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近代普洱茶后发酵原理

近代普洱茶后发酵原理

2019-03-19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一、渥堆工艺篇

  这里所选是近代渥堆工艺,主要是用于帮助一些对渥堆方法不熟悉的朋友作初略了解,对比其主要促因以便理解旧时“渥堆”的原理,故选与其外部条件相近的“湖南黑茶”、“六堡茶”的在制渥堆工序为例,但非指旧时“渥堆”等于现代工艺,请区分。

  1、湖南黑茶初制渥堆方法:渥堆场所要求洁净无异味,室温要求25℃左右,相对湿度85%左在。揉捻叶下机后,不经解块,立即堆成高约1M,宽约0.7M的长方形茶堆,并稍加紧压,上面加盖草包等覆盖物,以防止水分蒸发和保持堆内温度.渥堆过程中要进行一次翻堆,将堆外围的叶子翻到中间,以利渥堆均匀.堆内温度以45℃为宜,渥堆时间需12-24小时.(《茶叶初(精)制技术》,农业部工人技术培训统编教材)

  2、广西六堡茶初制渥堆方法:通过湿热作用,破坏叶绿素,促进内含物质转化,苦涩味减除,汤色加深,滋味变醇,叶底颜色转变。渥堆叶堆积厚度依气温、湿度、叶质老嫩而定,一般堆高33-50CM,若用箩筐渥堆,每筐湿坯20KG左右。气温高时薄堆,嫩叶薄堆,老叶厚堆压紧,渥堆中翻堆1-2次,将边上茶翻入堆中,促进质变均匀。渥堆时间,视叶质老嫩、气温高低和天气等情况不同而异。一般气温低、雨天,叶质较老,渥堆时间略长,反之,则较短。通常为10-15小时。(《制茶学》,全国中等农业学校教材)

  注:以上所指渥堆叶均为鲜叶经杀青、揉捻后直接渥堆,因未经干燥,叶内含水量较高,无需再行湿水。

  简析:综上所述,得知现代渥堆工艺的主要促因在于茶坯含水量、温度、湿度、氧气、时间。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口感的专有名词,你认识几个?

  普洱茶口感的专有名词,你认识几个?今天小编就带您来认识普洱茶的专有名词,然后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通过口感来判断普洱茶的质量好坏。

 

  1、茶性

 

  专指茶汤入口后,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与苦涩度,以强弱形容。

 

  2、茶质

 

  专指茶汤入口后,汤质饱满度、滑度、甜度、回甘、韵底,以及耐泡程度。以厚薄、重淡区分。

 

  3、香气

 

  鲜叶因杀青、揉捻、干燥等制程产生香气.主要由游离型儿茶素所产生。口腔对于香气的感觉,上腭、舌面舌下、两颊、咽喉问都可能感受到,依产区与制程差异,会有不同香气与感应位置。尤以吞咽间之香气,且能有层次变化是为上品。然,普洱茶应避免上腭前端有高温烘干之甜香味,以及任何杂味。

 

  4、苦涩

 

  茶叶的苦多由内涵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感则由脂型儿茶素所导致。一般来说,苦涩度与茶质茶性强烈厚重与否相关。然苦化甘、涩转甜的转化速度,代表茶种的适用性与制作成败。苦不化甘、涩不转甜,则可能与茶种特性及制程不当有关。

 

  5、青味(菁味)

 

  杀青温度不足,锅内温低于摄氏180度(锅外温度摄氏250度以下),或是杀青时间、总热量不足,或是杀青不透所引起。

 

  6、柑韵甜质

 

  甘与甜,是令品茶者最回味的部分。若品茶完后三至五分钟内.仍有喉头与两颊的回韵甘甜,是为佳品。

 

  7、层次感

 

  层,重重叠叠;次,先后顺序。层次分二类:一是口中的香气与甘韵的转变,香气如何从舌面与上腭间的转换,甘韵如何从舌面、二颊,以及咽喉间的转换。第二种影日向茶质的主客观因素是每一泡茶汤香气口感的纵向转变。层次感通常容易出现在拼配茶与优质纯料茶菁。

 

  8、烟熏味

 

  少数民族传统制程中,揉茶后、毛茶干燥期间阴雨或是夜间无日照时,会以炭火低温熏干,或是受到房间内烧柴火影响,木炭烟熏味由此而来。

 

  9、烟焦味

 

  普洱茶产量异于一般茶品,一种茶品动辄数千公斤,甚至数万公斤。在鲜叶杀青过程,无论温度是180度左右或是210度以上,因为滚筒杀青时,数量通常很大、较少整理杀青滚筒,所以很容易产生内附茶叶焦炭现象。而在风筛分级时,这些茶叶焦炭的黑色颗粒多已掉落.且国营厂时常会使用非当年度的茶菁,在经过储存搬运过程,这些颗粒也会减少,焦炭味也会降低。最后毛茶与成品干燥使用烘干,因为抖动与高温的影响,焦炭味与黑色颗粒就会消失殆尽。

 

  传统锅炒杀青不清理大锅,也会有烟焦味出现,相对而言,烟焦味比烟熏味难以消失。烟熏味正常仓储大约只需五六年会慢慢消失,而烟焦味除非进入高温高湿仓储,不然干燥仓储二十年以上都难以消除。

 

  10、汤氲

 

  “氲”音“yun”,意指“天地问和合而盈盛的气”。形容茶汤上所产生如薄雾般的气体为“汤氲”。茶汤内有一些脂溶性物质,如脂肪酸、类胡萝卜素,以及一些挥发性香气成分,这类浸出物质比重较轻,漂浮与汤面之上。因汤面为脂溶性物质为主,若导致茶汤上下温差大时,在汤面上就容易产生汤氲。汤氲的多寡与茶质有间接关联,但不见得完全正面相关。

 

  影响“汤氲”的因素:

 

  第一、茶汤浸出物中,脂溶性物质的多寡。

 

  第二、汤色越深,容易对比产生,较易被发现。

 

  第三、冲泡时汤水温度越高,瞬间浸出物质较多,越容易产生。

 

  第四、气温较低、气压偏低时,也较容易产生。

 

  第五、盛汤的容器,也会稍有影响。

普洱茶界的“大师”与“专家”

选自娄自田《上帝想喝普洱茶》
  我认识一位普洱茶“大师”,年届不惑,以蹭老茶喝出名。

  起初,此君无论听到哪里有老茶喝,不待邀请,便欣然前往,软磨硬泡,非蹭一盏过喉不可,然后无论什么茶,先一番褒奖,赞不绝口。有人夸奖,主人固然高兴,遂留下名号,下次饮茶,便为座上客。

  后来,邀请其喝茶者越来越多,其间不乏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之茶,此君品过之后,照旧褒奖一番,称赞一番。他称赞茶品有个特点,就是只说自己感觉怎样怎样,一律不涉及历史、茶山之类,茶叶主人即便想揭穿,也无从下手,因为他只说自己的感受。

  普洱茶市场一天天变得烫手,此君也一天天受到重视,夸张的时候,每天竟有7、8次邀请,邀请者一律以老茶作为诱饵,他也不拒绝,不管什么茶,总是先喝后赞。有茶商开始使用他的话卖茶,向客人推荐茶叶时,总说:某某大师说此茶如何如何,某某大师对此茶赞不绝口,之类。

  普洱茶市场突然之间又变得冰冷,喝老茶的活动一天天少了下来,此君受到的邀请也一天天少了下来。现在,他基本不喝普洱茶了,问他喝什么,他一般会说,普洱茶算什么,能和黑茶比么?(普洱茶形式急转直下,很多人预测黑茶将会是下一个炒作的对象。)

  这便是普洱茶大师之一类。别的不说,我认识的这位,长此以往,不成大师都难。有一次我问他,何以不管喝什么茶,他都总是褒奖一番?答之,茶之所以为茶,并非茶本身,而是茶之外。我听得糊涂,他又说:我喝茶,其实是口中无茶,心中也无茶。那有什么呢?答曰:心中有人耳!

  我还认识一位普洱茶顶尖高手,当然也是大师级人物,年不过三十,以辨茶山之味出名,领相关行业协会品茶大师称号。有一次,幸与其相遇于一个品茶会,茶会上所品之茶,十余种之多,来自云南各地,多以著名山头之茶为主。此君似真有本事,所有茶品皆一一道出茶叶所属茶山,与会者目瞪口呆,此君一品成名,从此名满普洱茶界。如今,这位大师已经很少人提起,他起来很快,下去也很快。追其原因,原来那晚在品茶之前,此君已经暗设埋伏,就像刘谦魔术一样,设置了机关,只是我等看不出来而已。

  后来,这类大师层出不穷,出得多了,也就没有太多人关注了。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种大师之外,还有一种大师,他们以专业闻名。所谓专业,并非科班所说的专业,而是自悟的一套理论,反正别人没有研究过,只要一研究,甭管结果如何,皆成大师!

  在普洱茶界,有这么几类大师,是日常所见的。

  一、普洱茶收藏大师。所谓的湿仓、干仓的标准和理论,便是这些大师们完成的,他们的理论,更多的时候,属于玄学的范畴,因为太神秘,领悟之人就少。

  二、普洱茶生产大师。此类大师,多是以前国营茶厂的技术人员或者领导,在国营茶厂纷纷改制后,另起炉灶,被炒茶者奉为大师者有之,自己封自己大师者有之。

  三、普洱茶策划大师。这类大师,最不靠谱,他们东游西逛,推销各种营销理论,云南的普洱茶企业,多半憨厚老实,没怎么见过世面,所以他们就游刃有余。

  四、普洱茶理论大师。这类大师,多著书立说,宣传普洱茶健康功效,普洱茶之所以成为包治百病的万金油,很大程度上是借他们的手来完成的。

  五、普洱茶文化大师。这类大师,多以茶马古道为研究主体,然后找企业赞助。

  还有很多方面的普洱茶大师,不知道应该归在什么类别上,比如说有一位大师,因为祖先是大师,所以自己也号称普洱茶大师,说他是制造的大师吧,其不会生产,说他是文化的大师吧,其不懂何为文化,没法,只能说是遗传大师了。

  其实,我并非要讽刺这些大师,因为客观的说,他们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普洱茶产业的发展,至少,在传播普洱茶这三个字上,他们的功劳是别人不可取代的。

  但是,这些大师传播的普洱茶知识,是需要辩证看的。如今,普洱茶泡沫破了,大师们也归于沉寂。在神话普洱的时代,他们是制造神话的积极分子,在科学普洱的时代,消费者才是普洱茶的“大师”。

  所以,在神话普洱的时代,企业家只要听听大师的意见,便能在普洱江湖上一展身手,而如今,科学普洱的时代已经到来,听大师的话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怕是要听听消费者怎么说,他们需要什么!

  说完了大师,我们再来看看普洱茶的专家。

  普洱茶是一个新兴事物,虽然其存在了上千年的历史,但真正的发展,是近七、八年的事情,并且,是时隔近一个世纪后,普洱茶又重新回到了高端,成为名重天下的茶品。回顾这段历史,是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普洱茶是上不得台面的茶品,是一个非常低端的,一般人不愿意喝的茶品。这样的一个产品,要不是时来运转,与今天普通大众对健康的要求一致,恐怕没有几个学者会真正关心其存在与否,更别说成为普洱茶的专家了。在我们能找到的关于普洱茶健康功能试验的材料中,多来自国外,而国内的研究,基本上属于空白。这也说明了不仅消费者不关心,学术界也不太关心。

  普洱茶的专家毕竟还是有的,做学术研究的专家也还是有的。

  行业的发展需要听专家的意见,企业的发展有时也会请专家出谋划策。

  我听说一件有关专家给企业出谋划策的故事,不知真假。

  某企业要生产普洱茶饮料,所以请来一班专家,对其所配的普洱茶饮料出谋划策,结果专家一致认定,这种普洱茶饮料还原了普洱茶的真实口感,是非常不错的产品。结果投放市场后,消费者对这种饮料敬而远之。究其原因,口感生涩难喝!

  我认为,普洱茶的专家应该把精力放在普洱茶真实性、科学性的研究上,对于市场,还是交给策划和营销公司,或者直接请教消费者,可能来得更为实在。

  如果专家们不去给企业指点江山,他们应该做些什么才能帮助产业发展壮大呢?我们来看看,普洱茶行业有哪些方面需要专家去解决——

  一、功效研究。

  普洱茶是健康的产品,得到了极大部分消费者的认可,但普洱茶究竟健康到什么程度?怎样喝才是健康的?治什么病要怎样喝法?会不会有副作用等等的问题,虽然目前已经能零星地找到一些说法,但从真实性上来说,还是存在疑虑的。很简单的问题,既然普洱茶能包治百病,怎么就没有普洱茶药品呢?所以,普洱茶健康功效的研究,还任重道远,还需要我们的普洱茶专家不断地试验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储存方法。

  普洱茶属于开放式的包装,也就是说,普洱茶并非出厂的那天就是最终产品,而是被喝掉的时候,才是最终的产品。普洱茶在出厂到被喝掉的这一段时间,用什么样的方法保存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目前是没有定论的。国家标准在对普洱茶的储存上,也是模棱两可,没有明确的指标。这就要求普洱茶的专家们,研究出一套比较好的储存方法来,供给企业和消费者使用,以使普洱茶实现大家期待的“越陈越香”。

  三、种植采收。

  目前,普洱茶适制茶青的采收并非统一标准,而是各个企业有各个企业的要求,农户一般按照习惯种植和采收,这种习惯是不是就是最科学的,估计没有多少人能给出答案,所以,专家们应致力于普洱茶的种植与采收,从怎样提高产品,怎样生产优质茶青,怎样采收优质茶青开始,提供一套可供参考的资料。

  四、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是不断进步的,普洱茶并非生来如此,当普洱茶熟茶技术引进之前,普洱茶已经存在了上百年的时间,熟茶技术在短短几十年之内,就得到大众的认可,并有专家认为,非熟茶不是普洱茶!可见,生产工艺的创新还是有必要的。如果普洱茶一直延续现在的这种状态,一定会出现专家说普洱茶好喝而消费者说普洱茶难喝的局面,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就不能将普洱茶做得让大众觉得好喝一点呢?

  五、产品创新。

  考据资料发现,普洱茶之所以是紧压茶,是与普洱茶运输有关系的。我们能理解在茶马互市的年代,运输是产品到达目的地最为艰难的事情之一。然而,物流如此发达的今天,难道普洱茶还必须坚持紧压茶的形态吗?有专家认为紧压茶是为了发酵更好,但有专家认为并非如此,那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此外,不仅仅是紧压茶的问题,如今的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产品,难道普洱茶不能做出来么?

  过去,我们把“大师”看成是专家,因为真正做研究的专家,被“大师”们的名声所掩盖。今天,“大师”逐渐退出市场,专家们可以安心工作了。

  我认为,普洱茶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是以专家们的研究成果作为基础的,这些成果越多,普洱茶市场越有希望做大。

  所以,普洱茶需要专家,非常需要。 

仁易说茶:普洱茶只有真正会喝才知道怎样养生保健

今天人们对普洱茶的养生保健作用存在疑问,每次听介绍的时候都说有养生保健功效,但是说到实际的时候,言语开始闪烁不定的大有人在。

倚邦古树

在此,我们很负责的说,普洱茶绝对有养生效果。生茶,熟茶都有相应的养生效果,但前提是需要健康的茶树,普洱茶生茶,新茶相当于绿茶,但是普洱茶的特性“性温偏寒”是优于绿茶的本质,是绝对可以有养生保健功效的,只要找到这样的茶,大家就可以参照绿茶的功效去实践,中期茶,老茶可以直接参照网站正面养生价值去验证。我们一直认为,做茶不仅仅是赚钱,必须符合“道器合一”,“言行合一”,要有拿的出手的茶,而不是忽悠。

2016冰岛大小树混采

在欧洲,普洱茶某些地方是药房出售,而在中国却不行,如果说在中国也能这样实行,那么普洱茶的养生保健功效是可以放心的,但是恰恰没有这样的政策,这就要求想了解真正普洱茶的人找到对的茶,去做相应的实践和对比。

景迈生茶,第一第二泡的冷后混

怎么鉴定这茶的健康度?

重点问题在这里,这也是我们作为普洱茶学习班的一个重点,强调实战。通过比对,来判定一个茶原料生态,而且学会后,适用于中国六大茶类,并且通过三个月的实践,很多人都有三到五年的茶龄。当然这根本不是重点,重点是大家在学习后,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了,这个才是我们开心的。接下去的时间里,很多人找到了自己开心的生活方式,比如插花,艺术也相对应的提高,这便是茶性人性所反应的一部分。

我们希望各位,简单喝茶,喝放心茶!!!

仁易普洱茶是追求真实,强调以证据,实例说话,让各位简单喝茶,轻松随心说故事的同时,有底气说历史,能越陈越香,实现真正"能喝的古董",这样我们做的才有价值。同时我们希望各位茶友了解普洱茶特性后,广泛传播普洱茶知识,唤起更多的良心商家繁荣普洱茶行业,让中国茶行业再一次回到首屈一指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