音”成了一张名片,从镇到县,都在力促茶产业,大谈茶文化。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变化悄然而至。

从2010年春茶起,茶叶的收购价格开始波动,当年的秋茶价坠入谷底。此前,价格是一条稳步上升的曲线,并在2009年抵达顶点。

许进丁发现,在2009年时的春茶和秋茶,一斤茶叶的收购价超过100元很平常,农家一般不看好的夏天两季茶也能卖出喜人的价格。但在2010年秋茶尾声时,一斤茶的平均收购价格只有40元。

他算了一笔账:以往每年通过制茶就可以有2万-3万元的剩余收入,从2011年开始只剩下1万多元了,缩水一半以上。

制茶的利润越来越薄,一方面源于农资成本的迅速提升。例如,化肥尿素在前年每百斤90元,去年要110元,今年要130元;炒茶用的大罐煤气,前年每罐340元,近两年高达450元。另一个方面是采茶女的工资大幅度上涨,2011年,每个采茶女的日工资还是65-70元,去年已经飙升到90-100元不等,采茶女的交通补贴也翻了一倍。所有因素考虑进去,一年内,每斤茶的制作成本提高了20%。

茶园“用工荒”现象的背后是茶叶的产能过剩。

仅以龙通村为例,种植生产“铁观音”早已从计划经济时代用于出口创汇的副业,变为所有村民谋生的主业。

和村里其他家庭一样,美凤一家的全部经济来源来自茶叶。原来还种稻,现在所有田地都种上了“铁观音”。以往家里吃的米、肉、菜是部分自给,现在全部靠买。过去5年间,全村的茶园面积达到了8000多亩,产量也翻了一倍。

名茶荟萃最好的铁观音产自最好的土地

  日前,400吨辽宁抚顺厂家生产的营养土运进蓝田乡黄柏村,三佳天地人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颜鸿辉告诉记者,去年该厂家在黄柏村进行土壤改良试验,改良后的茶叶在乡政府举行的秋茶茶王赛几乎囊括所有奖项。随着冬季茶园管理到来,利用优质有机肥改良土壤,越来越受到茶农重视。

  “一年之计在于春”,于铁观音而言,应是“一年之计在于冬”。经春、夏、秋萌发,茶园土壤肥力下降,用土还需养土,如何让来年茶叶更加丰收?使用有机肥改良土壤只是一方面。近年来,为促进茶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保护安溪这块飘香的土地,我县通过退茶还林、测土施肥、改进翻耕等多项措施,作出一系列不懈努力。

  翻耕茶园

  尊重铁观音的自然选择

  铁观音之于安溪,如龙井之于西湖、大红袍之于武夷山,茶种与土地是一种机缘。一方水土,一方草木。300多年前,铁观音在安溪出现,对这里土壤、海拔、降水、温度、湿度等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本就是一种自然选择。她必须生长在中性偏酸、富含化学微量元素的红黄土壤山地中。

  以本世纪初中国茶都建设为起点,至2010年左右,这十年铁观音发展迅猛。良好经济效益,驱使茶农扩张种植,不仅在我县,这股铁观音种植风潮也迅速席卷安溪周边县市,如华安、永春、大田、沙县、南安等地。仅以华安为例,1998年铁观音种植面积仅5000亩,2013年则高达13.5万亩。

  这些非原产地县市,是不是适合种植铁观音?县茶科所原所长叶锦凤多年研究发现,铁观音适应性低、抗逆性弱,易受生长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影响。即便是同一乡镇,产自不同山头的铁观音,口味就有差异,与它生长原始环境差异越大的地方,要生产传统安溪铁观音就越难。多年在华安县收购茶叶的茶商王致和告诉记者,“华安生产的铁观音90%是酸香茶,传统正味几乎绝迹,叶片太薄,做不成。”

  一些专门收购茶青加工茶叶的农户,在收购茶青时,会特别注意分辨“山青”和“田青”。所谓“山青”,是指种植在山地的茶树鲜叶,“田青”则是种在改造稻田上的茶树鲜叶。金谷镇华芸村茶叶加工专业户郭填顺告诉记者,秋茶“山青”采用传统做法,观音韵明显,香气清新悠长,每斤价格要比“田青”高出1元左右。

  业内人士分析,因为土层深厚、湿度、酸碱度、营养成分不同,种在稻田里的茶树,因水分相对充足,初期长得快,但衰老也快;种在山地的茶树,初期生长慢,但根系扎得深,后期持续生长势头好。且“田青”一般只能采用拖酸、消青工艺加工,才能淡化茶叶中的“泥土味”。

  近年来,因为提倡采用传统工艺制作铁观音,我县一些稻田、碱性山地、使用除草剂的茶园采取多种退茶措施,或改种水稻、番薯、蔬菜,或绿化成林,为的就是让铁观音生长在最好的土地上。据统计,2013、2014两年,全县退茶面积达4981亩。

  有机肥厂操作翻刨机

  全面系统养土护地

  入冬以来,官桥镇虞宗村天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货车频繁进出。“八马茶业、日春茶业等已分别前来采购近百吨有机肥。”公司负责人陈佳彬说,去年夏天公司开始投产,通过收购农户制作官桥豆干产生的豆渣,按比例调配内蒙古羊粪、菇菌渣、谷壳灰、烟丝等,破碎搅拌,加入发酵菌、微生物菌发酵。发酵不仅能杀死羊粪中的杂病菌,避免生羊粪在土壤里发酵产生热量而“烧根”,也使有机肥肥力更加均衡。

  原本从事农资销售的陈佳彬介绍,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有机肥就进入安溪茶园,目前有几百种品牌。“超大”“冲施酶”“阿姆斯”及内蒙古羊粪等,每吨商品有机肥价格700元—2200元之间。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进入我县的有机肥料不少于10万吨,大部分用于茶园。

  感德、桃舟、长坑、龙涓等乡镇每年都投入一定资金对土壤改良工作给予补贴,为茶农提供绿肥种子,推行稻草、地瓜藤、园间杂草覆盖茶园土壤,推行茶园梯壁留草、种植黄花菜、爬地兰等作物,套种黄豆、豌豆等经济绿肥,提高茶园保水固氮固土增肥能力。

  县农茶局土肥站负责人苏金贵告诉记者,2009年至 2011年,在相关部门牵头下,全县开展茶园土壤肥力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土壤改良措施,提出:在增施有机肥基础上,以“控氮、稳磷、补钾”为主要原则,实施有机无机配施。通过宣传指导,让茶农逐步改变盲目施肥做法。同时,因地制宜,大力提倡茶园测土施肥。

  去年,首个乡镇茶园测土配方化验室在感德落成。茶农只需把茶园里的一小撮土壤样品自然风干,送到“土壤医院”化验。不出半小时,就能得知自家茶园土壤中茶叶发育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根据化验结果,化验室会研发配方并印制施肥建议卡,茶农只要根据建议卡进行施肥,就能节省施肥成本、提高茶叶品质。此外,县农茶局土肥站也能提供土壤检测,更高层次的测土配方施肥还可委托省市等专业机构。

  为保茶园净土,去年来,县农茶局执法大队加大茶园巡视检查力度,一经发现茶园使用除草剂,马上强制退茶还林。截至目前,已立案处理违规销售、使用除草剂行为18起,罚没款总额28377元。同时加大力度改良茶园生态环境,启动茶山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林带、茶园套种林木保土固土。

  茶园翻耕有望改进

  日前,龙涓成立以茶叶工艺大师、茶艺师、县茶叶协会专家等为主体的制茶专家服务团龙涓分团,在全乡开展冬季茶园管理村村培训,每村至少100名茶农参加,共计3500人。在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金恒峰茶叶专业合作社等基地,现场讲解茶园翻耕规范操作等内容。

  县农茶局茶叶站站长、高级农艺师杨文俪认为,茶园不能全年无翻耕,经过春、夏、秋季后,土壤易出现板结缺氧问题,这对茶树生长极为不利。冬季是茶树休眠期,但根系却非常活跃,吸收养分能力强。耕作可锄净杂草、疏松土壤、减少虫害、保持水分和促进土壤风化,增加来年的收成。

  但茶园翻耕要依靠人力,劳动强度大,雇工成本高。西坪镇德峰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辉荣告诉记者,当前雇佣人力翻耕茶园,每天每人工资要150元左右,分摊到生产成本上,每斤茶叶价格就要上浮10块钱。

  那么,能否使用机械代替人力呢?日前,兴农农机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许新发正在进行一次尝试,利用改装果园翻耕机进行茶园翻耕,特别设计分拨茶树的三角形箭头,最大深度近30厘米。许新发表示,由于以前种茶没规划,株距窄,加上丘陵地形坡度大等因素,给翻耕机械研发带来一定难度,但他认为并非不可能。其一,一些茶企基地、合作社进行茶园改造,株距变大;其二,机械不断研发更新,如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一款单价3000多元茶果园管理机,体积小、动力足,相对适合茶园翻耕。

  良好土壤是生产高品质茶叶的基础,为让铁观音生长在最好的土地上,安溪一直在努力。2014年,全县改良茶园土壤13667亩,翻耕茶园16027亩,茶园套种黄豆4500亩,推广茶树配方施肥45万亩,建立茶园土壤改良示范片48个,施用羊粪等商品有机肥或农家肥439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