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泡法>千年古树普洱茶冲泡法

千年古树普洱茶冲泡法

2019-03-19 访问量: 32 茶礼仪网

  (一)、紫砂小壶泡法

  【必备器皿】紫砂壶、茶道组、茶荷、公道杯、滤网、品茗杯

  【适宜茶品】推荐各种云瑞祥普洱熟茶类,尤其千年古树普洱熟茶。

  【适用场合】优雅高贵适宜茶艺馆、茶艺表演、私人茶室、居家、办公修身养性。

  (二)、盖碗冲泡法

  【必备器皿】随手泡、茶道组、茶荷、盖碗、公道杯、滤网、品茗杯

  【适宜茶品】推荐各种普洱生茶类、尤其千年古树普洱生茶、名优绿茶红茶

  【适用场合】优雅高贵适宜茶艺馆、茶艺表演、私人茶室、居家、办公修身养性。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的减肥

普洱茶的减肥

  普洱茶性温和,不伤胃。

  都市生活工作紧张,压力大,饮食不规律,胃病普遍,气血偏虚。普洱茶是养胃、补气的良药。其中的咖啡因已经多年陈放发酵了,喝后不会兴奋。过去,慈禧太后就有晚上喝普洱茶的

  习惯。

  2.普洱茶是有科学根据的天然保健饮料。

  医学研究证明,普洱茶具有减肥,降脂,降胆固醇与防癌等功能,普洱茶防癌保健功能已经被医学界证实。普洱茶去脂消食,减肥瘦身的药理特性吸引了无数爱美塑身族,中年发福者更是离不开普洱茶。热饮肠胃舒适,对便秘、尿频的疗效最佳。普洱茶补气固精,对于男性阳伟、前列腺炎也有很好的效果。普洱茶越陈(存放时间久),补气壮扬效果越好。

普洱茶制作工艺之渥堆发酵:“以德立身,做好茶”

  渥堆发酵之旅

 

  一道又一道的工艺对制茶师来说,如同一次又一次的冒险。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时时刻刻都是煎熬,今天,继续我们的普洱茶渥堆发酵之旅……

 

  当一堆堆内含丰富的大叶种晒青毛茶进入渥堆发酵阶段的时候,制茶师心惊胆战如履薄冰的日子就开启了。在短暂的45天左右的时间里,他们的作息完全跟随着茶堆的变化而定。他们通过控制堆高、湿水、翻堆、透气等人为可操作的方法措施,去战胜天气、风速、湿度、温度等一系列不可控因素,直到制出自己内心深处那款心仪的茶。所以说“渥堆发酵”是形成和奠定普洱熟茶特殊品质的关键工艺。在渥堆发酵工艺执行的过程中,制茶师必须要时时注意各种细节。现在让我们共同体验一下制茶的不易:

 

  渥堆发酵45个日日夜夜制茶不易

 

  首先,是原料的把握。原料必须选用合格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优质普洱茶最基本的质量前提是品质“合格”。所谓合格的大叶种晒青毛茶,就外形而言,应参照1979年《云南省普洱茶制造工艺试行办法》的规定:“外形条索粗壮肥大、完整、色泽褐红(俗称猪肝色)或带灰白色”;就内质而言,应参照2003年《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的规定:“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水浸出物含量≥38%……”。

 

  第二,合理确定渥堆茶的数量。渥堆茶数量多少、堆的大小高低,关系到“发酵”茶的温度、微生物种群及数量、茶堆透气性、茶叶多酚类物质转化的速度和程度。如果渥堆茶数量过少,堆漏低,则茶叶容易受“沤”、易“馊”,导致成品叶底软而粘稠,汤浊而欠亮;如果渥堆茶数量过多,则通风不足,茶易酸、味苦涩,易导致发酵过度而出现“烧心”,导致成品汤色浅薄,叶底硬脆、色黑无光泽。渥堆茶数量的多少,应视晒青毛茶的老嫩程度来决定:嫩茶量宜少、堆宜低;老茶量多堆大,堆宜高。

  以德立身,做好茶

 

  第三,控制水份。毛茶补水增湿,是普洱茶渥堆发酵的关键技术。水份过多,堆内透气性差,易缺氧,微生物厌氧菌大量产生,茶品易酸馊、叶底易软烂而粘稠;水份过少,好氧性细菌多,温低而干烧,转化慢,达不到预期的发酵效果。

 

  第四,控制温度。发酵茶堆的温度高低,是普洱茶品质形成和转化的关键因素。保持适当的温度范围,有利于微生物的大量滋生繁殖,微生物分泌酶的活性、催化活性及速度都会增强并加快,茶叶多酚类化合物的转化也能随之快速转化、降解。操作中,应注意茶堆温度的平衡,使堆的四周、表面、堆心温度尽可能地趋于均衡。

 

  第五,注意通风。通风透气是普洱茶渥堆发酵的又一技术要求。在一定温湿度作用下,发酵茶叶发生着剧烈的化学变化,微生物大量繁殖滋生,高分子化合物逐渐分解、聚合、降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如果通风不好,各种厌氧菌、腐败菌将大量产生,直接导致渥堆发酵茶叶发酸、“沤”、“馊”等,破坏普洱茶的品质。

 

  第六,掌握好翻堆时间。翻堆,是普洱茶发酵中,人为调节茶堆温度、湿度、空气等的主要手段,也是控制发酵进程的重要措施。通过茶堆的翻动,观察发酵茶叶的变化,调整发酵茶的位置,使上下、内外进行交换,从而达到发酵程度的整齐一致。同时,平衡茶堆的温度、湿度,增加透气性,解散“结团”茶条。而翻堆的频率、次数都需要制茶师根据茶性、天气、湿度等具体的情况人为控制。

 

  第七,发酵时间。普洱茶的发酵时间,指从晒青毛茶补水增湿、渥堆开始至发酵适度、陈香显露、汤色红浓明亮,可以“出堆”摊晾所经历的时间。而这个时间也需要制茶师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判断依据包括了毛茶茶性、渥堆发酵时的气候、渥堆发酵地的纬度海拔等等。

  第八,发酵程度的掌握。由于市场和消费者喜好的多样性,使普洱茶在“发酵程度”的把握上出现了多样性。半生熟、六成熟、七成熟等关于普洱茶“发酵程度”的描述和与之匹配的产品在市场上大量出现,含混不清。而对于制茶师来说,合理掌握发酵度,除了严密控制渥堆发酵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之外,就是去试喝不断变化中的毛茶,这是对制茶师口感和身体,特别是胃的双重考验。发酵过熟,茶汤红褐欠亮,滋味淡薄少韵;过生,茶汤红明漂浮,滋味中带苦涩,常带酸、异杂味,叶底黄褐泛青。过“生”过“熟”,皆不可取。

 

  渥堆发酵之旅技术的娴熟不代表品质如一

 

  通过这两次的探寻,我们知道了,“渥堆发酵”不仅开创了普洱茶熟茶工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先河,同时也是对制茶师的最严苛的考验。技术层面的清晰明了,并不能代表产品品质的始终如一,将自然之力人为控制,本身就是一项严峻考验,更何况这个过程还有太多不可抗力需要去改变和驯服。制茶师对渥堆发酵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细微把握,才是这项工艺的匠心所在。毛茶、气候、时间、温度、湿度等,都需要制茶师根据经验去调控,而这,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轻易驾驭的。正如制茶师魏晓峰所言:制茶时手、眼、耳、鼻、舌、心都与茶一起共振才称得上制茶师,才能成就真正的好茶。

口感,普洱茶最无法统一的标准

  中国人在吃上面非常讲究,任何优秀的食品都要具备三点,即色、香、味俱全。而味道又是这三点了最关键的一步。就好比你去一个餐馆就餐,能让你下回再来的缘由是什么?当然是这个餐馆里的菜好吃了。

  人的口感是非常挑剔的,同样的原料,不同的制法,最终做出来的结果,口感会不一样。就拿鱼香肉丝来说,我经常到一家餐馆吃饭,因为这家餐馆做的鱼香肉丝最好吃,可是每次去吃每次炒出来的味道却是截然不同的,也可以说没有一次是完全一样的。可是万变仍然不离其宗,这家餐馆炒鱼香肉丝的风格已经定型了。同样道理,引用到普洱茶上来说仍然如此,我敢断定,同样一批原料,不同厂家生产,味道肯定不一样。

  各个厂家的茶品五花八门,到底哪款茶品的味道是我喜欢的,或者是大家都喜欢的?目前结论可以从认可度比较高的老茶上找,可以参照的茶品有88青饼、九二方砖、班章大白菜、99绿大树。前三种茶有一个共性,口感强烈、茶气霸道。仿佛只有绿大树是偏柔和型的?其实不然,据说易武茶有后期聚拢茶性的特点,存储越久口感越强劲。为什么口感强烈、茶气霸道的茶出名了?我觉得原因就在于这样的茶只在普洱茶中才有。绿茶喝的是鲜爽、铁观音喝的是清韵,红茶喝的是温润,仿佛只有普洱茶能让你感受到强劲。强劲不是苦,是一种感受,好的普洱茶口感是润泽而甘美的,有身心俱化的感觉。制茶要以强劲的口感为基础,创造出普洱特有的,区别于任何一类茶的味道。

  普洱茶不柔弱、不轻浮,粗犷而强劲,内敛而不张扬,是普洱茶的特点。

  任何一个喝过普洱茶的人,包括我也在内,都不敢说自己很懂普洱茶了,你可知缘由何在?因为品饮普洱茶光有嘴上、手上的功夫是不够的,即便有人说他上过茶山、种过茶树、了解制茶工艺,那也只不过是原料资源的掌握,在普洱茶整个资源领域来说是九牛一毛的。

  种过茶树的人不一定懂市场,懂市场的人不一定懂收藏,而普洱茶的价值更多体现于收藏。举例来说88青从10元到2万元一饼,这个价值不是茶厂体现的,也不是销售体现的,而价值的提升是在收藏中体现的。有商家曾对我笑言,如果05年时他就收藏一批茶,这些年什么也不做,反倒是富翁了。

  就茶友而言,普洱茶有存储的价值么?价值仍然体现于自己的爱好,存茶不要盲目、不要跟风,不要喝新茶,多去试验正宗老茶的口感、味道,亲身去体会,如果喜欢这种味道,就存;不喜欢不要勉强。有人说喝普洱茶等的时间太久了,一下等10年谁受得了?可是即便你不去等,时间也终归是要流逝的,为什么不在这一时间为10年后存一饼普洱茶呢?难道10年后感叹,如今没有存茶么?

  普洱茶就是时间的茶品,当你经历过10年、20年、甚至50年,你有了这些时间的经历,才可以说自己了解普洱茶的口感,知道普洱茶转化的价值。甚至,可以从当年新茶中即已判断出20年以后的口感了。这些你如果可以做到,那你必将是经历过这些时间的人。可这样的人太少了,谁又敢说自己懂普洱茶呢?目前大家都在探索,还未有结论。我猜测结论最快应该出现在2015-2020年,今后若干年的格局还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个人认为普洱茶的价值体现于收藏,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收藏者加入普洱茶收藏的行列里来,通过收藏我们可以得到陈香、陈味,陈香与陈味是有别于其他任何一类茶的,这也是普洱茶在众多茶品里得以生存的本源,这种通过时间转化后的口感是普洱茶精髓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