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储藏>收藏普洱的误区,你中过几招?

收藏普洱的误区,你中过几招?

2019-03-19 访问量: 26 茶礼仪网

  

  普洱茶与其它茶类最大的不同,就是其“越陈越香”的特性,而这一特性也赋予了普洱茶除了现时品饮外的收藏存储价值,因此茶友在收藏普洱时不小心会踩中雷区,那么你中招了吗?

 

  误区一、收藏有风险,勿盲目跟风

 

  收藏普洱茶的人不外乎三种,一种是因为喜欢喝普洱茶而存茶的。第二种是收藏普洱茶来升值投资的,第三种是既喜欢喝又顺便存储期待升值的。

 

  收藏普洱茶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点:投资有风险,应理性看待普洱茶的投资升值,不可盲目。

 

  第二点:普洱茶的选购需要相应的品茶功力和普洱茶知识作为基础,不然如果选择收藏的是劣质茶,那么再怎么收藏存储茶的价值都不会提升。

 

  第三点:要学会保存买回来的普洱茶,不然因保存不当有可能亏本。

  误区二、名山虽好,价格不菲

 

  老班章、冰岛、昔归、薄荷塘、易武……这些山头茶想必喜欢普洱茶对普洱茶稍有了解的茶友都知道,普洱茶不同的山头因具有独特的气候、海拔、土质等因素,从而造就了独特而出众的滋味,一直为茶友所推崇和喜爱。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些山头名茶真的、真的、真的--不便宜!

 

  物以稀为贵是从古至今不变的道理,山头茶尤其是山头古树茶滋味的确优异,可其产量很低,价格不菲。所以对此要充分考虑自身经济状况。我们存茶也好、饮茶也罢,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可如果存茶反而让我们的生活水平下降,那岂非买椟还珠,舍本逐末了吗?

  误区三、拼配非劣,纯料可期

 

  拼配与纯料的争论由来已久,拼配是人类工艺智慧的体现,而纯料是自然的馈赠,就算是古树纯料也有优良之分,拼配工艺是以人类智慧尽可能的补足原料先天不足之处,取长补短,而并非是劣质的凑合,历史上百年宋聘、经典红印都是拼配茶,早已验证这一点。纯料的一大优势就在于正确合理的存储之下,其后期转化的可预期性。

  误区四盲目追求老茶

 

  在正确的存储下普洱茶能够“越陈越香”,足够陈香的普洱茶需要时间一点一滴的洗礼,而非一朝一夕可成。现在一部分无良商家为了利益,抓住茶友对老茶的追捧,出现了各种人工制造的假老茶。先不提假老茶的滋味如何,单是一些通过入仓处理而来的假老茶中黄曲霉菌之类的有毒霉菌含量就较高,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损害。

  误区五、普洱茶陈期并非越久越好

 

  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和消亡的必然,天空中的星辰如此,我们居住的地球如此,普洱茶亦是如此。现今公认存世陈期最长的是藏于故宫的金瓜贡茶,已有百年之久,邓时海先生在《普洱茶》一书中对其评价为:“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

 

  可见以滋味而言,普洱茶陈期并非越久越好,因而不必一味求陈求老。

  以上只是收藏普洱茶过程中常见的误区,茶友们你们收藏普洱茶踩过什么雷区或者有什么心得,跟笔者分享一下吧!

有用+10
分享

谈谈普洱茶的“山野韵”到底是什么?

谈谈普洱茶的“山野韵”到底是什么?

一直有茶友和我说,我们讲讲普洱茶的山野气吧,喝茶那么长时间,对这个概念其实还是蛮模糊的。我回去也想了想,确实目前看到的讲述山野气息的文章要么是讲山头推茶叶,要么是讲古树推生态,但真正细讲山野韵的由来的好像还真不多。那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普洱茶的山野韵。

提起山野,“山野村夫”一词就跳入我的眼中。按照百度百科说法,“山野村夫”一般是指山民,也常常代表避开繁华浮世、在山野悠游生活的隐士的谦称。隐士,这是对此名词最好的解释,但要是用隐士说茶,则不太妥。因为隐士是自我的选择,而茶树茶叶不像人能自己跑去归隐,所以说成隐茶、隐树那就不贴切。那到底用什么词来描述这类有山野韵的茶类呢。最终我想到一个词,“无人气”。这个无人气要和没人关注分开,它代表的是远离人群,远离人的衣食住行带来的各种气息。这样的茶便像隐居的村夫一般,带有山野的气息。自然、野性还带着一点与共生圈万物完美的混杂气息。

谈谈普洱茶的“山野韵”到底是什么?

既然已经对普洱茶的山野气定了性,是“无人气”。那么我们也不能只说空话,下面就讲下这种“无人气”的具体体现,主要分两种,生态的“无人气”与工艺的“无人气”。

生态的“无人气”

茶叶的山野气息,一般跟生态有关,生态越好越自然,越远离人群的茶树所采摘的茶叶更有山野味。

1、古树根系混生

“无人气”的茶树大多长在各类古树混生的地方,其根系往往会跟森林中其他古树根系混生,盘根错节。这也就沾染了一些独特的山野气韵。如:景迈山中多木姜子、红椿等珍稀树种,这使得混生的茶树变会带有固特的气息。

2、茶树共生物

较高树龄或者自然放养的野树大多枝干上存在各类生物。像苔藓、藤蔓、、螃蟹脚、野生菌和许多寄生兰花等附生物。这些生物使得采摘的茶叶带上了特殊的口感和香味,如菌香,兰花香的茶叶就比较常见。

工艺的“无人气”

自然条件好,远离人群,万物共生之处采摘下的鲜叶自然是带有强烈山野气韵。但品饮的普洱茶都需要进行后期的制作工艺,在这些环节里只有更少的减少人为的干扰,即工艺的“无人气”。茶叶本身带有的这种山野韵味才能很好的保留下来。比如:杀青时候的温度控制,晒青的工艺,冷揉捻的工艺,低发酵的工艺处理都能在最大程度上保留茶叶的本身气息,使得茶叶的山野气韵能够留存。

谈谈普洱茶的“山野韵”到底是什么?

山野韵的冲泡表现

香气:香气浓酽,迅速弥漫有扩散性,就像一个孩童,走进一个未知的世界,他往往不会害怕,只会好奇的探寻周围。时有松香、芒草香、菌香、野兰花香等异香或者混香出现,香气独特但不惹人厌烦。

汤感:饱满、醇厚,有层次,有喉韵,有些喉部会带有凉感。

体感:身体反应较其他茶品要明显,时常伴随身体出汗、局部发热、热流升腾等。

山野韵味就是这样一种“无人气”的味道,要么野性十足,要么奇异难寻,要不就像一个最平常的“山野村夫”,你看不出它哪哪好?就是有一种说不出口的安静意味。(文章来源:才者电商)

学茶,普洱高手行走江湖的必备指南!

学茶,普洱高手行走江湖的必备指南!

  1、什么是“两味一感”

  “两味一感”,就是堆味、仓味和燥热感。堆味是在发酵过程当中产生的一些异味;仓味是仓储环境当中过于潮湿所产生的倾向于霉味的味道;燥热感是在发酵的过程当中类似于红茶刚刚发酵出来的味道。如果偏过了一点点,或者本身原料不是太好,我们的喉咙、口腔会体会到一定的燥热感,甚至是干喉。

学茶,普洱高手行走江湖的必备指南!

  2、什么是前发酵

  第一个是鲜叶采摘之后进行摊晾去水分,利于铁锅杀青;第二个就是铁锅杀青;最后一个就是再揉捻,揉捻完成之后本来应该是直接摊开来晒干了,但人为的进行把它堆成几厘米厚,或者堆成小堆小堆的,让它进行有一定温度的发酵作用,这个也算作前发酵。

学茶,普洱高手行走江湖的必备指南!
学茶,普洱高手行走江湖的必备指南!

  3、茶叶的香气类型和什么有关

  鲜叶在高温杀青的过程中,第一把青草类物质逐渐挥发掉了,然后在高温的酶促作用下,以及多种化合作用的共同作用下,芳香类物质逐渐产生,从而积淀在了叶片当中。冲泡时,水遇到干茶就把这种芳香类物质再次释放了出来。这个过程当中,不同的锅温以及不同的叶温,还有不同的炒制时间,导致了不同的香气类型。

学茶,普洱高手行走江湖的必备指南!

  4、什么是生津

  生津是身体的一个自然反应。身体的生津,口腔的生津,其实是身体为了分泌更多的唾液,与食物产生反应的自然反应。当我们喝到好茶时,身体愉悦度高,身体自然就会分泌唾液,也就是生津。普洱茶是大叶种茶,茶叶内涵成分特浓,生津功能特强,普洱茶生津是其主要特色之一。

学茶,普洱高手行走江湖的必备指南!

  5、什么是喉韵

  在生津回甘的基础之上,如果内含物达到足够多的比例,甚至能够刺激到你的喉部时,这时候就产生了喉韵(喉韵就是你的喉咙产生了回甘的感觉)。

学茶,普洱高手行走江湖的必备指南!

  6、什么是水路

  水路细腻指的就是落喉感、爽滑的感觉,那种在口腔当中迅速化开的感觉。能够在口腔当中化开,而不是过多刺激口腔和喉咙。这种能够迅速化开的茶汤,我们往往会形容它为水路细腻。

学茶,普洱高手行走江湖的必备指南!

  7、什么是叶底

  萎凋对叶底造成的影响,其实是非常直观的。叶片边缘的红边,或者叶片如果在运输过程当中折过,在折痕的区域如果有红边。基本就可以判断,是在摊晾的过程当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萎凋。但现在整个茶区,经过道路运输,汽车的发展,已经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会有萎凋过重的生茶存在。

学茶,普洱高手行走江湖的必备指南!

  8、什么是回甘

  顾名思义就是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所谓苦尽甘来。这是品饮普洱茶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味觉体验,因为多数云南大叶种乔木茶本来就具有强烈的苦涩味道,苦涩过后,口腔里往往会出现一种甜味,这种现象称为回甘。与其他茶类不同的是,普洱茶的回甘一般比较持久,而且很容易渗透到咽喉部位,并不局限于舌面。

学茶,普洱高手行走江湖的必备指南!

  9、什么是茶气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茶气,也指喝茶后的身体反应。从医学生理角度去窥探茶气,实质是茶进入人体后引起的药理作用与人的精神活动相结合的综合作用。茶气对人和人与茶气的互动产生的效应,不同的人感觉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和心境下的感受也不一样。感受茶气也有层次之分、轻重之别,有直观感受,有重叠感受,也有多重感受,包括参与了文化、艺术、宗教的文化感情。

学茶,普洱高手行走江湖的必备指南!

福羲资讯:清乾隆瑞贡天朝(普洱茶)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清朝阮福《 普洱茶记 》:"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时。"清道光《 普洱府志 》"六茶山遗器"载,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普洱府境内就已种茶。随着普洱茶因入贡受到清朝廷宠爱而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为真正的地理意义上的普洱茶阶段。

红木是我国高端、 名贵 家具 用材的统称。红木为热带地区所产,豆科, 紫檀 属(pterocarpus)的植物。最初是指红色的 硬木 ,品种较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人们对红木的需求日益增加,行业 亟待 规范,国家根据密度等指标对红木进行了规范,把红木规范为:二科、五属、八类、二十九种。红木因生长缓慢、材质 坚硬 、生长期都在几百年以上,原产于我国南部的很多红木,早在明、清时期就被砍伐的所剩无几,如今的红木,大多是产于东南亚、非洲,我国广东、云南有培育栽培和引种栽培。当然 黄花梨 、 缅甸花梨 、 鸡翅木 等木材的颜色不会呈红色。木材花纹美观,材质坚硬,耐久,为贵重家具及工艺美术品等用材。红木为热带地区豆科 檀属 木材,主要产于印度, 我国广东、 云南及南洋群岛也有出产,是常见的名贵 硬木 。"红木"是江浙及北方流行的名称,广东一带俗称" 酸枝木 "。

此品为清朝乾隆时期御贡云南普洱茶,盒子选用上等红木制成,体型硕大,用材厚重,色泽深重,为典型的清代宫廷御用。此盒呈长方形绘画繁复精美,整体绘画描金,图案较为罕见。盒盖抒写乾隆皇帝《明皇试马图》御题诗一首,颇为难得。盒四壁绘云龙纹,五爪金龙,矫健威猛,穿行于缭绕的祥云之间,皇家之气,扑面而来。盒通常为存放各类古董珍玩、古籍善本之器具,此盒绘画精巧绝伦,构图严谨,从材料和做工上看,属清宫旧物。皇帝以真龙天子自居,以龙纹装饰的器物为帝王所专用,此盒所绘均为五爪龙,更是标志其无上的尊贵,器宇轩昂的造型,表现出泱泱大国的皇家气度,极具收藏价值。

The box is made of top-grade mahogany. It is large in size, thick in timber and deep in color. It is a typical Imperial Palace in Qing Dynasty. This box is rectangular and pictorial, which is complex and exquisite. The overall painting is gold and the design is rare. The box cover is a rare example of the Emperor Qianlong emperor's "Emperor Ming Ma Tu". Cloud dragon pattern painted on the four walls of the box, five claws of golden dragon, vigorous and vigorous, through the winding auspicious clouds, Royal spirit, rushed to the face. The box is usually used to store all kinds of antique treasures and good books. The box is exquisite in painting and strict in composition. It is a Qing Dynasty palace antique in terms of material and workmanship. The emperor used real dragon and emperor's emperor as his privilege, and the objects decorated with dragon patterns were used by the emperor. All the boxes were painted with five-clawed dragons, which symbolized the supreme dignity and the magnificent shape of the objects. They showed the imperial bearing of a great country and were of great collection value.

其诗曰:

我曾见赵霖六马传贞观,立石像人人拔箭。

数骑尝寇陷阵中,凛凛英风千载羡。

兹乃歌韩干试马写明皇,疑是温泉初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