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茶文化和普洱功夫茶

茶文化和普洱功夫茶

2019-03-19 访问量: 25 茶礼仪网

  普洱茶的冲泡同潮汕功夫茶的技法相似,是融礼仪,茶具,用水,沏技,评品,表演于一身的优美的功夫茶道。其中茶具的选配更讲究功夫,不仅要求壶,杯,盘,托搭配的协调,对壶的品质要求更高,养壶也成为一种花工夫的享受。

  我们查看茶和茶文化的发展史,不难得知中国历史上不论是儒家、释家、道家和民间人士都非常重视茶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文明,非常重视茶与文化的结合。中国历代各大家都认为茶性平和、高洁、怡情养性,认为饮茶能轻身换骨,进而追求精神的永恒。但更多的茶文化被发展为以茶为礼,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之后茶文化逐渐形成各有特色的社会习俗。

  喝茶最主要的精神享受是要会品茶,现在跟大家一起谈谈普洱工夫,普洱茶不管从它的种植、采制还是制作工艺上来说都能算是一种功夫茶,要想享受普洱茶这种功夫茶,首先要有功夫,其次还要有工夫的功夫。

  上等的普洱茶来自于森山老林里纯天然的乔木古茶树,这些茶树少则几百年多的甚至有几千年,花这么多长的工夫生长出的茶叶不仅汤美味香,而且还带有几分仙气和灵气。普洱茶中有种女儿茶的,采制更讲究工夫,要一叶叶的由少女采制并放于胸前,才能制出这种独特的香味的普洱茶,如果是宫庭普洱茶用的完全是谷雨前的小芽头,一两茶不知要花多少的工夫才能采制得够。

  普洱茶的品饮也讲究功夫和工夫,首先是主人将巡点冲烫好的闻香杯,分道给客人品闻茶的香型和香气,然后再将盛满明亮诱人的茶汤的品茗杯,双手依长幼义次序奉于客前,主人先敬主客,然后依次两侧,最后自己也加入品饮。喝茶喝的就是工夫,不能一口喝尽,最雅的是三口品完。并且喝的时候也要练就唇,舌,颊及啜,含,咽的功夫,做到巡舌而转,两颊生津,咽喉爽滑而回甘,及舌底鸣泉的最高境界,这难道还不算是喝茶的功夫吗?

  看到这不禁有人会说喝茶要有这么多的功夫和工夫,有几人能享受?到过云南思茅和普洱的人,在任何一个小茶坊,小商铺,甚至最普通的市民家里都有看到普洱功夫茶具,只要有客人来,朋友来或者亲戚来都会重复上面的过程:烧水泡茶,甚至本地有些农民上山干活也随身带着茶具,休息时也拿出茶具就地烧水泡茶,可见这不是什么有钱人的特权或专利,只要是喜欢就可以享受得到。

  常听到有人说:“我太忙了,怎么老也没有时间休息一下“。云南昆明圆通寺是一个闻名中华的著名禅寺,有个故事这样讲道:某日有个年轻人去到圆通寺,找圆通寺当时的一个得道高僧大休法师,别号“无念禅师”拜师学禅,他问道:“大师我整天忙忙碌碌,为生活奔忙,没有一点时间休息,累得快倒下了,我要怎样才能得到空闲,大休法师用手指了下天空说道:“月亮在那里。”年轻人大或不解说道:“大师,我是问你我要怎样才能多有一点时间休息呢。”大休法师随手拿起了禅杖又指了指天空说道:“月亮在那里。”年轻人还是不解,以为大师没听清,又问了一遍,只见这时大师连手都没有抬起,只是用眼看了一下天空说道:“月亮在那里!”此时年轻人顿悟,原来大师的意思是不管你用什么指或是不指天空,月亮都永远在那里,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啊,你忙忙碌碌也是过一天,你忙里偷闲也是过一天。嘴上总是叫着“忙啊”,时间不够用的人,只是其心里的感觉而已,只要能花点时间坐下来,喝上一杯普洱功夫茶,就能体会到工夫的存在,只有真正喝了普洱功夫茶的人才能感受到普洱功夫茶所给予的工夫。

  总言之,普洱功夫茶至少有以下三层含义:(1)功夫茶需要工夫。(2)功夫茶显示工夫。(3)功夫茶里面有工夫。

  还是这句话:“月亮在那里,大家吃茶去。”

  为名忙,为利忙,忙中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斟两壶酒来!

  朋友忙的时候不妨去喝杯茶,让自己有一个工作自娱的时间。

 

有用+10
分享

绿茶与普洱茶不同的干燥方式区别

  经常听到的炒青、烘青、晒青、蒸青其实是属于制茶工艺里的干燥方式。

  炒青

 

  炒干的茶条索(体形)紧结、色泽灰绿、干香,冲泡后会散发出类似炒板栗、炒豆、煮嫩包谷、新鲜橄榄的香气;喝时滋味鲜纯。

  烘青

 

  烘干的茶条索稍显松泡,色乌润,有烘烤纯小麦面包、爆米花的香气,冲泡后香气高锐、滋味纯正。

  蒸青

 

  蒸青是指鲜叶杀青是用蒸气蒸的,蒸气杀死活性酶。蒸青的鲜叶经揉捻后晒、烘、炒至干,所以香气、滋味特点同晒青、炒青、烘青相似,只因蒸气杀青叶子破损更小,无火味、糊味,做出的茶条索、香气、滋味都更青纯整齐。

  晒青

 

  晒干的茶体形松,黑色,干茶有明显的晒味,这种晒味呈现为自然界花草清新的香气,冲泡后香气持久,滋味青纯。

  普洱茶传统日晒干燥多是在无遮挡状态下直接日晒,茶叶中的一些内含物质,如儿茶素、叶绿素、胡萝卜素、不饱和脂肪酸等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发生质变,会产生类似油耗味的日光臭(多称为“太阳味”)。

  现在一些地区在普洱茶毛茶和紧压茶的日晒干燥中使用了晒棚,紫外线多被棚顶的覆盖物过滤,滤过光线在为茶品干燥提供热量的同时又降低了紫外线对茶品内质的伤害。

老班章普洱茶其实“不老”

老班章普洱茶其实“不老”

“红酒论酒庄,普洱讲山头”云南普洱茶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所产茶叶的口感滋味也不同,从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开始便以山头的名称来界定特定口感的普洱茶。班章即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班章村委会下辖的老班章、新班章两个村寨所产的云南普洱茶。

老班章普洱茶其实“不老”

班章普洱茶的特点:

老班章普洱茶其实“不老”

1、标准的大叶种茶,因此条索粗壮,芽头肥壮且多绒毛。

2、有强烈的山野气韵,嗅散茶和茶饼有很突显的古树茶特有之香,香型似乎在兰花香与花蜜香之间。

3、香气很强,在茶汤、叶底、杯底上都可以嗅到,而且杯底留香比一般古树茶更强更长久。

4、苦涩退化很快,一分钟左右就转而回甘。

普洱茶文化大散文:马安民《老班章》(10)

原编者按:人类一切文明进步都基于“电”,这种说法毫不夸张。哪怕是居于深山的老班章人都深知,要和外面的文明世界接轨,通电是最重要的桥梁。作者满怀激情地描述了当年贫穷的老班章村民,哪怕是“拴牛抓鸡逮猪”送到市场换成现金,也要凑够“拉电”的资金。老班章人那种渴望改变贫穷面貌的决心和勇气,令人肃然起敬,这种精神恐怕也和他们今天的富裕有着内在必然的联系。

老班章村通电

电,在当代人类生活中是必不可少,它给我们人类的现实生活增添了无穷无尽的乐趣。

以前,我对电有着一种神秘感,觉得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得的“精灵”。现在,我一直坚信,电,是上帝赐给人类的一道福音,是给人类的腾飞插上了一对闪光的翅膀。

中华民族早先对电的认识,更是多姿多彩,有故事,有形象,有传说。

比如,小孩们吃饭时浪费了粮食,或者是平时间做了违反公共道德、不尊老爱幼的事情,老人们恐吓小孩,都会说一句话:“小心雷公公打你!”

可见,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中,连道德惩罚的报应都会在电闪雷鸣中绘声绘色地讲述着。

在中国最富有传奇神话色彩的文学作品《西游记》中,雷神的出现,是面无表情、头发蓬松、身材魁梧、怒目狰狞的人物形象。他腾云驾雾,左手紧捏铁砧,右手高举铁锤,当他挥动铁锤对准铁砧的每一次击打,都会火星四溅。

四溅的火星,化成道道闪电,击打的响声在天际边形成滚滚的雷声,震撼天地。

这种形象的出现,应该说是早期人们对雷电的恐惧。但是,雷电过后,随之而来的是雨水,这种自然现象,又给期待生长的万物带来了生命的活力。

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干旱少雨,人们对雷神又有了更人性化的期盼,有的寺庙供奉的雷神(雷公公,电娘娘),变成了一对慈祥富态的和谐夫妻,他们满目笑容,平易近人。

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雷电已经摆脱了恐惧心理,更期待有一天能与它和平相处,共享太平年。或许就是这种心理,鼓励着人类一次次有意识地接触闪电雷鸣,挑战自然。

特别是西方的自然科学家,他们把人类的期盼化成实际的动力,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国的富兰克林。

1752年7月,富兰克林做了一次震惊世界的实验。他在大雷雨即将到来之前,把一只大风筝放到天空,风筝越飞越高,肉眼几乎看不见,这时大雨倾盆而下,富兰克林握风筝线的手突然感到一阵麻木,紧接着,挂在风筝线下端的铜铃碰动起来,伴随着阵阵声响冒出点点火花。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把“天电”吸引到莱顿瓶中,终于揭开了雷电之谜。

从此以后,人们开始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能,把上帝赐给人类的这道闪电,牢牢地控制住,让它在人类的生活、工作和行程中成为真正的帮手,并和人类休戚相关、共依共存。

但是,直到20世纪末,这道上帝带给人类的福祉还没有惠及每一个中国人。

当时的中国,由于地理原因,许多贫困山区依然是用油灯照明。

电,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打雷时,那道挂在天边的亮光。

老班章村也是如此。

或许是人类前进的步伐触动了在莽莽热带雨林中的小村寨,他们不甘这种生活状况,也想和时代同步,更希望尽早一天把经过人类驯化的雷电请进闭塞的小村寨。

说实在的,1992年的老班章村也和全国贫困山区一样,恐怕温饱问题也才刚刚解决。寨子里的男女青年,大部分到了十四五岁,都选择了出走,他们带上简单的行囊,裹上几包饭团,从山中的密林小道,徒步走到县城,便向全国辐射,或南下广、深,或北上京、津,他们在都市里做着最苦、收入最低的体力劳动。

面对这种状况,倔强的老班章人绝不认命,他们并没有选择像祖宗那样地迁徙,而是扎下了根,他们通过村民大会一致同意,一定要尽快把电“接”到老班章村,也让老班章村的家家户户在夜晚都点亮一颗颗“夜明珠”。

最有戏剧性的是,老班章村的这次通电,也像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由高晓声所创作的、轰动一时的一部小说《陈焕生进城》一样,充满着时代的特征。

小说《陈焕生进城》,通过主人公进城,寻找在任的老相识县委书记的一段故事,生动地刻画出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农民,虽然背负着历史的重负,却不甘贫穷,终于迈出了走向新生活的第一步。

老班章人不知是看了这部小说还是和这部小说有着相同的命运,他们也派人进城去寻找能给老班章村尽快通电的人,这个人叫杨广才,应该说,迄今为止,他是老班章村有文字记载以来,从老班章村走出去在外工作的最大干部。

杨广才也和小说中的县委书记一样,尽量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和地位,为老班章村尽快通电四处奔波。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他的努力下,最后,终于得到了县上的电力主管部门的同意。

当时,国家对农村电网没有专项资金投入,若要尽快通电,老班章村要自筹资金13万元,同时,还要义务地协助电力部门做一些辅助工程。

老班章村再次召开了村民大会,大会一致通过“集资通电”。

当年的老班章村,人口和户数应该没有现在那么多,13万人民币摊派到各家各户,每户平均要出2000元左右。

1992年的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农村,每户要拿出这些钱,几乎要挤干一个家庭的全部积蓄。

但是,老班章人没有退缩,他们不约而同地走进祖宗留下的那片畜牧林,有的人家把自家的牛栓住,没有牛的人家就抓鸡、逮猪,他们把这些牲畜送到市场变成现金。

在全体村民大会开过的几天后,老班章村村委会的公房里,松明棒把公房照得通明透亮,村委会干部整齐地坐成一排,村民有序地走进公房,他们把手中攥紧的全家人的血汗钱,毫不犹豫地交到村干部的手中,会计和出纳最为忙碌,一个敲打着算盘,一个忙着清点缴纳的现金。据当年参加过集资的人回忆,村民缴纳的现金,没有太多的大票,更多的是零钱,甚至还有许多硬币。

这种场景对于现在人均年收入20万元人民币的老班章人来说,似乎有点滑稽和可笑。

但是,当年那种振奋人心的壮观场景,放在今天的老班章村,你永远无法模仿、无法复制,更是无法想象。

这种虽居贫穷而无限慷慨,虽居落后但永远向往先进和光明的行为,是从哈尼族祖先血脉里留下来的精神遗产。在集资通电的事件上,这种行为更显得无比的壮丽。

集资款收完以后,足足装了一麻袋。

村委会非常慎重地挑选了六个精干的小伙子,把钱分成三份,三个人背着钱,另外三个人扛着枪,挎着刀,这种装束,看似有些悲壮,但是,要把全村人的血汗钱交到距老班章村六十千米的县城,这种护送一点也不夸张。

在云南这样的山区,人烟稀少,交通闭塞,社会治安非常好,一个陌生人走进村寨很容易就会被识别出来。所以,村村户户都夜不闭户,人人都路不拾遗,这种良好的社会治安是因为自然环境和特殊的村寨布局所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