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茶中之王话普洱

茶中之王话普洱

2019-03-20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鲜采的茶叶 , 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 , 成为普洱毛青。这时的毛青 , 韵味浓峻、锐烈而欠章理。毛茶制作后 , 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 " 熟茶 " 和 " 生茶 " 。

茶,作为世界三大主要饮料其修身养性的功效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专家的注意。而普洱更是以茶中之王而著称。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见普洱茶的典故)又由于云南常年适宜的气温及高地土壤养分富裕,故使得普洱的营养价值颇高。
  普洱茶是采用绿茶黑茶经蒸压而成的各种云南紧压茶的总称,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它的香气、滋味等饮用价值上,还在于它有可贵的药效及保健功能。 >( 柴萼 , 箸于公元 1925 年 ) 云 :" 普洱茶 , 性温味香 , 治百病 , 蒸制以竹苈成团裹 , 价等兼金。 因此, 普洱茶作为传统饮料,除能止渴生津和提神外,还被国内及 海外侨泡,港澳同胞当作养生妙品。
  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 距今已达两千年之久 . 民间有 " 武侯遗种 "( 武侯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 ) 的说法 , 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 , 至少已有 1700 多年的历史。
  千百年来 , 普洱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 皆因茶质优良。
  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 , 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堆捂等几道工序。鲜采的茶叶 , 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 , 成为普洱毛青。这时的毛青 , 韵味浓峻、锐烈而欠章理。毛茶制作后 , 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 " 熟茶 " 和 " 生茶 " 。经过渥堆转熟的 , 就成为 " 熟茶 " 。再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贮放 , 待其味质稳净 , 便可货卖。贮放时间一般需要 2-3 年。 干仓陈放5-8年的熟茶已被誉为上品。 " 生茶 " 是指毛茶不经过渥堆工序而完全靠自然转化而成为熟茶。自然转熟的进程相当缓慢 , 至少需要 5-8 年才适合食用。但是完全稳熟后的生茶 , 其陈香中仍然存留活泼生动的韵致 , 且时间越长 , 其内香及活力亦发显露和稳健 , 由此形成普洱茶越陈越香,也养成了普洱爱好者爱收藏普洱茶的传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变化 , 现在的普洱茶与过去相比 , 制作工序上有所改变 , 产品也有所不同 , 但其风格和品质依照。
  历史上普洱茶 , 是指以 " 六大茶山 " 为主的西双版纳生产的大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青毛茶 , 以及由青毛茶压制成各种规格的紧压茶。如普洱方茶、普洱沱茶、七子饼茶、藏销紧压茶、圆茶、竹筒茶、拼装散茶等。在长期的生产制作和销售过程中 , 普洱茶的花色品种不断更新 , 形成自己特有的产品系列。

有用+10
分享

银壶-普洱茶的最好搭档


  茶水的香味与汤色与茶具有密切的关系,喝不同的茶应用不同的茶具,普洱茶的冲泡方法有很多种,没有一种严格的要求,那泡普洱茶用什么茶具好呢?相信很多朋友也是不太清楚,今天就来听福盈门养生专家福歌为大家讲述泡普洱茶用什么茶具比较好。

 

  大家泡普洱茶用什么茶具最好,泡陈年普洱茶选用纯银银壶是最好选择的,因为泡普洱茶是要注意泡茶用水的温度,水温越高越好,特别是成年普洱,普洱茶适宜用高温来唤醒茶叶及浸出茶容物。银的导热性能很强,其热传导性在所有的金属中是最突出的,纯银制壶煮水可软化水质,能迅速渗入其中,散布均匀,同时纯银银壶里面能释放银离子,可以杀灭茶叶在存放过程中或多或少产生的一定量的细菌,消除茶叶异味,改善茶叶品质,获得更好的口感,泡出来的茶水更是醇厚浓香。

  几千年来,银作为人类的抗菌材料早已被人使用,并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过贡献。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有意识的利用银和银离子抗菌材料用于医药、卫生和保健。

 

  两千多年前人类就知道用银片来作为外科手术的良药、用银煮水治病。我国古代法医早就懂得用"银针验尸法"来测定死者是否中毒而死,帮助破获了不少谋杀案件。

 

  2500年前的波斯国王赛鲁大帝(Cyrus the Great)曾命令其所有部队用银罐子盛水,因为银器放过的水比其它容器放过的干净。

 

  广州福迎门的纯银茶壶、纯银酒具采用高纯银手工雕制,富含文化元素,工艺传承千年,每款独一无二,集文化价值、工艺价值、艺术价值、贵金属价值于一身,美妙无比,稀世珍宝,适合收藏保值,未来增值无限。

怎么样才是真正的会喝普洱?

怎么样才是真正的会喝普洱?

近年,小青柑以其小巧可爱的软萌形象和所谓养生功效,在茶界兴起了一阵网红热。


但是,懂普洱茶的人一致认为:一个连小青柑都能喝得下去的人,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懂茶?!

怎么样才是真正的会喝普洱?

尽管如此,一个懂普洱茶的资深茶人,品茶无数,追求的是普洱茶醇香的真性,痴迷于普洱茶迷人的花香、蜜香、枣香、糯香……


然而小青柑这类拼配茶,浓烈的青柑辛香完全遮住了普洱茶本来的香气,就像浓妆艳抹的女子,丝毫看不出她本来的美。


更有甚者,一些无良的商家正好利用小青柑的浓香来掩盖自身普洱茶的低劣品质,毕竟现在这个时代人人都能在高超的化妆术下美若天仙。

怎么样才是真正的会喝普洱?

堪比整容的化妆术


你真的会喝普洱茶吗?

你说你会喝茶,那你知道普洱茶的原料吗?

普洱茶以云南原产地的大叶种茶为原料、以阳光晒青为基本工艺、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成品分为生茶和熟茶两个系列,型制上又分为散茶和紧压茶两类。它的生长环境生态健康,并要求做到零农残。

怎么样才是真正的会喝普洱?

异度陈香普洱茶

小青柑是广东新会特产的还未完全成熟的柑橘,采摘于7-8月间。但实际上,这种柑橘不仅在11-12月才会完全成熟,而且在生长过程中必须喷洒大量农药以祛除虫害。


但普洱茶放入小青柑后既无法保证不会有农残进入茶中,又无法断言加工时工序安全干净,遑论养生,可能连基本食品安全都达不到。

怎么样才是真正的会喝普洱?

待采摘的小青柑

你说你会喝茶,那你了解普洱茶的脾性吗?

普洱茶极易吸味、受潮,储存时要特意与旁的有异味的东西分开且保持干燥、阴凉、通风,生熟茶都要分开存放。


而小青柑在制茶时将普洱熟茶放在被生挖去果肉的小青柑中,不仅大量吸收了小青柑浓烈的辛香味,而且吸取了青柑果汁,无异于再次受潮发酵。


两种味道相互碰撞掺杂,闷在青柑皮里,再加上发酵的陈腐味,茶非茶、柑非柑,真不知喝的是青柑味的普洱茶还是普洱茶味的青柑水?

怎么样才是真正的会喝普洱?

挖取果肉等待被茶叶填满的小青柑果皮

怎么样才是真正的会喝普洱?

填满普洱熟茶的小青柑

你说你会喝茶,那你知道为什么要喝普洱茶吗?

普洱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可以喝的古董”,喝普洱茶的人,喝的不仅是茶,喝的更是文化、是历史。


除了自身具备的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普洱茶还是“养生圣品”:普洱熟茶醇香温厚,具有养胃健胃、降脂降压、美容养颜等多种养生功效,这也是茶界公认的。

怎么样才是真正的会喝普洱?

成品小青柑

反观小青柑,是近几年兴起的“网红”就不谈什么文化价值了,至于收藏价值更无从说起,令小青柑只能大力吹嘘自己的养生价值。


然小青柑性寒而烈、味酸苦涩,在传统中医看来还寒凉破气,长期食用不仅无益健康,甚至对身体有害。


商家为了促销所标榜出来的小青柑功效其实都是普洱熟茶的功效,如此张冠李戴,普洱茶表示不服。


怎么样才是真正的会喝普洱?

冲泡小青柑

从源头到生产,小青柑都存在很多难以把控的问题,并且也没有一个规范健全的质量检测体系。


让小青柑与同时具备文化、收藏、养生三大价值的普洱茶“比肩而立”,实在是暴殄天物,令“茶友痛、茶商快


论普洱茶人的自我修养

懂普洱茶的人,初见时为普洱茶的醇厚滋味所倾倒,享受着泡茶品饮的自在时光,沉醉在每一口的醇香悠远之中,直道茶亦醉人何必酒。


懂普洱茶的人,誓死捍卫普洱茶的本味与真性,拒绝一切“非正统”拼配茶。


懂普洱茶的人,不会为了美丽的躯壳和看似小巧便捷的包装而去追捧所谓的“网红”小青柑。

怎么样才是真正的会喝普洱?

厚滑糯,嘉木盈香

论普洱茶人的自我修养:始于本味,忠于真性,陷于底蕴。

说至此处,你还要喝小青柑吗?

普洱茶的品饮方法好茶都是喝出来的

在炒茶的推波助澜下,普洱茶渐渐地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关注的流行饮品。但是对于很多新手来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深谙普洱茶的品饮之道。那么普洱茶的品饮方法是什么呢?

对于初次品饮普洱茶的人来说,分步体验可以是入门最快的品饮方法。那么普洱茶的分布体验法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1、水性

水性主要是指茶汤对饮茶通道造成的刺激以及该类感觉程度的描述,这其中还包括了普洱茶汤的柔顺度、滑度和粘稠度。

2、回甘

不论是饮茶过后的舌面还是口腔等部位的生津回甘,一般来说只有陈放多年,品质好的普洱生茶舌面生津的效果会好一些,熟茶回甘就会快一些。

至于普洱茶的香气、喉感、水性这几个方面,完全需要自己去体悟。那么对于新手来说,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品饮水平呢?

屏气闻味

在自然的状态下,茶汤入口后,用舌头搅动2秒左右,慢慢的吞咽,整个过程中,屏住呼吸,反复几次后,如果都能做道,就说明普洱茶的品饮方法是正确的。

咀嚼茶汤

通过口腔的中上下颚以及舌头的运动来体验普洱茶茶汤的汤感。这也为了品饮普洱茶过程中对普洱茶的顺滑度、粘稠度以及柔软度的评估打下基础。

吞咽

尽可能的放松舌头,采用仰脖子的辅助动作来完成普洱茶的吞咽。这样,舌面在这个过程中会得到相对应的方式,味蕾对滋味IDE评估才会更加的客观。

回气

吸口气,但是不宜太深,闭口让气息从鼻腔从呼出。在呼气出喉的瞬间,用喉部挡下气,鼻腔中发出类似的“空”的声响,声音要发在喉部,而非鼻腔,反复几次,有助于喉感对茶的体验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