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金花茯茶砖有什么外形特点?有哪些历史发展?

金花茯茶砖有什么外形特点?有哪些历史发展?

2019-03-28 访问量: 33 茶礼仪网

金花茯茶砖有什么外形特点?有哪些历史发展?

金花茯茶砖外形:

每块呈长方砖块形。砖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茶叶香气纯正,汤色黄红稍褐,滋味较浓醇。该品为半发酵茶,去除鲜叶中的青草气,加以砖身紧实,不易受潮霉变,收藏数年仍不变味,且越陈越好,适于烹煮饮用,尚可加入乳品和食糖调饮。

金花茯茶砖的历史:

金花茯茶砖历史悠久,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由户部正式定为运销西北地区以茶易马的“官茶”后,陕、甘、宁、晋地区的茶商,到朝廷在各地设置的茶马司以金(货币)易领“茶引”(按:明制茶课引规定:上引五千斤、中引四千斤、下引三千斤),至安化大量采购黑茶砖,运销西北地区以茶易马(按:明洪武二十二年所定茶易马分上、中、下三等:上等马每匹一百二十斤、中等马每匹七十斤、下等马每匹五十斤)。

大都运往兰州再转销陕、甘、青、新、宁、藏少数民族地区。明末清初西北地区的“边茶”十之八九由安化黑茶供应,多在陕西泾阳压成茶砖。1939年,湖南省茶叶管理处在安化县设厂大批量生产安化黑茶黑砖茶,产品分“天、地、人、和”四级,统称“黑茶砖”。1947年,安化茶叶公司设厂于江南镇,在茶砖面上印有“八”字,称“八字茶砖”,供不应求。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扩大生产,主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花砖”的名称由来,一是由卷形改砖形,二是砖面四边有花纹,以示与其它砖茶的区别,故名“花砖”。花砖茶销区以大原为中心,并转达销晋东、北京、内蒙古自治区等地。

花砖的加工方法是用湖南安化高家溪和马安溪的优质黑毛茶作原料。

过去交通困难,茶叶运输不便,这圆柱形的花卷茶形如“树干”,倒便于捆在牲口背的两边驮运。但在零售与饮用时,要用钢锯锯成片。这样做,既不方便,茶未又易损失,造成浪费。另外,在筑造过程中,花工多,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制作不易。如此落后的生产方式,不仅生产者要求改革,消费者也要求改革。1958年安化沙溪茶厂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经过多次试验,将于将“花卷”改制成为长方形砖茶。

花砖形状虽然与花卷不同,但内质基本接近,成为黑茶类的新品种,代替了历史上的花茶,受到了销区的赞赏与欢迎。

正面边有花纹,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纯正,滋味浓厚微涩,汤色红黄,叶底老嫩匀称,每片花砖净重2公斤。用棍锤筑制在长形筒的篾篓中,筑造成圆柱形,高147厘米,直径20厘米,做工精细,品质优良。历史上最盛时期的年产量达到过3万多支(即卷)。

花砖茶的制造工艺与黑砖茶基本相同。花砖茶原料,过去分洒面茶与包心茶,压制进把差的茶叶压在里面,较好的茶叶压在外面。60年代中后期,1958年,白沙溪茶厂再次进行工艺改革,在提高面茶和茶质量的同时,不分面茶和里茶,进行混合压制。压制花砖的同时,不分面茶和里茶,进行混合压制。压制花砖的原料成份,大部分三级黑毛茶及少量降档的二级黑毛茶。总含梗量不超过15%。毛茶进厂后,要经筛分、破碎、拼堆等工序,制成合格的半成品,以后进行蒸压、烘焙、包装等,工艺与黑砖茶相同。

花砖茶是根据花卷茶改制而成,主要是过去交通困难,茶叶运输不便,这圆柱形的花卷茶形如“树干”,倒便于捆在牲口背的两边驮运。但在零售与饮用时,要用钢锯锯成片。这样做,既不方便,茶未又易损失,造成浪费。另外,在筑造过程中,花工多,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制作不易。如此落后的生产方式,不仅生产者要求改革,消费者也要求改革。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经过多次试验,将于1958年将“花卷”改制成为长方形砖茶。

有用+10
分享

购买一些普洱茶应该如何贮存呢?

点击查看视频

 

    尽管普洱茶对于存储环境无特别要求,只需干净、通风、无异味的空间即可,但是由于普洱茶具有较强的吸味能力,所以普洱茶要避免存储于味道很重或有杂味的空间里。

 

1. 保证空气流通

 

 普洱茶存在一个后期陈化的过程,由于普洱茶在后期陈化(后发酵)过程中,需要借助氧气的作用,以促成其茶质变化。若将之置于密封环境下保存,则普洱茶不仅会被闷坏,而且还易致普洱茶吸收密闭环境中之杂味。


2. 保持温度恒定

 

 普洱茶应置于室温环境中存储,常年温度范围以在20℃-30℃之间较为适宜。否则,若温度过高,普洱茶会因发酵加速而变酸。此外,普洱茶茶叶要避免阳光直射,以置于阴凉处存储为好。


3. 确保湿度适宜

 

  由于普洱茶发酵主要取决于水分、温度和氧气三个要素,因此存储的普洱茶需要一定的环境湿度,否则发酵过程无法正常进行。若环境过于干燥,可通过人工设置增湿物(例如在存储普洱茶的处所放上一小杯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此外,不同款的普洱茶置于一起存放需带包装,并要一两月翻动一次;留着喝的普洱茶,可带包装绵纸存放于随手可取之处,随时取饮,取存茶饮用时,最好先醒茶(拆开包装,用宣纸或无味、干净的纸包好茶叶置于小型茶罐中存放一段时间后再行取饮)。

 

黑茶收藏:如何鉴别白沙溪黑茶的年代

黑茶收藏:如何鉴别白沙溪黑茶的年代

现在茶叶界掀起一股安化黑茶旋风,陈年老茶更成为茶人追捧的焦点。如何鉴别陈茶的年代,必须从商标、包装、色泽、汤色、滋味等各个方面综合考察,个别茶商存在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现象,为使广大茶叶爱好者不上当受骗,思玉名茶今特地根据自已所掌握的知识,思玉茶艺职业鉴定中心对白沙溪黑茶所使用过的商标和外观及包装作如下介绍:

湖南省白沙溪茶厂1950年以来精制加工的安化黑茶前后共使用过五角星商标和中茶商标。自2000年起使用白沙溪版商标,每一片茶砖均有商标纸包装,变化以安化黑茶砖为多,1966年以前安化黑茶砖包装采用五角星商标,为五角星图案,版面全印黑色,上方两行印“安化黑茶砖”五字,下方分两行印俄文厂名,文字按从右至左排列。

  1967年“安化黑茶砖”之五角星商标改印红色,上方五字未变,下方厂名改印为“湖南省白沙溪茶厂压制”十字,均按从左至右排列。

  1970年“安化黑茶砖’更名为“安化黑砖茶”,其商标也改为“中茶”,即由八个红色的“中”字围一个绿色的“茶”字的圆形图案,2000年改“白沙溪’牌。

  安化花卷茶使用“中茶”商标,1958年花卷茶改制成安化花砖茶后仍使用“中茶”商标,2000年改“白沙溪”,牌。

  天尖茶、贡尖茶、生尖茶均采取篾大包装,包装上一直使用“中茶”商标。2000年改“白沙溪”牌。

  1940年每片砖用折表纸及印有商标的皮纸,各包一层,外包装用全干枫木板制箱油裱,箱底及四角内边,夹棕片一层以不露枫木板为准,箱外包箬叶两层,棕衣一层,篾制花篓一层,后因棕片昂贵,减去箱外棕衣,改包箬叶三层。1974年起,改枫木箱为三层篾箱,外销砖茶,木箱内层。1940年用铅罐。1941年起改用棕片。

  1950年后,由于交通及运输条件有所改善,篾箱逐步由三层改为一层,棕片箬叶逐步减少直至完全不用。在楠竹供应困难的情况下,1961年曾用七层牛皮纸袋包装,1963年外包装改用麻袋,用纤维绳捆成十字型。1978年改捆铁皮打包带。1980年又改捆塑料打包带,并由2根捆”+”字形,改用4根捆“井”字形,增加包装的牢固度。

  砖茶内包装于1958年由皮纸改为60克白版纸,1973年改为60克牛皮纸。

  包装规格:有12式箱,分2垛,每垛各6片;27式箱,分9垛,每垛各3片,也有分3垛的,每垛各9片;24式箱,分3垛,每垛各8片;20式箱,分2垛,每垛各叠10片。

  唛头、各种产品唛头颜色标志:

  红色:天尖茶、茯砖茶。

  绿色:贡尖茶、花砖茶。

  黑色:生尖茶、黑砖茶、黑条茶。

黑茶各系列产品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呈现不同的外观和特色:

1、包装材质:20世纪50年代前后的产品,在包装用材方面极为讲究,如1956年生产的天、贡尖,其蔑篓的四角转角处,都是采用韧性较好的二青蔑制成,其色泽要比其他区域浅淡。大多50年代以前生产的砖茶系列产品,其外包装采用的皮纸由多层薄皮纸粘合而成,纸质结构牢固,不易破裂,纸面糊有桐油或茶油(用于防潮防水)纸面有一定的光洁度。

2、产品包装形式:不同年代的产品其包装形式不同,如1956年生产的天、贡尖采用立式锁口包装,与后来的产品有明显的区别;如果是成箱成件的老产品,其砖的尺寸,每件所含的砖片数量和装箱方式都是不同的。

3、包装上的文字和砖片的文字:老产品采用繁体字,且字迹不是很规范,所采用的语言文字有文言文的痕迹,如“之、乎、者、也”等。

4、砖片的重量和厚度:不同年代的产品重量规格和产品的外形规格都具有时代的特征,如前期的黑砖(五星砖)和花砖是采用宽版,宽度要比现在的黑砖要宽,厚度相对要薄。前期生产的黑砖、花砖,其砖片的紧压程度和光洁度都比现时的要紧,要光滑。这是由于当时采用的机械系螺旋手摇压机,压紧后无反弹现象。后来采用摩擦轮压机后,茶叶紧压后,有反弹松弛现象,砖面较为松泡。

5、砖面的光洁度: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生产的黑砖茶,分为洒面和里茶、洒面茶不经切碎,其叶张贴附于砖面,使成砖砖面光洁度好,同时,底板用油均匀一致,一般无油渍成片块现象。

6、干茶色泽:不同黑茶类型其干茶色泽不同,如黑砖茶色泽乌黑油润有光,茯砖茶则呈现蛙皮青色,青砖茶则青绿泛黄。另外,不同存放时间,不同存放条件都对黑茶干茶色泽有着直接的影响。存放在暴露于空气中的茶品色泽带褐红,而在密闭或未拆包装条件下存放之品则色泽褐偏红,且年代越久,其色泽越深。

7、干茶茶香:不同黑茶类型由于其原料和工艺不同,干茶所表现出来的香气类型不一,纯正的安化茶带有松烟香和甜酒发酵香;青砖茶有淡淡的酸馊味;茯砖茶有冠突散囊菌的“菌花香”;及黑茶发酵的甜酒香。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香气不断发生变化,发酵之甜酒香和酸馊味慢慢淡化,取而代之是陈香显露,要在干嗅中闻到陈香,起码也得有3 0年的存放时间,这比普洱茶熟茶的陈香要慢许多。另外,应特别注意陈香与霉味的差别。

成品内质和外形要求(1958年)

品名

单位

外形规格

色泽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备注

天尖茶

35厘米×35厘米×60厘米

乌黑

纯正

醇和

深黄明亮

匀齐尚嫩

贡尖茶

35厘米×35厘米×60厘米

乌润

纯正微带焦香

纯厚

红黄明亮

暗褐尚嫩

生尖茶

36厘米×48厘米×59厘米

铁黑

焦香

浓厚纯和

红浓微暗

显暗

花卷茶

园柱长146.7厘米

园周62.7厘米

黑润

纯厚

浓厚纯和

深黄

暗褐尚匀

黑砖茶

35×18.4×33.4厘米

黑润

纯厚

浓厚微涩

红黄微暗

老嫩欠匀暗褐

茯砖茶

36×23×5.34厘米

黄褐

纯正

醇和尚浓

红黄尚明

暗黑粗老

必须具

有金花

成品内质和外形要求(1973年)

品名

单位

外形规格

色泽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备注

特制茯砖

长方体35厘米×18.5厘米×5厘米

褐黑

纯正

醇厚

红黄明亮

黑褐尚匀

茯砖茶

长方体35厘米×18.5厘米×5厘米

黄褐

纯正

醇和尚浓

红黄尚明

黑褐粗老

黑砖茶

长方体35厘米×18.5厘米×3.5厘米

黑褐

纯正

浓厚微涩

红黄微暗

老嫩欠匀暗褐

花砖茶

长方体35厘米×18.5厘米×3.5厘米

黑褐

纯正

浓厚微涩

红黄

老嫩匀称

天尖茶

长方体58×38×45厘米

乌润

纯正

醇和

深黄

明亮匀齐尚嫩

贡尖茶

长方体58×38×45厘米

乌润

纯正微带焦香

纯厚

红黄

明亮暗褐尚嫩

生尖茶

长方体58×38×45厘米

铁黑

焦香

纯厚纯和

红浓

微暗显暗

黑花砖

长方体36×38×36厘米

1958年国内黑茶产品审评项目

品名项目

外 形

内 质

天、贡、生尖

色泽、嫩度结合净度

叶底、滋味、水色结合香气

花卷茶

色泽、松紧、结合净度

叶底、滋味、水色结合香气

黑砖茶

匀整、松紧、洒面

水色、滋味

茯砖茶

匀整、松紧、黄花

水色、叶底、滋味结合香气

解读黑茶的制作工序技艺及其主要原料

依据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名黑茶。六大茶类之一。属全发酵茶。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等地。黑茶采用的原料较粗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

由于黑茶原料比较粗老,为了避免黑茶水分不足杀不匀透,一般除雨水叶、露水叶和幼嫩芽叶外,都要按10:1的比例洒水(即10千克鲜叶1千克清水)。洒水要均匀,以便于黑茶杀青能杀匀杀透。

黑茶原料粗老,揉捻要掌握轻压、短时、慢揉的原则。初揉中揉捻机转速以40转/分左右,揉捻时间15分钟左右为好。待黑茶嫩叶成条,粗老叶成皱叠时即可。

渥堆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关键性工序。黑茶渥堆应有适宜的条件,黑茶渥堆要在背窗、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室温在25℃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初揉后的茶坯,不经解决立即堆积起来,堆高约1米左右,上面加盖湿布、蓑衣等物,以保温保湿。渥堆过程中要进行一次翻堆,以利渥均匀。堆积24小时左右时,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叶色由暗绿变为黄褐,带有酒糟气或酸辣气味,手伸入茶堆感觉发热,茶团粘性变小,一打即散,即为渥堆适度。

将渥堆适度的黑茶茶坯解决后,上机复揉,压力较初揉稍小,时间一般6-8分钟。下机解块,及时干燥。

烘焙是黑茶初制中最后一道工序。通过烘焙形成黑茶特有的品质即油黑色和松烟香味。干燥方法采取松柴旺火烘焙,不忌烟味,分层累加湿坯和长时间的一次干燥,与其它茶类不同。黑茶干燥在七星灶上进行。在灶口处的地面燃烧松柴,松柴采取横架方式,并保持火力均匀,借风力使火温均匀地透入七星孔内,要火温均匀地扩散到灶面焙帘上。当焙帘上温度达到70℃以上时,开始撒上第一层茶坯,厚度约2-3厘米,待第一层茶坯烘至六七成干时,再撒第二层,撒叶厚度稍薄,这样一层一层地加到5~7层,总的厚度不超过焙框的高度。待最上面的茶坯达七八成干时,即退火翻焙。翻焙用特制铁叉,将已干的底层翻到上面来,将尚未干的上层翻至下面去。继续升火烘焙,待上中下各层茶叶干燥到适度,即行下焙。

黑茶茶梗易折断,手捏叶可成粉末,黑茶干茶色泽油黑,松烟香气扑鼻时,即为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