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陈期几年的普洱茶好喝?

陈期几年的普洱茶好喝?

2019-03-18 访问量: 27 茶礼仪网
  普洱茶越陈越香,但并不是说无限期的存下去会越来越好喝,邓时海先生说,普洱茶的陈化年代寿命是六十年还是一百年,没有定论资料,但故宫的金瓜贡茶陈期已一两百年,现在品饮,“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

 

  可见如果我们把存放时间拉长,普洱茶也并不是无限期的“越陈越香”。

 

  普洱茶,尤其是生茶,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才会更好喝。但具体陈放多久口感最佳,却是因人而异的。从客观方面来说,普洱茶好喝与否是由原料、工艺、存储环境、陈化时间长短等因素决定的。

 

  高品质原料和成熟的制作工艺是好喝的根本,选料和制茶的过程中稍有疏忽,尤其如果工艺不正确或不成熟,都将极大地影响到普洱茶后期的品饮价值;

 

  后期存放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及空间的密闭程度、是否避光避风等决定了茶品的陈化速度和转化后的品质;陈化时间越长,普洱茶的口感越柔和,但过长却也有可能导致淡薄无味等等。






 

  那么,陈期几年的普洱茶好喝呢?

 

  普洱老茶与新茶相比较而言,不管是从口味、口感以及体感,各有各的品饮受众。每个阶段的普洱茶,都有其独特的滋味感受和功效,今天和茶友分享各个陈期阶段的普洱茶的特点,茶友可根据茶的特点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自己喜欢并且适合自己体质的普洱茶。

 

  以下均为个人经验之谈,毕竟百人百口,好不好喝这种事,只有自己的口感知道。

  普洱生茶

 

  以纯干仓的普洱茶为例,生茶有四个品饮期:

 

  第一个品饮期

 

  当年新制三个月时间

 

  当年新制好放置两三个月的春茶,这个时候的新茶,水气初褪,茶性重茶气强,锋利似棱角分明的少年,犹如一把尖刀冲劲和犀利,滋味有青涩也有饱满,优缺点一目了然,香气高亢四溢。这时的茶,适合于浅尝辄止,品新茶更像“尝鲜”,茶性太烈,伤胃,体质偏弱的茶友不宜多饮,更适合于收藏一些,待岁月打磨几年后再品。

 

  第二个品饮期

 

  存放一年以后

 

  此时茶中水味褪尽,经过高温蒸压打乱的内质逐渐沉淀,口感趋于稳定,厚重感增强,缺陷慢慢隐去,寒性稍退。此时品饮,可品出一款茶的真性情,这个时期的茶,胃不好的人也不适宜多饮,可每周饮一两次,饭后一小时饮较好,有降火助消化的功效。

  第三个品饮期

 

  存放七年以后

 

  经过七年陈期的生茶,陈味会慢慢出现,香气在岁月中转化出无限种可能,原本的花香转化为果蜜香,或者原本香气较弱,现在有了馥郁花香,都有可能,存茶的乐趣就在于它会不定时给你惊喜。

 

  七年以上的茶,茶性转温,养胃健胃功效明显,陈期超过十年,再品陈香若隐若现,汤质饱满沉厚,稳定性好,韵味丰满,这样的老茶适合常饮。

 

  第四个品饮期

 

  存放二十年以后

 

  这个阶段的茶,是真正的“可遇不可求”。二十年干仓的老茶,香气淳厚,可能有珍贵的药香、樟香、参香等等,滋味醇浓顺滑,尤其保健功效无可比拟,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对于降三高和养胃健胃等有较好功效;这样的老茶,能喝到就赶紧多喝点,这喝的都是岁月和时光啊,且喝且珍惜。

  普洱熟茶

 

  熟茶相对生茶要简单一些,滋味口感方面依照存放年份变化不那么明显,熟茶分为三个品饮期:

 

  第一个品饮期

 

  压制成饼三个月以后

 

  这个时候的熟茶肯定是不好喝的,堆味重,性燥热,高温蒸压之后的水汽水味还在,但也有熟茶独特的醇香甘甜。这个时候喝它,主要是为了试茶,也是尝鲜,决定一款茶适不适合后期存储就在这次品饮中。

 

  第二个品饮期

 

  存放三年以后

 

  纯干仓转化慢,两三年的熟茶堆味才会褪的差不多,内质趋于稳定沉淀,香甜醇滑逐渐显现。此时的熟茶,可细品其味,感受时光带给它的缓慢变化,清甜甘香,醇滑细腻,缺陷慢慢隐去,茶性由燥热朝着温润转变,偏寒体质适宜常饮。

  第三个品饮期

 

  存放十年以后

 

  十年以后是熟茶最适合品饮的时期,茶进入稳定而缓慢的转化期,茶性温和,滋味醇厚,甘甜可口,香气纯粹,甜滑细腻,饱满丰润,养生功效强,药用价值高,老少皆宜。

 

  对于茶来说,适不适合喝,存多少年好喝,都有两个前提条件:原料工艺好,存储环境得当,不满足这两个条件,存多久都不会好喝。

 

 

 

  吾生所说的年份,是以纯干仓自然转化来衡量,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温湿度的不同,转化速度不一致,会有一定出入,但对于茶友来说,个人还是建议保持纯干仓自然转化,这是最保险也是最好的存储方式。

 

  俗话说,“茶无上品,适口为珍”是最为好的,刻意强求,追求最新或者是老、贵的茶反而不是一件好事,一切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学茶的人,茶的每个转化阶段都应该去尝试,感受其中的变化,自己存的茶,最好每隔一两年就品饮一次,观察茶的转化方向以及是否存储得当,并及时做出调整。

  茶无上品,适口为珍;

 

  普洱茶存几年好喝,还得看个人喜欢哪个阶段的味道,有人喜欢新茶的锋利,有人喜欢陈茶的温润,没有绝对的答案,多喝,遵从自己的口感和内心,到底喜欢什么味道的普洱茶。

有用+10
分享

我害怕喝普洱茶的人!!!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害怕”喝普洱茶的人。每当遇到端起一杯普洱慢慢品啜的人,我总会没来由地紧张和心虚。

 

  我害怕喝普洱茶的人。一跟他们说话,我就像一个透明的人,苍白的脑袋无处隐藏。


  张国立:普洱茶深邃的引诱力,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

 

  我所拥有的内涵是什么?不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么——单位的老王凭什么升迁了、一下班回家老婆怎么那么啰嗦、班主任反映孩子早恋的事儿该怎么解决。但爱喝普洱茶的人,他沉浸在一杯茶里,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仿佛没有一丝烦恼。

 

  我害怕喝普洱茶的人。当他们放下茶杯,就以贵族王者的气质在我面前闪耀。举手投足都是自信的风采,言语间满是担当的气魄。茶经诗赋从他们口中优雅地吐出,茶马古道的传奇他们了如指掌,从闲聊茶话到茶道人生,他们总能侃侃而谈。那开怀的面容,是这世上颜值最高气质爆表的一张脸。

  崔永元:泡茶的时候要平心静气,不要说话。

 

  我害怕喝普洱茶的人。他们坚持“日日是好日”的生活态度,在普洱茶悠长的香气中开始新的一天。我总是用张扬来掩盖自卑与心虚,他们却能在与普洱老茶的对话中,享受安静,回归真实的自己。随境画缘,在一杯普洱茶中,他们享受生活带来的惊喜,而不必担心意外。

  陈坤:喝普洱茶、收藏普洱茶,构成了我生命的两个维度。

 

  我害怕喝普洱茶的人。他们能够精力充沛地带领团队做项目,也能够热情十足地奔赴云南享受茶山的秀美。他们能快节奏高效率地做好本职工作,也愿意静下心来享受一杯茶的时间。他们就像会变魔术的大师,分分钟在快速生活和喝茶的慢时间里切换。

  金喜善:普洱茶让我心动。此时此刻,就是拥抱。

 

  我害怕喝普洱茶的人,因为他们很幸运。普洱茶有益身心健康,坚持喝普洱茶更能让人身心圆满。当大多数人被烟熏黄了手指咳疼了肺,或者是被酒灌得不省人事,他们照样端坐茶席,一杯老普洱茶下口,不仅解烟解酒,神清气爽,而且那容光焕发的好气色让他们看起来年轻活力,仿佛青春不老。

  蔡澜: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成为茶商。

 

  我害怕喝普洱茶的人。当众人孤独,或被寂寞拥抱时,他们的生命却毫不封闭。炉里烧着炭、铁壶煮着水,泡着陈年老普洱,与三两好友同话家常。他们不缺乏亲人的关爱,也不缺少朋友的忠实;甚至生意场上的敌手,都能在一方茶席间对他们心生敬意。

  杨丽萍:普洱像一种瘾,染上了,戒不掉......

 

  我害怕喝普洱茶的人。一杯一杯的普洱茶,像山泉雨露,滋养着他们。他们内心饱含着对普洱茶的尊重和感恩,于茶席前坐定,快意一饮,会意一笑,时间也仿若禅定。

 

  那一刻,茶人合一,时光静止,人间永恒。而这,不正是我们穷尽一生苦苦追寻的吗?

 

大滇说茶1001夜之29:普洱茶杀青

大滇说茶1001夜之29:普洱茶杀青

  关于普洱茶杀青,今天要说的问题,是茶友提问的,各种现象,茶油提问:

  1、我的茶放了两年后没味道了;

  2、我收到的茶绿油油的,就像铁观音;

  3、我当初收这个茶的时候,就是看着叶底漂亮,杀青很均匀,后期转化不错,所以才收的,现在怎么越来越涩呢;

  4、我的茶里有部分,红叶红梗,连芽头都是红的。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很大一部分是杀青造成的。因为群内新加入了不少茶油,所以我们就一起来回答下这些问题。

  先从杀青的概念说起,杀青,杀的是青,即鲜叶,不是杀干茶,所以要跟烘青区分开。

  青青的鲜叶,干嘛要杀它?因为任由它自然氧化的话,整个叶子会变成红梗红叶,成为红茶的第一个工序。杀了它,就是让它这个氧化过程停止或者延缓。可能,对于绿茶来说是停止,对于普洱来说是延缓。为什么说是“可能”,意思是我们不是科学家,这个话,没有定量研究,只是定性研究。停止还是延缓,取决于杀青以及干燥的温度,温度,还是温度!所以,我们从2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你杀青了没有?第二,你用了什么样的杀青方式。这个大致决定了茶的大方向。

  第一、你杀青了没有?

  现实,很多茶是没有杀青的茶,也许有的朋友运气好,就直接买到了没有杀青的茶,这种方式是,啥都不做,直接把鲜叶晒干,表现形态有两种:

  第一种即大家熟知的把茶。扫把茶,也有人告诉我叫做生态茶,大家去问马云,就知道很多把茶,压饼的,或者散茶。新茶的时候味道都很好,基本上不苦不涩,有香气,有回甘,现喝不错,若干年后,汤色不错,无茶味。

  第二种种形态是单芽茶,直接把芽头晒干。单芽茶,主要是体现在杀青的难度上,非常难杀青,所以,单芽的饼,普遍出现的结果是没有杀青,或者杀青不足,茶饼是非常漂亮的。你喝3年左右的单芽饼,通常会喝出红茶的味道,注意,是像红茶的味道,而红茶,是未经历过杀青,直接萎凋发酵的,所以,普洱茶,有时候说,放上一年、两年、三年再看,不全是忽悠,有其合理性。

  一般人很难在新茶阶段看得出什么好坏,自然,觉得外观好、芽头多的茶贵,应当做好茶了。而事实上,夏天的茶,卖点就是芽大,所以,夏天,好像对于普洱茶来说,能做文章的,第一就是熟茶,第二就是单芽饼了。单芽饼、全芽饼,造就了很多销售神话。

  第二、你用了什么样的杀青方式。

  这个,对于普通的茶油来说,其实没有什么意思。了解那么多,有啥用呢,真没用,不如不了解。或者,要了解,就了解得彻底明白。陷阱就是针对半懂不懂的茶油来设置的。

  普洱杀青的常用方式,机器(滚筒杀青),手工铁锅杀青。这年头,你不说你的茶是铁锅杀青,你都不好意思出门的。只要沾上手工这两个词,基本上意味着价格就贵了,所以,我相信你问每一家,超过20元一饼的茶,差不多99.99%都会说是手工杀青,然后,毛病就出来了,你手工杀青吧,好像只有用铁锅这种说法,用铁锅,自然会有锅洗得不干净的情况,茶农啦,初制所啦,每一锅都去洗锅不太现实哈,而且,有的地方水很缺啊,所以,自然,就有些黑点。

  出现这个情况,然后呢,炒茶的时候,自然不是练九阳神功,边聊天边炒茶,或者顺便喝口水,或者……总之一分心,一百次总有几次吧,糊了,嗯,还有啦,炒得不均匀啦,下面的熟了,上面的还是绿的,也是有的,总之,会出现各种情况。当然,炒得好的,这种情况出现得少,相对来说,炒大树的时候会比较专心,所以,问题少些。

陈升学堂|第83期:权威干货!普洱茶国标熟茶审评方法

普洱茶国家标准GB/T22111—2008,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类型与等级、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该国标目前是普洱茶有关部门开展检测、审评等相关工作的官方理论依据。

上期陈升学堂,我们学习了普洱茶生茶的感官审评方法,本期我们学习普洱茶熟茶的感官审评方法。

一、总则

普洱茶(熟茶)感官审评分散茶和紧压茶两类。

1、感官审评

是指按照规定的审评程序,依专业审评人员正常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评定茶叶色、香、味、形等构成茶叶外形和内质,以确定茶叶的等级和品质。

2、普洱茶(熟茶)散茶审评项目分外形(条索、整碎、色泽、净度)和内质(香气、汤色、滋味、叶底)。

3、普洱茶(熟茶)紧压茶的感官审评项目分外形(形状、匀整、松紧、色泽)、内质(同散茶)。

二、散茶

熟茶散茶

1、审评原则

散茶外形审评,侧重条索和色泽两项因子;内质审评侧重香气、滋味两项因子。

2、审评方法

(1)外形审评

在扦取的样品中用分样器或四分法分取试样约150克~200克,置于评茶盘中充分混匀后铺平。

条索:对照标准样,比条索松紧程度。以卷紧、重实、肥壮者为好;粗松、轻飘者为差。评出供试样是否符合同级标准的品质水平。

色泽:对照标准样,比色泽和嫩度。色泽红褐、均匀一致者为好;发黑、花杂不匀者为差。嫩度比含毫量的多少,含毫量多的嫩度好。

匀整(或整碎):对照标准样,比匀齐度,观察上、中、下三段茶的比例是否适当。

净度:对照标准样,比含梗、片的多少,梗的老嫩程度;有否茶类夹杂物和非茶类夹杂物等。

(2)内质审评

称取已在评茶盘中混匀的试样茶5克,置于250毫升的标准审评杯中,注入沸水至杯满,加盖浸泡5分钟,将茶汤沥入评茶碗中,审评次序为:汤色、香气、滋味、叶底。

汤色:以红浓明亮、红亮剔透为好;深红色为正常;汤色深暗、浑浊者为差。

香气:比香气的纯度、持久性及高低。以香气馥郁或浓郁者为好;香纯正为正常,带酸味者为差;异味、杂味者为劣质茶。

叶底:以柔软、肥嫩、红褐、有光泽、匀齐一致为好;色泽花杂、暗淡、碳化,或用手指触摸如泥状为差。

三、紧压茶

熟茶紧压茶(陈升号猪饼熟茶)

1、外形审评

对照企业留存的实物标准样进行审评对比。

(1)形状

布袋包压型:审评形状是否端正,是否起层脱面,边缘是否圆滑、有否脱落;

模压型:审评形态是否端正、棱角(边缘)是否分明、厚薄是否一致。模纹是否清晰,是否起层脱面。

(2)匀整

指表面是否匀整、光滑,洒面是否均匀。

(3)松紧

指压制紧实程度。

(4)色泽

外形色泽红褐(或棕褐)者为好。

2、内质审评

将部分审评样解散混合均匀,称取试样茶5克,置于250毫升的标准审评杯中,注入沸水至杯满,冲泡5分钟,将茶汤沥入评茶碗中,审评香气是否纯正和高低,滋味的浓淡和回甘,汤色的明亮或混浊,最后将杯中的茶渣移入叶底盘中,审评其叶底色泽、嫩度和整碎。审评以香气、滋味为主,汤色、叶底为辅。

3、审评记录

用茶叶审评记录表,对每只审评茶样的外形、内质各项审评因子进行评价,并用本标准规定的评茶术语具体描述和记录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