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清代普洱茶鼎盛的原因(上)

清代普洱茶鼎盛的原因(上)

2019-03-19 访问量: 32 茶礼仪网
  清代以前,云南普洱茶默默无闻不见经传,查阅典籍或野史也是只言片语,最早的也就是唐代时作为间谍的樊绰无心插柳的一句,“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但到了清代,普洱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记载多了,还成为了主要贡茶。在前面用6期(18、19、20、21、23、25)翻译详解唐代至清代普洱茶记载及喝茶历史演变的基础上,今天对清代普洱茶鼎盛的原因做些分析,与茶友们分享。因是历史陈述归纳,不可能是我独创,文中摘录了林超民博导、方铁博导等的研究成果,敬表谢意!

  从古到今,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不可违背。需求决定供给,决定生产规模及发展。

 

  名不见经传的普洱茶能够在清代一鸣惊人的鼎盛,就其原因一是市场需求大增;二是民族融合产量提高;三是成为贡茶皇帝喜欢政府引导。

 

  一、市场需求大增

 

  (一)藏民的生命之茶

 

  1、“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据藏史载:吐蕃初无茶,后都松芒波杰赞普久病不愈,闻茶叶可以治病。随遣人赴内地寻取,后在一座浓密的汉地森林中找到茶叶,此人自背一部分茶叶,又让鹿驮了一驮茶,返回吐蕃献给赞普,赞普饮罢茶水,随即病愈,于是吐蕃乃有饮茶之俗。

 

  又据《唐国史补》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今安徽六安县霍山),此舒州者(今安徽太湖县潜山),此顾渚者(今浙江长兴县),此蕲门者(今湖北蕲春县),此昌明者(今四川省江油市),此浥[yì]湖者(今湖南省岳阳城南)。”

 

 

  藏区地处青藏高原,藏民的生存条件严酷。高原缺氧,缺蔬菜水果,食物以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的牛羊肉、乳酪为主,因此,摄入的维生素、矿物质明显不足,而且,在海拔2500以上,水温沸点一般在65-82℃,所以藏族同胞煮熟的食物其实都是半熟的。另外,他们食用青稞糌粑,肠胃容易积热积滞。在这种生存环境下,藏民需要一种解油通便的东西促进新陈代谢,这种东西就是茶叶。

 

  《新唐书·吐蕃传》所说藏族饮用的“羹酪”就是酥油茶。用茶水熬酥油作为食品,是因为茶叶有助消食健胃,去脂解腻,散热解渴的作用,所以茶是藏胞不可缺少的饮料。《明史·朵甘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列传》说“其地皆食肉,倚中国茶为命”。历代由内地供藏胞茶叶,而藏胞向内地输送马匹,即所谓“摘山之产,易厩之良”。明代万历年间,王庭相作《严茶议》说:“茶之为物,西戎吐蕃古今皆仰给之。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

 

  可见,茶已经成为了肉食乳饮的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上自王公贵人,下至贫民百姓,饮茶成风,嗜茶成性,纷纷争相竞求。藏族谚语说:“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说明茶能促进肉食、奶酪等高脂食物的分解和消化。一天不喝茶就感觉到胃气不和,吃的东西不消化,整个人没精神;长时间不得喝茶就容易生病,古代三表示多数别拘谨为实数3。

 

  历史也说明,茶叶是“羁縻[jīmí]政策”的一部分。“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唐宋时期,北部草原的游牧民族普遍习惯喝茶,籍以解腻和帮助消化,明代尤甚。《明史》说:“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而明制尤密。”茶不仅是边贸大宗商品,更多的成了战略物资。用今天的话就是中原控制各方“夷蛮”的紧缺产品。

 

  2、川茶减少,普洱茶占领藏区

 

  清代(1799年)檀萃的《滇海虞衡志》(志草木第十一·普茶)记载“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宋人不知,犹于桂林以茶易马,宜滇马之不出也。”这则记载告知两个信息:一是普洱茶进入西藏始于唐代,二是宋代普洱茶扩大了进藏量,当时的大理国用普洱茶换吐蕃的马在于宋朝贸易,因大理国有普洱茶宋朝的茶难以进入。但仍还不是进藏的主要茶源。

 

  清以前,进入青藏高原的西南地区茶叶主要产自四川,大致有从成都分别到打箭炉(今四川康定)、松潘、邛[qióng]州(今四川西昌)三条主要的路线,打箭炉、松潘、邛州这三地也成为茶叶交易的主要集散地。按《清史稿》卷124《食货五·茶法》3652页记载:三路皆纳课税,每年税银或达49170两。

 

  明末清初,四川地区遭受长期战乱,当地的茶叶生产被严重摧残,造成了输出藏区的茶叶严重不足。由于普洱茶外形紧结,内质细嫩,味纯回甘,香高耐泡,非常适合藏胞口味。藏胞长期饮用,形成对普洱茶的偏好。因此有“藏人非车佛茶不过瘾”之说。“车”是车里(景洪)、“佛”是佛海(勐海),“车佛茶”就是普洱茶。

 

  明末,因战乱,对藏族的茶叶供应少了,后来一俟清兵入滇,藏族立刻要求恢复茶马贸易,顺治十八年(1661年)三月,“北胜(云南永胜)边外达赖喇嘛、干都台吉以云南平定,遣使邓儿墨勒根赍(jī,怀抱着、带着)方物,求于北胜州互市茶马。”可见藏族对滇茶的需要是多么迫切。10月开市,每年贸易茶5万担(1担﹦100斤,5万担﹦5000000斤﹦2500吨),普洱茶成了内地与藏胞友好交流的重要媒体,并成为藏胞心目中不可替代的生活必需品。

 

  于是产于云南的普洱茶就占领整个藏区,普洱茶的强项一是味酽耐泡,二是既可帮助消化又可驱赶风寒,三是外形紧结便于长期保存及携带,四是越存越好喝(苦涩减少,变为柔和醇厚)。藏民一喝上瘾了就离不开了,成为了藏区茶叶的主要供应者。普洱茶就不仅是“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了!在西藏,不少商人经营普洱茶。达官贵人也以拥有普洱茶的多少相互炫耀,作为财富、地位的象征。

 

  3、吴三桂的野心推动了普洱茶的发展

 

  普洱茶占领藏区,还得感谢叛将吴三桂,是他的野心,让普洱茶快速发展起来。

 

  清初吴三桂任云南总管,总辖云南军队民事。他利用川茶衰落、或可插足的机会,以交易茶叶为由,暗中联络西藏的达赖喇嘛。于是1661年(顺治十八年)3月,达赖喇嘛等受吴三桂唆使,奏准在北胜州(今丽江永胜)试行以马换茶。康熙四年(1665),清廷批准在云南的北胜州与中甸等地,举办云南与西藏两地的茶马互市。各地商人在北胜州、中甸等地交易茶叶或马匹,官府按照交易收取税银每引三钱二分。

 

  据《庭闻录》:吴三桂与达赖喇嘛暗商后上奏:云南所需之马,每年须奏请朝廷遣官往西宁购买,难免长途跋涉之劳。今达赖喇嘛既愿通市,“臣愚以为允开之便。”不久又奏:云南普洱之地虽产茶不多,毕竟较别省采买为便,建议“令商人于云南驿(今大理祥云县云南驿村)盐道领票,往普洱及川、湖产茶地方采买,赴北胜互市,官为盘验,听与番人交易”。所言赴川、湖产茶地方采买是虚,鼓吹采买普洱之茶是实。奉旨准。滇东南所产之茶,遂得以大量生产并销往藏区。历史资料显示,吴三桂与达赖喇嘛的茶马互市地点,还由北胜州向东北延伸至四川的打箭炉。

 

  1681年(康熙二十年),吴三桂叛乱失败。康熙帝随即下诏,追查吴三桂暗通达赖喇嘛之事。北胜州、中甸等地的茶马互市一度停办。在查清达赖喇嘛与吴三桂反叛无关后,北胜州、中甸等地的互市逐渐恢复;举办茶马互市的地点,还增加了鹤庆、丽江、金沙江(在今丽江以东)等多处,规模以后还继续扩大。

 

  藏区和青海蒙古族地区对云南普洱茶需求的迅速增加,云南与藏区之间的茶马贸易,刺激了云南普洱茶的大量种植与销售,云南逐渐成为全国知名的茶叶产地,与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四川、两湖等传统的茶叶产地并列。云南茶成为后起之秀!

 

  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云南普洱茶的种植、加工和销售,得到了十分迅猛的发展。

 

  (二)中原饮茶方式和评茶标准改变了

 

  中原饮茶方式的改变:远古生嚼→汉以前煎药法→汉至中唐《茶经》前粥茶法(混吃法)→唐代《茶经》后煮茶茶(末茶饼)→宋代点茶法→元代过渡期→明代泡茶法(散茶叶)→清代清饮法→当下喝水法。在上期《喝茶方式的历史演变》作了详述。

 

  唐宋饮法反复将茶叶的汁液榨出,在明朝人看来首先是繁琐→“雕镂藻饰”,其次是失去了茶的→“自然本性”和“真味”。由皇帝老儿朱元璋一声令下:“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变成了“瀹[yuè、煮]饮法”→用沸水冲泡茶叶。由此流行“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的方式,“无碾造之劳,而真味毕现”,这一改变“遂开千古茗饮之宗”。

 

  这种水开即饮、添水复饮的方式,盖碗茶中的茶叶是否耐泡,以及滋味淳厚与否,便为茶客所关注。导致了评判茶叶优劣标准的改变。

 

  从有关记载来看,清代嗜茶者评判好茶的标准,主要是味酽耐泡,价廉易得,容易保存,消食健身与滋味独特,而普洱茶同时具备了这几个条件。

 

  云南东南部的茶树属于多年生的大叶种茶,主要特点是生长迅速、采摘期长并可多年栽培,而且茶叶味酽耐泡,历十余泡茶味仍不少衰。制成以后可长期保存,而且数年后滋味更显醇厚。清代仕宦云南的吴大勋,称普洱茶是“最为有益之物。煎熬饮之,味极浓厚,较他茶为独胜”。

 

  这样,不仅“藏人非车佛茶不过瘾”,而且中原及云南本土等,对普洱茶的需求量大增!

 

  需求大了,就反过来要求扩大生产及畅通销路。这是普洱茶得以发展的前提。


  作者:回归田园

 

  2018.06.22

有用+10
分享

如何在晚上巧妙的运用普洱茶

  喝茶也是多种多样,但是喝茶也要注意时间段的饮用,这样对身体才没有害处,普洱茶都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可见的茶叶,那又如何在晚上巧妙的运用普洱茶呢?在目前研究报告显示:中国89%的人口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不仅和周围环境变化相关联系,更是和人们不注重养生有关。养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有很多养生保健方法和材料,如普洱茶,对人体养生保健功效就非常的明显和巨大。

  晚饭过后人体会因为脂肪、肥腻食物堆积,造成消化系统有很大的负担,若是在晚饭后饮用上几杯普洱茶,则可以轻轻松松去除堆积瘀食的问题。普洱熟茶茶性温和,晚上饮用对人体无任何不良影响,对脾胃刺激相对较小,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身体内脂肪、毒素的消解和转化,长期饮用可起到养胃、护胃作用,进而起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当然,晚上饮用普洱茶一定要慎重,切忌多饮用,普洱茶尽管进过发酵,但依旧含有咖啡碱,晚上饮用普洱茶过度,会造成失眠等情况。

  晚上巧妙运用普洱茶诀窍之二:

  晚上是阴气邪气四起的时候,而现如今很多年轻人和中年人都喜爱在11点打游戏、或者是在深夜看足球,殊不知这样的熬夜方式,对我们的眼睛伤害很多,人们常说,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口。若是眼睛都保护不好,心灵就更加不行了。若是在晚上熬夜玩游戏看球的时候,尽量多喝普洱茶,尤其是一些古树茶和大树茶,然后在睡觉期间,用沙袋装上茶叶敷住眼睛,这样能有效的帮助我们护眼。

  晚上熬夜选用熟普洱、红茶等偏温热性茶叶,加些枸杞子、大枣、生姜片,少许菊花、冰糖,每次少量而温热地喝,养阴补阳又安抚脾胃,再配合休息,身体根底健康了,眼睛自然也就健康了。

 

让我们来认识下正宗普洱茶是什么样的呢

普洱茶分为散茶和紧压茶,散茶分特级和一到十级及级外茶,紧压茶有饼、砖、柱、金瓜、人头等形状,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茶,只要它符合上文所述四条标准,它就是真正的普洱茶。

让我们来认识下正宗普洱茶是什么样的呢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普洱茶品质参差不齐,良莠不分,因此广大消费者应掌握普洱茶的鉴别方法,认真识别、辨清真伪后再行购买。那么,如何鉴定普洱茶的好坏呢?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肉眼识茶好的普洱茶外形色泽褐红(猪肝色),条索肥嫩、紧结,闻其味有淡淡的桂圆、玫瑰、樟、枣、藕等香味并伴有特殊的陈香。普洱散茶以嫩试划分级别,从级外、十级到一级、特级、嫩度越来越高,一般来说,嫩度越高品质越好。衡量嫩度的高低高要看四点:

1、看芽头多少,芽头多、毫显的嫩度高;

2、看条索紧结、厚实程度,紧结、厚实的嫩度高;

3、看色泽光润程度,色泽光滑、润泽的嫩度高;

4、看净度,匀净、梗少无杂质者为好,反之则差。

普洱紧压茶外形要求厚薄一致松紧适度,色泽以青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以青饼为例,一般3-5年,茶饼紧结,圆边完整,茶梗泛淡紫色;5-7年,茶饼完整,茶梗全紫;7-10年,茶饼变轻,边缘掉粒,茶梗深紫;10年以上,茶饼变松,叶际边缘模糊。开汤鉴茶俗话说:乌龙闻香,普洱赏色。看完外形后,第二步是开汤鉴茶。取3-5克普洱茶放入壶中,用沸水冲泡,把泡好的茶汤倒入水晶玻璃杯内观赏汤色。普洱茶的汤色要求红浓通透明亮,在普洱茶的加工过程中,80%左右的茶黄素(TF)和茶红素(TR)氧化、聚合,形成茶褐素(TB),再加上较高的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形成了普洱茶滋味浓厚、汤色红褐的物质基础。茶红素是汤色呈“红”的主要成分,在发酵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促使花黄素氧化成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随着普洱茶陈期延长,发酵时间的增加,普洱茶中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逐渐增多,茶的汤色也就变得越来越红。由于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的产生与存放时间的正相关关系,在一定的年限内,普洱茶的“红”是鉴别普洱茶陈期的重要指标。普洱花的“红”又根据品质不同分为宝石红、玛瑙红、琥珀红等,其中以宝石红最为难得,为茶中极品,其次是玛瑙红,再次是琥珀红。茶汤泛青、泛黄为陈期不足,茶汤褐黑、汤色混浊不清、有悬浮物的则是变质的普洱茶。叶底观茶开汤后看冲泡后的叶底(茶渣),主要看柔软度、色泽、匀度。叶质柔软、肥嫩、有弹性的好,叶底硬、无弹性的品质不好;色泽褐红、均匀一致的好,色泽花杂不匀,或发黑、碳化,或腐烂如泥、叶张不开展属品质不好。品味识茶主要是品尝普洱茶汤,闻其香气,尝其滋味,要求甘甜、滑润、厚重、陈香。这是因为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有黑曲霉、青霉属、根霉属、灰绿曲霉、酵母属等微生物特别是黑曲霉和酵母属对茶叶发生作用,另外,普洱茶中的?菌对最终形成普洱茶独特的品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甘甜就是茶汤入口要有明显的回甜味,刺激舌面、两颊、舌底不断的生津,这是因为在发酵过程中,大分子碳水化合物被分解成小分子的糖及可溶性糖,蛋白质分解为多种氨基酸,形成了普洱茶的甘甜滋味。滑润是茶汤要柔顺滑润、滋味醇正、清爽平和,刺激性不强,毫无阻滞地从口腔流向喉咙和胃部,不要有叮、刺、挂、麻的感觉。因为在普洱茶的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和儿茶素大量减少,而水不溶性茶多酚却增加70%-80%,使普洱茶变得醇和滑润,刺激性和收敛性明显降低,对喉部有较强的亲和力,达到天人一体的感觉。厚重是指花汤浓稠而不淡薄,入口味觉香浓而不寡淡。普洱茶的水浸出物随着年代的增加而增加,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可溶性糖与可溶性果胶及其水解物,水浸出物越多,茶品味厚重、浓稠。陈香是指普洱花特有的醇香味,特别要区别于霉杂味,有霉杂味的花是发酵失败的花,是不能喝的普洱花。陈香味是普洱花在后发酵过程中,以茶多酚为主的多种化学成份的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些新的物质所产生的综合香气,普洱茶的香气特点就是陈香显著。茶的香气是由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决定的,鲜茶叶中芳香物质含量为0。03%-0。05%,但经过普洱茶特殊工艺中酶的作用,儿茶素多酚类物质氧化还原,以及水热和酸性等条件,都能引起或促进芳香物质的产生,发酵后的普洱茶的芳香物质不但含量上有了较多增加,造就“越陈越香”的品质,而县种类上也有很多变化,由于各个厂家加工工艺的轻微差异,就有了伴随陈香的各种果香,如桂圆香、槟榔香、枣香、藕香、樟香等。普洱茶的陈香透露出深厚的历史韵味,彰显出返朴归真的自然真性,其果香又展示出各自敦厚新和的特色,给人以一种无穷的诱惑。

干醒普洱茶的存储方式

   干醒茶是通过改变普洱茶的存储方式,达到唤醒茶质、凝聚茶香的目的。刚打开包装的普洱茶,冲泡时无法完美的展现出深沉饱满的韵味,通过醒茶这道细致的工序,可令普洱茶的滋味更加醇厚与纯正。每个茶人都有自己对干醒普洱茶的理解,所以干醒茶的方法与程序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推荐一些茶友常用的干醒茶方式。

第一步

   首先是去掉包装,解散紧压的普洱茶。新压制的普洱茶结构比较紧,解茶时可用茶针或茶刀来解散普洱茶,解茶时需控制好角度与力度。对于茶饼,可以从中间凹槽处向外入刀解茶;茶砖则可以从侧面入刀,比较容易将茶剖成两片,而后再分成小块;沱茶通常压制得比较紧,可从边沿或侧面入刀解茶。解茶时尽量保持叶片的完整性,顺着叶片的规律去开解。解茶也可使用蒸汽的方法,将茶饼放在开盖煮水的壶口,利用蒸汽使茶饼松软,这样解茶可以保持叶片的完整。在解老茶时则称为"拨茶",因为年代久远的老茶,往往茶体已经比较松散,用手指轻轻的拨动或触碰,叶片很轻松地就会散落下来,在拨茶时需注意不要将茶叶拆得太碎。

   第二步

   通风透气,使叶片自然呼吸,散去茶叶中的多余杂味。将解散的普洱茶摊置于清洁、蔽荫处,使其与空气充分接触。在这期间可在茶叶上覆盖一层宣纸或棉纸,避免落入尘土。并且摊放的环境不能有异味,以免吸收杂昧影响茶叶品质,同时还要避免日光灯长时间照射。摊放空间的湿度不能太大,以免茶叶受潮变质。通风的时间视茶叶状况而定,对于陈年老茶与洁净度较高的茶,两到三天即可;而新出堆的茶与带有仓味的茶,则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以便更好的散去茶叶中的杂味。

   第三步

   经过数日通风透气后,将普洱茶收纳于具有通风性能、无杂味且干燥的醒茶罐中,使普洱茶自然苏醒回气。一般使用有盖的紫砂罐进行储存,因为紫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并且避光与隔热性也非常的好,可以保持罐内的温度与湿度相对稳定,令茶质和香气快速凝聚。收入紫砂罐后,醒茶时间大致为一至三个月。经过醒茶这一细致的过程,茶叶会因茶质凝聚而产生饱满、厚重的香气与口感。

   新的紫砂罐内可能含有土气与火气,用它来储存茶叶会影响品质。可以使用开壶的方法处理一下,先用开水浇灌、浸泡,每曰可重复操作一至两次,经过数目后将紫砂罐充分晾干就可以盛放茶叶了。浸泡后的紫砂罐务必晾晒至完全干透,否则罐内残存的湿气会令茶叶受潮变质。检验紫砂罐是否干透的方法,是将一些生茶投入罐中,盖上盖子存放一天,如茶叶没有吸潮变软,便证明紫砂罐内部已完全干透,可以放入待醒的茶叶了。醒茶罐除了紫砂材质外,还可以选择竹制的、藤编制的、陶制的等等,还有茶友使用没有杂味的纸盒或者自制纸袋,都可以起到醒茶的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茶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