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泡法>冲泡普洱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冲泡普洱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9-03-18 访问量: 33 茶礼仪网

熟饼熟砖熟沱熟普,我个人习惯趁热喝,几乎是茶汤到杯子里面抬起来就“一口闷”了。除非是老茶或者精品,前两泡的熟普我一般是不品味的。从第三泡开始,让茶汤多在口腔停留一会,尽量让茶汤把舌头包裹起来--说个姿势--含着茶汤抬起头来,伸直舌头就是了--不雅观,但是绝对实用^_^

近很多刚刚接触普洱茶的朋友要求我说说冲泡普洱茶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我发出的每一片茶饼里面都有一个简单的冲泡介绍的,在此只是说说其中一些非得注意的细节。

水温

按照那些“专家”“权威”和“大师”的说法,老茶多少多少度,新茶多少多少度,否则就“烫熟”了或者有“水味”如何如何等等,不幸的是,我本人的网店的一些茶品里面也是这样说的,在此我个人特别说明:我错了!
一律是滚水洗茶!大家千万注意。
“随手泡”或者其他叫法的小型电热水壶是必须的。饮水机里面的水温通常不够:普洱茶从原料到制成,通常只有杀青一道“除菌”的高温环节,在制作、仓储和交易流通的过程之中,感染的因素和环节实在太多了,更不用说那些布满“灰尘”“蛛网”的老茶、陈茶^_^所以,滚水洗茶是相当必要的,而且--一定要洗干净!
正式开始冲泡的环节,我个人习惯青饼青砖还是滚水,熟饼熟砖可以适当的降低水温。实际上很多时候我自己喝都是滚水下去,在盖碗里面,用水和茶叶的接触的时间来控制茶汤的浓淡。除非有意闷泡,一般每一泡的时间尽量不要超过40秒钟。泡熟茶10泡以后可以适当延长一些。

剥茶

茶刀是用来解茶的。无论是砖、饼还是沱,用茶刀从侧边插进去,撬起来,然后慢慢地“剥茶”的,一层一层一片一片的剥。
当然,没人或者非正式的场合,普洱茶博士我自己都是用锤子“砸”就是了,特别是04下关特级沱这样的,呵呵,不过“砸”了以后可别抱怨--怎么好多碎茶啊^_^
记住:茶刀的作用是解茶!不是砍不是切也不是剁:)剥下来的茶“块儿”不大没必要再弄散的,直接用“滚水”洗茶就是了。
注意这个环节,你会发现你的盖碗里面,碎茶不多的。

器皿

通常我个人在单位是“飘逸杯”,在家是“盖碗”,一般不分杯的,麻烦。
我个人对于“紫砂壶”没有任何研究,不懂!不过我有壶,而且不止一把,也没有严格做到“一壶一茶”的地步,但是我冲泡生普、熟普的壶是分开的,没有时间“养壶”,尽量做到干燥和干净就是了。
用得最多的是一个八年之前,市场地摊上面8元钱购买的一个白瓷茶杯。几乎晚上熬夜就是它了,4099青砖或者王记青饼“掰”一块下来,滚水跑一圈,倒掉,再滚水下去灌满完事。
说我简单、马虎、牛饮、粗俗或者应付了事我都承认。
是我喝普洱茶,不是我去伺候普洱茶^_^

任何个人写的东西,一定带有作者自己的个人色彩,是人,都会出错滴。出错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改正了就是,如果死不认错或者百般掩饰,甚至摆出“你懂什么普洱茶?”“博士也是你这样的人敢叫的?”“我们厂就是老大”等等无聊加无赖的嘴脸,本人就懒得奉陪了。

接着上次的帖子再说,普洱茶泡好了,该喝茶了。

★ 如何喝茶?

闻香、细品那些程序我不罗嗦了,说说我个人的习惯。
熟饼熟砖熟沱熟普,我个人习惯趁热喝,几乎是茶汤到杯子里面抬起来就“一口闷”了。除非是老茶或者精品,前两泡的熟普我一般是不品味的。从第三泡开始,让茶汤多在口腔停留一会,尽量让茶汤把舌头包裹起来--说个姿势--含着茶汤抬起头来,伸直舌头就是了--不雅观,但是绝对实用^_^
为什么要这样做?味蕾细胞的分布决定了不同味道对于喝茶人口腔里面的不同刺激,舌根、舌侧面和舌尖分别对应不同的口感,老邓的书里面这个部分描述得相当详细而且精辟,本人十分赞同。
生普我个人习惯稍微放冷一些再喝。这个“冷”绝非全冷,而是在40度左右。我个人一直认为,生普的那种“冷香”和对于上颚那种“一刹那”之间的苦涩刺激很过瘾,也是普洱茶生普里面十分独特的。
最后,提醒大家节省一点。我在茶庄或者茶铺实体店经常看到,很多普洱茶几泡以后就被抛洒掉,很心疼,很可惜!我个人哪怕是最不耐泡的茶叶都是要冲泡到“无味”才倒掉的。
冲泡以后的茶叶仔细收集起来,晒干做“枕芯”,对于治疗失眠和神经衰弱有神奇的效果--这个是题外话了。

★ 苦和涩

这个我本人会特别就云南普洱茶的“苦和涩”口感,专门写一个另外的帖子的。在这里先提出来摆着,提醒自己。

★ 其他值得注意的

喝普洱茶实在没得非常必要的讲究的,一切让自己舒服、享受就是了。
比如“飘逸杯”之类的东西,很多“老茶客”BS加乱砍,在单位你试试把你的壶、碗、杯、碟、炉一字排开,看看BOSS大人的脸色?!说得直接一些,难道用“飘逸杯”喝普洱茶就不算正宗?笑话,如今“掉书袋”“书虫”的呆子实在太多了。
普洱茶博士本人提倡--我们喝纯净、自然、实惠的普洱茶,如此而已。

最后,喝茶和喝酒一样,不要贪多,一般“七分满”就是了,要懂得“节制”和“品味”的,一肚子灌满“咣单咣单”作响的茶汤也不是什么好事情,哪怕是100年的老茶珍品^_^
 

有用+10
分享

对于陈皮普洱(小青柑),99%的人都理解错了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老子《道德经》

 

  有关柑普茶,你是否听过一些五花八门的“专业词汇”?青皮、陈皮、橘皮、黄皮、微红皮、红皮、二红皮、大红皮、小青柑、青柑、红柑、大红柑、二红柑……这似乎是行家对新手的警告:这玩意儿很复杂,别乱来!于是,刚接触柑普茶的茶友们便头都大了。

 

  皮皮不分、柑茶不分的情况不在少数,今天,不妨跟小卒一起来捋一捋。

 

  1.皮、果、茶

  青皮、陈皮、柑皮、红皮,是皮的概念。小青柑、青柑、红柑,是果的概念。而平时所说的小青柑(带茶),其实是简称,规范的名称应该叫小青柑普洱茶或普洱茶(小青柑)、小青柑红茶或红茶(小青柑)等。

 

  2.新皮和老皮

  根据皮的陈化时间,可将柑(橘)皮分为新皮、老皮。陈皮只是老皮的一种。

 

  据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对陈皮的定义,只有陈放3年以上的新会柑皮才能称为陈皮。《中国药典》上一般指具有药效的老皮,在来源上强调工艺“晒干或低温干燥”。因此,柑皮通过晒干或低温干燥,陈放3年以上,达到陈皮品质标准(如柑香去,陈皮香显)才能成为陈皮。

 

  柑皮如果加工不当,采用高温干燥导致药用成分(如陈皮挥发油)散失,那么即使陈放3年以上仍是老皮而非陈皮,这时便只有食用调味价值而无药用价值了。所以高温烘制的柑皮,只能叫老柑皮,不能转化成陈皮。高温烘制的柑普茶,无论放多久都只能叫老柑普茶,而不能成为陈皮普洱。

  3.青皮与陈皮

 

  青皮有三层意思:平时我们会用“青皮”来做“新皮”代称,这时的青皮是做不规范的代称使用;根据成熟情况划分,青皮是跟红皮对应的一种柑皮成熟状态;在药典中的青皮和陈皮则是两类,青皮是“青皮陈皮”的简称,陈皮是“红皮陈皮”的简称。

 

  《中国药典》记载:青皮(青皮陈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陈皮(红皮陈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国内陈皮研究文献及药典记载,柑皮从药性上划分,只有青皮和红皮之分。黄皮这个概念,在成分及功能研究、药典上均未出现,不具备显著特征。

  陈皮根据药性分为青皮陈皮、红皮陈皮。新皮根据陈皮的划分可分为青皮、红皮。柑根据柑皮的划分可分为青柑、红柑。实际生产操作为了将产品区分的更明晰,通常将青柑中较小的状态,叫小青柑;红柑中最成熟的状态,叫大红柑。皮也可细分到小青皮、青皮、红皮、大红皮,而黄皮、微红皮、二红皮等应属于不规范的划分或叫法。

 

  与皮相对应的柑普茶产品类型也应是4大系列,如金柑普分为小青柑普洱茶、青柑普洱茶、红柑普洱茶、大红柑普洱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品系列。

 

  4.陈皮药性

 

  上期讲到柑皮药性问题,我们一般说陈皮药性为“温”,而药典记载“辛、甘、寒,无毒。”是否药典有误?

 

  《本草纲目》记载,“青橘皮,其色青气烈,味苦而辛,治之以醋,所谓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酸泄之,以苦降之也。陈皮浮而升,入脾肺气分,青皮沉而降,入肝胆气分,一体二用,物理自然也。”一体二用,陈皮药性就可以理解了:青皮陈皮药性“寒”,红皮陈皮药性“温”。红皮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青皮陈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金柑普也不能随便喝,根据想要的效果来选择。

  5.陈皮普洱的加工

 

  经常有茶友问我:“为什么别人能做陈皮普洱(小青柑),你们只能做小青柑(普洱茶),是不是技术不行?”这个问题小卒曾解释多次,仍不断有人来问,故在此统一回复。

 

  据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对陈皮的定义,陈放3年以上的柑皮才能称为陈皮,否则就是柑皮。大益金柑普,采用新会柑核心产区当年的柑皮和勐海普洱茶,经独特的工艺加工制成。当年的小青柑皮与大益普洱茶加工制成的是大益金柑普(小青柑普洱茶),简称金柑普(小青柑)。

 

  皮是新皮,所以只叫柑皮不叫陈皮,加工的成品自然也不能称为陈皮普洱。大益做的陈皮普洱(袋泡茶),采用陈放3—5年以上的陈皮与陈放2年以上勐海熟普来加工,这种陈皮普洱的香气就不是柑皮香了,而是纯正的陈皮香。

 

  关于陈皮普洱的生产,小卒认为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一是将新皮与普洱做好半成品,放到专门的陈化仓陈放3年,达到陈皮普洱标准后,再包装成陈皮普洱出厂;二是新皮陈放3年,达到陈皮标准后,将普洱茶与陈皮加工形成陈皮普洱,做成成品出厂。

 

  至于说,用当年的新皮来做陈皮普洱,我只能说一声抱歉:“小卒做不到啊!”

雨季来临,您的普洱茶存放好了吗?

  进入五月下旬,各地的降水逐渐多起来,特别是南方室内总感觉湿气很重,什么东西都潮潮黏黏的。这时您应该特别注意家里或仓库里的“心肝宝贝”了。

 

  每年5-9月份雨季的时候,如何保存普洱茶呢?

 

  在温度和湿度都比较高的情况下,必须得保证茶叶的干爽,短时间内,我们可以采取“密封”的办法,最基础的是一定要保留茶叶原包装,尤其是整箱的包装,千万不能打开!

  用自封袋把每提茶叶套起来,或将整箱茶叶一起放入大的密封盒内,用封口胶密闭。等过了雨季再打开自封袋,放在自然条件下保存。如果是单片的,也千万不能把棉纸拆开,用锡箔纸包好,建议将同一个茶类的茶叶集中到一起放入密闭箱。

  需要强调的是“密封”,也是要适当地透风。比如密封一段时间后天气放晴了,放晴一两天后,我们可以把自封袋打开透气,7-8小时后再封上。一直到过了这个雨季一段时间之后,湿度下降了,我们再把自封袋打开取出来自然存放。千万不要一直把茶叶封着,如果密闭存放对茶叶的转化是致命的。

  家庭存茶的话,我们务必把离地离墙做好,不只是简单地把茶放在更高的地方,而是为其专门准备货架。同时用纸箱包好,以防虫害,避免老鼠、蟑螂接触茶叶。散茶最好以牛皮纸袋包扎好。摆放也有讲究,对新的熟普和生普进行分区管理,如果茶叶多,也要将不同山头分区存放。另外,千万不要把茶叶放在当晒的房间,如果温度实在过高记得打开空凋降温,同时还要记得窗帘长关,保持避光状态。

  如果是在仓库里存茶,要在仓库里安放湿度表和温度表,做好观察与记录工作,尽量让房间湿度保持在70以下,可以在茶叶旁边放置木炭或生石灰进行干燥——当然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用一台或多台优质的抽湿机,更加省心省力。

  总之,在存茶时一定要注意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温度过高,湿度过大,茶叶就会加速转化,会出现很多人嗤之以鼻的口感。其实茶叶和人一样需要呼吸,不要因为仓储不当让自己的好茶失去展示自己的机会。

  划重点的存茶要诀

 

  1、避光,使用遮光窗帘。

 

  2、密闭环境,量少可用密封盒、锡箔袋,量多用原包装加上纸箱,门窗紧闭,但适当通风。

 

  3、茶叶须离地离墙,保持干燥,湿度保持在40%~70%之间,绝对不能超过70%。

 

  4、温度不能过高过低,尽量保持在10℃~30℃之间。

 

  5、避免各种异味,如油烟、樟脑丸、化妆品等。

 

  6、原包装不能拆掉。

普洱压茶工序全揭秘:手工压一饼普洱茶需要多久?

  对于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很多新茶友是既熟悉又陌生,知道大体的流程,但是具体细节不知道,本文将为你详细揭秘普洱茶的压茶工序。

 

  普洱茶从散茶(毛料)到茶饼(紧压茶)的过程,我们称为压茶。

 

  那么普洱茶为什么要压成饼?

 

  1、压成饼便于储存,不占地方,走亲访友的带上一饼两饼也方便。

 

  2、普洱散茶放久了,原有的干茶香气就容易散掉,而饼茶却能保持很长久,越陈越香。

  3、从后期转化来说,散茶与空气接触面大,更容易转化,但随着时间推移,饼茶转化更稳定持久且醇厚甘甜。

 

  压茶又分为手工压茶和机器压茶,手工压茶一般是指手工石磨压制,是传统工艺。

 

  为什么要手工压茶呢?

 

  因为手工石磨压制的普洱茶香气、韵味更好,更利于后期转化。从散茶到茶饼,这过程中到底经历了什么?接下来让我们揭开手工压茶的神秘面纱:

 

  1.称茶。把散茶装进去铁桶里面

 

  2.蒸茶。蒸半分钟左右,只要茶软下来就可以

 

  3.装袋。把铁桶里面蒸好的茶倒进布袋。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布袋,如要压制357克一饼,就装357克的布袋。当然你还可以选择压200克一饼的小饼,或者500克一饼的大饼。

  4.揉饼。揉成圆形就可以

  5.定型。把揉好的饼压在石磨底下固定饼形,一般压铁之后,等差不多3-5分钟就可以把饼拿出来(一般压饼都会有10多个石磨,所以正常情况下是这一轮的饼全部固定定型之后,我们再换新揉的饼摆进去)

  6.冷却。等饼冷了之后,就把布袋拆开一片200克或者357克的饼就出炉了。

 

  7.晾干。一般饼晾干需要2-3天时间

  8.包饼。一般用常规白棉纸包装。

  9.扎笋叶。7片一提装,这样就完工了。

 

  所以压一饼茶究竟需要多久?

 

  从工序上算下来,一般最快是3天左右。所有工序中最耗时间的是晾干,需要等茶饼晾干才能包饼。

 

  有的茶友反应,刚压好的茶香气下沉,和之前的散茶没法比,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上面第2道工序蒸茶时,干茶经过高温湿气软湿,吸收了大量水分,在高温的作用下进行了一次小转化,香气随着吸湿下降,茶性也变得比散茶温和。在进入第7道工序晾干时,水分蒸发,香气才慢慢高起来。不过普洱茶叶片经过重力塑形挤压后,内质浸出细胞壁,滋味和韵味会比散茶更强烈。

 

  那么刚压好的茶多久品才好呢?

 

  新压的生茶我们建议3个月后品,此时香气韵味都出来了。

 

  而新压的熟茶要去渥堆味,我们建议放两三年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