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泡法>普洱茶冲泡的几种方法

普洱茶冲泡的几种方法

2019-03-18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一、宽壶留根闷泡法

 

  对于品质较好的普洱茶采取“宽壶留根闷泡法”。“留根”就是经“洗茶”后从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在茶壶里一部分,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四出六”或“留半出半”。每次出茶后再以开水添满茶壶,直到最后茶味变淡。

 

  “闷泡”是指时间相对较长,节奏讲究—个“慢”字。“留根”和“闷泡”道出了云南普洱茶的茶性。采取留根和闷泡,既能调节从始至终的茶汤滋味,从而达到“茶熟香温”的最佳境界。

 

  中壶"功夫茶"泡法

 

  就是现冲现饮,每次倒干,不留茶根。茶壶的容积饮茶者的数量而定。用此方法也能冲泡好云南普洱茶。如对部分比较新的普洱茶或有轻异味的茶,使用中型壶现冲饮,头几泡除去新异味,提高后几泡的纯度。对于部分重发酵茶,采取快冲倒干法便于避免茶汤发黑。对于苫涩味较重的茶叶,中壶快冲能减轻苦涩味。对于一部分采用机械揉捻制作晒青的普洱茶品,因茶味浸出较快,冲泡时也以此法为宜。现实中常常会见一部分储藏不当而茶叶质地却很好的普洱茶,要么轻度受潮,要么窜味,开汤时茶味不够纯正,但浓甜度和厚度尚可。对于这类茶叶,冲泡时山采用以宽壶闷泡法,只是头一二泡不留根,泡起再留根闷泡。此法有利于提高冲泡温度,提高茶叶的香气,比较适宜于冲泡粗老普洱茶。但对于一些细嫩茶,要求冲泡者要手艺娴熟,否则会出现“水闷气”或烫熟茶叶的现象。盖碗冲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器皿对茶汤醇度的有利影响,比较适合评茶。

 

  冲泡中注意的问题

 

  一、投茶量

 

  冲泡普洱茶时,投茶量的大小与饮茶习惯、冲泡方法、茶叶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富于变化。就饮茶习惯而言,港台、福建、两广等地习惯饮酽茶:云南也以浓饮为主,只是投茶量略低于前者。江浙、北方喜欢淡饮。就云南人的饮茶习惯而言,采用留根闷泡法时,冲泡品质正常的茶叶,投茶量与水的质量比一般为1:40或1:45。对于其他地区的消费者,可以此为参照,通过增减投茶量来调节茶汤的浓度。如果采用“功夫”泡法,投茶量可适当增加,通过控制冲泡节奏的快慢来调节茶汤的浓度。就茶性而言,投茶量的多少也有变化。例如,熟茶、陈茶可适当增加,生茶、新茶适当减少等等。切忌一成不变。

 

  二、泡茶水温

 

  水温的掌握,对茶性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温有利于发散香味,有利于茶味的快速浸出。但高温也容易冲出苦涩味,容易烫伤—部分高档茶。确定水温的高低,一定要因茶而异。例如,用料较粗的饼砖茶、紧茶和陈茶等适宜沸水冲泡;用料较嫩的高档芽茶(如较新的宫廷普洱)、高档青饼适宜适当降温冲泡。避免高温将细嫩茶烫熟成为“菜茶”。云南人部分地区属于高原,沸水温度低于沿海、平原地区。如昆明的沸水温度在94℃左右,适合直接冲泡绝大多数熟茶。对于青茶,除部分高档茶外,大部分也可直接用沸水冲泡。在冲泡部分高档新青茶时,除直接降温外,还可通过不加壶盖或沸水高冲来降低水温,避免因茶叶烫熟而产生“水闷气”。

 

  三、冲泡时间

 

  泡时时间长短的控制,目的是为了让茶叶的香气、滋味充分的展现。如前所述,由于云南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原料选择的特殊性,决定了冲泡的方式方法和冲泡时间的长短。冲泡时间的掌握,就规律而言:陈茶、粗茶冲泡时间较长,新茶、细嫩茶冲泡时间短;手工揉捻茶冲泡时间长,机械揉捻茶冲泡时间短;紧压茶冲泡时间长,散茶冲泡时间短。具体掌握时,要根据茶叶的特性决定。例如,用350毫升紫砂壶“宽壶留根闷泡法”冲泡80年代生产的中档七子熟饼“7572”(勐海产)时,投茶量6~8克,经“洗茶”后注入沸水,闷泡5分钟后,倾出二分之一即可饮用。用同一方法冲泡时期的中档青饼时,投茶5~7克,纤“洗茶”后注入沸水,闷泡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如用此法冲泡“民国”时期的紧茶时,投茶量适当增加,闷泡时间可延长到5一7分钟。对一些苦涩味偏重的新茶,冲泡时要控制好投茶量,缩短冲泡时间,以改善滋味。

 

  四、关于“洗茶”

 

  “洗茶”这一概念出现于明代。《茶谱》(明朝)载:“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尘垢、冷气,烹之则美。”对于普洱茶,“洗茶”这—过程必不可少。这是因为,大多数普洱茶都是隔年甚至数年后饮用的,储藏越久,越容易沉积脱落的茶粉和尘埃,通过“洗茶”达到“涤尘润茶”的目的。对于品质比较好的普洱茶,“洗茶”时注意掌握节奏,杜绝多次“洗茶”或高温长时间“洗茶”,减少茶味流失。

有用+10
分享

吴承峰现场制作普洱茶饼

  至于普洱茶饼是如何制作的,相信不少人就不知道了。近日,受位于利鸿基大厦的汕头首家澜沧古树茶专卖店邀请,来自云南澜沧古茶公司的资深制茶师吴承峰特地来到汕头,现场采用古法石磨压制古树茶饼,用传统工艺诠释普洱茶文化精髓,让到场茶友大开眼界。

  今年34岁吴承峰,制作茶饼的时间已有21年,目前每年均在全国各地巡回制作澜沧古茶茶饼、推广古树茶文化。据吴承峰介绍,一块普洱茶饼从开始到制作成型,一般都要经过称、蒸、捻、压、拿、拨、包等七道工序,全个过程大约用时20分钟。在制作澜沧古茶茶饼时,则要采用精选过的古树茶叶为纯料,用纯手工蒸压而成,这比机械压制的茶饼,更具收藏意义和民族内涵。

  在吴承峰所有的制茶工具中,最吸引茶友的是一块重约24公斤的石磨,这是专门用来压制茶饼的工具。记者在现场看到,每次在压制茶饼时,他总是要站在石磨上边,利用身体和石磨的重量,来回绕圈、有节奏、均匀地使力压制茶饼。吴承峰说,要掌握一个茶饼压得好不好,就是要从内心去感受它,考虑要怎么去把它压好,这样压出来的茶饼,才能达到很好的标准。

  吴承峰告诉记者,用来压制茶饼的石磨他一共有8块,每块石磨都是他自己到石场找打石师傅精心打制出来的。如今,经过多年的使用,如今这些石磨都沾满了厚厚的茶泽,石磨的原色也变得厚重起来。“有人曾经按一块石磨一万元的价格,要收购我这些石磨,但我并不为所动。”吴承峰说,对他而言,这些石磨意义非凡,是他一生制茶的印证,因此他是如何都舍不得出卖这些石磨的。

选料

过秤

蒸茶

压茶

整形

加入内飞

装袋

新鲜的普洱茶饼
 

优质普洱茶生产基地介绍之:云南双江

云南双江是优质普洱茶生产基地。5年前,“疯狂的茶叶”让当地茶农尝到了甜头;如今,茶价持续低迷,农户心中的天平渐渐开始倾斜。

优质普洱茶生产基地介绍之:云南双江

赶在“秋茶”采摘结束前,记者来到了因澜沧江和小黑江交汇而得名的云南双江县。这里是中国勐库大叶茶的原生地,拥有全球已知面积最广、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古茶树群落,是云南优质普洱茶生产基地。然而,记者在走访当地一些村寨时发现,近年来,由于普洱茶市场秩序较混乱、收茶价格“大起大落”等原因,部分茶农对采茶的热情正在消退,“重心”逐步转移至其他更赚钱的农业种植项目。

接近中午时分,因为有城里医生来义诊,云南双江县忙糯乡滚岗村小学里挤满了人。从附近巴哈村赶来看热闹的茶农李文武,蹲在校门口高高隆起的土坡上,被人群夹在当中。突然,岳母打来电话,让他回自家茶地看看。

穿着拖鞋,李文武轻松地走在山间一条由大牲口和人踩踏出来的土路上,不时从路边丛生的植物上扯下一小段叶片放进嘴里咀嚼,倾斜的上坡路和路上的青苔对他完全没有障碍,“10岁开始帮家里采茶,这段路走了20年,早就熟了。”

土路的尽头是一个面朝东北的山坳,海拔大约1500米,李文武家的4亩茶地就在这里。茶地里呈环形遍植着大半人高的茶树,多半是大叶茶,也有小叶茶,茶树间套种着玉米,散养着鸡、鹅、牛,还竖着一个面如夜叉的稻草人,裹了件橘红色的醒目外套。

指着身边一株大叶茶,李文武说,这些茶树是他父亲种下的,距今已有二三十年了,虽然比不上树龄过百年的“大茶树”,但出产的茶叶质和量都还不错,“采茶的时候,这些颜色深、摸起来硬的老叶子没用,只有颜色淡、摸起来软的嫩叶可以采,最好的还是树顶的嫩芽。”

不少茶树上都有可以采摘的嫩叶和嫩芽,李文武却悠哉地站在一边,“家里一共4个劳动力,今年种了7亩烟草,顾不上茶地了,偶尔过来看看,也不高兴采,反正(茶叶)不赚钱。”

没啥成本”的行当

李文武的家在茶地中央,用砖石砌的两层小楼,一楼是牛栏,二楼是给人休息和锅炒杀青的地方。坐在因久未生火而黝黑冰冷的炉灶旁,李文武“呼噜噜”抽着水烟,又摸出一瓶自酿烧酒,和记者边喝边聊起了“采茶经”。

根据采茶时间的不同,当地的茶一年通常可以采3次,分别是农历3月左右的春茶(“头轮茶”),春夏之交的夏茶和夏秋之交的秋茶。一般来说,春茶量多,价格也高,占茶叶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夏茶的量不少,但价格要比春茶低一截;至于味道虽香但不耐泡的秋茶,由于量、价均低,茶农们一般懒得拿去卖,而是留着自己喝。

为了证明自己的茶好,李文武从柜子里翻出一只塑料袋,里面装满了形似短小枯枝、墨绿与灰白相间的茶叶。说实话,卖相不佳,但隔着塑料袋散发出的阵阵茶香又挺“勾人”,“这就是我们自己喝的秋茶”。

记者抓一小把茶叶泡上一杯,抿一口淡黄绿色的茶汤,香气在鼻腔中来回打转,舌根处的回甘慢慢取代口中的微涩。

李文武今年50岁出头的岳父听说自家茶地里来了客人,特意赶了回来。他不喝茶,爽快灌下几口烧酒后,他对记者聊起了当地山区采茶“男女有别”的故事。

采茶,起初是女人的“专利”,因为女茶农心细手快。后来茶地越来越多,男茶农也渐渐加入了采茶队伍,但至今主力仍是“娘子军”。女人采茶时要背个竹筐,摘下来的茶叶直接扔在筐里。有些男人不好意思背竹筐,觉得这是女人用的,采茶时就随身背个布袋装茶叶。

李文武的岳父说,自己老伴就是个采茶快手:“从早上10点到下午5点,刨掉中间吃饭的时间,平均一天能采20斤。”

刚从茶树上采下的嫩叶和嫩芽,茶农们统称为“新叶”。新叶可以不经过加工直接卖给茶厂,价格一般比较低。为了增加“附加值”,茶农们大多会粗加工一番。

粗加工分三步:首先是杀青,理论上大叶茶杀青包括锅炒、滚筒、蒸汽、热风等手法,但寻常山里茶农用的都是锅炒杀青,即将新叶放在铁锅里炒,去除青草味,增加柔软度。杀青过后,将茶叶放在扁平的竹筐中用手来回揉,使茶叶变成条状,专业术语管这叫“揉捻”。最后一步比较简单,将已成条状的茶叶平铺在太阳下晒干即可。

经过粗加工后,新叶变成了墨绿带白的“晒青毛茶”,这时再卖给茶厂,价格可以涨一倍多。大叶种晒青毛茶可以制成“生茶”,同时也是普洱茶的原料,在茶厂经过自然发酵或人工渥堆等工序后,便可“捂熟”成普洱。

在李文武看来,种茶属于“没啥成本”的行当,只要把茶树幼苗种下,等上3年,茶叶自然会一茬茬长出来,平时除了除草,没有太多麻烦,等着到时间采摘就是。茶地里散养的家禽家畜为茶树提供了农家肥料,而农药一般不用。“怕花钱,也怕茶厂不收,茶叶砸手里。”李文武说,“好在,平时这里的茶树病虫害不多。”

茶价曾经“疯狂”

茶虽好喝,但了解后发现,最近几年当地茶厂和茶贩收茶的价钱,却实在让茶农提不起精神。

“今年的春茶,新叶每斤五六元,粗加工的茶叶每斤10元多一点。从2008年到现在,差不多都是这个价钱。”卖春茶,李文武4亩茶地只赚了2000多元,“感觉价格太低,夏、秋两季都不高兴采,干脆就这么放着,省点人工。”

之所以觉得这个价钱低,是因为李文武以及当地很多茶农,都心心念念那个“疯狂”的2007年。

家里有茶地,同样熟悉茶叶行情的巴哈村小学校长申显荣回忆说,2007年当地收茶的价格是新叶每斤超过10元,大叶种晒青毛茶每斤40元开外,是现在的近4倍。

“以往,每到收春茶的时候,农贸市场里三分之一的人都是来收茶的。”申显荣说,在市场里收茶的有当地茶厂代表,还有很多“和外面有联系”的小贩,为了赚取中间差价,小贩们常常“街头买、街尾卖”。

然而,2007年,在当地茶农疑惑的眼神中,茶厂代表和小贩们纷纷舍弃农贸市场“据点”,主动出击,前往各片茶地“蹲守”,抢购茶农刚刚摘下的新叶。如果茶农打算对新叶进行粗加工,收茶人甚至愿意免费帮忙,只求不要把茶叶卖给别人。

“那一年,收茶的人忙着杀青、揉捻,种茶的人站在旁边抽着水烟笑眯眯地看着,只要是大叶茶,不论好坏都有人抢,现在想想真的太幸福了。”申显荣开玩笑说。

他记得,当年的春茶价格开始一路走高,等到夏茶,价格已经“高得有点离谱”,虽然到秋茶时价格已经出现明显下降,但那一年,当地几乎所有的茶农都赚了不少钱。“忙糯乡规模还小些,勐库镇那边茶农种植规模大,2007年卖完茶之后,路上价值20多万元的皮卡一下子多了。还有些茶农,明明不会骑摩托车,也要买一辆在家摆着装门面……”

这股突然降临的幸福持续了半年,2007年秋,茶价开始跳水,从2008年春茶开始,茶价持续低迷。

“最近这几年,价格缩回去了,收茶的人也重新回农贸市场等了。除非有"大茶树",否则不会有人上门收茶。”

申显荣说,当地茶农对茶叶的热情和茶叶的价格挂钩。2007年,家家户户把茶树当宝贝伺候,如今因为卖不出高价,对茶树明显不如以前上心。

“赚不到钱,但(茶地)也没什么投入,就这么放着吧,万一以后哪天茶价又起来了呢?”李文武对记者说了句大实话。

申显荣则表达了他的担心,“我们打听过,2007年是有人炒作,现在价格低是因为没人"炒"。如果茶叶价格总这么忽高忽低,对茶农来说风险太大,大家宁愿改种更"保险"的农作物。”

采茶不如种烟

茶价“不给力”,当地茶农只得另谋出路。近几年,政策的引导加上身边实例的刺激,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了另一种脱贫经济作物:烟草。

2011年初,李文武把家里的7亩水稻田改成了烟草田:“村里像我这样的还有很多,大部分改的都是水稻田,玉米田也改了一部分。”

别看烟叶这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种植周期短5月初种,8月底就可以收了烟叶送去烤,烤好就能拿去收烟站卖可种植过程却特别繁琐,每天都要去地里干活,“简直就像照顾家里老人、孩子一样!”

在人来人往的忙糯乡收烟站,记者遇到了正等着交售烟叶的当地烟农张庭光。在村里,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又在外闯荡过的张庭光被选为烟叶种植“辅导员”,负责向其他烟农提供技术服务。他向记者介绍说,烟草属于比较“多灾多难”的植物,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烟草花叶病、野火病、烟蚜等,“会种的人,一个周期要打三五次农药。遇到不会种的,再赶上五六月份发病高峰期,可能每周都要打药”。此外,为了防止作物“顶端优势”影响烟叶生长,还要对每一株烟草“封顶打杈”手工摘除烟草顶部的花和旁枝,再逐一抹上烟草抑芽剂,确保烟草“光长叶,不长芽”。

和好侍弄的茶树相比,种烟草堪称“折磨”,好在经济方面的收益安慰了劳累的烟农。

忙糯乡收烟站的墙上挂着一块黑板,上面写着今年不同等级烟叶的收购价,其中价格最高的“上等烟”C1F(中桔一)每公斤卖31.2元,价格最低的“上等烟”X1F(下桔一)每公斤也卖22元。

“最近几年,虽然感觉烟草公司收烟的标准越来越严,但收烟的价格每年都小幅上涨,卖烟的钱还是稳定的。”张庭光说,他家一共5亩烟田,去年卖了2万多元,今年估计能接近3万元。

与张庭光相比,去年才“试水”的李文武因为缺乏经验,种植效果要逊色些,但去年平均每亩烟叶也卖了3000元。据他说,烟草公司为了鼓励种植,为农户提供了一系列扶持措施,“新手”们也不十分担心会“失手”。

譬如,农户种植烟草过程中不要投入成本,烟苗、农药等全由烟草公司提供,农户只要出劳动力,成本最后从卖烟叶的钱里扣。此外,烟草公司还提供一份“千元保障”,如果农户一亩烟草没有卖到1000元,缺口部分由烟草公司补贴……

“对常年留在大山里的农民来说,现在种烟草最赚钱,只比外出打工少一点。在很多村里,能出去(打工)的都出去了,出不去又有力气的都种烟了。”申显荣感慨。

一边是看不清未来的茶叶,一边是赚钱来得更快的烟草,在农户心中,天平已渐渐开始倾斜。李文武的回答也许有一定代表性,“我种茶也种烟,但现在比较重视烟。”

如何重燃茶农热情?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至少在双江县部分村寨中,“重烟轻茶”思想是存在的,但由于不少茶农心里都期盼着2007年的那一幕重演,因此,尚未听说有类似“茶地改烟田”这样“烟进茶退”的举动发生。

个人收藏普洱茶和出手普洱茶都不容易

  经历过跌宕起伏的普洱茶市场如今越来越稳定,面对回归理性的价格,不少人开始琢磨着投资这种“越老越值钱”的茶叶,而一些“先行者”更已着手谋划手中存茶的出路。然而,记者昨日采访发现,要想把茶叶藏出价值,各种条件要求苛刻,而家藏的老茶要想变现也颇费周折,最终成交价可能远低于你的预期。

  昨日上午9时许,中山广场附近一家茶店刚开门,在某事业单位做行政工作的郭俊便迫不及待地找到老板,要出手自己存着的一款2006年品牌普洱茶。“这款茶我有30件(每件42斤),当年熟人价每饼50元。”郭俊告诉记者,今年他了解到这款茶按照市场规律价格涨了不少,每饼500元左右。“这个收益率已让我满意,又想腾出地方和资金干些其他事情,所以希望能找到买家。”然而,茶店李姓老板却向他浇了冷水,“如果我回收,每饼最多给你150元。如果试泡后,发现你保存得不够好,价格还会低很多。”对于这个结果,郭俊完全无法接受,当即表示要再到茶城寻找其他买家。而记者也决定同他一起,进行一番市场探访。

  从上午10时转到11时,郭俊在振富茶城地下一层联系了4家销售普洱茶的茶店,但结果并不乐观。其中一家表示厂家有规定,不允许经销商回收老茶;两家称除非是当年自己店内卖出的茶,否则不考虑回收,就算收,出价也只能给到今年市场价的1/3;而在最后一家茶店,老板低得离谱的出价更是让郭俊掉头就走。

  和郭俊的遭遇类似,家住沙河口富国街的付先生也在思考如何处置家中整整占了一个房间的普洱茶。近日,他给记者打来电话称,2007年下半年,一位同事通过关系从云南低价买进大量普洱生茶。考虑到可能会升值,从不喝茶的他也购入不少囤在家中。今年发现身边不少人开始重新认识普洱茶,付先生也开始为手中茶叶的出路做打算。

  业内说法不确定因素很多

  针对上述情况,记者昨日采访了云南龙生绿色茶业大连办事处负责人王红。“正确理性收藏普洱茶确实可能会升值,但其中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王红介绍,保存条件、制作工艺、茶坯质量、市场保有量等都会影响普洱茶几年后的价格。“存茶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如果茶叶受潮霉变或沾染异味,便失去了价值。熟茶的发酵技术和水平将直接影响其是否有存放意义。而生茶茶青的来源档次会决定其的转化、升值空间。另外,某一年份的老茶珍贵稀缺程度也左右着价格走向。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可以存放的普洱茶一定要是晒青制作的。”

  而对于付先生的疑惑,四川茗茶老板李强建议,可以先打开一饼请懂行的人品尝,发霉变质就只能放弃,而如果保存没问题、茶叶转化明显,可以继续放下去。至于这些茶未来的出路,李强认为,一是可以自己开茶店销售;二是对接一些专门回收老茶的南方厂家,但需要留心寻找接洽;三是在一些认可老茶的茶友圈流通。“另外,如今老茶在人情往来中比较有市场,不妨在这上面做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