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喝普洱茶,是选生茶好还是选熟茶好?

喝普洱茶,是选生茶好还是选熟茶好?

2019-03-27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喝普洱茶,是选生茶好还是选熟茶好?

图为:2006年加嘉老同志七子饼茶普洱生茶

许多茶友在选购普洱茶的过程中,首先会遇到的问题就是:到底是生茶好还是熟茶好?

稍微对普洱茶有了解的茶友都知道,生茶和熟茶,两者在外观、汤色、香气、滋味、口感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但老生茶和熟茶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果是比较关注普洱茶是否能够升值,大家可能普遍认为,生茶的存放价值高于熟茶,能更好地实现越陈越浓越香。

所以,到底应该选生茶,还是选熟茶?

喝普洱茶,是选生茶好还是选熟茶好?

图为:2007年老同志普洱贡饼(中期茶)普洱熟茶

从品饮时间来看,熟茶因为多了渥堆发酵的工序,综合表现非常接近老生茶,因此新茶就可以品饮;而生茶在新茶时期往往茶性较寒,苦涩味较强,适口性并不好,只有经过陈放后,品饮价值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所以如果是要立即品饮的话,熟茶是更好的选择。

从价格方面来说,无论生茶熟茶,价格都有高有低,口粮茶、礼品茶、进阶版……每个层次的普洱茶,都有不一样的定价,贵的也不一定就更好,根据个人能力,选择喜欢的那款就可以。

至于生茶和熟茶的存放价值,并不能一概而论。有茶友认为,好的原料都用去做生茶了,生茶的转化空间会明显高于熟茶,事实真是这样吗?随着渥堆发酵技术越来越成熟,以及熟茶越来越受重视,更多的好原料用于制作熟茶,早期制作并存放到现在的天价普洱茶中,并不乏老熟茶,显而易见,熟茶也能越陈越浓越香,也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喝普洱茶,是选生茶好还是选熟茶好?

其他方面,熟茶更温和,保健功效更显著,适饮人群也更广;如果想要追求比较浓烈的口感,生茶也许更适合……总之,生茶和熟茶各有特点,综合考量自己的喜好和喝茶的目的,选择最适合的那一款普洱茶就好。

有用+10
分享

不同的普洱茶泡法不尽相同,因茶而泡才会好喝!

  普洱茶种类很多,不仅分生普熟普,还分新茶老茶。除此之外,松紧度不同、嫩度不同的茶,差异都还是挺大的。

 

  喜欢喝普洱茶的朋友,平时应该也接触过不少种类的普洱茶,可能也会对冲泡方法有些疑惑。不同的普洱茶要用不同的泡法,才能泡出最好的味道。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讲讲不同的普洱茶要怎么泡。

 

  新茶怎么泡?

 

  生普

 

  新的生普,茶性上有点接近绿茶,冲泡中要避免因高温闷泡而出现“熟汤味”。用沸水冲泡,时间不能过久,或者可以稍稍降低水温。

 

  熟普

 

  正常情况下,新熟普与老熟普相比,可能会一些不足之处,如茶汤不够透亮、香气不够纯正、滋味不够醇厚等,所以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通过高温润茶有助于渥堆味的散发,略降温冲泡,冲泡时间不能太长,以避免苦涩味和出现“酱油汤”。

 

  老茶怎么泡?

 

  老茶经过长期的存放转化,内含物质变得更加丰富,但久存也有产生陈味的可能性。

 

  对于老茶,无论生、熟一般要求高温醒茶、高温冲泡,有利于陈味的散发。用紫砂壶冲泡,也能对茶汤有修饰的作用,也更能凸显老茶醇厚的滋味特征。

 

  老茶经过沉淀,已经进入一种平稳的状态品质平稳,前几泡可快速出汤,后几泡可慢慢延长时间。优质的老茶,是可以冲泡七八泡甚至十泡以上的,可慢慢体会每一泡的变化。

  松紧度不同的茶怎么泡?

 

  普洱茶有分紧压茶和散茶,紧压茶里其实也有松紧之分。在撬茶时可以感受到容易撬下来的茶较松散,而另一些较难撬开的茶较紧结。

 

  松紧度高的茶

 

  一般而言,较紧结的茶在润茶时需要水温高、时间长才能充分舒展,一旦舒展开来,浸出速度快,冲泡时间就要缩短。经过头两泡快速出汤之后,可以缓一缓节奏,稍微延长冲泡时间,你会惊喜地发现,一杯好茶又在手中。

 

  松紧度低的茶

 

  比较松散的茶则轻柔地润茶,正式冲泡时,每一泡都要比前一泡稍微延长一点时间,越往后延长的时间越长,才能让茶汤平稳地发挥出来。

  嫩度不同的茶怎么泡?

 

  生普

 

  较细嫩的生普冲泡温度要比粗老的生普冲泡温度稍低,避免产生闷熟气。

 

  熟普

 

  较细嫩的熟普,如含芽率比较高的宫廷普洱浸出速度快,不耐泡。润茶时要注意不可太久,避免茶味过度流失,冲泡时每泡残留一点茶汤在壶中,以保持其滋味的稳定性。

 

  较粗老的熟普因滋味浓强度下降要增加投茶量,延长冲泡时间,可采用高温冲泡,甚至煮饮。

普洱茶的“真香”与“假香”

普洱茶的“真香”与“假香”

普洱茶文化在明、清等史籍中虽有记载,但零星分散,而且缺乏系统性和具体性。而从民国初期起,特别是从其末期起至本世纪初,该茶传统文化几乎已经断代,少数延伸部分又误入岐途。复苏初期,又起步于远离该茶根据地的香港和台湾,使其实质性文化多数严重脱离实际。到追根朔源,来澄清纠正时,已经冰冻三尺,谬论泛滥,混乱不堪!故须逐步修正。

一、工艺与茶类的“传统”与“非传统”

“传统”工艺及其茶品,是指古代历史上就有的正统工艺和茶品。“非传统”工艺及其茶品,是指古代历史上虽有,但不属于正统类型的工艺及其茶品,或者历史上没有而现今才有的奸诈工艺及其茶品;

1、传统初制工艺与茶品

依据滇西南最早生产普洱茶的民族在唐初都还普遍生食的实情、唐樊绰《蛮书·物产》中“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的记载和清末贡茶《札文》内“生、熟茶芽”的记载,历史上的普洱茶传统初制工艺和茶品分为“生制”的“生茶”类和“熟制”(即锅炒至熟)的“熟茶”类。其中,“生制”程度虽难免有差别,但以其汤水不浑浊为准;“熟制”的“熟茶”类,按古人的“熟”义和“清香独绝”及“淡香如荷”的描述,应是炒制到刚熟透左右程度,也就是梗叶都纯黄绿色,并且其汤水不浑浊为标准,包括偏绿而带黄(含梗可微红)和偏黄而带绿(茶梗非紫黑),且汤水不浑浊的基本合格情形。忌讳明显偏生或偏熟。使茶梗明显发红或使茶呈墨绿色的炒青要求,都不是传统初制要求。

为了避免鲜茶老、嫩混炒,顾嫩而误老,顾老而误嫩的矛盾,炒青前的萎晾过程中将二梭(即黑条)、黄片挑拣开来,或仅将黄片挑拣开来(二梭入芽尖),并挑弃老梗及老把头,然后分别杀青的工序,是传统而合理的工序。

2、传统复制工艺与茶品

普洱商贩茶的复制,先是毛料的筛拣,主要挑尽黄片、红色或绿色老梗与老把头和其它杂色及杂物。其次是蒸压,即紧压为圆饼或方(砖)饼,若毛料初制是二梭(黑条)连着芽尖炒青者,则直接按原料蒸压;若毛料初制是二梭(黑条)与芽尖分离炒青者,则将芽尖与二梭混匀后就蒸压。既不将二梭包在芽尖内;更非将帕卡和黄片(粗老茶)包在二梭(黑条)内心,最外再包芽尖的奸诈工艺。后两类工艺及茶品,都不属于正统的复制工艺及其茶品,属于奸诈工艺及其茶品,即古籍所载“以愚外贩”的“改造茶”(即欺骗外地商贩的伪造茶)。这两种复制工艺茶都容易霉变,尤其末类工艺茶更容易霉变。

某些人所谓“藏人称赞黄霉茶最佳”的“藏人所饮‘红汤茶’”,除了可能是正常的是“传统生茶”和“晒红茶”等类以外,就是霉烂茶;某些人所谓“港人饮用‘红汤茶’”,无疑是遗传至今港人仍然误以喜好的所谓“老茶”,实际几乎都是霉烂茶。他们所误解的“陈香”,实际不是真正的“香”,而是霉臭味或陈霉味,或“潮闷味”或其它杂异味。

二、普洱茶的“正常”与“异常”

普洱茶的“正常”与否,包括原料、初制、复制和保存多个环节中的“正常”与否。

1、原料的正常

普洱茶原料的正常与否,主要是指先天品质正常与否,即鲜茶先天的天然性和区域品质的适合度。先天的天然性,包括生态度和根系发达度及树干高度等的基本合格与否;区域品质的适合度,包括茶树生长的土壤类型和气侯环境等的符合与否。鲜茶品质正常,是茶品正常的前提基础。品质正常鲜茶为料,才能初制出“真香”的毛茶。

2、初制正常

初制正常的前提条件是采摘或挑拣正常,然后是炒青和揉制正常,即炒成黄绿色,包括偏绿带黄(梗可浅红)和偏黄带绿(无墨绿色),无杂色或杂色少,梗非明显红色或绿色;揉制须揉为紧条。最后是及时干燥到位,无馊味、酸味和杂味,汤水不浑浊。茶梗(包括老梗和老把)明显发红、叶片鲜绿的茶,其气味不是“真香”,而是生臭;茶梗或叶片带暗绿色的茶,其气味也不是“真香”,而是“腐臭”;茶梗和叶片色杂的茶,其气味更不是“真香”,而是“杂异味”。

3、复制正常

普洱茶复制工艺的正常与否,包括毛料正常与否、包心与否、及时复干燥到位与否。其中,毛料正常与否,就是毛料是否符合初制工艺的合格度、受潮或霉变与否、受污染与否等。包心与否,就是指是否采用以芽尖包裹二梭在内心和以芽尖将二梭、黄片及粗老茶从外到内依序包心。及时复干燥到位与否,是指紧压出的茶饼是否在三整天以内干燥到压饼前的程度。

茶饼包心工艺,本是明代和清代在川、滇交界“土人所造”的奸商“改造茶”(即伪造茶)工艺,即以“六大茶山”“芽尖茶”为“盖头”包在外层,内裹异地低劣且粗老茶的茶饼。民国期间,被佛海茶厂李拂一、范和钧、谭方之等人引以沿用。由于其普遍“包心”,而且蒸压前“潮水”,茶饼不易干透,驮运途中极易霉烂,茶汤极易变红。因而被“熟茶派”引以为所谓“熟茶”的“历史依据”,多次重复强调、津津乐道,所谓某某遗留有“记录”(记录多为错误)。但它并非理所当然的正常而正统的工艺,是赤裸裸的奸诈、低劣工艺。

三、保存正常与否

普洱茶的保存正常与否,是指茶品在存放期间是否受失误性潮湿(湿水未及时干燥或连续多天受68%以上空气湿度)和霉变(泡渣带黑色),是否受灰尘、气体、气味等污染,是否受微小动物污损等。

四、普洱茶的“真香”与“假香”

普洱陈茶的“真香”,即纯净的“陈香”,是指毛料初制、饼茶复制、茶品保存等各环节都符合上述要求的茶所散发的气味。至少也是初制和复制都无明显失误,保存期间不曾受失误性“潮闷”和霉变,茶品泡渣不带黑色的茶散发的气味。其中,凡是冲泡的茶渣带有碳黑色的茶品,都是曾霉变的茶品。凡是泡渣带有碳黑色的茶的气味,都不属于“真香”,而是“假香”!也就是霉臭!由于多数“港、台‘老茶’”的泡渣都带有碳黑色,其气味几乎都不是“真香”,而是“假香”,即陈霉味或杂异味。由于所谓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老茶”,多数都存放于空气湿度连续远超68%的环境,其泡渣也带碳黑色,其气味也不是“真香”,而是“假香”,亦即霉臭味或杂异味。同样,由于“熟茶”的泡渣几乎都带有碳黑色,所以“熟茶”几乎都是霉变茶,其气味不是“真香”,而是赤裸裸的霉臭和腐臭!只是因它经高温烘烤,使臭味变成似“香”而实“臭”的特殊气味,不易被外行人判别而已。

所以,某些人所谓“熟茶有‘陈香味’”,这好比是,把干牛粪经过高温烘烤或油炸变出的臭味,误当做“陈香味”。

请切切牢记:泡渣带碳黑色的茶,都是霉变茶;泡渣带碳黑色的茶的气味,都不是“陈香味”,而是霉臭味或杂异味!目前市面上普遍误解的所谓“陈香”,其实几乎都不是“香”,而是霉臭味或杂异味。(

普洱茶:我在茶山行走中认识你之勐宋那卡

普洱茶:我在茶山行走中认识你之勐宋那卡

作者雨婷说:“如果静坐茶桌,我会以艺演绎茶本味。若是暴走茶山,我会淋漓记录茶源,用客观带回真实。茶艺是茶的表达。茶源是茶的根本。学茶以来,幸运的是能走遍茶山,寻得茶源。行走在茶路上。始终保持初心习茶艺,保持热情走茶山。只愿能呈现出客观的语言,真实的文字,抓心的图片。”今日和你共享作者茶山行系列图文之《普洱茶:我在茶山行走中认识你之勐宋那卡》。

普洱茶:我在茶山行走中认识你之勐宋那卡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勐宋乡,有一个独占勐宋众茶寨之首的地方——那卡。那卡是勐宋古茶区,最具美名的一个茶寨。那卡东面,和景洪相连。南面和格朗和相连。从勐海出发,取道工业园区。勐宋乡并不难找,但那卡却是位于勐宋至隐的地方,宛如藏在深闺的少女,把羞涩与至纯演绎到极致。

普洱茶:我在茶山行走中认识你之勐宋那卡

在名山头充斥着普洱茶市的今天,那卡作为一个小茶寨,不争名,不抢利。静静在那,没有炙热之感,也没有被遗忘的趋势,以简单的平和之美,占据了一部分茶人的心。进入勐宋乡范围内,便可以感受到一个古茶树大乡的气势,绿树成荫的路旁景致,伴随一路。宁静之感,随处可见。勐宋茶寨众多,最为受欢迎不过那卡,保塘,曼西林。三个茶寨,虽处一地,村寨建筑和茶品滋味却各有不同。初进那卡,坐落在小山坡上的茶寨,寨屋顺地势渐高分布。整齐中,还有一种严谨在其中。

普洱茶:我在茶山行走中认识你之勐宋那卡

站在寨前,一眼看去,寨屋密集分布,并看不到茶树。这是勐宋茶寨的一个共性,茶园与村寨是分开的,顺路穿过那卡,即可到达那卡寨后的古茶园。那卡古茶园生长于摘自背后的小斜坡之上。如果换做是一般茶园,斜坡是比较好行走的,但是那卡茶园的地面却是绝然不同的。土质松软到行走之时,便会下陷。这是那卡茶农对茶园维护的一种方法,使茶园中土质疏松,定期进行翻土,这样的松软空隙大的土壤,有利于养分物质的渗透。

普洱茶:我在茶山行走中认识你之勐宋那卡

在各个地区的茶园进行实地记录后,发现,土质松软,养分渗透充分的茶树,树干树形也许无异于其他茶树,茶树鲜叶的色泽,叶片颜色更显油亮。这也就决定了茶叶干茶的乌润感。很多时候,喝茶,看干茶,色泽乌润的茶,香气与滋味要略高一筹。很大程度是因为茶树吸收的养分充足。

普洱茶:我在茶山行走中认识你之勐宋那卡

那卡,从茶寨,到茶树,再到干茶茶汤,都给人一种不争,沉静中透显沉稳的感觉。肥壮的芽叶,墨绿显毫的干茶,呈现的茶香,带有幽幽清淡花香。花香一直是勐宋茶的特点,为何说那卡与其他几个寨子茶品口感有所区别呢?勐宋大多数茶寨茶香近似清淡花香,而那卡在清淡花香之下,还会透显出淡淡果甜香,在清淡的香气中,增加一丝清甜,是很特殊的一种香气体验。

普洱茶:我在茶山行走中认识你之勐宋那卡

茶汤在口中,第一感知便是甜味,汤水在舌面,首先只感觉清甜感附于舌面上。顺滑的茶汤在口中停留片刻,方能感受到茶汤惯有的苦涩。苦味停留舌面很短,就会化为饱满的甘甜,甘甜中还有清淡花香。茶汤的涩味停留在舌面的时间会稍显长,茶汤的涩感,却是令人很舒服,舌面不是刮舌感觉,反而清甜会随着涩感在呼吸之间,渗入更深处的舌根与喉间。

普洱茶:我在茶山行走中认识你之勐宋那卡

那卡茶,具有勐宋的独有香气,也独具自身的特殊汤感,茶汤在口中的甜味,加之每泡都浓郁的花香,感受回甘的同时,再闻公道,蜜香填满整个呼吸道,顺畅而浓郁。也许那卡并没有独特的入口滋味,但是各项都均衡的滋味,确实是可以达到和美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