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科普中国|“喝普洱茶致癌”的说法实为无稽之谈

科普中国|“喝普洱茶致癌”的说法实为无稽之谈

2019-03-27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科普中国|“喝普洱茶致癌”的说法实为无稽之谈

突然之间被“怎么看普洱茶致癌”的问题和文章刷了屏,其实这问题出现好几年了。“普洱茶致癌”的说法是因为普洱茶中有黄曲霉毒素,而普洱茶行业则一直在试图证明“普洱茶中不会有黄曲霉毒素”。事实呢?科普真的很重要!

普洱茶生产过程中会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

事实:黄曲霉毒素的产生需要有“黄曲霉菌”和“适宜条件”这两个要素,普洱茶的生产过程在这两点上并不利于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也就是说,普洱茶行业“证明”普洱茶生产过程中不产生黄曲霉毒素,并不意味着造假。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也表示,真正品质优良的普洱茶几乎不可能出现黄曲霉毒素污染。

曾有普洱茶被检测出带有黄曲霉毒素是怎么回事?

事实:2010年广州市疾控中心发布的对广州某市场70份湿仓普洱的检测结果,不仅检出,还有8份样品超过了5ppb(1ppb为十亿分之一,即微克/公斤)。但请注意是“湿仓普洱检测结果”。

科普中国|“喝普洱茶致癌”的说法实为无稽之谈

所谓“湿仓”,其实是故意把茶叶放在温暖湿润的仓库里储藏使之更快地发生“后发酵”。这样的环境中,存在着茶叶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可能。

科普中国|“喝普洱茶致癌”的说法实为无稽之谈

陈茶仓储专家、茶文化专家吴顶明指出,70份普洱茶中检测出的黄曲霉毒素并非茶叶自身产生,而是因为仓储条件恶劣,导致茶叶被储存环境中的黄曲霉毒素污染。

干仓成为主流,湿仓早已成为行业中人人喊打的产品,把所有普洱茶都冠以“致癌”的帽子,是极度不负责的做法。

长期喝普洱茶是不是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事实:从“检出黄曲霉毒素”演绎出“喝普洱茶致癌”,是典型的脱离剂量谈毒性的流氓行为。

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浓度很低,不可能让人急性中毒。它最主要的危害,是长期摄入会增加肝癌的风险。在各种黄曲霉毒素的类型中,B1的致癌性是最强的。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科学家们总结出黄曲霉毒素B1的摄入量与肝癌风险的关系:每公斤体重每天吃1纳克黄曲霉毒素B1,每一千万非乙肝患者中每年大致增加一例肝癌;而对于乙肝患者,则是每一百万人中每年增加三例。

科普中国|“喝普洱茶致癌”的说法实为无稽之谈

目前监测到的茶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大多数都在5ppb以下,只有少数超过这个量。我们按10ppb来计算,一般人每天喝的茶叶是几克,我们按10克来算,那么其中含有的黄曲霉毒素总量是0.1微克。而且,粮油中的黄曲霉毒素被直接吃进了体内,黄曲霉毒素难溶于水,并不容易溶解到茶水中,实际上喝到体内的量还要低于茶叶中的含量。即便假定它全被被泡到茶水中,0.1微克含量也只相当于上面计算出的从粮食中摄入的总量的1%。也就是说,如果你担心喝普洱茶会致癌,那么吃饭导致的致癌风险比它要高100倍!

普洱茶中到底有没有黄曲霉毒素?

事实:概率极低,低到几乎不可能。黄曲霉素的生长条件是黄曲霉作用的基础物必须是含有蛋白类、糖、脂肪为主的物质,虽然普洱茶也有及少量的蛋白、淀粉和脂类物质,但含量实在太少。

并且,在发酵过程中,普洱茶中少得可怜的蛋白质被水分解成氨基酸,微量的淀粉又被转化为碳水化合物,更少的脂类物质在厌氧发酵中由于多酶体系的作用转化为醇类物质,成了芳香类物质的一种。由于缺少转化黄曲霉毒素的物质条件,因此普洱茶几乎不可能出现黄曲霉毒素。

为什么茶叶没有国家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

事实:国家标准没有制定茶叶中的黄曲霉毒素限量,并不是“立法缺失”,而是经过风险评估,综合考虑茶叶中“可能出现的黄曲霉毒素含量”和“消费者每天的茶叶消耗量”,认为茶叶中的黄曲霉毒素不会危害公众健康,所以“没有必要制定标准”。

实际上,黄曲霉毒素在农产品中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把“不含有黄曲霉毒素”作为粮油的安全标准。现行的中国标准是:花生和玉米以及它们的制品,限量为20ppb;大米及其制品,限量是10ppb;小麦、大豆、坚果及其制品,限量标准是5ppb。这个标准,在国际上也并不算低了。

综上所述,“喝普洱茶致癌”的说法实为无稽之谈。消费者在选购时,只要注意不选购过于便宜、纸包上有水渍,茶饼明显发霉(比如起白霜、有霉点)或味道不悦的茶饼,不喝不清亮、甚至出现的霉味的茶,基本不会出现问题。(本文来源:科普中国,

有用+10
分享

对于普洱熟茶,是纯料好还是拼配好?

  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是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在普洱茶市场中,同样是新一轮的消费升级驱动着产业结构调整。茶饮从基本解渴需求向品茶需求转变,应该是普洱茶从消费时代转向品饮;从品饮需求向健康需求转变,最后从健康需求向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转变以及晋升。

  如今,中国有超过2亿的新中产阶层,他们对生活品质有追求,也有态度,有购买能力也更愿意去选择高品质的商品,包括更佳的口感、更有品质的茶饮产品。熟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总是不温不火,一方面是市场引导方向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熟茶的原料或者工艺的问题,品质总体水平不高,市场价格偏低,企业也没有动力去投入资金和技术提升熟茶制作工艺,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熟茶市场的长期低迷。

  当不断升级的普洱茶消费者开始对熟茶提出了更高的品质需求,而少数有先见之明的茶企也从熟茶的原料和工艺上做了提升,生产出优质的熟茶时,很快就能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而且大家也突然发现,曾经印象不那么好的熟茶,原来也可以那么好喝,有那么好的口感。过去的时光里茶芯莲也不惜成本制作了几批好质量熟茶,如今守得云开见月明,甚至还出现了专做熟茶的企业,比如五正熟茶、厨心熟茶等。这一波“熟茶热”正是在需求侧与供给侧双方的引导与推动之下引发的。

  与其强调原料和工艺,不如用产品告诉消费者什么是好熟茶

 

  伴随着这一波“熟茶热”而出现的,还有“高端熟茶”“古树熟茶”“春茶发酵茶”“小堆发酵茶”“离地发酵”等等新技术、新概念频出,其出发点都在于提升熟茶品质,或许还有提高售价的由头。我们鼓励创新,但是普洱茶上的创新首先不能悖离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核心价值,如果一些创新工艺能够让普洱茶在新茶阶段好喝、适口、有愉悦感,但是并不适合后期陈化。比如,在熟茶的干燥环节,如果使用了高温干燥,甚至灭菌处理,这种方式可以快速除去熟茶的异杂味,还能使汤色红浓透亮,甚至出现所谓的“焦糖香”,但是这样处理过的熟茶就没有了后期转化的空间。这些茶也可以被允许存在于市场上,但是必须要在包装上注明提醒消费者尽快喝完,或者标注最佳品饮期,建议不要存储之类的文字。

  至于“古树熟茶”“小堆发酵”,这两个概念是相伴而生的。因为是古树就意味着量不大,无法做数吨茶叶的传统大堆,只能以木箱、竹筐、不锈钢金属箱等为容器做小堆发酵。暂不评价这种工艺的优劣,而事实上,作为消费者,能够真实触摸和品饮的只有最后的产品,什么原料什么工艺对于熟茶的消费者来说,意义并不大,好喝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还有安全和卫生。

 

  当然了,企业强调和宣传熟茶的原料和工艺,是为了让产品价值被认可,但是,熟茶发酵是一个七分靠人,三分靠天的技术活,不是有好的原料和好的工艺就一定能够生产出好的熟茶,当然,反之,原料和工艺都不好,肯定不会生产出好茶。在熟茶的宣传推广上,与其强调原料和工艺,不如用产品告诉消费者什么是好熟茶,消费者喝懂熟茶了,认可该产品的品质了,自然会愿意为高品质熟茶的高价格买单。

  这里来给大家分享一些熟茶常见问题:

 

  普洱熟茶是纯料好还是拼配好?

 

  纯料好还是拼配的好?就好比左手和右手,哪一只手好?有的人追求纯料,喜欢单一,不做他选,有自己爱好的山寨纯料。

 

  普洱熟茶无论是纯料茶还是拼配茶,质量都有优劣,拼配茶的水平也有等级上下之分,拼配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茶叶的特性,层次明显,汤感滋味较为丰富,在存放过程中会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口感上的变化;如果你需要品饮时的滋味、层次感或者后期存储的话,那你可以选择拼配,不过拼配相对来说,对技艺的要求较高,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掌握;从以上概念区分,你就能根据自己的口感选出自己适合的是拼配茶还是纯料茶。

  熟茶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储存几年可以达到最佳?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如果我们把熟茶的后期存储想象成一个简单的缓慢的化学反应,那么它的实质就是一部分物质在减少,一部分物质在增加。

 

  而茶叶在某种物质的绝对数量或者是比例达到某个数值为最佳的研究还没有最终结果,所以所有关于这类问题的答案只代表个人的片面理解。

普洱茶16名品简介

  位于当今西双版纳境内的古“六大茶山”在昔日繁荣鼎盛时期,经营茶叶的商人开设制茶的商号、茶庄遍及各个茶山,创造出的普洱茶传统制作手工艺达到了顶峰,制作的普洱茶及其品牌留芳古今。由于品质超群,倍受欢迎,还获得了清朝皇宫赐扁嘉奖。

 

  金瓜贡茶

 

  普洱金瓜贡茶

 

  是现存的陈年普洱茶中的绝品。港、澳、台茶界称其为“普洱茶太上皇”。该茶生产始于清正七年(1729年),选取西双版纳最好的女儿茶,以制成团茶,散茶和茶膏敬贡朝延。金瓜贡茶或金瓜人头贡茶,据传均由未婚少女采摘的一级芽茶。采摘的芽茶一般先放之于少女怀中,积到一定数量,才取出放到竹篓里。这种芽茶,经过长期存放,会转变成金黄色,故人头贡茶亦称金瓜贡茶或金瓜人头贡茶。其制作时间已有200多年历史,此品加工者为普洱贡茶厂,原料及初制出自西双版纳倚邦茶山。

 

  福元昌圆茶

 

  倚邦和易武两大茶山,曾演绎了清代普洱茶最为辉煌的篇章。创于光绪初年的“宋云号”、“元昌号”两个茶庄均在倚邦、易武两个茶山。其中“元昌号”设在易武的茶厂名为“福元昌号”,专门采用有别于倚邦小叶茶种的易武山大叶种茶精制而成。现最古老的“福元昌圆茶”,产于光绪年间,已历时100多年左右。《普洱茶记》云:“百年福元昌圆茶,享‘普洱茶王’之誉。

 

  同庆号老圆茶

 

  清代中、后期,倚邦茶山没落,易武茶区崛起,云集了云南当时众多茶商,他们设厂制茶,引进先进制茶工艺,以大叶茶种的阳春细嫩白尖制茶,使易武从产茶量和茶质两个方面都一跃为古代西双版纳版纳六大茶山之冠。同庆号茶庄于1736年在易武设厂制茶,在易武的制茶历史就达百余年。

 

  同庆号圆茶分为内票和内飞两种,1920年以前是“龙马商标”,之后则是“双狮旗图”,两者以1920年以前的茶品为绝品。采用最好的竹箬包装,表面是浅金黄色,捆绑所用的竹篾及竹皮,颜色与竹箬相若。同庆号老圆茶的特点为幽雅内敛,绝冠群伦,是极柔和性的优美茶品,被视为国家级绝品,享有“普洱茶后”的美誉。

 

  敬昌圆茶

 

  清光绪年间,个体茶商纷纷介入普洱茶出口业务。制茶工艺与同庆号茶庄不相上下的敬昌号(后改为信昌号)茶庄,取曼洒最好优质的茶菁,以制“七子饼茶”为主,然后用牛帮或马帮运往老挝,再装船运往越南、傣国和香港等地销售。敬昌圆茶之所以价值连城,可遇而不可求。究其原因,除品质优异外,其制作工艺和包装也令人迷醉。敬昌圆茶,压制技术一流,饼体丰满而富有韵致,饼沿不求原子薄一致,但带有强烈的节奏感,手触之养手,目测之美目。其外形,茶菁凸凹,叶叶清晰排列,优美之致。天下普洱茶无—能与其较量形式之美。其现存者大都为40年代的产品,每饼直径为20.5公分,重330公克,且系野樟香型,水性极度细柔,入口即化,为普洱茶品中水最为细滑者。

 

  杨聘圆茶

 

  在清朝初期及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在茶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却是倚邦茶山,以种植小叶茶而著称。杨聘号茶庄建于民国初年,以倚邦小叶种茶为原料,其所制“杨聘圆茶”现存较少,其饼身较小,直径约19公分,每饼重约280公克,每饼有一张5X6.8公分立式内飞,白底红字内文有“本号开设倚邦大街炼提透心净细尖发客贵商光顾者请认明内票为记”及“杨聘号”等字。据专家考证及品评、“杨聘圆茶”现存最陈者为60年左右,其茶汤清香,水薄微酸,是典型的倚邦小叶种的普洱茶品。

 

  同心圆茶

 

  同心圆茶有“早期”和“后期”之分。是同心号茶庄所制,同心号茶庄创办于1733年,原名为顺祥号,亦称中信行,设厂于易武镇。清朝时所产茶品目前已绝迹,现存均属1921—1949年间的圆饼茶。1921~]934年间所产的同心兴圆茶称之为“同兴早圆茶”。1935~1949年间的则称之为“同兴后期圆茶”,这一时间所产的同兴圆茶都各有少量,且又均为绝品。

 

  无论早期还是后期,同兴圆茶的内正都有这样的文字“本号未办易武倚邦山松顶上白尖嫩茶”(曼松顶上茶园,在旧时就是高品质茶叶的代名词)。

 

  192l年前后,同兴号茶庄产茶500担,是当时的茶叶豪门之一。设厂于易武,用倚邦之茶菁为源料。现有同兴圆茶,早期者陈期70多年,后期者亦有60余载。两者之间茶性相袭,是倚帮普洱茶的代表,又可显示出同兴号茶庄制茶技艺非凡。

 

  同昌圆茶

 

  同昌号茶庄始创于同治七年(1869年),该茶庄几度易主,茶品名有三种。最早原昌号圆茶已不复得,至今所存者皆为30年代后的标明“主人黄文兴”或“同昌黄记主人”之茶品。“同昌圆茶”品质最好,饼身厚实并呈深栗色,条索扁长,白毫粗硕,可明显看出梗叶一体的茶菁,自然美观,油面光泽极佳。同昌圆茶和同昌黄记圆茶使用的是易武茶菁,但据品茗大师们品鉴,应都为倚邦茶品。

 

  鼎兴圆茶

 

  产于1940年勐海茶厂。鼎兴号茶庄专生产高级普洱茶品著称。现行世有鼎兴圆茶,有红圆茶、蓝圆茶和紫圆茶三种,其区别因内飞颜色的不同。红圆和蓝圆,品质相似,陈期都在60年左右,是普洱茶精品,而紫圆则品质欠之。红与蓝,茶饼颜色较深,成暗红色,条索卷实,油面光泽,且饼身较薄,紫圆饼身颜色较淡,茶叶多为单叶老茶菁,油性少,条索揉卷较松,还参杂了许多黄薄之叶,且是普洱茶中饼身最厚者。鼎兴红、蓝圆茶内票的注册商标为“星月”图案,暑“本号选办正山细嫩雨前春尖芽茗加工揉造发行有防假冒特印为记”等字样。(“正山”本意是易武山,旧时易武茶山以产“阳春细嫩白尖”而出名。)

 

  可以兴砖茶

 

  可以兴砖茶庄1925年由周文卿创办。30年代中后期是其黄金时代,每年产茶约1200担左右。可以兴砖茶是用细黑条索,上好的勐海普洱茶菁制造的,它堪称黑色普洱茶的标本。在台湾、香港等地尚有极少的产于40年代末期的可以兴砖茶,它用事实告诉人们,在更远的时间段上,勐海民间己开始书写砖茶史了。

 

  鸿泰昌圆茶

 

  鸿昌号茶庄初创于倚邦,是生产经营普洱茶的又一老字号,又是普洱茶外销的急先锋。在30年代,鸿泰号茶庄即在泰国设立了分公司,名为“鸿泰昌号”,后又在香港及南洋各地设立了代理公司,堪称普洱茶历史上的第一个宠大的“普洱帝国”。现存的绝品存期有70年之久,且品格直逼任何一种大叶茶种的普洱茶极品。鸿昌茶庄的总部一直设在倚邦。消失于人民公社成立之后。设在泰国的鸿昌号至今仍然存在着,以越南、泰国、缅甸等国的茶菁制鸿泰昌普洱茶品,故“鸿泰昌圆茶”是“边境普洱”,即最为普通的普洱茶的代表,是一个孤悬海外的普洱茶王国。在海外,仍存在着一个中国人开设的普洱茶王国,这的确是一件有意味的普洱精神。

 

  红印圆茶

 

  红印圆茶又称现代普洱贡茶,始制于1940年范和钧创办佛海茶厂之时。其饼茶内正均为红色印记,且茶饼的外纸正面都印着“八中茶”中茶公司标志。在八个“中”字组成的圆圈内,有一红色“茶”字。在中茶公司所产的普洱茶品中,而冠以“八中茶”标志者且又“茶”字为红色者,只有红印普洱圆茶和红印云南沱茶,是空前绝后。

 

  红印普洱圆茶除了其身世价值外,茶品品质亦属现代普洱茶中的上乘之品。除了茶菁肥硕,条索饱满,颜色粟红,茶面油光、茶汤透红及叶底柔软新鲜等品质外,其中茶内正完全埋在茶饼中央,是旧式压模制造,使用古老制作工艺,无不是脐臼圆型饼茶,茶汤厚酽、有兰香或野生樟香味,红印圆茶,是勐海茶厂得以在现代普洱茶史上笑傲群雄的依据之一。

 

  绿印圆茶

 

  绿印圆茶系勐海茶厂40~50年代制作的茶品,是“红印”的姊妹产品。勐海绿印圆茶有早期和后期之分,早期绿印圆茶也叫“绿印甲乙圆茶”或“蓝印甲乙圆茶”,早期绿印无论在陈香、樟香、滋味、茶气等方面都是一流的。后期绿印其指是50~60年代勐海茶厂所产的大批量普洱茶。有一部分茶品,是用新树茶菁制造,但仍以生茶方式制造,被称之为“绿印尾”,在普洱茶极品中,有极高的典藏价值。

 

  无纸绿印圆茶

 

  勐海无纸绿印圆茶,是勐海茶厂在50~60年代生产的普洱茶等系例产品。“无纸绿印圆茶”属后期绿印之一,是当今普洱茶界的收藏家们眼中的珍宝。该产品采用勐海的乔木茶树的茶菁为原料,以生茶方式制成,因此又被称之为“绿印头”与“绿印尾”相对,品质各异,优者可与红印圆茶媲美。

 

  红莲圆茶

 

  “勐海红莲圆茶”是勐海茶厂所制的无纸绿印中的极品,以易武茶菁为原料,是三至五等较嫩者。该茶品水性厚滑,味道微甜,喉韵甘润,有兰香已至舌面生津之境,逐特将其命名为“红莲圆茶”。

 

  红莲圆茶是以传统压模制造,茶身比一般茶饼宽大,但较薄,茶饼呈不规整圆形,有的甚至是椭圆,饼身有压模痕迹,茶叶条索细长,金色芽头掺夹其中,茶面呈灰绿色,但有油光。典型的无纸绿印茶面颜色,台湾品茗大师们视其为“绿印头”中最好的普洱茶品。

 

  黄印圆茶与七子饼茶

 

  “云南七子饼”,其实就是现代绿印普洱茶茶品,是由勐海茶厂50年代未所产的,被称之为“现代拼配茶菁的普洱茶品始祖”的“黄印圆茶”。黄印圆茶,由于毫头多,陈化后都转变为金黄色,是以茶饼呈黄色,故其外包纸标记八个红色中字组成的圆圈中“茶”字为黄色,而内正标记为绿色“茶”字。

 

  60年代以“黄印圆茶”之拼配工艺。勐海茶厂推出了中茶牌圆茶的替代品,“云南七子饼”。在“七子饼”中,以勐海茶厂生产的“红带七子饼”和“黄印七子饼”最具代表性。“红带七子饼”产于70年代,以生茶制成,“蓝印七子饼”产于80年代,是轻度熟茶拼配。

 

  “红带七子饼”,在港台及南洋的华人世界中,往往被视为“中秋团圆”的象惩,故国家园梦,一饼以系之,茶情、乡情、家园情,普洱茶是寄托。该产品品牌却是无价之宝,畅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外销出口免检产品。

 

  勐海女儿茶

 

  勐海现代女儿茶,香港茶商称之为“白针金莲”。该产品是勐海茶厂70年代所产。

 

  白针极品,茶菁颜色为青栗色带金色芽子,有薄薄的白霜,闻有淡淡的荷香,以二三分轻微熟茶或生茶制成,是最高级的现代普洱茶品之一。茶汤砂滑,回甘生津、茶气强、茶韵新,是很值得收藏而让其继续陈化的普洱茶极品。“现代女儿茶”是普洱散茶在当今的杰出代表。

 

普洱茶冲泡:生要转,熟要柔!

  普洱茶是我国的特色茶类,口感丰富,风味独特,获取了一大票茶友的心。

  爱茶的你也喜欢喝普洱茶吗?知道应该怎么冲泡才合适吗?俗话说,人要俏靠妆扮,泡茶也是一样,茶要好喝看泡法。

 

  唐茶时期茶文化、茶道大盛,但说到泡茶之法,主要还是煎茶和煮茶两种。一直到了明朝后期,才有了成熟的制茶工艺和泡茶茶艺,包括我们现在的壶泡、工夫茶都是始于明朝,让喝茶更好地走进了百姓人家,成为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普洱生茶经过晒青后味道收敛,通常喝散茶或紧压撬饼而饮;普洱熟茶经过渥堆发酵后,内部物质发生变化且容易浸出,多以紧压茶为主,有饼形、沱形等。通过工艺,我们可以简单发现,生茶泡饮时怎么样将它的气味和滋味释放,熟茶则是怎么样让它缓慢的优雅的浸出。

  普洱茶生茶茶饼

  普洱茶熟茶茶饼

  泡生茶,要让茶随水转。以一般盖碗为例,通常容量在125-150cc,投茶8克。水烧开后,等壶里的沸水平息,然后采用定点注水,壶嘴离盖碗3厘米,同时壶嘴与盖碗内壁成15-30度斜角,刚注水时,水流要冲在碗底收腰处,出水要粗要急,当水流沿着盖碗旋转时就会带动茶叶也旋转起来,茶叶的香气随即散发出来。

  泡熟茶,要茶不动,水位平缓上升。盖碗同上,也是定点注水,壶嘴离盖碗约4-5厘米,与盖碗内壁几成90度直角。注水时,细水恒流,让水流沿着盖碗内壁缓缓地往下漫溢,慢慢渗透进熟茶里面,又慢慢溢出茶面,茶汤也随即慢慢变得红润,陈香暗生隐现。

  这样泡出来的生茶,香气明显,滋味丰富,变化多样;熟茶则香气含藏,口感醇厚顺滑。如此,即得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好喝之法。生茶和熟茶的冲泡各有学问,记住了这些小技巧,以后泡普洱才能更“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