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老茶头什么味

普洱老茶头什么味

2019-03-18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普洱老茶头是普洱熟茶在渥堆发酵过程中的产物,因为微生物发酵所产生的高温结块而成。等茶叶发酵完毕后,把这些一团一团的茶叶疙瘩拣出来,用手把它解开,然后放回到茶叶堆里,而有的实在粘的太牢了,硬要解开的话只会把茶叶给弄碎了,只好另外放成一堆,变成了"疙瘩茶",也叫"老茶头"。

  懂普洱的朋友一般都知道很多茶头是普洱中的极品,个人觉得熟普中最好喝的就是茶头了。因为普洱渥堆的时候能结成茶块的茶叶,都必须饱含胶质和糖份,而茶叶中最嫩最壮的部分就是含糖和胶质最多。

  普洱老茶头口感特点:

 

  茶头是指普洱茶在渥堆发酵时结块的茶,相对条索状茶,发酵度正常范围的茶头内含物更加丰富,茶汤更浓厚,更加耐泡,但泡到最后也仍然有大部分茶头不会散开,还是粘稠在一起。其口感醇厚、爽滑,耐泡,是熟茶当中必喝的首选品。茶汤入口顺滑,口感醇厚,汤色红浓透亮。茶汤入口陈香就慢慢的满口散开,特别是到喉部茶汤似乎更加顺滑。茶头极其耐泡,甜度和亮度非常高,越喝越好,饮后回甘生津爽滑。

  普洱老茶头的挑选与冲泡

 

  挑选颗粒相对松散的,那种紧实得像块石头的,不喝也罢。条索要分明,表面要干净,香气要纯正,口感要醇和,汤色要通透,滋味要正常,茶头不是垃圾,存放的好,品质优良,一样是好东西。如果手工打散,不是不行,只是损耗太大,粉末太多。

  年份长,干净的老茶头快洗一次就行。新茶头,建议重手洗20秒左右,或者10秒2次足以。有些年份的老茶头虽然在多次冲泡后并不一定会散开,但至少条索很清晰,发酵程度一目了然,如果是看到红泥状颜色的叶底,或者汤色极度浑浊,建议不要喝!冲泡后,主要观察汤色是否明亮通透,是否有杂味异味。

 

  普洱老茶头功效

 

  1、熟普洱茶有红茶素(TR)黄茶素(TF)茶褐素(TB)没食子酸和维生素C等,这些物质对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说普洱茶熟茶对需要提高免疫力的人群有很大的作用。

  2、熟普洱茶里含有黄酮苷具有维生素P的作用,是防止人体血管硬化的重要物质,适合中老年人,茶多酚叶绿素维生素C等多种有效成分综合作用形成的(云南茶产区大茶树的茶多酚含量均达到30-34%,儿茶素总量达到18-24%,且其耐泡,茶浸出物达46-50%)

 

  3、含有丰富有益菌群的发酵熟普洱茶,在进入人体后不会对胃产生刺激作为,而且能够在胃的表层形成附着膜,对胃不好的人有保护作用,经常饮用可以起到养胃和护胃的功效。

  普洱老茶头原来是普洱熟茶在渥堆发酵过程中的产物,也是普洱熟茶的结晶,上等的老茶头除了有普洱熟茶的内质外,还含有更丰富的果胶质。相比正常的熟茶,丰富的果胶质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主要有:一是非常耐泡;二是茶汤醇厚柔滑,汤色透亮;三是对肠胃道的保健功效明显:饮之清凉解渴,帮助消化解牛羊热毒及酒毒,祛除疲劳,提神醒脑,减肥降脂等。

有用+10
分享

审美,普洱茶的基本素养

  在我印象中,他在课程期间的整个学习状态一直很饱满,带来的疑问多,观点也多,但往往仿佛陷入一种疑惑之中,有时如临大敌,有时惊叹不已。他的思想仿佛在纠结中,不断受到冲撞。这些撞击打开了缺口,我们看到了彼此的另一面。

 

  文/阿邦

 

  蔡元培先生说:“审美观念是随着修养而进步的,修养愈深,审美程度愈高”。于是,《文人空间》归谷有文曰“当一个民族对审美集体缺失之时,世人已无善恶之别;当一个人对审美毫无认知之时,世人已入丑蔽之境。学会审美,是最高的素养。”

  顺着这个逻辑推研,当爱茶之人对普洱茶的审美集体缺失之时,我们对普洱茶的认知会陷入茶已无好孬之别的泥沼;或者用“茶无绝品,适口为珍”作为在茶品鉴相互交流结束时的无奈总结。因此,审美普洱茶,不是爱茶之人的最高素养,应为基本素养了。

 

  只要对周围事物还有觉知、还有看法,就一定会形成自己的审美观。所以,我从前以为,审美一定是主观的。在云南专修普洱茶时,第一课老师便分享“认知”和“观点”的概念和意义,并提出“真正有效的认知,是接触,是冲突,是博弈”。——然而,这似乎并没有提醒到我“审美一定是主观”之认定的真伪。

 

  直到我将目光再次拉回到“审美”二字本身时,才发现大可不必舍近求远。审美,是看待事物的眼光,前提是先“审”,而后得“美”。“审”这个字,已经确然表明对“美”的界定并非纯属偶然或个例,“美”是经由“审”的严密论证而得来的结果。于是,重新回到审美普洱茶这件事上,势必是费时且费心的,但在普洱茶甚嚣尘上的今时,先“审”后“美”亦刻不容缓。这也是我此次专程赴云南研修普洱茶的第一要因。

 

  那么,该如何去审美普洱茶呢?我想依循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浅从两个层面分享观点。

 

  首先,审美普洱茶应以何视角?

 

  回答这个问题,先以“什么是好的普洱茶”之答案为切入点。对于普洱茶“好”的标准,不同派系有不同的答案,我们先跳开诸多矛盾争论点,回到最普世的、最易被接受的、最被公认的“普洱茶的核心价值”来探验,那就是“普洱茶的时间价值”。普洱茶被公认为“可以喝的古董”,各个派系都不会否认普洱茶的这个价值属性;那“什么样的普洱茶才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呢”?对于后者问题的回答,大多数人是模棱两可,甚至不置可否。随着对普洱茶抽丝剥茧的追问,答案的确越来越难以回答,因为越来越走向更本质、更微观的方向。

 

  回到普洱茶的“时间价值”,即是普洱茶的“陈化价值”,而“陈化”即是普洱茶在“熟化”过程中微生物参与作用的结果。从宏大的时间视角,切换到细微的微生物视角,看似鸿沟难越,但却并不见得有鸿沟存在——只是我们没有机会厘清其中的关系罢了。微生物要有效作用于普洱茶,需要能量,而这些重要的能量来源,则来自于普洱茶的活性物质。

 

  所以,问题的本质回到普洱茶的“活性物质”上。普洱茶的携带能量的活性物质是什么?

 

  ——水解单宁。水解单宁的活性直观体现在它的结构并不稳定,易裂解并形成没食子酸和葡萄糖,而葡萄糖是微生物分解茶叶中各种大分子、并使普洱茶产生陈化效应的最主要能量来源。

 

  因此,从微观机制再返推普洱茶审美应抱持的视角,那就是普洱茶所保留的活性物质越多,越利于后期陈化,其时间的价值越高。

  第二,审美普洱茶有哪些维度?

 

  如果您认可这样的客观推研逻辑并赞同普洱茶的审美视角应以“越陈越香、活性物质”为基石,那么我们接着聊普洱茶审美的维度才有意义。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时间价值”决定于“活性物质”多寡,那么我们如何从人的身体层面体验重要的“活性物质”呢?前文已轻描了活性物质主要是“水解单宁”,其在人的舌面上的温湿环境中,会分解出葡萄糖,因此在“味觉”上会有“回甘”的表现;另外“水解单宁”分解出的没食子酸是一种有机酸,其会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因此在“触觉”上协同儿茶素等对比效应会有“生津”的反应;随着“水解单宁”分解出的葡萄糖依借茶水到达人体小肠,被吸收后的葡萄糖氧化并释放能量,因此在“体感”上会有“发热”的感觉。

 

  回甘、生津、体感,成为普洱茶审美最重要的三个维度。为什么是人对普洱茶的“味觉”、“触觉”和“体感”三个维度,而不是“视觉”上的“色”和“嗅觉”的上“香”?原因主要是由普洱茶“时间核心价值”的推演而来;再有,佛家智慧讲由“眼耳鼻舌身意”而来的“色声香味触法”的难度进阶而言,是人的认知逐渐由“表象”走向“本质”的“道”而决定的。因此,我们跳过普洱茶带给人“色”和“香”,直取其本质的“味”和“触”,更容易得到普洱茶审美的“法”。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普洱茶的“色”和“香”不重要,只是在我们探验的普洱茶的核心审美框架下,回甘、生津和体感,对于判断普洱茶的优劣而言,显得更为妥帖而客观。

 

  前文提到“茶无绝品,适口为珍”,这句话我以前也经常用,但越用越觉得尴尬而无力。若在某类茶的某个共同审美框架内探讨,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不明就里就脱口而出,便显出缺少深研茶的思考和功力了。

 

  在学会审美之前,我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关注着“审丑”。“高一层的审美,恰是审丑”,若在十年前看到严歌苓说的这句话我一定会把它作为圭臬。有意思的是,作为这个时代最卓越的文化评论家,英国学者史蒂芬·贝利在《审丑:万物美学》一书中论:“美与丑本是共生的,两面并非对立,美的根源可能是存在于思维概念中,而不是某种具体表象。由此可见,很多平时我们接受的东西也许是丑的,而我们平时回避的反而是美的。换一种思维、换一种眼光以及角度,世界也可以完全不同。”

  在茶的世界里,以人的视角,有“审美”便有“审丑”相生。用茶的语境来讲,茶的“审美”便是“品鉴”,茶的“审丑”便是“审评”;“品鉴”主要让人“体验到茶的优点和美好”,“审评”则是让人挑挑茶的“缺点和不足”。然而我们都清楚,无论是茶的“品鉴”或“审评”,对于茶而言,同等重要,这便也构成“茶”的完整面相。这也与史蒂芬·贝利的观点不谋而合。

 

  人言普洱茶水很深,理智的人站在岸上看水里的人浮沉起落;子非他焉知他之乐,在普洱茶浪潮中乐此不疲的人,自得趣味;而无论是水里的人,还是岸上的人,在茶的眼里,终究亦是过客。具备审美普洱茶的能力,可以让我们试着以同理心站在普洱茶自我的角度,试探自我水性,避免遇水沉溺。

陈年普洱茶中的绝品金瓜贡茶

普洱金瓜贡茶,是现存的陈年普洱茶中的绝品,在港台茶界,被称之为“普洱茶太上皇”。目前,金瓜贡茶的真品仅有两沱,分别保存于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行世的所谓金瓜贡茶,皆是后来某些茶厂的跟风之作,不足以信。

陈年普洱茶中的绝品金瓜贡茶

生产普洱金瓜贡茶,始于清雍正七年即1729年。当时,云南总督鄂尔泰在普洱府宁洱县(今宁洱镇)建立了贡茶茶厂,选取西双版纳最好的女儿茶,以制成团茶、散茶和茶膏,敬贡朝廷。清人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成团,有大中小三种。大者一团五斤,如人头式,称人头茶,每年入贡,民间不易得也”。

制人头贡茶的茶叶,据传均由未婚少女采摘,且都是一级的芽茶。采下的芽茶一般先都放之于少女怀中,积到一定数量,才取出放到竹篓里。这种芽茶,经长期存放,会转变成金黄色,所以人头贡茶亦称“金瓜贡茶”或“金瓜人头贡茶”。

1963年北京故宫处理清宫贡茶,总计有两吨多。其中就有一部分是普洱茶。据中华茶人联谊会副秘书长、高级经济师王郁风先生《普洱茶与清皇朝》一文载:“本世纪60年代初,北京故宫茶库里还存放着清宫没有吃完用完的贡茶数吨,其中仍有普洱茶、女儿茶、茶膏。1963年故宫处理清宫贡茶2吨多。1963年10月23日,一次偶然机会,我在北京茶厂见到这些陈年贡茶实物,普洱团茶大者如西瓜(略扁),小的如网球、乒乓球状,茶色褐黑,不霉不坏,保存完好。茶团表面有拧紧布纹的印痕,可见当时制茶是用布包着揉紧、干燥成型的。我曾选了一个大的普洱团茶用磅秤称了一下,重量为5.5市斤,当是清代5斤重的团茶……60年代初,茶叶减产,内销市场供应不足,这批故宫普洱团茶,打碎筛细,拼入散茶卖掉了。我于1992年11月13日在全国政协礼堂偶遇故宫老专家单士元先生,曾问故宫贡茶事,据告普洱团茶、茶膏等仍留有样品。”据称,这些普洱贡茶,曾有专家取了一些试泡,评语是:“汤有色,但茶叶陈化、淡薄”。这也正好印证了邓时海先生之说:“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极品。”

普洱茶健康减肥功效很强

易武茶叶 普洱茶健康减肥功效很强

台湾大学医学院生化暨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教授林仁混研究发现,普洱茶的儿茶素与茶黄素含量是所有茶类中最高的,具有降三酸甘油脂、胆固醇以及降体重功效,健康疗效最大。

台湾健康食品学会11日在台北举办食品及化学癌症预防国际会议:基础和临床研究研讨会,邀请岛内外多位医学与食品相关学系学者,针对癌症预防与食品保健议题讨论。

林仁混教授表示,一般市面广告过度强调绿茶的健康疗效,其实普洱茶中的儿茶素与茶黄素含量都较其它茶类更高,经过动物实验后发现,具有降体重与三酸甘油脂的功效。

以健康保健疗效来说,普洱茶的健康疗效最高,其次是乌龙茶、红茶,最后才是绿茶。

林仁混教授说,茶还是要喝自己泡的最好,因为市售的罐装茶在制造过程会将茶多酚沉淀物过滤掉,而失去保健功能。

他认为茶类与茶类相关保健产品的健康功效都是辅助的功能,若要保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还是均衡的饮食与定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