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内含物质丰富多样性

普洱茶内含物质丰富多样性

2019-03-19 访问量: 32 茶礼仪网

  从古至今喝普洱茶的人数不胜数,但真正了解知道普洱茶有哪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的人却甚少。那么,究竟普洱茶中含有哪些对人体有益的成分物质呢?且往下关注:

  形成普洱茶内含物质丰富的物质成分主要有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等有效成分。而又因普洱茶平和的特性从而使消费者增加了饮用量,且不受饮用时间的限制。功能成分的协调性,使消费者品饮后在体内整体改善机体的免疫系统,调节体内微生物环境促进体内有益微生物生长,抑制有害微生物滋生。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和要求。

  云南普洱茶在养生方面的独特性,化学成分分析表明:主要的呈味物质茶多酚、浸出物、总糖、茶多糖、寡糖等含量分别大于10%、30%、10%、3%、4%;茶褐素含量小于10%时普洱茶品质最佳,具备这样品质特性的普洱茶,色香味相对也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品质的普洱茶品饮,养生就有了物质的保证。

  普洱茶中有益于健康的的主要化学物质有:

  1、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的功能性成分,苦涩味是它主要的显味物质。

  主要作用是:清除自由基。茶多酚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这种生理活性是由于其具有茶多酚氰基结构,决定了它对自由基高效的清除作用。研究表明茶多酚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在药理药效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1.1茶多酚对辐射损伤具有防护作用和降低有害酶的活性。

  1.2茶多酚有抗突变的作用。

  1.3茶多酚有抗肿瘤的作用。

  1.4茶多酚有对抗衰老的延缓作用。

  1.5茶多酚有调节免疫力的功能。

  1.6茶多酚有对肾病的防治。

  1.7茶多酚有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2、茶色素

  茶色素属于天然色素,按其成分的化学结构不同可以分为吡咯色素(如叶绿素),多烯希色素(如类胡萝卜素),酚类色素(如花青素、儿茶素),黄酮素等。

有用+10
分享

不过期的普洱茶

  一般来说,任何食品都有保质期,只不过这个期限有长短而已。而茶类,大多茶都有保质期,可是普洱茶为什么不会过期?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所以随时间慢慢发酵,也会慢慢升值。自然传统上都会说没有保质期,但在销售过程中还是要打上保质期的,因为食品有规定,必须打上保质期,才能进入市场。

 

  普洱茶、黑茶等属于后发酵茶叶,保质期可达10年到50年,因此国家没有对它们制定保质期,这类茶叶存放得当反而能提高品质。

 

  茶叶是有保质期的。我们国家很早就参照食品卫生标准制定了茶叶标准,其中对茶叶的保质期作出了限定。国家强制性标准GB7718-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规定,定量包装茶叶标签必须标明8项内容,其中包括生产(包装)日期和保质期这2项。

 

  当然,不同茶叶的保质期是不一样的。

 

  不发酵的绿茶的保质期比较短,包装后如果没有放入冰箱,两三个月就会变味;

 

  轻发酵或者说半发酵的铁观音、武夷岩茶生茶,全发酵的红茶等,如果保存得当,保质期会相对较长些;

 

  通常,密封包装的茶叶保质期是12个月至24个月不等,散装茶叶保质期更短些。判断茶叶是否过期,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看是否发霉或出现陈味;二是看茶汤颜色,比如绿茶是否变红,汤色是否变褐、变暗;三是品滋味,主要看茶汤的浓度、收敛性和鲜爽度。

闲聊普洱世界|2018年

闲聊普洱世界|2018年


攘往熙来皆为利,

高音低调俱缘名。

清心普洱浑浊市,

是是非非哪个明?

2018年注定是普洱世界不平静的一年,大师互掐、神台被拆,歪理涂地、壕门清户、大益飞天、药毒对驳……如乱云走马,如诸候争霸,一片混沌,俗民茶友,如雾里看花,让人看不请道不明。

想喝一本清心茶,更加难。究根,就一利字。大师互掐搏名,为的是高价卖仓库里的古董茶;壕门清户,是都想多吃点骨头上的那块肉;大益飞天,全是金融资本的虎嘴狮口喷气吹飘。一句很逗的话:“以前没钱喝大益,现在没钱喝大益”,几声苦笑。

未来普洱的走势,比较认同“书卷弯刀”的看法:”未来五年,普洱茶(当然特指古树或好喝的普洱)依旧会是茶叶界最具活力、最有战斗力的主力部队,没有任何茶可以替代。但源头市场如同江湖帮派的地盘已经成型定局,不是你想进就能进,哪怕你花重金也未必能拿到好货。金融普洱的泡沫已经在迅速变大,一时半会儿还不会破,但一定会破,如同台湾大师忽悠大陆人的老茶一样,只是时间问题。”

且罢,喝茶(文/竹山院士)

茶友评:

当今普洱茶炒作的重点,与2006~2007年之击鼓传花、泥石倶下的炒作有着本质的不同,挟雄厚的资金有重点的炒作, 2007年普洱茶崩盘的情景恐怕再难出现,至少不会简单重演!
今天普洱茶的主要市场在国内,投资者对普洱茶的认知已有相当的见地,所以今时普洱茶的炒作,再无需盲目地追随境外的权威专家的棒子,去炒这个级那个唛的,而自成一体的收藏与投资……

普洱茶价格的上涨,也并非完全因资金炒作的结果。自2008年普洱茶价格渐渐回升以来,每年都有10%至15%的升幅,这里面有人工费的上涨、CPI带来的上涨、普洱茶产区旅游业开发带来的上涨,也有自然灾害引发的上涨、普洱茶需求增加引发的上涨……所以普洱茶价格的上涨,部分原因亦在情理之中、亦在不可抗力之中。(茶友/季沐)

普洱茶的拼配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普洱茶的拼配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第一,普洱茶的拼配源于中药“配伍”的理论体系。普洱茶在古代,直至清朝,与中医有很深的渊源,这是因为:中国的中医理论素有“药食同源”之说,他们认为普洱茶不仅仅是一种解渴的茶品,同时具有“减油腻、醒酒”等功效,是对人体产生保健功能的特殊饮品。清代著名的药学家赵学敏在著述《本草纲目拾遗》中,就将普洱茶以药材的名义纳入其中。关于传统的普洱茶膏制作与云南当地中草药的关系另叙。

  第二,历史上著名的普洱茶生产基本来自当时的茶叶集散地,为普洱茶的拼配提供了资源保障。当我们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普洱茶每一次热点的转移及经典茶品的出现,都伴随着茶叶集散地的转移和兴起。因此,所谓的交通不便,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以云南易武小镇为例。在清朝道光年间,当六大茶山的“盟主”倚邦茶山逐渐衰退之际,易武茶山迅速崛起,成为六大茶山茶叶的集散地、生产地和茶马古道的始发地,从而开创了普洱茶的“易武时代”。这一期间,成千上万的人涌进易武,开茶园,建茶庄。几十年间,百里易武,山山茶园,处处茶香,商旅来往不绝,马帮塞途盈路,一派兴旺景象。这个时期,六大茶山60%至70%的茶叶,都集中在这个地方加工、销售,并沿着十一条通向境外的道路,销往四面八方。我们现在熟知的普洱茶经典茶品,其中一部分就是来自易武的,如同庆号、乾利真宋聘号、同兴号、福元昌号、车顺号、同昌号、庆春号等。

  第三,普洱茶的拼配注重的是茶叶内含物质的“优势互补”。我们知道,不同茶山、不同区域所生产的晒青毛茶是不同的,其口感差异很大。这种差异不仅体现茶叶芳香类物质含量的不同,还体现了内含物一些细微差别。如何判断这种差异,以及将这种差异进行有效合理的“重组”与“融合”,创造一种更优质的普洱茶产品,是从古至今普洱茶人始终追求的梦想。以紫芽茶为例,唐代陆羽的《茶经》记载“茶者,紫者为上”,指的就是紫芽茶。它所含的氨基酸、类黄硐等物质高于云南很多产区的晒青毛料,其中花青素含量最高。花青素是什么?简单地说,花青素为植物二级代谢产物,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它对人体有多种好处,能够增强人体血管弹性,改善循环系统和增进皮肤的光滑度,同时,还能抑制炎症和过敏,改善关节的柔韧性。但是,如果单制紫芽茶,即纯料或一口料的原料选用,其效果很差,汤色混浊、苦涩味极重,人们饮用后,会因“药性太大”而使身体出现种种不适的症状;但将它拼配进其它的原料之中,或以其它晒青毛茶为主,以它为辅,其含量控制在五分之一以内,其汤色、口感、内含物均有极大的提高。如果说紫芽茶更多地体现茶叶的药用价值的话,适度配置则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中药理论本身就坚持适配的原则,不是量大就好。

  第四,普洱茶的拼配可形成普洱茶后续发酵的梯级转化。普洱茶的发酵是一个过程,由于它属于固态发酵,就必然要求它具有层次感。以饼茶后续发酵为例,它要求压制的饼茶松紧适度,即不能太密实(紧压过度),又不能太松弛(间隙太大)。而要想达到这一工艺要求,仅靠物理的办法(石模与机器压制)是不能解决的,因为茶叶内含大量的纤维物质,而纤维物质是有弹性的,既使压制时采用重压力的方法,但在一段时间之后,又有一定的恢复。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是不同等级原料的合理拼配,以七级茶做“骨架”,以三级或五级茶“添实补缺”。这种网状骨架的搭建,可使普洱茶出现层次感,并使后续的发酵出现梯级转化。很多人对普洱茶的品级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所选用的毛料品级度,越高越好,甚至有人追捧纯芽头(一级料)制成的饼茶。但他们忽略了一点,纯芽头制成的饼茶,极容易造成紧压“过密过实”的现象,使普洱茶内含物质的转化受到一定的限制。恰恰不利于普洱茶后续的发酵。同时,这里还有一个误解,认为普洱茶的原料品级越高,营养价值越高,反之,品级越低,营养物越少。这是因为普洱茶原料的鉴别套用了绿茶及其它茶类的感官审评方法,与传统普洱茶鉴别有很大区别。以普洱茶原料中还原总糖含量为例,权威部门检测的结果是七级茶含量最高。这正是七级茶被大量过于饼茶的主要原因,而非“以次充好、降底成本”的欺骗行为,这种粗老茶叶不仅是饼茶形成“网状骨架”的主力,同时也因内含物质的特性,使它成为普洱茶后续发酵与转化的“骨干力量”。

  第五,普洱茶的拼配是一项极具个性化色彩的技术。凡是经典的普洱茶产品,无论是流传上百年的老茶,还是近几十年的“新品”,都有各自独特的“茶性”,只要我们深入体会,都会找到它们的差别,哪怕是一些细微的差别。这种差异化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会使我们的味觉产生深刻的记忆而久久不忘。这种感觉,或者说品质,不是简单的“纯料”和“一口料”所能赋予的。更多的是普洱茶制作者长年经验总结和感悟中的智慧结晶,是高超的拼配技术结出的“硕果”。更重要的是,这种拼配的技术自古至今没有被“格式化”和“模式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时代的制茶人都可依据自己对自然的了解,对茶性的领悟,通过种种实践,去塑造更高品质的产品。这个空间既使在现代也仍然十分广阔。“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或许是普洱茶拼配工艺所遵循的永恒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