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云元谷每日熟茶丨“普洱茶·大发酵”解读

云元谷每日熟茶丨“普洱茶·大发酵”解读

2019-03-18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之前发过一些我们云元谷创新普洱茶“大发酵系统技术”的有关文章,茶友们也都大概了解;从今天开始会连续的跟大家详细讲解这个系统技术的每个环节。

 

  所谓普洱茶的“大发酵”区别于渥堆发酵(即“小发酵”),是由鲜叶到成品的系统化发酵技术。

 

  从鲜叶到成品上市的一系列环节中,设置特殊工艺和辅助条件,用以提高熟茶品质,总之一切为了发酵服务。

  一、鲜叶的准备

 

  ①发酵的对象主体是茶多酚,而茶多酚的转化产物及其衍生物构成了熟茶滋味的主体,譬如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以及多酚络合物,所以鲜叶的选择上多酚含量不能低,而选择最正宗的大叶种——勐海大叶种就是最佳选择了,既是因为勐海大叶种是普洱茶的适制品种,更是因为勐海产区工艺上乘。

 

  ②根据茶多酚的含量选择季节。夏茶多酚含量高,发酵熟茶浓强度,饱满度较高,但香气差;春茶茶多酚含量低,氨基酸含量高,发酵熟茶香气高,水路细腻且柔和,有一定的饱满度,故以春茶发酵为主,并且分为头春发酵(嫩度高,粘稠度、厚度和饱满度较好),二春发酵(香气高),春尾发酵(春尾夏初茶结合了春夏茶的特点,香气高、浓强度足、气韵强)。

 

  ③采摘实行分级采,杜绝混采,老嫩混杂,即使是大树茶亦应该采取这样的方式,古树适当放宽。一者为了发酵的均匀一致,防止发酵茶的花杂,叶底不一致,也方便初制。

  二、初制注意事项

 

  ①摊凉不萎凋,摊凉除去水分即可,萎凋不可进行。萎凋会产生发酵效果,青草气去除,香气提升,苦涩度下降,但是消耗了部分内含物,会使得发酵后熟茶的滋味饱满度下降,厚度不足。

 

  ②杀青避免杀过头,避免焦糊味,焦片叶,以及茶叶内含酶的过分钝化。虽说渥堆发酵中微生物外源酶占主导,但是在发酵前期,特别是潮水完毕后的堆子起温阶段,茶叶内源酶的催化作用有利于堆温的快速提高。其次要保持茶叶的一定活性,以利于后期的发酵,故适度偏轻的杀青是最适宜的方法。

 

  ③揉捻紧揉成紧条,不提倡泡条、中泡条。紧条茶对茶叶表层进行一定的破坏,促使内含物溢出,微生物可以尽快以此为底物进行转化反应,有利于发酵速率的提高,而且损耗较少。泡条茶发酵时必须先破坏茶叶表面以后微生物才可以发酵,这延长了发酵周期,导致发酵缓慢,茶叶长期附着水分,很容易腐败软烂,损耗很高,这也是泡条茶发酵品质不佳的主要原因。

 

  ④揉捻完毕后茶叶堆积渥黄。渥黄称之为前发酵,但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发酵过度影响熟茶的饱满度、厚度,渥黄在揉捻后进行是因为茶汁和水分溢出,有利于微生物的滋生和附着,方便渥堆发酵中微生物的快速繁殖。但是生茶不提倡渥黄。

 

  ⑤干燥时要保持一定的水分,注意脱水不能太高,水分保持在12%到15%之间,一者适当的水分是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繁殖,二者防止水分过干,茶叶破碎,损耗增加。

  三、进厂发酵预处理

 

  均匀度判定:均匀度对发酵至关重要,均匀度好的茶叶叶底纯度极高,不会花杂,不会出现异杂味,滋味芳香馥郁,外形内质一致,卖相极好。

 

  首先,均匀度很差的茶叶,必须按照号头、大小、粗细长短进行筛分、风选,对均匀度接近的号头茶混合发酵,均匀度差的分堆发,或者单堆拼接发。

 

  其次,均匀度稍差的茶叶,筛分不过风选,分出上中下段茶,中段单独发酵,上下混合发酵。

 

  再次,均匀度好的茶叶可以直接发酵。

 

  此外,对净度进行判定,净度和卫生状况较差的原料进行前期检剔、剔杂,然后进入渥堆发酵工序。

  四、渥堆发酵

 

  参照传统贴地渥堆发酵技术工艺,谷法离地渥堆的技术章程进行操作,后期实行离地半封闭式发酵,干燥完毕后外加两道新工序:

 

  ①渥香,干燥后的茶叶香气提升,水分足干,可以对其进行回渥处理,使香气进一步提升。将干燥开沟的小垄堆分两堆、三堆合并回渥,或者全部垄堆合并,利用茶叶的吸附作用使香气固化、持久。

 

  ②摊凉去火,新发酵的熟茶由于在中高温的堆子中转化反应时间较长,短则20到30天,长则到40天左右,燥火感和火味足,品饮时口感舌燥、刮喉、哽喉,吞咽困难,而且不良性的堆味较重,须对茶叶摊平通风处理,去除燥火感,使茶叶更易入口。

  五、仓储陈化

 

  ①摊凉去火后直接压制成型,相对而言后期转化较慢,但是茶气、滋味保存的时间较长,韵味足,陈香显著。

 

  ②摊凉去火后装袋码堆散发,相对而言后期转化较快,但是茶气跑的快,韵味不足,陈化一段时间的散茶较之陈化时间相同的压制茶品质差距较大。

 

  ③综合以上,建议以压制茶陈化为主,散茶陈化为辅。

 

  陈化完毕,熟茶上市。

  辅助工艺

 

  谷法发酵:离地半封闭式发酵

 

  谷法仓储:勐海自然仓

 

  谷法养地:熟地、养护

  云元谷

 

  普洱茶科学大发酵创作者

有用+10
分享

难得一见的光绪年间留下的百年普洱茶!

难得一见的光绪年间留下的百年普洱茶!

中国普洱茶产地,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而年份越久的普洱变成了珍品,这份历经一百多年,光绪年间留下的普洱茶,便成了捧在手里舍不得喝的珍藏品,历经百年风雨洗礼,留到今天实属不易

云南普洱茶历史非常的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古茶树是古代濮人栽培驯化茶树遗留下来的活化石,普洱茶经过后代人不断改良土壤,品种工艺、才有了后面口感细腻光滑,浓厚的香普洱,光绪年间留下的普洱更是少有

如今眼望着手里的百年普洱,实在难以下手,历经百年岁月,为饱口福,却舍不得煮了它

这饼清朝普洱,虽历经沧桑和岁月带来的变化,外表包装和茶饼依然完好,香气外泄

百年茶饼外包装非常醒目,字体工整,封面字体书法具有超高的造诣,包装完好,在清朝年间这样的包装是很高端大气了。(文章来源于:唔哩头条) 

普洱茶投资分析:扶持茶农不如扶持产业

普洱茶投资分析:扶持茶农不如扶持产业

春茶已入市,行情仍低迷。从2014年下半年到现在,已经有茶商亏损到不得不离开市场的地步,可牛市依然仙踪渺渺。与其坐着等死,不如找出问题,奋起一搏。

没了三公,要么退出要么转型

在众多普洱茶经销商当中,有一类茶商的日子最为轻松。平时不必在意生意的好坏,逢年过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大笔订单应接不暇。这类茶商曾是普洱茶经销商圈子中活的最容易的一类,他们既不担心库存积压占用流动资金,也不担心消费者建仓完成而失去客户。他们只需要维护好社会关系即可。很多普洱茶厂家也喜欢此类合作伙伴,因为这样的茶销售出去几乎没有再返回市场的风险。限三公的出现使这类茶商失去了财源,从当前的社会环境看限三公会成为常态。与其坐着等死,要么退出要么转型。不管过去的生意有多大,如果还想从事普洱茶行业,对于这类茶商来说从零做起吧。

减产是阵痛,关键时刻该减还得减

虽然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特征,但绝不意味着普洱茶可以无节制建仓。假如每年普洱茶消耗量有10万吨,成为仓储的有10万吨。20万吨是普洱茶的总产量,在这个基础上有小幅上扬对市场影响不大,顶多市场流动资金总量减少。但是产量大幅增加,当出现消耗10万吨,仓储30万吨的时候,市场必定崩盘。仓储需要流动资金,生产需要流动资金,这些只能通过消耗来获取。当消耗量不足以支撑仓储的时候,普洱茶市场迎来的是"血崩",相对于2007年那场风暴则只能用"雪崩"来形容,一字之差,结果相差数倍。如果到了今年年末普洱茶市场依旧看不到回暖的迹象,该减产还是要减。

扶持茶农不如扶持产业

除了茶山的基础建设,茶农根本不应该被扶持。虽说茶农的生计牵扯到地区的稳定,作为政府部门在没充分了解市场的前提下,不要盲目的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来帮助茶农增加茶园面积或是提高茶叶产量。我是在想不出一个供过于求的市场再去增加原料产量有何意义,所谓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扶持了的生产,就要扶持加工,然后扶持销售。问题这都不是政府部门擅长的领域,最后好事变坏事,国家的钱花出去了,茶农们守着一筐筐茶叶欲哭无泪。那还不如直接扶持产业,比如文化旅游业,出口加工业,市场总需求上来了,茶农的日子必然会越过越好,一举多得。

普洱熟茶的优点

  普洱熟茶的优点

  1、健康功效。科学研究得出,普洱茶熟茶的健康功效比生茶好,具体好在哪里,专家们各有各的道理,其中我认为较可信的一种说法是:普洱茶经过发酵后,产生了更多的不指名的有益菌群,正是这些菌群,使熟茶的健康功效大于生茶。普遍认为,普洱茶含有茶多酚比其它茶类略高,而茶多酚是健康的有益物质,熟茶在发酵后,茶多酚减少,反而更利益健康?科学的问题我们不更多的讨论,我们仅根据结果来分析。普洱茶是健康的茶,而普洱茶熟茶的健康功效又比生茶高,所以,想喝普洱茶减肥(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癌、抗辐射、抗衰老、醒酒等等)的人群,当首选熟茶。而对于茶叶生产企业来讲,如果一个茶品定位为提供健康功能,那么生产时,相对应的也是熟茶。

  2、口感醇和。熟茶的第二个优点是口感醇和。关于这一点,是存在争议的。每个人的口感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相对于普洱茶生茶来讲,熟茶是比较温和的,很多人将它看成是熟茶优于生茶的地方,但也有一些人认为是熟茶不如生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