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鉴别>普洱茶熟茶的辨别

普洱茶熟茶的辨别

2019-03-19 访问量: 26 茶礼仪网


  普洱熟茶茶汤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称为普洱熟茶。普洱熟茶色泽褐红,滋味纯和,具有独特的陈香。由于普洱熟茶茶性温和,保健功能较好,很受大众喜爱。历史上正式出现熟茶应该从1973年始,1975年年人工渥堆技术在昆明茶厂正式试制成功,从此揭开了普洱茶生散装普洱熟茶产的新篇章。

  人工发酵技术研制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普洱茶自然后发酵时间过长(往往十几数十年)的问题,所以人工模仿自然发酵的过程以达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加工工艺对存储醇化的影响及变化

  普洱茶存储醇化的目的是为了越陈越浓越香,但如今能够真正越陈越香的普洱茶,少之又少。原料、工艺和仓储,是哪一个环节的问题,导致越来越多的普洱茶越陈越不香?

 

  在理解了普洱茶陈化的本质、工艺发展、审评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再来聊普洱茶的越陈越香,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认识。

  普洱茶加工工艺发展历程

 

  延续至今的普洱茶工艺,加工流程大致包括杀青、揉捻、日光干燥、精制分级、拼配蒸压成型五个环节。总体来说,与其他茶类相比,普洱茶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

 

  众所周知,因为茶性浓烈,普洱茶在新茶时期并不适合品饮,普洱茶从压制成饼到作为日常品饮的茶品,大多都需要经过数年时间的陈放,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等待普洱茶变得醇和适口。

 

  以勐库大叶种为原料压制而成的普洱茶为例,最明显的问题是苦涩度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90年代中期,根据茶商需求,很多茶厂引入闷黄工艺,在揉捻后会堆放一段时间再干燥,即前发酵。采用了闷黄工艺制成的普洱茶,新茶时期的优势显而易见,适口性更好,茶香更突出等等不一而论。与此相应,加入了闷黄工艺的普洱茶,由于醇化的基础已经被改变,没有了越陈越香的基础,即便后期仓储环境再好,也无法实现普洱茶最核心的价值。

 

  不只是闷黄工艺,2004年后,其他茶类的加工工艺,摇青、轻揉捻、长炒青、萎凋、渥红、烘干提香等,相继被不同的普洱茶厂家引入,甚至被奉为特定工艺秘而不宣。

 

  在2001年、02年时,茶行业全面大崩盘,大量民营企业的进入,普洱茶丢失了很多茶叶加工的基本概念。到2007年和2014年普洱茶行业危机,强调区域(冰岛、班章、易武等),忽视品种;强调树龄(百年、千年),忽视栽培采摘(茶树生长是否处于成熟期、采摘期限、单株出芽率等等对茶叶品质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完全被忽视),等等现象便成为行业内存在的显著问题。盲目跟从市场商业热点、由审评指导生产到进货商指导生产,任意改变普洱茶加工基本工艺等等现象,在普洱茶行业屡见不鲜。

 

  工艺决定未来

 

  普洱茶究竟能否越陈越香,很大程度上是由内含物质决定的,不同的加工工艺,对普洱茶后期陈化所产生的作用,以及给内含物质反应的方式带来的改变也是不同的。

 

  不同的加工工艺直接影响到茶叶黄烷醇含量的多少,内含物的不同,特别是其中儿茶素含量的多少,是某一类茶采用了何种工艺最直观的表现。在六大茶类中,从鲜叶到毛茶,黄烷醇剩余量,绿茶最高(68.64%),而红茶因为有萎凋工序,且萎凋程度较重,黄烷醇剩余量最低(2.41%)。由此可以判定,因为没有萎凋工序,普洱茶的黄烷醇剩余量应接近于绿茶才算正常表现。

  工艺决定未来,应成为行业内的基本常识。

        普洱茶的醇化过程,主要是通过纯氧化、微生物、酶催化、湿热四种作用机制共同发生作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后发酵。值得注意的是,普洱茶生茶和熟茶的发酵主作用机制也不一样,生茶以氧化作用为主,熟茶以微生物发酵机制为主,其他作用均参与并协同产生发酵作用。

 

  了解普洱茶陈化阶段的变化规律,对科学合理储存普洱茶,及工业生产的目标任务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普洱茶在醇化过程中的变化

 

  普洱茶在醇化过程中的变化,主要分为物理性质变化和化学成分变化两大类。物理性质变化干物质损耗普洱茶的干物质损耗,会造成存储的普洱茶重量下降。干物质损耗而造成重量下降的多少,可以反映出普洱茶在储存时进行化学反应的猛烈程度,但并不能说明储存方法的好坏。

 

  热量的变化

 

  适合的热量是普洱茶醇化的关键点。需要注意的是,室内温度不等于茶包的中心温度。茶包装的大小和松紧、储存室容积的大小、热量散失的速度等因素都影响到中心温度。根据这些原理,可以根据中心温度的高低,作为储存工艺操作上的一个技术指标,以控制储存普洱茶的变化。

 

  其他微量气体的产生和变化

 

  普洱茶在储存过程中,初期会把一些不良的、低沸点的物质挥发掉,良性芳香由此得以显现,由于这个原因,在储存的不同阶段,可以闻到不同的气味。根据上述规律,可以把它作为判断储存程度的一项内容。

 

  PH值的变化

 

  普洱茶在存储过程中,PH值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情况下,经过存储后的普洱茶,PH值呈减小趋势。

 

  拉力弹性和吸湿能力的变化

 

  不同时期的普洱茶吸湿能力在储存后比储存前要降低,吸湿能力稳定才能促使良性变化,如吸湿能力特别强,则有可能造成异变的结果。

 

  不同储存温度对普洱茶组织的拉力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遭遇高温储存时,如果普洱茶含水量不足,则普洱茶弹性大幅降低,干物质损耗加大。

 

  灰分的变化

 

  普洱茶经储存后,灰分发生变化。经测定,其含氯量有微量减少,所以储存对普洱茶的浸出物来说,有轻微的改变。另外普洱茶内含氮化合物,如氨、植物碱等物质,储存后也会有消失及转化。

 

  颜色的变化

 

  普洱茶经过储存后的颜色棕色化反应比较明显。棕色化的反应机制,目前已知的有羟基反应(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两种机制在起主要作用,在外观上反映出叶色变深,经过棕色化反应后,颜色呈棕黄、棕红和褐色,这三种颜色对内在质量有明显提高。

 

  化学成分变化碳水化合物的变化。

 

  普洱茶的碳水化合物在储存过程中的消耗,一部分与二氧化碳的产生是并行的,另一部分由于在自然醇化过程中,还原糖与氨基酸发生持续的非酶棕色化反应,产生棕色色素和数种对茶气香味有良好作用的香味化合物。

  多酚类物质的变化

 

  普洱茶在存储过程中,多酚类以缓慢的非酶促氧化反应为主。多酚类继续稳定氧化会形成分子量较大的棕褐色色素,普洱茶在压制、醇化及发酵后颜色的加深,与该反应有重要关系。

 

  果胶质的变化

 

  普洱茶中含有相当数量的果胶质,尤其是高等级茶。果胶容易分解,在高温存储普洱茶时,果胶质的甲醇可以被除去80%以上,即便是低温储存,也可以去除30%左右。

 

  含氮化合物的变化

 

  含氮化合物的变化会对茶的香气、滋味产生一定的影响,氨基酸总的来说呈减少趋势,茶碱非常易于氧化,醇化后会有明显的减少,茶碱对人体的刺激性也会逐步降低。

 

  有机酸的变化

 

  有机酸对平衡茶汤浓强度具有重要作用,间接地影响普洱茶的香气滋味。普洱茶在自然醇化或人工发酵后,有机酸总量增加,酸性增强,这对于提高普洱茶的滋味品质是有利的。

 

  香味物质变化

 

  普洱茶中的香味物质主要分为普洱茶香气物质和茶汤香气物质,普洱茶的香气物质经过储存后有所改善,杂气与刺激性等不良气息减少或消失,醇和协调的茶香出现。普洱茶的芳香特性只能通过很好的储存才能充分显示出来。(节选)

提升普洱市茶文化,打造普洱茶大品牌

提升普洱市茶文化,打造普洱茶大品牌

图为:高山有机生态茶园(罗建华/摄)

普洱茶因普洱而得名,普洱因普洱茶名扬天下。普洱市充分依托“天赐普洱·世界茶源”良好城市品牌口碑,全面实施“以茶名市、以茶兴市、以茶富市”战略,牢固树立“品牌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软实力”的理念,着力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产业大品牌,采取“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方式,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企业品牌,着实提升普洱茶文化,打造普洱茶大品牌。

普洱茶实力品牌纷纷崛起

近年来,普洱市企业品牌意识不断提高,成功打造了帝泊洱、澜沧古茶、祖祥、普秀、普克、柏联、迷帝、翠茗、无量翠环、雅咪红、五一、马邓、银生、娜允红珍等一批品牌。2011年李记谷庄被评为“云南老字号”,2012年“龙生”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在2013国际茶业大会上,国际茶叶委员会为普洱市授予了“世界茶源”牌匾,“普秀”“澜沧古茶”“普克”和“帝泊洱”分别获得全省十大品牌和优秀品牌,2014年李记谷庄品牌在第十届国际名茶评比中荣获4个金奖。有机认证发展迅速,形成了国际有机认证“祖祥”“原生”及国内有机认证“龙生”“古普洱”等知名品牌。庄园经济发展快速,柏联、天士力、茶祖、银生等茶庄园基本成形。2015年,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农产品品牌价值测评及网上评选活动,“云南茶祖茶业”获得“2015优秀农业企业”称号。截止2016年底,普洱市茶产品有1个中国驰名商标,34个云南省著名商标,2个云南老字号,43个普洱市知名商标。

今后大品牌打造的“五板斧”

首先,要树立品牌意识,要知道什么是品牌。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品牌不等同于商标,品牌比商标有更广泛的外延。有了品牌才会提升价值,才会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提高竞争力。普洱市茶叶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但产品附加值低,销售和出口主要是卖原料,不是卖产品,也不是卖成品,更不是卖茶品牌,这个是普洱市茶产业发展的瓶颈。要突破这个瓶颈,就得打造普洱茶大品牌。一是搞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普洱茶的品质,让消费者能够喝到好茶。二是做品牌营销,做品牌文化,提高产品附加值。中国农科院院士陈宗懋说,如果没有文化,茶叶只是一片普通的树叶。可以说,一杯茶至少承载着三个层面的文化。第一个层面,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它是人类生存需要的茶,是用来解渴的,这一杯茶是物质的。我国的消费者大多处于这个喝茶阶段。第二个层面,是琴棋书画诗酒茶,它是文化的茶,是人们生活品质象征,文化的象征。这个层面的茶具有了品牌附加值。第三个层面的茶,就是茶禅一味,那是精神层面的茶,是人类生命需要的茶,可以说是一种信仰的茶,它的层次是最高的。消费者会为了这种精神的需要,花很多钱去感受、去体现、去体验这种茶精神层面的东西。

其次,要积极采取措施,着实提升普洱茶文化,打造普洱茶大品牌。临沧有冰岛,版纳有大益,我们普洱就以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以景迈山地域品牌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全市茶叶品牌建设。一是科学制定《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联盟企业标准,同时,做好其他25座古茶山茶产品标准起草准备工作,及时启动标准制定工作。二是继续做好已颁布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争取将已进入评审程序的《普洱茶仓储指南》标准通过评审,并正式颁布。三是起草《云茶交易市场准入标准》、充实完善《普洱市生态复合茶园技术规程》。四是加大有机茶园认证力度。

第三,以“事件营销”为推手,提高普洱茶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是继续做好“中国普洱茶节”和“中国茶·普洱味”普洱茶文化活动月、普洱茶斗茶大赛等文化宣传活动。二是组建茶叶专家委员会。三是鼓励企业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云南省著名商标、普洱市知名商标,培育有影响力的品牌。四是积极组织企业“走出去”“请进来”宣传推介活动,进一步拓展普洱茶销售市场,快速扩张营销网络;支持企业通过并购、股份制等形式,进行整合。

第四,以“互联网”为平台,提升普洱市在普洱茶品牌建设中的话语权。一是积极配合云南普洱茶交易中心开展调研、推介、招商,鼓励更多优秀企业进入云南普洱茶交易中心上线交易。二是积极支持生产企业建设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或是借助淘宝、天猫、京东等网络平台扩大销售。三是积极与市商务局对接联系,鼓励更多企业在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注册开店。

第五,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契合点,打造具有普洱特色的茶文化之旅,助推茶农实现新发展、提升普洱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是加大调研力度,做好服务,联合规划、旅游、交通、国土等部门对在建和将建的庄园完善规划,与周边景点、道路一并纳入,一步到位。二是指导初步建成的庄园在精细处下功夫,切实彰显企业文化,发挥更大效益,督促在建未完工的庄园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尽早完工、投入运营。三是依托普洱茶文化为核心资源,打造具有普洱产业特色的普洱茶文化之旅,进一步提升普洱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让更多的人认识普洱、了解普洱、亲近普洱、向往普洱。

当然,打造普洱茶大品牌不仅仅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引导,还得企业唱响主角。因此,茶叶企业应从四个方面抓好品牌建设。一是开展产品保护,打造特色品牌。企业要积极主动使用“普洱茶”地理标志,地理标志产品是国家地理文化和传统工艺的结晶,是优质物产的杰出代表,是一种独特的无形资产,在某种意义上讲,具有精品的概念。积极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保护民族精品、扩大品牌影响,打造品牌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提高产品品质,塑造品牌形象。企业要秉持“品质第一”的经营理念,把“以产品品质塑造品牌形象”的中心思想贯穿于各个环节,保证从茶园到茶杯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责任人,实现品质责任永久追溯机制。三是培育企业文化,提升品牌价值。企业要确立企业文化,提升品牌核心价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充企业品牌内涵、创造品牌延伸价值。同时,企业文化要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茶文化中,以普洱茶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上乘的产品品质彰显个性,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四是建立信任战略,提升品牌忠诚。企业要以“增进顾客信任”为品牌建设目标,提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思想,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服务第一、顾客至上”等经营理念,做一个文明行商、诚信经营的合法茶商,以优质的产品、满意的服务来赢得顾客信任,提升顾客的品牌忠诚度。

许怡先说普洱:建制标准,创造普洱茶传奇故事(一)一代宗师邹炳良

一代普洱茶宗师邹炳良以他制茶一甲子的岁月制定普洱茶工艺标准创造传奇故事(图/许怡先提供)

拥有「普洱茶终身成就大师」封号的邹炳良。从1959年进入勐海茶厂,已过一甲子,至今仍在为普洱茶的标准化努力,「真」「传」「质」「鉴」是他对普洱茶终身贡献的总结。

故事为我于2010年12月接触邹炳良先生,以文化和历史的背景,产业标准化的框架和从未来看现在的角度与这位普洱茶界的「茶哲」深度访谈,为普洱茶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窗口,也为「当代普洱」的标准化,建立了重要的基础。

没有新茶何来老茶,做为一个普洱茶的爱好者,品饮跟收藏普洱茶是在1990年,跟普洱茶接触的时候,所接触的除了号字级,就是50年代到70年代的七子饼茶,和中茶牌圆茶。

在我手中,一饼大口中小黄印,成了我进入喝老茶的入门级茶品,

那是1990年初的事情,当时台湾九壶堂主人詹勋华先生与我分享,让我对普洱老茶爱不释口,而这个被市场称为70年代末的代表性七子饼茶,是勐海茶厂早年的7542代表作之一,也带我踏进普洱茶的世界。

直到2010年的12月,我在昆明蔼若春餐厅第一次见到邹炳良老先生,才让我把「老茶与老茶人」做了直接的连结。

邹炳良老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精神奕奕,和他提到普洱茶就有说不完的老故事,尤其是提到早年的7542,他更激动的说:「普洱茶的标准化,是从7542这片茶开始的。」75是年的代号,4是原料茶菁的级别,2是勐海茶厂的代号,这个7542配方,是由他制定的。

邹炳良说「普洱茶的标准化,是从他订定7542这片茶的配方开始的,1975年4级的原料茶菁,2是勐海茶厂的代号」(图/中国普洱茶网提供)

7542的包装纸上还有更多的讯息,说明了普洱茶历史从号字级到中茶牌圆茶到七子饼的证据,尤其是在茶饼包装上头的「云南七子饼茶」底下多了一行英文(YUNNAN CHI TSE BEENG CHA),及「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也对应了英文(CHINA NATIONAL NATIVE PRODUCE & ANIMAL BY-PRODUCTS IMPORT & EXPORT CORPORATION YUNNAN TEA BRANCH)再再说明了勐海茶厂为普洱茶启动海外市场和走向国际化的时代意义。

普洱茶经过岁月陈化后更好喝,所以有许多人笑称它是爷爷做给孙子喝的茶,邹炳良老先生在1975年所制定的7542,他从没想到过成了普洱茶历史的主流产品,也更未知道普洱茶从国营体系会解体,也更没料到普洱茶的老茶价比黄金,但是75年的普洱茶产品标准化却扎扎实实成了上述结果的重要支撑,或许我们可以定义一件事情,从未来看现在,从政策看标准,是邹炳良一生制茶的规范,更是普洱茶现代化的关键推手,邹炳良老先生可以说是普洱茶的一本活字典以及普洱茶老茶

作者 :许怡先

關注微信订阅号:gh_9ac32f8337c5

Email : vo9345@gamil.com

上一篇文章 :当东方文化遇见西方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