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宝和祥-纪廿方茶珍藏级普洱茶

宝和祥-纪廿方茶珍藏级普洱茶

2019-03-19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品名】宝和祥-纪廿方茶珍藏级普洱茶

 

  【规格】生茶;100克/个,10个/盒(袋),6盒/箱(件)

 

  【出厂日期】2012年12月18日

 

  【原料】云南大叶种晒青茶

 

  【生产厂家】勐海宝和祥茶业有限公司

 

  介绍:纪廿方茶。大树茶配方,陈年醇化,精工制造。源自九二方茶经典理念纪念九二方茶廿年辉煌。普洱方茶,茶条肥壮,重实匀整,白毫显美,茶汤清沏,滋味醇厚,清香回甜,经久耐泡,普茶上品。

 

有用+10
分享

现在市场上的普洱茶是卖给什么样的消费者?

  一、发烧友

 

  过去几年,发烧友们被塑造成了意见领袖,他们把自己打扮成了一批又一批的普洱茶山寨专家,发表了难以计数的同时又是最不负责任的普洱茶山寨理论。真正的发烧友的特点是意见不统一,各有各的理论,再加上对象是普洱茶,于是出现发烧友互相拆台和诋毁的现象。假冒伪劣的发烧友是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他们根据需要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不管是真发烧还是假发烧,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基本上很少自己花钱买茶。

  二、爱好者

 

  爱好者是低一级别的发烧友,他们自己买普洱茶,往往在交了一笔价值不菲的学费之后,要么对普洱茶失去了兴趣,要么成为了发烧友。在传统普洱茶的消费当中,爱好者的消费占了相当的比例。

 

  三、附庸风雅者

 

  这部分消费者是前几年普洱茶消费的真正主力,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他们构成了普洱茶消费的主力军,尽管他们也许至今也不明白,也不需要明白,他们为什么会消费普洱茶。

 

  四、功能需求者

 

  这部分消费者占据了一定的比例。通过这几年的宣传,普洱茶被神化、妖魔化,普洱茶几乎成了包治百病的良药。这部分消费者是有目的的,目的是健康。然而普洱茶在健康方面的微小的功能,不足以满足这样的需求的消费者,所以这些消费者均在短暂的激动过后,归于理性。

 

  五、送礼需求者

 

  如果从销售数据上来看的话,礼品的需求在过去几年中,绝对是普洱茶最大的需求。由于普洱茶“越陈越香”以及“健康饮品”的双重属性,使其成为较为合适的礼品。

 

  六、好奇者、尝试消费者

 

  这类消费者基本上很难持续消费,基本上一锤子买卖。

普洱茶“伤不起”

    短短几年间,中国普洱茶市场上演了一幕跌宕起伏的悲壮大戏。

    先是一番“热炒”。

    2002年,20克普洱茶拍卖出165万元天价。

    2005年,一提七子饼普洱茶创造了160万元的拍卖神话。

    2006年至2007年间,以“能喝的古董”为卖点,普洱茶由“饮品”转型为“收藏品”,茶价一路“非理性”攀升,普洱茶提前进入了它还不应该到达的极限——“风靡全球”。“一克普洱一克金”,普洱茶财富故事,水银泻地般在坊间流传。

    然而,接下来的事件发展却令人大跌眼镜。崩盘、缩水、泡沫、跳水

    2007年底,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诸如此类的字眼见诸报端,舆论普遍发难,“泡沫”被挤碎,昔日风光无限的普洱茶陷入了繁华后的“大萧条”时期。

    如今,普洱财富神话已经破灭,普洱茶开始了理性回归,而关于普洱“到底还有没有救”、“究竟路在何方”的疑问和争论却仍未平息。本来普洱茶产业是一个永不衰败的朝阳产业,可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普洱茶产业不知道还要承受多少年的沉寂。

    这样的结果是谁的错?是普洱茶的错吗?肯定不是!但可悲的是,这一切后果都得由整个普洱茶产业来买单。

    普洱是“茶”不是“硬通货”

    普洱茶势当初之所以愈走愈高,根本原因在于普洱茶已经从一种消费品转变为一种投资品,也就是说普洱茶是被“藏”起来了,而不是被“喝”掉了。有统计显示,在2005到2007年间,仅珠三角地区就有数十万吨普洱茶被收藏,藏茶人士多达20万之众。

    在许多消费者心目中,都认为普洱茶是“唯一一种没有保质期的茶叶”、“越陈价值越高”,“品老茶、喝熟茶、藏生茶”这种说法在民间也流传较广。一些商家趁机对所谓10年、20年的普洱茶大肆炒作。

    许多有闲置资金的人,在对普洱茶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不知道是“心血来潮”、还是“头脑发热”,一下子就买了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茶品,导致有些收藏者储存的普洱茶比原产地生产的茶还多。当时在东北市场,普通的普洱茶饼每片由二三十元猛涨至两百多元,且“货品稀缺”,在广东等地,同类型茶饼价格更高,涨幅高达10倍之多,登临历史之巅。然而,在价格泡沫被挤破后,藏茶的市民也就瞬间变成了被套牢的对象。

    那么,普洱茶到底有没有收藏价值呢?普洱茶属于我国六大茶系之一的黑茶类,后发酵茶,具有存放时间越长越香的特点,这让普洱茶有了收藏价值。另外,普洱茶还有暖胃、清热、降血脂、减肥以及软化动脉的保健作用。

    然而,大多数藏茶者都忽略一点:普洱茶“越陈越香”是指在一定期限内。而且收藏普洱茶是大有讲究的,那种将普洱茶比作黄金和古董的说法很容易起到误导作用,特别是普洱茶若保存不当,很容易变成废茶而一文不名。而且跟古董最大的不同是,它并不具备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

    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尽管“陈”的确是评价普洱茶好坏的一大标准,久放的普洱颜色重,口味更加浓醇爽滑,但“越陈越香”,是普洱茶本身具有的,这改变不了茶的饮料属性。既然是饮料就要有更多的人来品饮,只有让更多的人来消费,才会形成流通以及产生利润,因此普洱茶的出路在于让消费者喝掉而并非拿回家收藏。

    可以说,在被炒起来的盲目“收藏热”中,普洱已不是通常意义上用来饮用的“茶”,而是一种可以无限增值的金融产品,一种可比黄金的“硬通货”。而当普洱茶超越了饮品的用途时,其发展也就注定了会走上弯路。

    走下“贵族茶”神坛

    阵痛过后的普洱茶市场,究竟应该何去何从?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有名茶,却没有叫得响的品牌,“有名无姓”的根本病因就在于产品创新力度不够,营销理念和模式落后。普洱茶行业需要改革,需要品牌提升!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饮茶习惯的人有5000万左右,而其中喝普洱茶的人不足1/10,这也使得“普洱茶无消费者”的观点一度在坊间流传。

    事实上,普洱茶缺的并不是消费者。作为拥有近两千年历史的“中华名茶”,普洱对人体的健康功效已是人尽皆知,真正让大众消费者“望而却步”的,是传统普洱茶复杂的饮用方式。

    传统普洱茶以砖、饼、沱等“紧压茶”的形式为主,冲泡、品饮相对繁琐,在大众的印象里,普洱似乎有些“高不可攀,深不可测”,不过是“有闲阶层”的时尚饮品。

    这种误解对普洱茶、以及普洱文化的推广都是极为不利的。普洱茶积淀着中国一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但文化不是“海市蜃楼”,必须要有浓厚的群众基础作为肥沃土壤,普洱茶文化才能“生根发芽”,因此,当务之急是要让普洱茶从“贵族茶”的神坛走下来,回到普通大众中去,让越来越多的人来喝普洱茶。

    而以往贮立高端的普洱茶,如何才能真正回归大众?我的思路是,做快消新产品。

    如今,饮茶人群正在向低龄化和女性化发展,而且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闲暇时间十分有限,传统的普洱茶形态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大众工作生活的需要,普洱茶要么改变自身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么固步自封以满足“发烧友”。

    眼下,袋泡茶、方便茶,以及自助饮茶机等,都是普洱茶的良好发展方向。只有通过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目标市场推出适销产品,进一步清晰产品结构,符合现代人方便、健康、时尚的消费习惯,中国茶的量才能更大,附加值才能更高。

云南普洱茶四大产区简介

思茅地区(现在更名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东接红河哈尼族自治州、玉溪地区,南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北沿澜沧江为界与临沧地区相望,东北接楚维彝族自治州......孟连腊福大黑山风景区 澜沧拉祜山乡糯福教堂 江城李仙江畔天然紫胶园 滇南道教奇观景谷大石寺 威远江畔的景谷东那佛寺 镇沅哀牢山大雪锅山风光 江城——一脚踏三国的地方 江城7号中国老挝界碑风光……思茅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的驿站。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这里大部分地区常年无霜,是著名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产茶区之一。


云南的主要茶区分为四大产区,由南向北分别是西双版纳州,普洱市(原思茅市),临沧市及保山市.这种分法目前在茶界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但由于各产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有所不同,茶的香气滋味也因此各具特色.让无数茶人为之着迷.各产区的茶都有哪些独特之处?以下的说法就当抛砖引玉吧!

一.西双版纳茶区
代表茶山:南糯山
选取的茶样:2006年南糯山古树春料散茶(四级)
茶品的特色:由于此产区的环境和气候的原因,这里的土地水性充足,降雨多,常年温度较高,植物茂密,生态和谐.因此茶性强烈,茶气高扬,茶质厚重,苦涩度都比较高,刺激性强,口感也相对集中.

二.普洱产区
代表茶区:景迈山
选取茶样:2006年景迈山古树春料散茶(三级)

茶品的特色:带有独特的香甜柔滑的口感,层次分明,香气和苦涩度都比较集中,大多数有清甜的香气和滋味.

三.临沧产区
代表茶区:双江勐库
选取茶样:2006年勐库古树春料散茶(二级)

茶品的特色:苦涩味重,可以用阳刚之气来形容.茶人们公认霸气足.香气特殊,饱满,茶性大多较烈,刺激性比较高.

四.保山产区
代表茶区:昌宁古茶树群落
选取茶样:2006年昌宁古书春料散茶(四级)

茶品的特色:保山位于澜沧江流域上段,紧邻临沧.因此茶品特色与临沧很接近.茶质厚重饱满,地域的影响为该地区的茶增添了一种雄气.

以上是对云南四大产茶区口感的描述,均是一些有共性的东西,百山有百味,每一个具体的山头都有自己的个性,相信大部分茶客都有过这样的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