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与健康:普洱茶药用机理的研究(十一)

普洱茶与健康:普洱茶药用机理的研究(十一)

2019-03-27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普洱茶与健康:普洱茶药用机理的研究(十一)

厚是指茶汤入口后使人感到浑厚、稠密,口腔中有饱满而实在的感觉,将品茗者带入一种平和稳定的心境当中。水厚和茶汤浓完全不是一回事,厚与普洱茶质地有密切的关系,茶汤在一定的浓度溶于水中物质成分较多时,在口感上会觉得比较浑厚稠密。茶汤浓淡,受冲泡技术的影响,同样一泡茶,茶叶浸泡在热水中时间越长,茶汤就越浓,也就是说茶汤的浓度增加了。如浸泡时间很短,茶汤便会显得淡淡的,与水性厚薄无关。往往厚重以及甸实都是相伴共存的,所以说茶汤水性很厚重或很厚实,是指水性有厚之感。如一些纸绿印圆茶、福禄贡茶,水性都很厚重。

薄和厚恰好相反,薄是指轻、萧条之感,指茶汤入口后使人感到口感不足,没有坦荡舒张之气。灌木新树茶菁制成的普洱茶品和边境的一些普洱茶品,茶汤水性多半显得单薄。

利,与太薄的水性有关系,指茶汤入口后有触及利刃似的单薄、偏激、难过的感受,使人排斥和抗拒。一些生长在边境地区的普洱茶或现在新树茶菁所制成的新鲜青饼普洱茶品,茶汤水性多半会令人有利刃似的口感。

普洱茶经过长期紧扎密封,茶身很干燥,开封后立即冲泡品饮,茶汤水性常常会显得单薄,甚至会令人有利刃似的口感。但是如果开封后将茶置于较宽大的容器中约十几天或一个月,茶汤自然就能现出其应有的水性。

(二)普洱茶的口感

普洱茶常有甜、苦、涩、酸、水、无味等数种滋味,可能某种滋味单独存在于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时多种滋味并存于某一泡普洱茶中。其中甜是普洱茶品质上乘所体现的味道。苦和涩本来就是茶叶特有的味道,酸和水是普洱茶品质低劣的体现,所以普洱茶应尽量避去酸、水的味道。至于有的人习惯性将淡而无味视为普洱茶的味道,那么淡而无味就是一种无味之味了。

1.甜“谁谓茶苦。其甘荠。”《诗经·邶风·谷风》

“绝品不可议。甘香焉等差。”梅尧臣

“舌本常留甘尽日。鼻端无复鼾如雷。陆游

普洱茶属于大叶种的茶叶,成分相对而言就很饱和浓厚,经过长期陈化,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而糖分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于茶水里,使品茗者有甜的口感。清雅、淡然的甜意,提升了普洱茶的文化品位。上好的普洱茶,越冲泡到后面,甜味就越浓。在普洱茶的行

列中,红莲圆茶和圆茶铁饼都具有蜂蜜般的甜味,这是其他普洱茶所不及的。

以生茶茶菁制成的普洱茶品,茶汤中的甜味纯正清雅,最能代表普洱茶的真性。老树乔木茶菁制的生茶干仓陈化的甜味最明显。

2.苦

苦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这一点早已得到了印证。最早期的野生茶,茶汤苦得难以入口,经过我们祖先的长期的培育,由野生型茶树逐渐转为过渡型茶树最后才成为今天的栽培型茶树,这是一连串植物生理学的演变过程。普洱茶之所以有苦味,是因为其内含咖啡碱。茶之所以能提神醒目,也是因为咖啡碱对人体神经系统具有兴奋作用。普洱茶品茗者往往不仅仅透过苦味去求得提神醒目效果,也从略带苦味的茶汤中品味回甘喉韵的效果。用比较幼嫩的茶菁制成的普洱茶都带有苦味,如有荷香的白针金莲普洱散茶,或者现在生产的幼嫩的普洱茶,都带苦味。至于对苦味的处理,都是以冲泡方法来控制的,视品茗者对苦味的接受程度,而泡出适当的苦味茶汤。

3.涩

陈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陈老普洱茶已经无苦涩味了。没有了苦涩味,而仍然能表现其他茶味道的茶品,一般都被称为好茶。普洱茶有涩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涩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

4.无味

无味之味有着十足的禅境。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极品。

5.酸、水

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普洱茶应尽量避去酸水的味道。茶叶制作不精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酸味。这些带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经过三、五次冲泡后,有的酸味会逐渐减少。一般在新鲜的茶叶制作过程中,如果在“走水”的环节上处理不好,也会造成茶叶有水味。水味带给人稀薄、败坏而不新鲜的感觉。

本文节选自《普洱茶与健康》,

有用+10
分享

什么是普洱茶黄片?

并没有一本教科书上专门有十分明确的关于“黄片”的定义

什么是普洱茶黄片?

通常情况下,“黄片”,仅仅是在普洱茶界的提名,并不适用于其它茶类。其次,最早的关于黄片的说法是老茶树上的老叶子,长老了颜色会泛黄,就称其为“黄片”或者“老黄片”

我们现在统称的“黄片”,大多是指采摘茶菁的芽叶中,包含三叶及以上的大叶、老叶(一般不会超过五叶)。这些叶子由于叶质含水量相对较少,叶片相对疏松、粗大,杀青时较易失水变黄,且揉捻时又不宜成条,而被作为“黄片”拣剔出来,以保证茶叶的卖相和观感。由此可见,“黄片”事实上就是相对粗老且揉捻不成条的叶片.

什么是普洱茶黄片?

你知道如何鉴别普洱茶吗?

你知道如何鉴别普洱茶吗?

1、肉眼识茶

好的普洱茶外形色泽褐红(猪肝色),条索肥嫩、紧结,闻其味有淡淡的桂圆、玫瑰、樟、枣、藕等香味并伴有特殊的陈香。普洱散茶以嫩度划分级别,从级外、十级到一级、特级,嫩度越来越高,一般来说,嫩度越高品质越好。

质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四点:

一看芽头多少,芽头多、毫显的嫩度高;

二看条索紧结,厚实程度,紧结、厚实的嫩度高;

三看色泽光润程度,色泽光滑、润泽的嫩度高;

四是看净度,匀净、梗少无杂质者为好,反之则差。

普洱紧压茶外形要求厚薄一致,松紧适度,色泽以青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

2、开汤鉴茶

俗话说:乌龙闻香,普洱赏色。看完外形后,第二步是开汤鉴茶。取3-5克普洱茶放入壶中,用沸水冲泡,把泡好的茶汤倒入水晶玻璃杯内观赏汤色。普洱茶的汤色要求红浓通透明亮,在普洱茶的加工过程中,80%左右的茶黄素(TF)和茶红素(TR)氧化、聚合,形成茶褐素(TB),再加上较高的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形成了普洱茶滋味浓厚、汤色红褐的物质基础。

茶红素是汤色呈“红”的主要成分,在发酵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促使茶黄素氧化成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随着普洱茶陈期延长,发酵时间的增加,普洱茶中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逐渐增多,茶的汤色也就变得越来越红。由于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的产生与存放时间的正相关关系,在一定的年限内,普洱茶的“红”是鉴别普洱茶陈期的重要指标。

普洱茶的“红”又根据品质不同分为宝石红、玛瑙红、琥珀红等,其中以宝石红最为难得,为茶中极品,其次是玛瑙红,再次是琥珀红。茶汤泛青、泛黄为陈期不足,茶汤褐黑、汤色混浊不清、有悬浮物的则是变质的普洱茶。

3、叶底观茶

开汤后看冲泡后的叶底(茶渣),主要看柔软度、色泽、匀度。叶质柔软、肥嫩、有弹性的好,叶底硬、无弹性的品质不好;色泽褐红、均匀一致的好,色泽花杂不匀,或发黑、碳化,或腐烂如泥、叶张不开展属品质不好。

云南普洱古茶树的重要性与文化价值


  中国普洱茶网讯: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茶的种植和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社会现象形成了中华文明中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古茶树是中华茶文化的根,研究茶文化应该从古茶树的价值谈起,而云南的普洱茶受到众人喜爱与好评,较为突出的是普洱古树茶。

 

  中华灿烂的文化遗产

 

  人类对茶文化的研究与茶的产生、发现和利用相比,时间还不算长。据植物学家考证,茶树起源至今已6000万~7000万年了。在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始于上古时代,“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迄今已有5000~6000年。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象征,茶见诸文字是公元前200年左右,至今2000多年。由此可见从茶树的产生—茶树的发现—茶树的利用—见诸于文字,其时间之漫长,空间之浩大。古茶树是人类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一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的起源、进化、利用和传播等构成了古茶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何谓古茶树?2005年3月在我省召开的古茶山国际研讨会上通过的《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建议稿指出:古茶树是指分布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树及其群落,半驯化的人工栽培的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的百年以上的古茶园(林)。据统计,全世界的山茶科植物共23属,计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种,其中大部分布在西南。云南现存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千年以上古茶树30余棵,占全国的40%以上,100亩以上连片古茶园面积达20余万亩。有古茶树王国之称的云南所拥有的野生型、过渡型和栽培型古茶树、古茶园,在中国和世界具有唯一性,是重要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茶树起源的实物依据

 

  茶起源于中国,这是自古以来为世界所公认的。

 

  1824年印度阿萨姆省发现有野生茶树后,国际学术界曾产生过茶树原产地之争议,主流观点认为,有无野生茶树是确定茶树原产地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应当把野生茶树的存在、发现和利用综合起来分析才能确定。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这已为大量的史实所证明,而实物依据在当时却成了一个争议的问题。随后大量的事实证明,我国有10个省区198处有野生大茶树,最有说明力的是云南古茶树群的发现。

 

  1993年4月在云南思茅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普洱茶叶节期间召开了“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9个国家和地区的181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对古茶树、古茶园,特别是对澜沧邦崴古茶树进行了多学科的研究,根据生物进化和遗传与变异的理论。通过对茶树的分析研究,专家们认为,古茶树分为野生型、过渡型和栽培型,其中过渡型是较进化的野生型和较原始的栽培型的综合。澜沧邦崴古茶树的发现和研究及其前后发现的勐海巴达野生型古茶树、镇源千家寨古茶树群、勐海南糯山栽培型古茶树、澜沧景迈山古茶园,构成了一个野生型、过渡型和栽培型的完整的茶树起源利用的体系。云南现已发现的古茶树、古茶园是研究茶树起源和利用的活化石,是证明茶树原产地在中国,中心在云南的实物依据。

 

  民族社会学研究的新内容

 

  我国六朝以来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茶叶最初兴起于巴蜀。古时巴蜀的范围较大,居住民族中除巴人和蜀人之外,还有濮人等许多少数民族。在布朗族地方史《奔闷》中记载着他们的祖先叭岩冷倡导种茶的史事,在其古老的《祖先歌》中唱道:“叭岩冷是我们的英雄/叭岩冷是我们的祖先/是他给我们留下竹棚和茶树/是他给我们留下生存的拐棍”。

 

  由于茶给人类带来健康、利益和文化享受,在我省一些少数民族中就有了茶崇拜的史实。德昂族的咏茶古歌《达古达楞格莱标》(意即祖先的传说)中,就说茶叶是德昂族的命脉。关于茶的创世,古歌中写道:“……一百零两片茶叶在狂风中变化/单数叶变成了51个精悍的伙子/双数叶化为25对半美丽的姑娘”,他们在茶神的指引下组建家庭繁衍后代。这既是一首咏茶古歌,也是该民族的创世说。

 

  我省普洱茶古六大茶山,因茶而兴盛,以贡茶享誉京城,于是人们把茶当作“衣食父母”,举行茶王祭祀活动。茶崇拜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中华古茶文化的一大特色,它对开展我省茶文化旅游有重要的价值。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所追求和珍视的,除了物质利益和感情生活,还应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此,我们不但要把人类所拥有的一切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下来,还要不断地修复和完善那些已经损坏的自然、文化遗产,古茶树的保护就是其中一项重大的工程。让古茶树,古茶园能在我们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长久地拥有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