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2011年细说普洱(二十七):审评

2011年细说普洱(二十七):审评

2019-03-19 访问量: 26 茶礼仪网

文/无非妙道

  冲泡,运用不同的投量;不同的冲泡茶的器具,水冲撞茶叶不同的力度和速度;以及不同的水温和浸泡时间,及其不同的组合,可冲泡出不同口感的茶。如果掌握该茶的茶性,还可以避开该茶的缺点,把该茶的优点最大程度地表现出来,冲泡出最适合最可口的口感。审评,则是使用相同的投茶量;相同的器具;水冲撞茶叶的力度和速度亦相同;相同的水温;相同的浸泡时间,对一款或以上的茶叶评判或比对。

  市场上有专门的审评杯售卖,一套审评杯包括一个盖杯(杯口带凹位,方便倒茶汤),一个汤碗,一个汤匙。一套十多块钱。一般称3克茶放入盖杯,用大开水迅速倒入盖杯,冲撞茶叶至杯满,盖好杯盖,浸泡3分钟,把茶汤倒入汤碗。打开杯盖可以闻香和看茶底,汤碗可看茶汤的汤色,汤匙用来试口感,一次性完成对茶色,香,味的评判,操作简单快捷、方便。还可对两款或以上的茶的比对,评判,多少款茶,就用多少套审评杯,定量茶,同水温,同时间浸泡。在相同条件下,有助于我们较客观地比对那款茶的优劣。我们可以用自己熟悉的茶,跟不熟的茶比对;可以用知道价格的跟不知价格的比对,这样性价比就出来了。还可以不同品种的比对,这样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口感的茶。

  很多朋友说,喝茶喜欢简单,随意,喝茶不就是图个清心,清雅吗?何必搞得那么复杂呢?搞得那么复杂不是违背了喝茶的初衷吗?我们说,喝茶的心境,跟学懂茶的过程是两回事。茶是一种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要学懂它当然是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相当困难和复杂的。不懂茶,随便喝茶,是糊涂喝茶;学懂茶,随意喝茶,是由聪明变糊涂喝茶,是两回事,不在一个层次上。不懂茶的人不见得他喝茶的心境有很高;懂茶的人也不见得他喝茶的心境一定不高。懂不懂茶跟心境没有多大关系的。反而觉得这倒给了一些不努力追求的人的一个借口。如果这个借口成立的话,茶就真的是简单了,甚至可以回到原始了。但相信茶会朝着文明,文化,发扬光大的方向走的,这也是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这是远大的理想,有点不着实际的,说实际的,把茶说得更清晰,透切,明白,让更多人更容易,方便地学懂茶却是我们需要努力的。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贮藏的温度

  收藏普洱的朋友,眼下寒流来袭,北方进入寒冬,而南方如广东相对温暖,以中国地大物博来论,同一种茶在不同的地方就意味着面临不同的存茶环境,由此有了普洱茶收藏南北差异的问题。普洱茶属后发酵茶,不但可以长期存储,而且可以把存储过程视作普洱茶加工制作的一个延伸。总体来讲,南方因为湿热,存储的普洱茶发酵速度较快,生茶的汤色比较容易转红,熟茶的口感比较容易出现"滑",陈茶的香气不论生熟,多出现樟香、参香。而北方四季分明,天气寒冷的时间较多,存储的普洱生茶汤色转红非常慢,二十年的老生茶汤色都未必会红,熟茶则很少出现较"滑"的口感,但不论生熟,香气的保持都比较好,老茶香高而且富于变化。所以有人总结为"热存熟、冷存香"。

 

  适宜的湿度、恒定的温度和流通的空气,是普洱茶贮藏的条件。而湿度,是普洱茶收藏南北差异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说,防潮防霉是南方收藏普洱茶的关键问题。首先,梅雨期间,要把窗、门关紧关好,防止潮湿的空气入侵普洱茶的肌肤。而这个时候,普洱茶吸收空气中的适量水分,是自然发酵、自然陈化的最佳时候,所以更要特别留意。当湿度过高时,比如高达75%以上仍不能通过开窗通风等方式加以解决时,可以用除湿器,加以人工干预。、相反,北方的湿度就要低很多,不有利于普洱茶的收藏和保存。白天湿度普遍偏低,而晚上湿度则略微偏高,总体湿度明显低于南方。普洱茶在如此湿度环境下,陈化就变得十分缓慢,因此同样需要"人工增湿"。在较为干燥的环境里,可以在茶叶的旁边摆放一小杯水,或是一盆清洁的水,或开动加湿器,令空气中湿度增大。当然过犹不及,年平均湿度不要高于75%。关于普洱茶保存的最佳湿度,虽然还存在不少争议,但很多藏家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平均湿度不超过75%是一个理想状态,而超过85%,茶品就会产生霉变。

 

  与绿茶红茶比较起来,普洱茶算是坚刚的。前面说普洱茶保存的湿度可以人为控制,但是温度却不能刻意提高或降低,虽然太高或是太低的温度都不利于普洱茶的存储,太高的温度会使茶叶加速发酵,泡出来的茶汤有一股酸味,破坏口感。其实,普洱茶放在自然的常温环境下存放就好,如果能使自然的温度长年保持在20至30摄氏度之间,则是最理想不过。有人为了提高温度而在存茶室安装空调,我觉得大可不必。因此,北方的寒冷和南方的酷热,都不用过分操心。

普洱茶小白们常遇到的十大问题

普洱茶小白们常遇到的十大问题

相信很多才开始接触普洱茶的小白们,对茶还是有很多十万个为什么?比如怎么选茶?普洱茶的价格如何,等等问题!那么,今天,笔者就把这些问题归纳一下,希望能够帮各位萌新们解决问题!

一、普洱茶整体价钱不贵,“天价”只是个别山头

云南茶叶各产区争相拍卖普洱茶,给外界形成了普洱茶贵的印象。其实,贵的仅是普洱茶金字塔“塔尖”的局部,普洱茶整体的价钱比起名优绿茶、乌龙茶等,算是便宜的。

二、不是一切古树茶都好喝

古树茶真的那么神?一定就好喝?我觉得一定。就香气来说,普洱茶能够分为种类香、水土香和工艺香。古树茶的种类多是传统款,农业科技总在进步,后面培育的种类也不差。假如有些树种天生不好喝,即便在森林里生长几千年,也变不了滋味。从茶树生长的水土小环境来说,的确是一山一味以至一山数味,但口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古树茶只是指树龄,其生长环境固然相对生态,但不是说水土一定就比台地茶强。剩下的工艺香才是“中心技术”,也就是说,你买的是古树料,但加工工艺不对,以至人工做了手脚,如用绿茶化的做法高温提香,结果就悲催了。有人以为普洱茶的工艺都差不多,主要看料,这就低估了工艺的重要性——要晓得同样的茶,不同的人做出来滋味也不一样。

三、台地茶被“污名化”

往常普洱茶界一听说台地茶,就唯恐避之不及,仿佛就不平安、不好喝。这一方面打压了绝大多数茶农,另一方面让古树茶造假盛行——真实不行叫“小树茶”,台地茶曾经被污名化了。值得留意的是,一些中央由于采摘不够本钱,台地茶放荒了,生态好着哩!认清了这一点,会公正的对待“大厂货”,也会公正看待辛辛劳苦的大多数茶农。

四、熟茶的价值过去被低估,如今又有高端化倾向

熟茶之前卖不上价,给消费者形成了低端印象。大叶种茶经渥堆发酵,降低了茶叶的刺激性,又添加了有益安康的微生物菌群。往常越来越多的厂商注重熟茶,拿好料以至古树料来发酵,当然是好事。

熟茶由于渥堆发酵,必然带来一局部损失:刺激性降低的同时,茶叶共同的风味也削弱了。如拿老班章古树料发酵熟茶,算得上暴殄天物。熟茶口感丰厚性赶不上生茶,以至赶不上印级、号级的老茶,是事实。正由于如此,给熟茶的拼配带来宽广空间,也给紧缩本钱带来了时机。熟茶要提升层次,好喝不太贵是正道,何必追求高价?

五、与其慌张兮兮追新茶,不如选性价比高的中期茶

往常普洱茶市场呈现一种现象:新茶和中期茶价钱倒挂。由于原料价钱急剧上升,新茶价钱涨得飞快,而多年前做的茶,由于本钱低,即便加上合理的仓储、时间本钱,和新茶价钱也差不多。

为什么非要慌张兮兮的去追当年的新茶呢?普洱茶不是越陈越香吗?假如你只是爱喝茶没想搞投资,那直接喝中期茶最划算、最省心了。

普洱茶小白们常遇到的十大问题

六、别迷信从茶农手里买茶,喝品牌其实更省心

许多茶客不远千里奔赴茶山,或者托关系找到茶农,以为这样才干拿到放心的茶。

拉倒吧,这么做除了顺便旅游,或许费力不讨好。一个成熟的行业,是茶商、茶企、茶农、消费者各得其所,茶农担任茶园消费管理,贡献好茶叶。让茶农干茶企的事,能干好吗?这些年茶农心眼也多,都隔了几层关系了,他自家做的茶叶,工艺对吗?卫生吗?最受不了的,是某某名山头的茶农衣着拖鞋给土豪们称茶叶,还好意义发微信晒!

不信品牌,觉得喝牌子没面子,这是普洱茶消费的“病态”所在。茶叶是农特产品,不是说要回到茹毛饮血的时期才生态才契合古法。你以为现代化的茶叶加工车间,那些温控、烘干设备赶不上农家灶台?白大褂赶不上民族服装?文化能够谈,但最好和产品消费分开来谈,否则就是背道而驰。将来的普洱茶市场,应该是品牌丰厚各有作风,可供茶客放心选择的市场。

七、茶客存茶听上去挺美,真有必要吗?

茶随人老,携一款茶相伴老去很幸福。这种说法诗情画意听上去很美,但实行起来也问题多多。严厉的说,专业仓储是普洱茶的关键一环,本人寄存普洱茶,有那么多中央吗?串味、受潮了怎样办?几年后满怀等待的翻开一款茶,却发现难喝,这时分元芳你怎样看?

“能够喝的古董”、“茶随茶人老去”,这样的说法其实并不新颖,与普洱茶相一直。本人有条件少量存点茶,既察看普洱茶的醇化过程,又与朋友分享,的确是件乐事,但也不要为存茶所累。说新茶越来越贵,说不定也有跌的那天,何况你的工资也在涨呀;说好茶越来越少,茶叶不采不发,风调雨顺更能出好茶;茶商引荐某款茶将来肯定升值,到时分有价无市卖给谁?再说,普洱茶仓储业正在兴起,专业仓遍及大江南北,还愁啥时分没好茶喝?

八、追山头没个头,信拼配才不累

普洱茶到底有几山头?这要看厂商怎样玩了。云南94%的疆土面积是山区和半山区,山脉有分支,大山头藏着小山头,有些没名字的山就现起名字,有名字的也能够改名字。要问此山头和旁边的山头,滋味有何不同?口感原本就是客观体验,再加上这方面巨匠辈出,山头的差异和生意无限大。这可苦了追山头的茶客,雪球越滚越大,不归路上慢慢“累觉不爱”。凡事有个度,假如说大的普洱茶茶区和有代表性的山头,满足了口感的差别性,那么再进一步就是黑黢黢的消费深渊,你跳不跳?

拼配,既是普洱茶的传统,也表现做茶程度。纯料和拼配之争打了若干年口水仗,但显而易见的是,有一定范围的厂家都强调拼配,越是小众越是圈子越强调山头。“山头”的概念自然和生茶新茶接近,且越往后寄存面临的变数越多。假如你不想走火入魔,手里有几个山头就够了,其他的直接唛号或品牌——哪年的?谁做的?明晰爽朗。

九、产品创新让人头晕,尊重传统立定脚跟

这两年柑普产品火了,无论小青柑还是大红柑都卖的不错,混饮产品领跑普洱市场。市场需求新亮点,所以产品创新永远不会止步。但有些创新如工艺跨界了、菌群创新了,总让人心里没底。

比之于绿茶、乌龙茶等传统茶类,普洱茶的工艺不能说完整定型,既有改进的空间,又需求大量的根底数据来支撑。连当年贡茶的工艺细节都说不清的行业,敢置信那些灵光一现的创新吗?

十、一入茶门深似海,多喝少买老司机带

茶水原本就是苦水,茶叶江湖深似海,普洱茶特别如此。想入门就得交学费,交少了还怕学不会。在茶山上精挑细选买的一提茶,回家却发现受潮发霉了;几年前就说喜欢喝易武,到往常易武的小山头都还没喝全;买的时分喝着喷香,私藏几年发现寡淡无味了;留恋新茶喝坏了胃,后来闻着味就反胃……这些阅历有没有?置信不少普洱茶喜好者都有过,缺乏为外人道而已。

关于普洱茶“菜鸟”,笔者奉告一条铁律:先喝后买,多喝少买。初入行的人大都爱激动,架不住哄,动不动以为本人捡了个大廉价。记住,好喝不好喝你本人说了算,喝后舒适比好喝更重要。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在普洱茶里泡上几年,谁敢说懂?所以,找靠谱“老司机”领路,确实能少走弯路。

张光辉让普洱茶、让中国茶走得更远

茶膏,丝丝融化,如水晕墨章,令人沉醉。

“品鉴茶膏,能让人神怡心静,体味中国茶文化的美妙。”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光辉说。而对于已占据中国普洱茶膏高端市场的代表,贡润祥还有着更高的追求。

“大家都认为普洱茶好,但为什么不能像"立顿"那样全球通卖?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立顿"的通用性。”张光辉介绍,2010年,英国立顿公司的全球茶饮市场销量达230亿元,在中国市场规模达88亿元,这个数字是国内茶企业销售收入的总和,这让茶叶原产地、拥有600万茶农、种茶规模全国第一的云南汗颜。

“我们的目标是让普洱茶、让中国茶走得更远。”张光辉说。

文化传承:让普洱茶膏独具魅力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茶膏”仍是一个新名词。茶膏,被誉为茶中黄金,始于南唐、成于宋、兴于清,是选用百年、千年古茶树乔木茶叶原料,通过百余道工艺,将茶叶有益成分提取、浓缩而成的膏状固体。

身为中国普洱茶膏品牌的代表,贡润祥连续五年成为博鳌亚洲论坛指定茶礼,将中华民族深厚璀璨的养生文化远播四海。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年轻人习惯了喝可乐、雪碧。我们感到,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市场还有很大空间。”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大斌说,“中国茶的文化内涵需要更多人去发现和品鉴。”

回顾茶膏的历史,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云南大学教授虞泓说。到了宋代,茶膏工艺更趋成熟。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工艺达到最高水平。1729年,云南土司向雍正皇帝进贡普洱茶膏,随后雍正令御茶房督造御用普洱茶膏。

“茶膏制作工艺在中国一脉相承,虽然经历了明代和民国的数百年断代,但最终还是留下了重要的制作工艺。”张光辉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现代茶膏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当代的每一种主要制作工艺,实质上都可以看作是古代不同制作工艺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