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老茶的香港仓

普洱老茶的香港仓

2019-03-19 访问量: 27 茶礼仪网


  今日存世的陈年茶品中,年代久远的古董茶、印级茶和早期七子饼,多数是经由香港茶仓存放出来的。单就保存下大量陈年茶品这一贡献,香港茶仓便已经具备了无法泯灭的历史地位;而长期积累下的仓储经验与技术,更造就了其他茶仓难以模仿的港仓陈茶品质。香港的仓储技巧,无论是对于其他地区的茶仓还是私家存茶,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香港仓陈年茶的独到之处是具有特殊的老茶香,这同数十年的放仓经验是密不可分的。香港的茶仓大致可以分为地仓和干仓两类。地仓以天然湿度来加速茶品的转化;干仓则用来给茶品退仓,近些年来也用作存放干仓茶。

 

  地仓是香港传统仓储的核心,茶品能否转化出迷人的陈香主要靠地仓环境的控制。地仓的选址十分重要,最佳的地点是选择东南朝向负山而建的半地下仓库。隆起的地势有利于停聚空气中的水汽,也能提供仓库以湿度稳定的地气。由于具备了充足的自然湿度,环境良好的地仓并不需要人为增湿。存茶的仓库要时常保持相对的密闭,将茶香闷在室内,避免通风过度而流散茶质。为防止茶叶变质,茶仓还要严格避光,窗户要用厚实的窗帘或木板封闭起来,灯光也要关闭,保持茶品在黑暗的环境中陈化。好的茶仓是要经过时间打造的。经过长时间的茶叶仓储,茶仓的墙体会退去泥土味道,吸附老茶的香气。

 

  湿仓中的茶品会生出一层乳白色的霉菌,这个过程是茶叶在入仓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就如同熟茶的渥发酵一样。在仓储管理中要加以控制的,是茶品转化的速度和程度。茶仓要通过控制湿度和温度来防止茶叶快速熟化。茶仓的建筑材料要选用吸水力强的砖石和水泥,这样墙体和地面在潮湿的时候会吸收水汽,而干燥的时候则会吐出水分维持湿度的稳定。为防止茶叶直接吸收墙壁、地面的返潮,茶叶要用垫仓板架离地面并离开墙壁。地面还要铺一层石灰用来防潮。由于茶仓中每一件、每一筒茶所处的位置不同,长期陈化后茶品会有转化不均匀的现象。为了减小陈化的差距,同时避免底部的茶叶受重压而变形,茶仓还要适时进行翻仓,每隔三、四个月就要将叠摞的茶上下互换位置。

  由于茶叶有强烈的吸附力,环境的味道会迅速被茶所吸收。因此,仓库必须保持清洁。“茶喜群居”是老仓主们常说的一句话,为追求良好的存茶效果,茶仓中要堆满各种不同的茶叶。不同年份、产地的茶叶同在一个空间中,各自的香气会相互吸附、激发,才能转化出香港特有的老茶香。茶叶在地仓中陈化的时间视原料和所需达到的转化程度而定,通常以三年为一个周期。

 

  香港的干仓多利用地上的房屋。早期这类仓储的主要作用是给入仓茶退仓。退仓的原理同熟茶出堆的原理也大体相同。出地仓的茶叶要在相对密闭、控制通风速度的环境中令茶中的水分慢慢走散,白霉随之自行消退,仓味也逐渐淡化,这一阶段通常耗时一年以上。在地仓茶流行的时代,有意识的存放干仓茶是极少见的,许多早期的干仓茶是出自私家存茶。规模性地将茶品存放干仓是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为什么用竹箬包装?


  普洱茶为什么要用竹箬包装?在过去科技发展比较慢的时代,我们会比较容易理解,可现在技术发展的很快,市面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包装,为什么普洱茶还是原封不动?

 

  “茶须筑实。仍用厚箬填紧。瓮口再加以箬。以真皮纸包之”《茶疏》明?许次纾。这种传统包装的质料和方式,有助于普洱茶于后发酵时,过滤杂味以确保清纯的功效。

 

  常有人将已打开了的老茶,改用较低劣品质的塑料纸重包,时间一久,就会发出异味,直接破坏了普洱茶品味。

 

  不过如果时间长的话,竹箬包装会生虫的。

普洱生茶几年才好喝?

       喝普洱茶的好处首先是知道普洱茶具有的功效和作用首先看您需要什么样的好处!普洱茶分为普洱生茶、普洱茶熟茶。同时,生茶又分为老生茶、新的生茶;熟茶也分老熟茶、新熟茶。

 

  首先普洱茶新的生茶具有绿茶般的功效,同时新茶味也是比较浓烈的。对普洱茶不熟悉的茶客,喝起来可能不是那么习惯。一般都是喝2到3年的生茶口感会好很多...老一点的生茶经过自然的陈化口感、汤色会好很多,同时也会翻出来一股茶香味。这个味道是其它茶叶所不具有的,而且茶气也会有些浓烈。不管是普洱茶生茶的新茶还是老的生茶都同样的具有其它茶叶所具有的功效。


 

  一般来说,哪年的生普都可以喝。新制生茶口感猛烈,大多数人不敢多喝,都将其储放若干年待茶汤变得顺滑、醇厚再品饮。生普存放3~5内,品质发生稍明显的变化,滋味开始变得柔和;7~10年生普饮用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当然价格也高;10年以上的生普,看个人经济实力来选择吧,一般放这么久的生茶,都是品质不错的收藏茶,价格高,贵,但是味道也是一流的。

 

  普洱茶出产的地区不同,刺激性也不一样的。样班章就比较刺激性强,易武啦,南糯山啦,景迈啦,这些地方的新茶,就没有那么强烈,一般人都可以接受。当然,也就是可以喝了。你可以从普洱茶的刺激性方面来了解生茶,这样比较好些。


 

  面对当前普洱茶市场,陈放了几年的生茶都很难得,茶友不妨以5年为一个阶梯,新制生茶喝一点,掌握味道,自己也存一些,然后从陈期5年的生茶开始喝,渐次上升,逐步感受。虽然几年之内的生茶口感距离醇和还有距离,但可以用熟茶弥补陈化生茶的断档,基本上就有好喝的普洱茶了。

普洱茶傣族手工纸


  告别了景迈山继续一路前行,我的下一站定在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崩人民间造纸工艺”的澜沧县上允镇芒那村寨。芒那是傣族崩人居住的独特村寨,位于澜沧县上允镇西部六公里处,村寨里90%以上都是傣族,居住在这里的傣族自称“崩人”。“崩人”与其他傣族的区别在于妇女们的头帕,头帕是妇女们自己织的土布做的,有着独特的黄色、红色和黑色相间的花纹。据说“崩人”是从保山迁徙而来,其中一支定居在耿马县孟定,另一支则来到澜沧县上允镇。

 

  傣族崩人手工造纸技艺是在传统造纸术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一门工艺,堪称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是迄今为止工艺传承最为完整的手工造纸技术。崩人造纸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傣族崩人的祖辈们信仰佛教,在每次做祭祀时都要念经,而抄写经书需要用纸,在当时社会生产落后的情况下,纸又是奢侈品,一般老百姓用不起,渐渐地,勤劳、智慧的崩人祖先们发现,用构树皮可造出纸,且造出的纸坚韧洁白、柔润光滑,有久存不陈、力撕不破、防腐防蛀等优点,写在上面的字永不褪色,故所抄的经文,能永久保存,代代相传,现在不但傣族用它来抄写傣文经书,周边的各民族及寺庙用来做经幡及其它纸扎祭品,广泛应用于民俗活动和普洱茶包装中。

 

  “现在,村里掌握手工造纸技术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年轻的没多少人愿意去做,像我们家这样的造纸作坊村子里也只有三四家,如果要是失传了该怎么办,这可是记忆着感情的纸。”虽然老人的话全靠翻译,但我能感觉到她说话时眉宇之间的焦虑和无奈,帮忙翻译的小伙告诉我,因为手工造纸工艺复杂,时间长,赚不了很多钱,村子里只有老人在做。造纸工艺完整保留了造纸术发明初期的“浸泡、蒸发、捣浆、浇纸、晒纸”,共有5步流程11道工序,包括采料、浸泡、拌灰、蒸煮、洗涤、捣浆、浇纸、晒纸、揭纸等。造出的纸他们称为“给”或“结”,其主要原料是构树皮和小叶树,傣家人分别称其为“埋撒”和“埋海”。构皮树是一种常年阔叶灌木,在澜沧普遍生长,也易栽易活,许多农户房前屋后都有种植。这种植物生长较快,一般一年左右便可砍用,它的枝杆可当柴烧,叶可用来喂猪,皮可用来造纸。

  村寨里每到七、八月,人们就会用刀将构树树干砍倒或将大的树枝砍下来,细心地把树皮剥下,然后到小河边把从树干上剥下来的构皮经水洗去粘液,再用小刀把外面那层黑色的外皮全部刮掉,只留下里面白色的嫩皮,树皮剥好后,就在小河边进行第一次清洗,这时必须将黑色外皮处理干净,否则会影响纸的质量。清洗完后挑回家进行第二步工艺流程即纤维的分离,将清洗好的构皮上火塘灰、灶灰,使植物纤维原料分散成纤维状,火塘灰先用筛子将火塘灰过筛,去掉火炭及其他杂物,然后将泡软的构皮置于其中,让火灰均匀地附着在构皮上(火灰的质量与所烧木柴有关,木柴质地越好,火灰的碱性就越强),使构皮得到充分的碱化(火灰的碱性还与纸的质量有关,碱性越强纸就越白),然后将已经上灰的构皮置于已盛水的锅中,盖上麻布,用中火蒸煮,不管时间长短,只要构皮煮透了就行。

 

  煮好后的构皮再次挑到河边仔细漂洗,一点一点重复搓,反复揉,把树皮上的渣子全部清洗干净。经漂洗后的树皮又白又亮,挑回家放在干净的石板上用木槌反复槌打,直到构皮的纤维能在水中自然散开为止。在造纸小院天井的一侧有一个小型水槽,和许多钉有土布的木框,老人说这是制纸的纸坯,浇纸时先在水槽里放上三分之二的清水,然后把纸坯轻轻放入水池,依次将适量的纸浆放入其中,双手不停地把它摊开,并来回轻轻拍打,待纸浆沉淀到土布上后,再缓缓抬起纸坯,放到太阳下晾晒,等到半干的时候就用光滑的碗轻轻把它擀平,等到纸的颜色完全变成白色的时候,将纸从纸坯中取下,纸就算做好了。

 

  一双苍老的手,一张轻薄的纸,承载了古老的造纸文化和百年的民族传统,手工造纸不应该成为历史,它现在更需要传承。

来源:普洱杂志

作者:小妖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