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如何试茶,才能正确体现出真实价值?

普洱茶如何试茶,才能正确体现出真实价值?

2019-03-19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评价茶的基本手段是试茶。而试茶,是一项专业活,许多时候,不是茶不对,是试茶的人不对,以及试茶的方法不对。

 

  显而易见,如果试茶的人不够专业,那么得出的结论自然不那么可靠。多换几个人,在不同场合盲喝,是一个基本方法。有太多的人喜欢戴着有色眼镜来判断茶的好坏,或者根据品牌和包装先入为主,或者出于利益关系颠倒黑白,一群人在一起喝茶,许多杂音会误导你对一个茶真实的判断。

  这里提出一系列简单的试茶方法,来让你判断这个茶的真正价值。而其中最主要的要点,就是盲喝。

 

  一、自己试茶

 

  确定几个变量:投茶量、水、茶器、时间、身体状况、天气状况、地理情况。尽可能固定几个变量来测试。

 

  例如,固定了投茶量、茶器、水,在某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上午、下午、和晚上喝同一款茶,得出关于这款茶的结论。以我个人经验,上午试生茶的结果,通常口感最差;晚上最佳。

 

  曾经有茶友说过,我用同样的水泡茶,感觉最近不好喝了,非常涩。经了解,该茶友一直用本地品牌的桶装水,每年9月份后,当地的水质就会发生变化;换水后,茶恢复到原来的口感。对于使用地表水或者净化水的茶友,若发现同一款茶,在不同时期,滋味相差非常大的情况下,你需要考虑下水的因素。

 

  如果你感觉无论怎样都泡不好茶,那么,换一个水试试。市场上通用的农夫山泉和怡宝,都可以换来试试;当然,最稳当的水源是恒大冰泉。因为农夫山泉来自不同水源地,而恒大冰泉只有一个水源地,相对可控。水为茶之母,对于泡茶而言,是除了茶本身之外,最重要的因素。

  个人身体的因素也非常重要。上火、感冒都会非常影响你的茶的判断,所以,你感觉很苦的茶,在你正常身体状况下其实并没有那么苦。所以,一堆人都很诧异你的评价时,要注意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再说说地理情况:西双版纳是笔者喜爱的地方,基本上所有茶都能泡得比较出色;到了昆明,由于海拔上升到1900米左右,水温下降到了93-94度,通常口感没有勐海出色;而到了广东、广西等平原地区,又可以找到熟悉的感觉。而在北方很多地方,水质有比较大差异,容易造成口感的误解。曾经发生过一件事,北方某茶商,在勐海试一款毛茶,觉得非常出色,然后购买压饼,回到自己家,再试,觉得受骗了。争吵不休,作为一个认真的茶商,又飞回了勐海,对照着样本喝,口感又对了。茶友可能会发现,从刚结束发酵的堆子里抓一把茶,就用勐海的井水喝,感觉堆味不明显,甜且滑,似乎非常不错;然而,同样的茶带到昆明,堆味非常重,且土腥明显。

 

  因此,个人试茶的环节里,需要多重条件下反复测试,切忌轻易下结论,尤其是学大师状,铁口直断,最后弄巧成拙,徒增笑柄。不轻易下结论,不是耍滑头,而是更加严谨的科学态度。

 

  用一周的时间,在不同的情况下测试,对一款茶来说,才是公平的态度。

 

  二、群体试茶

 

  群体很复杂,充满了人情世故和人生哲理。所以,正常情况下,不要轻易和很多人试茶。很多茶友习惯了笔者不评论茶的口感,只讲原料和制作工艺和仓储;因为,这些客观的东西任何人都驳不倒,哪怕喜欢抬杠的,也找不到抬杠的机会。然而,喝茶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很多人一起喝。所以,群体试茶又是一个避不开的环节。所以,我想说说关于群体试茶的一些要点。

  1、盲喝

 

  撕掉包装,不要留下任何信息,关于茶山、品牌、年份等资料。避开所有的望文生义和人身攻击。群体试茶的时候,有人不懂装懂,有人懂装不懂,有人跟风,不同的利益倾向下会有不同的立场,最可怕的是很多号称普通茶友的人,家里库存的茶比一般茶商还要多,为了在茶友圈树立权威卖自己存的茶,不惜歪曲打压别人。为了避嫌,请选用盲喝。

 

  2、混合

 

  把目标茶混合在其他茶里,观察茶友的反应。这些茶包括了某些茶友自带的茶,或者自己非常明确的茶,这样,你既可以试出评论人的水平,也可以得到真实的评价。

 

  曾经,笔者把某人自己的茶混合在一堆茶里面,过了几天让某人自己来喝,某人自己评价说这个茶不像话,不纯等等。我也曾在某名山要了一点某人的样茶,过几天在厂里试喝的时候,某人也在场,某人问是哪里的茶,我告知是另一人家的茶,立刻嗤之以鼻,说那人专门从外面拉茶,这茶明显不是本村的茶。我举这个例子来说,只是说明,那些看似专业、底气十足的背后,对于茶的判断,并不是那么准确。

  3、价格

 

  当问及价格的时候,尽量往高处说。实际上你买300元的茶,你说5000元1饼,试茶的人会很客观地告诉你,你这个茶不错,但是买贵了,因为你这5000一饼买的茶,仅仅比他3000买的稍好,或者比他3000买的略差点,应该只要2500元。你就偷笑吧。

 

  反之,你若告诉他这是300元的茶,他很可能无法接受这个现实,300元的茶比他3000元买的要好或者差不多,本能上立刻要把你贬得一文不值,才能掩盖内心的痛。

 

  所以,把价格报到5000,让他感觉你上当受骗了,让他快乐的同时,你也快乐!

  对于笔者而言,早已习惯自己的试茶方法,背着同一款茶,在不同地方,用不同水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默默试茶;不考虑任何名山效应和商业利益,只看这个茶是否能够有一定的特点,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呈现出怎样的特点;铭记于心,记录在字里。日积月累,多重条件下反复测试,成为改进的依据。试茶,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

 

  结语:要学试茶,你得背着同一款茶,在不同地方,用不同水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默默试茶;不考虑任何名山效应和商业利益,只看这个茶是否能够有一定的特点,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呈现出怎样的特点;铭记于心,记录在日志里。日积月累,多重条件下反复测试,成为改进的依据。试茶,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普洱茶你能弄明白,其他的茶类也就触类旁通啦!

有用+10
分享

第几泡普洱茶最好喝?

第几泡普洱茶最好喝?

关于普洱茶,根据耐泡程度的不同,可以泡一到二十多泡不等,而每一泡茶每一人对它又有不一样的感受。第一泡,“人生若只如初见”;第三泡,“豆蔻梢头二月初”;第六泡,“最是橙黄橘绿时”;第九泡,“意犹未尽不思还”……

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普洱茶究竟第几泡最好喝?

普洱茶到底第几泡的滋味更加迷人呢?

通常说来,普洱茶需要洗茶1-2遍,除此之外可连续冲泡8-10次,质量好一些的普洱茶能泡到15次以上甚至20多次。当然,这跟茶品质、投茶量、水温、出汤时间等诸多因素都有关系。那么,普洱茶各泡的口感也就会受到影响。

很多人说,第3-5泡是普洱茶口感最好的时候,毕竟1、2泡还没完全泡开,滋味没有出来,而后面几泡滋味又渐渐减淡了,这应该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然而,确切来说,只能说3-5泡各方面展现最好,却不能说是最好喝的,毕竟各人对好喝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比如有的人比较喜欢滋味浓烈一点的,那么也就是在滋味尽出这几泡的感觉较好;而有的人比较喜欢滋味稍淡的茶,那么可能六七泡以后苦涩褪去、入口清甜的感觉更加适口。

因此,普洱茶到底第几泡最好喝?

这是无法给出具体的答案的,所谓“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五道六道也不差,七泡有余香,八道有余味,九道十道仍回味”,只能说第几泡口感表现较佳吧。

当然,不管喜欢什么口味、第几泡的普洱茶,还是希望每一个爱普洱茶的人都可以静下心来一泡一泡喝,体会普洱茶一泡与一泡之间的变化,这样才能完整地了解一款茶,也才能更加透彻地感受一款茶。

普洱茶的香从何而来?

普洱茶的香从何而来?

普洱茶的香气是多种多样的,生茶和熟茶也不同,主要是因为茶叶在制作和存储过程中,游离态的氨基酸和芳香烃在不同条件下分解而产生。生茶多为花蜜香、兰花香、梅子香、槟榔香……熟茶多为糯香、枣香、参香、药香、樟香、荷香……简单的解释一下常见的几款香型。

1、枣香

普洱茶的香从何而来?

枣香的形成需要相对粗老的叶片或级外茶经过轻度渥堆、轻度湿仓处理后,在没有入仓或很轻的仓储下茶菁茶汤产生类似红枣干香气,青壮细嫩的茶箐是发酵不出枣香的,所以,枣香型的普洱茶最常见的就是老梗老叶子的比例相当的多,也是普洱茶中比较低档的品类。在某些特殊茶区容易出现发酵制作,枣香还可以分为:生枣香、熟枣香、黑枣香。

2、樟香

普洱茶的香从何而来?

樟香的形成其实和樟树没有任何关系,樟香通常出现在经过广东香港传统仓仓储过的茶品中。青壮叶生茶在一定的高温高湿存储退仓后,茶汤所产生的特有香气。若茶品年份较短入仓较轻则为青樟香;若年份较老仓储较轻称之野樟香;若为30年以上入仓较轻则称之淡樟香。存放于低温高湿环境的生茶,易产生异香,但与香港传统仓储不同,有土腥味,亦有人称之为樟香。

樟香闻起来有点类似旧木头箱子的味道,也有很多北方人认为这是湿仓的味道,樟香在北方不大被人接受,在广东一带比较受欢迎。樟香根据茶品的不同可以分为:青樟香(生茶),樟香(熟茶)。

3、参香

普洱茶的香从何而来?

参香出现在樟香茶品之中,通常是樟香的茶品在经过干仓存储,一段时间后,樟香退下去,就会出现参香。参香基本上为茶叶木质化香气,以陈年老熟茶居多,青壮叶茶品经过高度湿仓,或是轻中度湿仓经过长时间退仓后,茶汤口感类似人参香气,尤其冷汤更为接近。

参香如果接着在纯干仓的环境下转化,会转化出药香、木香,这个转化到此就会结束,而且是不可逆转的。

青参香是普洱生茶经过快速、瞬间高温高湿,在退完温湿度后,容易产生青参香。部分乌龙老茶存放三四十年后,亦会产生青参香。

4、荷香

普洱茶的香从何而来?

荷香是特级或细嫩熟散茶经过轻发酵渥堆、轻度湿仓处理,或长时间储存于略微潮湿环境后,茶菁所产生类似干燥荷叶香气。

荷香其实要分两种,一种是荷花香,一种是荷叶香。通常市面说的荷香,是指荷叶香,这个则是需要细嫩的芽叶(最起码要一级以上的茶箐)发酵制作的熟茶,再经过5年以上的干仓仓储,才能转化出来的,类似干荷叶的一种清香(例如:勐海茶厂的白针金莲)。而荷花香,则是通过不同等级的茶箐,依照配方混合,并人为的控制发酵程度,就可以做出(例如景真茶厂的荷香蜜韵)。

问答:喜欢普洱茶,想深入学习研究,该从哪方面下手?

问答:喜欢普洱茶,想深入学习研究,该从哪方面下手?

问题补充:喜欢喝普洱茶,但里面道道太深。老早读过《余秋雨品鉴普洱茶》一书,号级茶、印级茶知之甚少,请大家赐教。

注:此问题是茶友在知乎的提问,以下比较有代表的观点是通过网络筛选。


茶友:“DanielOng”的回答:

第一次听说余秋雨涉足普洱茶了,搜了一下这本书,粗略拜读了一遍。

品鉴普洱茶》里面的提到的号级茶,印级茶假货淘宝遍地9.9包邮,真货千金难寻,说句大不敬的,真货怕也不是真的那么的好喝,值得玩味的是它们背后的文化,流离的历史。

余秋雨首先身为一个浪漫的文人,其次是一个有私心的商人,遣词行文,是极其感性,而又有其目的所在的。任何一行,从入门到精通,无不需要耗费无数的时间与精力。我相信余秋雨在落笔《品鉴普洱茶》一书时,下了不少功夫去研究背后的故事。然而他对茶本身的言论,却能看得出他所下工夫不深。

我对“号级茶”排序的前五名为——

第一名:“宋聘”;

第二名:“福元昌”;

第三名:“向质卿”;

第四名:“双狮同庆”;

第五名:“陈云号”。

我对“印级茶”排序的前五名为——

第一名:“大红印”;

第二名:“甲乙级蓝印”;

第三名:“红印铁饼”;

第四名:“无纸红印”;

第五名:“蓝印铁饼”。

我对“七子饼”排序的前五名为——

第一名:“七子黄印”;

第二名:“七五七二”;

第三名:“雪印青饼”;

第四名:“八五八二”;

第五名:“八八青饼”。

若说他对“号级茶”“印级茶”的排序,还有点让我不明觉厉的严肃,到了对七子饼的排序,我便彻底哑口无言了...这可是常人都能接触到的茶叶,把阿拉伯数字用中文写出来,还让我愣了一小下,定睛一看,忍不住便想开口骂人了:7572是唛号,88青饼是1988年前后生产的某批唛号为7542的青茶,这些不同类型的称呼怎么能并列排序呢?

再往下读下去,我开始有点替他脸红了...当作散文,当作故事会,图个乐子读一读还行,但是要奉为普洱茶的经典,按图索骥去入门普洱茶,恐怕不合适。

问答:喜欢普洱茶,想深入学习研究,该从哪方面下手?

茶友:“真的是单大宝”的回答:

虽然鄙夷余秋雨这郭沫若第二的人品,同时对其喝茶的水准也不以为然,但他喝到的这些老茶,都是真家伙。

号级茶又称古董茶,是清末民间茶号制作茶品。号级茶时间延续至1957年,其后私人茶号被合营,业者或被杀,或出逃,号级茶时代结束。

印级茶时代从1957年勐海茶厂复厂开始算起,当时的茶品外报纸设计很像印章的形制,故而得名。后来坊间将七子饼时代的七子黄印、中茶简、73青也拉了进来,那么印级茶时代的截止日期要算到1984年了(73青是台湾茶商命名,“73”是指民国73年而不是1973年)。

喜欢普洱茶是从余秋雨的书开始么?那么恐怕您喜欢的不是普洱茶,而是诸般不明觉厉的高大上。号级茶、印级茶皆有少量存世,但价格最低数万元一饼,最高破百万,对于坊间99%的喝茶人而言,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关于普洱茶入门,为你推荐几篇:
先分清这些普洱茶概念,再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品
新手入门:选普洱茶是大厂好是小厂好?
普洱茶的仓储与存放(入门篇)
云南普洱茶生茶和熟茶的区别
关于普洱茶熟茶的几个入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