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遇上一款普洱茶,你能撬好吗?

遇上一款普洱茶,你能撬好吗?

2019-03-28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遇上一款普洱茶,你能撬好吗?

编者按:本图文由“弘益茶道美学”微信公众号授权(微信:ishuocha)转载发布,其他媒体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以下为原文:

说起喝茶,平日里偏爱普洱的人应该不少,那层次饱满的茶汤,顺滑的口感,持久的回甘,还有喝完挂在杯底的幻香……爱它的理由何止千万种,但有爱就有恨,恨它的原因或许有一点会相同,那就是撬茶。

普洱茶,饼、砖、沱都是紧压茶,轻易掰不开,非要借用“凶器”才能弄下来。撬普洱茶经常使用的工具茶针和茶刀,说是“凶器”一点不过分。虽说是茶器,但乘坐飞机随身携带的话一定会被安检注意到。茶针、茶刀锋利的针尖、刀尖,寒光闪闪,撬茶时戳伤手,或是戳到心爱的茶桌,喝普洱的人估计都有经历。

在遇上美好之前,披荆斩棘总是必须的情节。撬茶,就像是手捧漂亮玫瑰之前,要修剪花杆上的刺尖一样。或许这就是进入普洱茶美妙世界的必经之路。

遇上一款普洱茶,你能撬好吗?

那好,当你遇上一款普洱茶,你要怎样撬动它呢?

饼茶:茶针、茶刀都可以用

遇上一款普洱茶,你能撬好吗?

遇上一款普洱茶,你能撬好吗?

手法:从茶饼侧面的边沿刺入,上下用力撬动撬开茶饼,会有少许被撬成碎末的茶,这难以避免。也有从饼中心心窝位置刺入的,但这个位置相对是饼茶最紧实的部位,会用力的朋友可以尝试。

遇上一款普洱茶,你能撬好吗?

也有从饼中心心窝位置刺入的,但这个位置相对是饼茶最紧实的部位,会用力的朋友可以尝试。

沱茶、砖茶:茶针

遇上一款普洱茶,你能撬好吗?

遇上一款普洱茶,你能撬好吗?

因为沱茶、砖茶压制较紧,且比较小,所以撬茶非茶针不可。

手法:从沱茶的窝心边沿小心刺入,四方用力撬散。砖茶也是从平整的边沿用力钻入,上下用力把茶砖撬开。

沱茶、砖茶外形特别,茶针又十分锋利,撬茶时用力要格外专心,千万不要戳到不该戳的地方哦!

老茶:茶刀

遇上一款普洱茶,你能撬好吗?

撬老茶(10年以上)茶刀最好。因为老茶经过长年的陈化,茶条索会有些许的酥松,不必使用茶针用劲钻,用茶刀就能轻易撬动撬散,再用手指将茶叶取下即可。

现在,遇上一款普洱茶,你能撬好了吗?

有用+10
分享

细说普洱茶产区:西双版纳版纳州茶区(古六大茶山)

  据《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22111—2008),普洱茶定义为: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

 

  理论上的普洱茶,除工艺外还要具备:原料和加工都必须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保山市等11个州市所属的639个乡镇。
 

 

  西双版纳版纳州茶区
 

  西双版纳,意为“十二个千亩(十二,傣语读为“西双”,“版纳”,意为“千亩”,即一个征收赋役的行政单位)。整个西双版纳现有古茶园8.2万亩,分布于两县一市的19个乡镇100多个村寨之中。版纳茶区是普洱生产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的区域之一。辖2县1市,即勐海县、勐腊县、景洪市。著名的“勐海茶厂”就诞生于勐海,而清代名重一时的“六大茶山”主要分布于勐腊县(只有其中的攸乐茶山位于景洪市)。

 

  西双版纳古茶山分布(澜沧江以东6座,以西8座)。

 

  上述的14大古茶山,位于澜沧江以西的勐海县占7个,以东的勐腊县占5个,景洪市有一个在江西,一个在江东。

 

  古六大茶山:

 

  面积两千多平方公里,分别为:易武(慢撒)、倚邦、蛮砖、革登、莽枝、攸乐

 

  1、易武(慢撒)

 

  释名:美女蛇居住之地

 

  茶山地理:包括易武正山、漫撒茶山、曼腊茶山等。易武勐腊县城北方,距勐腊110公里。年平均气温17.2度,年平均降水1500-1900毫米。慢撒在易武之北,同归易武茶区

 

  古树产地:易武、慢潵、麻黑、落水洞、刮风寨、老丁家寨、曼秀、大漆树等

 

  茶山历史:易武早在千年之前就有古濮人种植茶树,明末清初之后,随着六大茶山声名鹊起,大量外地人迁入经营茶叶生意。早期慢撒地区茶叶生产贸易量很大,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转至易武。清末时一些普洱茶历史上著名的茶庄开始出现,如鸿庆号、同庆号、同兴号、安乐号、乾利贞号等等

 

  古树现状:在古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产量最大。清朝后期以来一直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目前易武茶区保留有少量没有矮化的分散古树和大量矮化的古树茶园。这些茶园自然环境相对较好,保证了茶的山场气韵。不过因为易武茶成名早,古树存在过度采摘和养护不当的情况,近年来茶质有所下降。加之市场上仿冒品较多,需仔细甄别

 

  茶质特色:易武茶汤水柔和顺滑,口感清甜,苦涩感较弱,回甘较好。有“茶中皇后”的称号

 

  2、倚邦

 

  释名:有茶树、水井之地

 

  茶山地理:勐腊县最北部,今属象明乡管辖,涵盖19个自然村,面积360平方公里,海拔跨度较大,从600米至1900米皆有分布。其中曼松茶山海拔1340米

 

  古树产地:倚邦、曼松、嶍崆、架布、曼拱、麻栗树等

 

  茶山历史:倚邦茶区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一定量的五百年以上的古树。尤其是清代曼松茶成为贡茶,令倚邦茶声名远播。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至今仍然有很多追捧者

 

  古树现状:倚邦茶区的独特之处在于大叶种和小叶种茶树混生。在曼拱、倚邦、麻栗树等地还保留有小规模的古茶园,其中不乏中小叶种古树。名声较大的曼松茶区,因为历经破坏,古树存量很小。这也是曼松古树一茶难求的原因。在零售市场出现的可能性为零

 

  茶质特色:倚邦古树茶因为有中小叶种原因,苦味很淡,涩比苦略显,回甘较快,香气独特,微有蜜韵。其中曼松茶苦涩不显,汤质甜滑饱满,杯底留香幽长

 

  3、蛮专(亦称曼庄)

 

  释义:大寨子

 

  茶山地理:勐腊县象明乡南部,东部与易武茶区接壤,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海拔1100米左右。

 

  古树产地:曼庄、曼林、曼迁、八总寨等

 

  茶山历史:曼专种茶历史悠久,清代时已有盛名,《本草拾遗》和《滇海虞衡志》都提到六大茶山“以倚邦、蛮专者味较胜”。历史上茶园多但茶号少,清末民初时多卖给易武茶号加工,“易武七子饼一半是蛮砖茶”。

 

  古树现状:综合来说,蛮专茶区是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中古树资源保存最好的茶区。不仅老树保留较多,生态环境保存的也较好,基本没有经过矮化。但是近年来也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势头,比如为了增加产量,砍伐茶园的大树以增加光照,这会对茶质产生不好的影响。

 

  茶质特色:汤质饱满厚滑,山野气韵较强,杯底留香持久,回甘快而持久,苦涩较轻,喉韵深沉

 

  4、革登

 

  释名:很高之地

 

  茶山地理:勐腊县象明乡安乐村,莽枝与倚邦茶区之间。海拔1300米左右。

 

  古树产地:值蚌、新发

 

  茶区历史: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小,《普洱府志》记载有一棵特大的茶王树,但今已不存,也是破坏较为严重的古茶山之一

 

  古树现状:古茶园历经破坏,少部分存留在密林中,近年来被清理出来,大小叶种混生

 

  茶质特色:山韵明显,苦涩较弱,回甘较好,汤质顺滑

 

  5、莽枝

 

  释名:(诸葛亮)埋铜(莽)之地

 

  茶山地理:革登茶山西南,与革登同属勐腊县象明乡安乐村,海拔1400米左右。

 

  古树产地:秧林、红土坡、曼丫、江西湾、口夺等

 

  茶区历史:千年前已有少数民族在此居住种茶,至少在元代已有成片的茶园,清初,莽枝茶山的牛滚塘已是六大茶山北部重要的茶叶集散地。清雍正时期因为牛滚塘事件与土司发生矛盾,引发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成立普洱府,从而带来六大茶山以至于整个普洱茶的繁荣时期

 

  古树现状:莽枝古茶山历经破坏,存留已经不多,而且存在为了增加光照来增加产量,破坏古茶林中大树的情况。古树茶品质有明显下降

 

  茶质特色:与革登茶类似,茶气稍逊。苦涩较弱,回甘较快,杯底香较好

 

  6、攸乐

 

  释名:基诺族的世居地,基诺族过去称攸乐人

 

  茶山地理:景洪市基诺乡,基诺山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是古六大茶山中现存最大的古树茶区,海拔575至1691米,平均气温18-20度,年降水量1400毫米。

 

  古树产地:龙帕、司土老寨、么卓、巴飘等

 

  茶山历史:传说基诺人是诸葛亮军队的后裔,基诺山种茶的历史非常久远。清代攸乐山产量很大,毛料主要供易武、倚邦等地加工,著名的“可以兴”茶砖就是用攸乐茶制作的。

 

  古树现状:古茶园多分布于1200米至1500米之间,面积约3000亩,几百年的古树存留很多。因其交通便利,近年来存在过度采摘的情况,茶质有所下降。

 

  茶质特色:和易武相近而苦涩略重,回甘较好,山韵明显,水质略薄。

老曼峨普洱茶口感分苦茶与甜茶两种

老曼峨作为布朗山较早的布朗族定居地,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先民遗留下来的古茶园有3200余亩,近几年茶叶持续热销,老百姓开垦种植了不少新茶园。老曼峨的茶分为苦茶与甜茶两种。

  1、苦茶。这是先民种植的古树茶。这些茶树生长年份长,有好几百年树龄,古树茶与原始森林混生共长,不打药,不施肥,采取最原生态的种植与管理方式。这几年,茶价好,老百姓开始管理古茶园,有人除草,松土,只要不过度管理都是好事。据古农茶业岩文介绍,布朗族不但不用化肥,连农家肥都不用。这是因为农家肥来自圈养家畜产生的粪便,而布朗族没有使用家畜粪便的习惯,他们觉得用家畜粪便不卫生,而且布朗族寨子的家畜都是放养的,比如牛粪就拉在森林里,收集起来做农家肥非常不便。

  2、甜茶。是这几年新种植的茶树,受老班章甜茶系的热销影响,老百姓采取有性繁植的种植方式育苗,新种植了不少茶树。与其他地方种台地茶讲究成片与规范种植不同的是,老曼峨当地老百姓种茶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来种,茶树的间距、行距不讲究,有点盲目,缺乏规范与管理,连古树茶园里也补种了不少小树茶苗。目前小树茶投产的不多,但随着未来几年其大量的投产,可以预计将给老曼峨古树茶品牌资源的维护带来严峻考验。

  苦而不化是江湖传说

  江湖上关于老班章与老曼峨的误传太多,比如说老班章与老曼峨都是苦茶的代表,其区别在于前者化得快,而后者苦而不化。岩文说,布朗山老百姓普遍将茶叶分为甜茶和苦茶两种,老班章不是苦茶,而是甜茶的代表;而老曼峨是苦茶,但不是苦而不化茶,相反其苦能回甘,而且是回甘与生津相当快速与迅猛的茶叶。如果苦而不化,肯定不是真正的老曼峨。

普洱茶的滋味、口感之三厚

普洱茶内含物丰富,是浓强度比较高的茶,多为“浓”至“醇厚”,当然,也有醇和的茶,历经岁月的茶品,可能归于“醇厚”或“醇和”,至于到“平和”或“平”的茶,其品饮就快到“无味之味”的境界了。

  “三厚”是我新创的一个名词,希望通过这个词,也即用“三厚”的分类或方法,来表述普洱茶的滋味或口感的特征,算是对传统审评术语的一个丰富。

  “三厚”是什么?

  品饮的艺术,狭义地讲,是以味觉体验为主的艺术,上升到“身体的体验”(如许多人讲到的打嗝-“肠胃的反应”、“茶气”-全身心的反应等),或者其他纯精神领域的体验,不是我这里想扩大涉及的范畴。

普洱茶,变化或风格特点是多彩的,浓强度以浓厚为主线,为了描述“层次感”或空间感,借鉴“三远”,就有了我的“三厚”。

  “三厚”者,高厚、深厚、平厚也。

  滋味“高厚”者,由如山下仰视山颠,清明,突兀......,仿佛欣赏珠穆朗玛一样,浓烈而有冲击力,这样的茶,代表者莫如班章了。

  滋味“深厚”者,由如山前俯视山后,层峦,叠嶂,深邃......,带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有深沉而持久的魅力,这样的茶,为良好配方茶具备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