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之惑(茶友讨论)

普洱茶之惑(茶友讨论)

2019-03-27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普洱茶之惑(茶友讨论)

注:本文是茶友“君侯”在茶语清心论坛和其他茶友的讨论帖,经过筛选整理发布。

文/君侯

跟伍老师和众多资深前辈、硕士研究级的清心茶友虚心探讨和请教一下。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喝茶已经属于暴敛天物那种了,经常看茶友发帖说某某茶不耐泡,我心里却很不以为然,给你能泡二十道水好伐?喝到撑着,至于么?还有茶友陶醉后面的冰糖甜,我也是嘴角不屑的一撇,首先我从没有喝到过什么冰糖甜,甚至怀疑那些茶友,你们吃过冰糖喝过蜂蜜么?抑或我接触的冰糖、蜜糖不是传统的冰糖、蜜糖?茶,不是应该有茶味才属于地道正常的么?要是那么喜欢冰糖或者蜜糖,买罐蜂蜜不就OK了?

因此,我私下认为,普洱茶,有梅子香,或者樟香,那是正常的,茶叶也是树叶的一种,味道也应该源自于树木,应该带有它本身的植物特性嘛,香港还是西方发明了奶茶,毕竟也是要在茶的基础上添加奶,才有奶味的,再延伸到鸳鸯,也就是咖啡+奶茶,那是一种拼配的方法,丰富饮品口感的多样化,当然那是红茶而不是普洱茶,但是普洱茶带有冰糖甜还有蜜糖甜,还是让我无法释怀,我要的不是餐后的甜品啊,难道以后泡茶喝茶有红烧肉味、烧鸡味,甚至佛跳墙那么香,也属正常么?#Q5

广州话有句方言叫饮饮食食,看来饮食真是共通的,那以后喝普能喝到鱼香茄子味,或者酱爆鲍菇味,算不算是一种创新呢?互联网时代了,茶语清心开多一家分店,叫茶语创新,好像也不错。

不过,元彪在《飞龙猛将》里面神神叨叨的尚且说道:不要加糖加奶,糖和奶很容易玷污纯洁的咖啡。带冰糖甜的普洱,你会害臊么?

信马由缰,写到这有点儿跑题了,而且都是个人的浅见,且颇为偏激,别拍砖就骂,斧正一下然后再加几片叶子,能寄点儿带有冰糖甜或者蜜糖甜的茶给我更好,让我醍醐灌顶、茅塞顿开,那才是喝茶高人应有的胸襟。

另外,其实我发这个贴子的初衷,是想打破什么知识产权的桎梏,希望伍老师将其泡茶大法的秘笈,跟众多茶友分享一下的。所谓秘泡心得,是为泡茶服务的,而泡一壶好茶,是为广大茶友服务的,地域有南北,普洱有南北么?至于争辩愈烈的仓之一说,更显浅薄,天下之大,又何止南仓北仓,假如南橘北枳,勉强求全,等于固步自封;南仓北仓,本就各有特色,所谓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进步,若无杂念挂心头,方是喝茶好时节。

1、@渭水垂钓

同意此观点,轻微的回甘是有的,至于所谓的其他甜味还是没品出来,或许本人水平太低,但是我觉得茶叶毕竟是植物的叶子。

2、@静研

我喝茶以品茶的茶味、回甘、生津为主。茶只有甜味是一种寡味,喝上几杯就不想喝的了。人们为什么喜欢喝茶(无论什么茶),就是茶的回甘、生津把人们口腔舌苔的凝滞冼荡干净,有一种对物质更好接受的感觉。对语言滔滔不绝的吹。

茶,好的甜味也不是什么茶毛料本身都具有,及人们容易找到。(因许多都是存放后才知道的),当玩茶玩到喜欢按自我的口感喜悦耒自己拼配品赏。好的甜味茶是一种味精作用。能调配出你自己对茶味、甘、津恰到好处成份的愉悦口感。

3、@疯子李查

侯爷,我是觉得你纠结的有点多,借伍老师一句话,喝茶好喝,喝,不好,倒了换泡就是。其实我喝茶到现在也是没喝出个所以来,我只喝出回甘,香?呵呵,那我喝普洱干嘛,不如去喝铁什么的,普洱有他自己的魅力,喜欢就好。

4、@村委主任

正是普洱茶味道太丰富,一般很难用文字正确表达清楚。谁喝谁知道,俺一般是这样回答别人的。

以上观点通过网络整理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点击查看原文。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的来源故事

  生茶是指晒青毛茶不经过渥堆发酵工序而完全靠自然转化而成为熟茶。自然转熟的进程相当缓慢,至少需要5-8年。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茶是采用云南的大叶种晒青毛茶经蒸压而成的各种云南紧压茶的总称,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它的香气、滋味等饮用价值上,还在于它具有与其它茶品有所区别的保健功效,因此,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常将普洱茶当作养生妙品。
  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两千年之久.民间有"武侯遗种"(武侯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的说法,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千百年来,普洱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皆因茶质优良。>(柴萼,箸于公元1925年)云:"普洱茶,性温味香,治百病,蒸制以竹苈成团裹,价等兼金。"普洱茶作为传统饮料,除能止渴生津和提神外,还有具有保健功效。
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渥堆等几道工序。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晒青毛茶。这时的晒青毛茶,韵味浓峻、锐烈而霸道。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经过渥堆发酵转熟的,就成为"熟茶"。再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贮放,待其味质稳净,便可货卖。"生茶"是指晒青毛茶不经过渥堆发酵工序而完全靠自然转化而成为熟茶。自然转熟的进程相当缓慢,至少需要5-8年。完全稳熟后的生茶,其陈香中仍然存留活泼生动的韵致,且时间越长,其内香及活力亦发显露和稳健,由此形成普洱茶"做新茶卖旧茶"的传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变化,现在的普洱茶与过去相比,制作工序上有所改变,产品也有所不同,但其风格和品质依照。
  历史上普洱茶,是指以"六大茶山"为主的西双版纳生产的大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青毛茶,以及由青毛茶压制成各种规格的紧压茶。如普洱方茶、普洱沱茶、七子饼茶、藏销紧压茶、圆茶、竹筒茶、拼装散茶等。在长期的生产制作和销售过程中,普洱茶的花色品种不断更新,形成自己特有的产品系列。

普洱茶茶树以及树龄等的分类分级大全

静一号创始人分析出的古树普洱茶茶树、树龄等的分类分级,只能供爱茶人参考。

普洱茶茶树以及树龄等的分类分级大全

一、茶园(按生态环境分)

1、原始古茶林(唐代或唐代之前,树龄1000年以上)

原始雨林中野生的茶树林,一般胸径50cm、胸围160cm、树高15m、树龄千年以上。茶树间距约20~50m,每亩约20~30株,亩产10~20kg,极其稀有。雨林中物种繁多,生态原始。

2、野化古茶园(宋代,树龄500~1000年)

原始雨林间空地或雨林边缘,古人种植、但被抛荒数百年,无人看管,逐渐形成了野化趋势,胸径30~50cm,胸围100~160cm,树高10m左右,树龄500~1000年。茶树间距约8~15m,每亩约50~90株,亩产30~50kg,极为稀有。人工干预少,野化生态环境。

3、原生态古茶园(明代,树龄300~500)

古人种于村寨周围高山上,地表植物未被除去,多数茶树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茶树间距约3~5m,每亩约120~220株,亩产约50~80kg,数量稀有。人工干预少,只进行适当采摘和修剪,不施肥、不打农药、不除草、不翻地。蕨类、地衣、多种热带雨林草本植物共生,生态环境优。

4、生态古茶园(清代,树龄100~200)

古人种于村寨周围高山上,地表植物已被除去,多数茶树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茶树间距约1.5~3.5m,每亩约190~400株,亩产约60~90kg,数量较少。一定的人工干预,采摘、修剪、施农家肥、偶尔打农药,除草、翻地。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生态环境好。

5、近代茶园(民国,树龄60~100年)

1912-1949民国年间,茶树矮化前,按照传统方式用种子繁殖的有性系茶园。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年。茶树间距约1.5~3m,每亩约200~400株,亩产约60~90kg。较多的人工干预,采摘、修剪、施肥、有时打农药,除草、翻地。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生态环境较好。

6、现代茶园(1949-至今)

普洱茶号的含义

编号和茶品的价格没有直接关系。首一二码表示茶菁配方。第三码表示茶菁级别。第四码表示生产厂家

例:7262,72表示72年茶菁配方, 6表示6级别茶青配方,2表示勐海茶厂。

尾码1为昆明厂;2为勐海茶厂;3为下关茶厂。

目前市面上的常规货中,以勐海茶厂为例,7262,7572为熟茶常见品种,7542,7532,8582为生茶常见品种。

74、75开头的茶品,都不是代表生产时间源于74、75年的,而是74,75年研制或投产的茶青配方。

85,则代表从85年开始投产,好比8582、8592两种配方,据资料,是85年南天贸易公司和勐海茶厂开发的

7262这个编号,则应该是从2000年开始投产的。据说,同时期还有7042、7062、7502、7512、7692等实验品,市场上似乎没有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