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审评八项因子

普洱茶审评八项因子

2019-03-19 访问量: 31 茶礼仪网
  普洱茶之金三角——“苦、涩、鲜”三项因子,构成了普洱茶评价的重要指标(李文华原创的普洱茶评价指标)。

 

  为了探讨这个评价方法,首先从审评八项因子展开。

 

  茶叶审评,多讲外形、内质八项因子,这是许多教科书上有的内容。简单总结一下,外形包括条索、色泽、芽毫、整碎四项,不同茶类,像绿茶红茶乌龙茶,由于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要求的不同,评价重点不尽相同;内质(即开汤评价)包括滋味、香气、汤色、叶底四项,也由于茶类追求不同,评价重点也不同。本文主要说的是普洱茶,涉及生茶(晒青毛茶及成品)与熟茶。

 

  普洱茶生茶以及现在的晒青毛茶原料,外形上有紧条、中泡条、泡条三种。三种条索之茶,由于揉捻程度的不同,加之杀青尺度掌控不一,茶品内质特征会有许多不同。

  紧条,条索紧实。嫩度较高者条索紧细,嫩度适中者条索紧直,嫩度差者条索粗壮结实。紧条茶在加工时揉捻充分,细胞破碎较重,干茶色泽较深,多为墨绿或深绿,内质滋味浓强,香气扬,春茶清香悅,青草气弱,汤色浓,为青绿或黄绿,色度明。从三项因子角度来说,有苦底,涩稍收敛,浓强鲜爽显,香气扬,三者和谐。缺点:干茶色泽会偏深,显毫度稍差,溶解出汤过快。

 

  中泡条,条索壮硕。揉捻适中,细胞破碎一般,干茶色泽青绿或黄绿,较显毫,绿条白芽或黄条白芽,内质滋味浓,香气显,有青草气,汤色欠浓,青绿,色度明、透亮。三项因子,有苦底,涩显,鲜爽方面,清明,香气悠,三者和谐尚可,缺点:略显涩。中泡条茶是兼顾了外形与内质的选择,中泡条茶内外皆秀。

 

  泡条,条索松泡;揉捻轻,细胞破碎少,茶色泽翠嫩,显毫,内质滋味欠浓,香气低,青草气重,汤色浅,嫩绿或嫩黄绿,色度弱,透亮。因为大树茶的流行,有人就相信,叶张大,条索肥壮就是大树茶,似乎泡条就是大树茶,条细,芽小就是小树茶,其实不尽然。因为品种、采摘习惯、加工等因素,不少地方的大树茶,条细芽小,比如景迈、那卡,而有些地方的小树茶,芽头肥壮,条索健硕,所以泡条茶不必轻信,可能是浮云。现在许多名山,紧条、中泡条成主流,是比较良性了。泡条茶,是不建议的类型。

 

  从传统普洱茶的角度来说,紧条茶最佳,过去传统晒青工艺,甚至在晒青过程中有理条复揉的工艺。而现代大厂原料收购评级标准,也多是紧条茶的标准。紧条与中泡条为好,不建议泡条茶。另外,泡条与紧条在存放变化问题上,紧条茶更容易变化,滋味也更丰富,出汤快;追求味为上的,紧条茶更好。泡条茶,外形粗旷,有型,出汤慢,也有人喜欢,滋味风格就与紧条茶不同。后续变化上,紧条茶,变化快,容易出花果香;泡条茶,变化慢些,滋味香型从青草味向花草型(原野香)转化。

 

  普洱茶之金三角评价指标,只开了个头,思路是由常规茶叶审评展开,从外形、内质特征,展开到加工工艺与品质特征的关系;再讨论苦、涩、鲜三项指标;最后结合茶品、茶区或茶山实例做些讨论。希望容易理解,也对普洱茶爱好者有点用。

 

  再说茶的条索,紧条、中泡条、泡条茶三种类型,前面做了定义,总结了相应的品质特征,从晒青毛茶角度比较好理解,成品茶要参照揣摩一番了。从传统普洱茶的角度来说,紧条与中泡条为好,不建议泡条茶。

 

  有茶友问及泡条与紧条的存放变化问题:“作为普洱生茶,泡条茶存放若年以后的变化,应该不如紧条茶吧?”

  其实,紧条茶更容易变化,滋味也更丰富,出汤快,追求味为上的,紧条茶更好。泡条茶,外形粗旷,有型,出汤慢,也有人喜欢,首先新茶的滋味风格就与紧条茶不同。后续变化,紧条茶,变化快,容易出花果香;泡条茶,变化慢些,滋味香型走向,青草味-花草型。

 

  总的来说,外形与内质统一考虑,建议紧条为主,再考虑外形,中泡条与紧条拼配为佳。这也是拼配的一种新视角,纯料用这种拼配模式最好。普洱茶,从内质角度说,紧条茶最佳,过去传统晒青工艺,甚至在晒青过程中有理条复揉的工艺。大厂原料收购评级标准,也多是紧条茶的标准。

 

  紧条茶,从三项因子角度说,有苦底,涩稍收敛,鲜爽方面,浓明,香气扬,三者和谐,紧条茶的缺点:干茶色泽会偏深,显毫度稍差,溶解出汤过快。

 

  中泡条茶,是兼顾了外形与内质的选择,中泡条茶内外皆秀。三项因子,有苦底,涩显,鲜爽方面,清明,香气悠,三者和谐尚可,缺点:略显涩。

 

  泡条茶,是不建议的类型。因为大树茶的流行,有人就相信,叶张大,条索肥壮就是大树茶,似乎泡条就是大树茶,条细,芽小就是小树茶,其实不尽然。因为品种、采摘习惯、加工等因素,不少地方的大树茶,条细芽小,比如景迈、那卡,而有些地方的小树茶,芽头肥壮,条索健硕,所以泡条茶不必轻信,可能是浮云。现在许多名山,紧条、中泡条成主流,是比较良性了。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的等级和形状与品质的关系

  首先来说普洱茶的等级,普洱茶的等级对于散茶来说一般分特级及一至十级共十一个等级,其级别的划分是按嫩度为基础的,嫩度越高的级别也就越高。衡量嫩度看3点:

  1、芽头多,毫显,嫩度高。

  2、条索(叶片卷紧的程度)紧结,重实,嫩度高。

  3、色泽光润,色泽光滑,润泽的嫩度好,色泽干枯的嫩度差。

  但是对于熟茶来说,发酵的工艺,存放的方法无不影响到茶的品质。十级的普洱,如果经过比较好的发酵,在经过很好的存放,未必比那些发酵很差、存放不好的特级茶口感差。所以我们常说,不以等级论普洱。当然了,一般来说,级别越高的茶,茶厂在加工时就会越细心,其发酵、存放往往比等级低的茶要好,这个是后话,在这里先不说。

  再说说普洱茶的形状,这里的形状说的是紧压茶的形状。一般紧压茶分为饼茶、沱茶、方茶、砖茶等几种。目前很多朋友都觉得饼茶比较好,这也是个误区。按照以前的说法,一二级作散茶,三四级作沱茶,七八级作饼茶,九十级作砖茶,但是现在的普洱茶,其形状与其品质早就无关了,一切只与市场需要有关。

  对于紧压茶的鉴别,主要看以下方面:外形要求形状匀整端正;棱角整齐,不缺片少角;厚薄一致,松紧适度;模纹清晰,条索整齐紧结;色泽以黑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表面有霉花,霉点的普洱茶均为劣质。

  所以说,买普洱不要以等级和形状作为衡量的标准,应该以查外形、看汤色、观叶底、品滋味作为鉴别的标准。

茶叶知识:普洱茶饮用常见四大问题解答

喝普洱茶时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其实饮用普洱茶相信你也会有不少疑问,下面带你去看看,顺便解决这些疑问。

茶叶知识:普洱茶饮用常见四大问题解答

问题1、喝茶为什么会觉得苦?特别是普洱茶!

茶叶里含有的咖啡碱、花青素、多酚类、脂型儿茶素等都是苦涩物质,咖啡碱在高温冲泡过程中会有85%左右溶解在水里,而云南大叶种茶所含苦涩物质较其它茶类丰富,所以云南大叶晒青茶的苦涩味也会比较厉害,普洱茶也是其中一种,所以苦有苦涩味是正常的。

问题2、在饮用普洱茶时,茶水的青味很重是什么问题?

如果你在喝茶过程中觉得茶汤的青味很浓,那其实是在茶叶加工过程里的杀青步骤出现了问题,如果在杀青时,杀青不足,导致茶叶所留水分过多,那样茶水就会伴有水味和青草味。

问题3、泡茶后,杯底为什么会出现黑、绿、黄等不一致的颜色?

其实在茶叶制作过程中,茶叶采摘时,芽叶所含水分不一样和加工制作过程中的杀青和发酵的程度不够,都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茶叶叶底颜色不均匀,那除了是茶叶原料问题也可能是加工制作的问题。

问题4、茶汤滋味为何会不同?

这和材料有关,一般嫩的茶菁茶水比较软,而且喝起来的顺滑度也比较高,而老的茶菁泡出来的茶水会比较硬,而且顺滑度也比较低。除此之外,不同季节采摘的茶,其茶水的滋味也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春茶喝起来会比较“软”,夏、暑茶喝起来会比较“硬”,而秋茶的滋味则在春茶和夏暑茶之间。

在饮用普洱茶时你是不是有以上四大疑惑?那现在你明白了吗?

品鉴普洱茶的方法

品普洱茶前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合理利用舌头。

  人体的味觉器官——“舌头”,不同部位的味蕾感受不同味感。舌尖,主要品评茶的“甜味”;舌的两侧前端,主要品评茶的醇和度;舌两侧的后端,主要判断茶是否“发酸”;舌心,主要感受普洱茶的涩味;舌根,则重点体会普洱茶的“苦味”。

  由于舌头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品评普洱茶时,茶汤入口后,应在舌头上循环滚动,充分感受各种滋味物质的状况,这样,才能正确的,较全面的辨别普洱茶的滋味。

  二是,把握好茶汤的“评味温度”。

  品评普洱茶一般以50℃左右较适合评味。茶汤太烫,味觉受高温刺激而麻木影响正常评味;低温,滋味由可能的协调而到不协调,影响评定的准确性。

  三是,品茶前不吃刺激性的食物。

  品评普洱之前,最好不要吃对味觉具有强烈刺激味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烟酒、糖果等,以保持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

  其次,品评中要审叶底。

  评定叶底一是靠嗅觉辨别香气,二是靠眼睛辨别叶底的老嫩、匀整度、色泽和开展与否,同时观察有无其他杂质掺入。其方法是,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或者平面物体上,倒的时候要注意把细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并将叶底拌匀、铺开、撳平,观察叶底的老嫩程度、匀整度、色泽状况,撳按叶底感觉茶叶的软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