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为什么夏天大家要多喝绿茶呢

为什么夏天大家要多喝绿茶呢

提问者:水果糖提问时间:2019-10-10
已采纳

饮茶文化在我国早就是已经是根深蒂固的一种传统文化了。绿茶也早已经融入了我国的文化之中,而现如今,它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饮品了。但是为什么有我们要在夏天多喝绿茶的这一说法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解答一下这个疑问吧。

为什么要在夏天多喝绿茶呢?因为在一年的四个季节之中,夏季的气温是最高的,所以我们人身体的水分流失就是最多的时候,造缺水的季节,我们就要多吸收些有营养的水分。哪怕即使你是是长期的呆在办公室享受冷气的白领一族,其实你们身体的水分也是在不是不觉中的流失的,外加上室外温度的差异,就很容易然让我们的体内积累湿气,从而导致我们缺乏胃口什么都不想吃。

若是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在炎热的夏季,还必须盯着骄阳工作的人群,那么你们的身体所耗损的体力是可想而知的,我们你们经常都会出现精神萎靡的情况把。这时就有人会选择饮用咖啡来提醒醒脑,其实绿茶跟咖啡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但是绿茶还具有养生等功效,而咖啡是不具有的。所以选择饮用绿茶比饮用咖啡更好。

夏天饮用绿茶除了上述的原因以为,还有就是绿茶是属于寒性的茶,所以在夏天饮用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在冬天就不太适合饮用绿茶。那么现在大家知道了为什么在夏天要多饮用绿茶了吧,那么我们在想要提神的时候,就可以选择饮用绿茶来提神,而不是咖啡了。这样既能提神又能养生,何乐而不为呢?

秒杀价格最低的品牌茶,关注柒拾贰匠微信

回答者:泡妞妞回答时间:2019-10-10
有用+10
分享

绿茶冲泡有讲究上中下投法你知道吗?

【一道茶网 茶学院】炎炎夏日,大家都喜欢泡上一壶绿茶来赏赏心悦悦目,舒缓一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可是泡茶就仅仅是放茶叶和倒水入壶吗?非也非也,正所谓投茶有序,尤其是冲泡绿茶,先放茶叶还是先倒水,一切细节皆有讲究。

早在明代张源所著的《茶录》中就提到:“投茶有序,毋失其宜。先茶后汤曰下投。汤半下茶,复以汤满,曰中投。先汤后茶曰上投。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

意思是,在冲泡绿茶的时候,投茶是有顺序的,而其中所提到的中投、上投、下投也合称绿茶的“三投法”。那么三种投茶法有什么不同呢?

上投法

“上投”指的是先在杯中注满七分适温的水,再进行投茶,要记住绿茶需要用85℃的水温呵护哦,嫩度越好的绿茶所要求的水温越低。上投法需静待茶叶缓缓下沉,可以观察到鲜嫩的芽叶在杯中舒展,欣赏其上下浮沉和游动的“绿茶舞”。

投茶法不止按《茶录》说的按季节区分(实际是不同季节之间存在温度的区别),更多情况下是根据绿茶的茶叶品质和茶条的松紧程度来选择。上投法多适用于茶形细嫩的名优绿茶,一般具有全是芽头或满身披毫的特点,如特级碧螺春、雀舌、信阳毛尖等细嫩炒青,以及特级黄山毛峰等细嫩烘青。

中投法


中投法示意图

“中投”指的是先在杯中注入三分适宜温度的水,然后投茶,轻轻转动杯中茶,以使茶叶浸润,待其慢慢舒展,然后再注水至七分满。中投法可以彻底降低水温,避免茶的苦涩,而且茶叶在水中的浮动姿态也是最为持久的。

较为细嫩但茶形紧结,扁形或嫩度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绿茶,适宜用中投法,如六安瓜片、云雾茶、竹叶青茶等。

下投法


下投法示意图

“下投”指的是先投入适量茶叶,再沿着杯壁注入适温的水至七分满,使用玻璃杯或瓷盖碗都可以,徐徐摇动以使茶叶完全濡湿,静待其自然舒展。

茶形较松或细嫩度较低的一般绿茶均适用此法。

听完了小编的介绍,下次冲泡绿茶的时候要注意啦,细嫩度不同的绿茶要用不同的投茶方式去冲泡哦。无论使用哪一种投茶法,所冲泡的茶水都应在3至5分钟内品完,或先将茶水倒至公道杯、品茗杯中,防止茶叶过度浸泡。随着茶汤温度的降低,茶的汤色和口感都会有所变差。

泉岗辉白是绿茶吗

泉岗辉白茶又称前岗辉白茶,因产于浙江省嵊州下王镇泉岗村而得名。该茶始创于清代同治年间,并被列为贡品。泉岗位于四明山的支脉,覆卮山山腰,这里海拔500米左右,气候适:宜,云雾笼罩,又人形容这里地形为“泉岗大岭头,走路碰鼻头。云雾绕山头,老虎蹲石头。”山上土质肥沃,产茶自然条件甚佳。泉岗辉白茶形状好似圆非圆,盘花卷曲,紧结匀净,色白起霜,白中隐绿,冲泡后汤色黄明,香气浓爽,滋味醇厚,叶底嫩黄,芽峰显露,完整成朵,是中国圆形绿茶中的珍品。

泉冈辉白产区位于四明山的支脉覆卮山上,前冈岗村就在半山腰。覆卮山海拔800多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雾露蒙密,夕阳早落,晨曦晚照。山上古木蔽荫,猛兽时有出没。当地农民描述前冈村的地理形势是:“前冈大岭头,走路碰鼻头,云雾绕山头,老虎蹲岩头。”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出产名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泉冈辉白采制工艺十分精湛,一丝不苟。一般在谷雨前后开始采摘鲜叶,采摘标准要求严格,上档茶原料为一芽二叶初展,普通茶原料为一芽二叶到一芽三叶初展。鲜叶采回后,要进行挑选,达到芽叶洁净、大小匀嫩整齐。然后分级分档摊放,分档加工。整个制作工艺,分为杀青、初揉、初烘、复烘、炒二青,煇锅6道工序。泉冈辉白似圆非圆的特殊外形的形成,主要是在煇锅工序。茶叶在斜锅内,用双手将茶叶向锅壁徐徐推动,不停转动,茶叶随着转动慢慢卷成圆形。煇锅全过程约经3个小时,直到茶叶盘花卷曲、煇白起霜为止。

浙江绿茶泉冈辉白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辐射、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

泉岗辉白的由来

浙江绿茶泉冈辉白主产于嵊县东北与上虞毗邻的前岗村,因所产成茶色泽绿翠起霜,故以“前冈辉白”名之。后改前冈为泉冈和平水珠茶一样,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唐宋时的浙江绿茶剡溪茶是制成团饼的,宋末明初改制成散茶,至于何时形成这种似圆非圆形状,尚未见确切记载。但茶学界多数认为浙江绿茶泉冈辉白要早于平水珠茶,就是说浑圆的平水珠茶是从似圆非圆的浙江绿茶泉冈辉白演变而来的。这样,浙江绿茶泉冈辉白的外形至少在清初已形成。清康熙、雍正年间,海禁大开,平水珠茶开始外销,到嘉庆、咸丰年间逐年扩大,至同治、光绪年间达到鼎盛。为了适应外销的需要,不断改进炒制工艺,提高圆结程度,增进外形的美观。但浙江绿茶泉冈辉白仍保持清初原有的制形。于是两者各行其道,一为出口绿茶,一为内销名茶。

湖北名茶好的绿茶有哪些-从西双版纳到印度大吉岭的寻茶路

湖北名茶 好的绿茶有哪些-从西双版纳到印度大吉岭的寻茶路



从西双版纳到印度大吉岭的寻茶路干邑被称为生命之水;茶树是南方之嘉木。看似一水一木,远隔万里,但白兰地和茶这两种饮品,其实都是从山野植物中萃取的精灵,是人类将时间和灵魂投入土地而得来的液体,是可赏可啜的古董。

西双版纳:澜沧江畔最后的古茶园

西双版纳的夏天并不像想象中那样酷热,雨季里的云彩总是绕着山腰走。从机场出来,经勐海县翻过一个高高的山头便是我此行的目的地景迈山。因为雨水,整片山突然都凉爽了下来。这里是位于云南南部澜沧江两岸现普洱市的景谷地区,茶树的最早发源地之一。这里曾经发现过具有1700年历史的古茶树和野生化石,被一些学者证为茶树之源。普洱当地传说中,两千多年前布朗族先民生活在这里,在采集渔猎生活中发现了一种神奇的树叶,这种神奇的树叶被认为是茶叶最早的雏形。而与布朗族一起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佤族、哈尼族、拉祜族和傣族的先民,成为世界茶叶的发现和培育者。



还有人这样认为,茶叶的苗种就是从这里经贵州向四川迁移,最终翻过秦岭好的绿茶有哪些,越过长江来到江浙和福建一带,并远渡海峡登上台湾岛和日本列岛的。但这样的传播路径只是根据古藏典籍中只言片语给出线索的一种推断。茶作为影响世界的饮品,它的生命根源到底在哪里?西双版纳与多数东南亚国家一样没有四季,全年只有雨季和旱季。

雨季里,每天如期而至的雨水将整个山林滋润得青翠欲滴,绿色成为这里的主色调。我想自己是没有来错地方,景迈是西双版纳乃至全国存留古茶树最多的地区之一,可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古茶树博物馆。柏联普洱庄园的杨先生给我做向导,带我进入景迈山腹地的古茶树林中。车子从柏联普洱庄园出发,行车不到十几分钟,柏油路便消失了。杨先生说,过去西双版纳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古茶树曾经分布很广,初步估算有上百万亩之多。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广泛分布在景迈、临沧、思茅和勐海等地,这还不算云南其他地方。上世纪50年代后,为了追求产量,开始大量地砍伐古茶树,栽种整齐划一的台地茶。上世纪80年代后又有一批古茶树被橡胶等经济作物替代,慢慢古茶树林才缩小到现在这个规模。

古茶树和台地茶最大的区别是自然生长与人工干预。古茶树并非纯野生茶,也是被先人驯化过的茶树。古茶树在野生状态下是根据自身的环境而成长,肥料养分都来自自然界。而台地茶栽种整齐,培育者会对其进行施肥、除虫、灌溉等护理工作,以此保持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但这也会影响茶叶自身的品质。

莫干村在景迈山的一处山谷洼里,随地势起伏,傣族吊瓦木楼将整个山谷填满。村边有一座南传佛教的寺庙。寺庙建筑比周边木楼稍高,但并不显突兀。雨势渐大,几个身着黄袍的小僧人撑伞跑向火塘,给这个隐匿在大山深处的小村带来几许画意。村中的农人淳朴,见有外人来,都纷纷招呼你进家喝杯烤茶避雨。西双版纳从上世纪80年代后就成为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但大多数游客都是前往固定的景区景点参观游览,很少前往普洱这一以经济作物为主而不是以旅游为主的地区。这也就保留了像景迈山这样原汁原味的傣族村落。

傣族人饮茶,先美白花茶把茶叶放入土陶罐中,在火上烤几分钟,再加入热水,待茶水沸腾便可饮用。这种饮茶方式称为“烤茶”。寨子里的老人说,这样的喝茶方式已经延续了上千年,有客自远方来都会用烤茶接待。我们在一家傣族人家避雨,主人用年初刚刚采摘的新茶招待。烹茶中这家老人告诉我,如果早来些日子,就能看到景迈山上祭茶祖的活动。那时,来自各个乡寨的傣族、佤族、布朗族和哈尼族聚集在山坡上载歌载舞。哈尼族那时会唱起一首流传千年的歌曲。

歌词是祖先趴岩冷在临终前训诫后人的话。大意是,“我将离去,留何给后人,牛羊会死,金银会无,留茶最好,世代相传。”古老的茶树被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称做生命之树。杨先生说,景迈山栽种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居住于澜沧江中下游两岸的百越人和百濮人。现在的傣族是百越人的后裔,布朗族、佤族和德昂族是百濮人的后裔。傣族领主曾趴冷岩管理布朗族,如今景迈乡芒景、芒洪及周边的5个布朗族村寨,村民都认为自己就是趴岩冷的后裔,他们与周边的其他少数民族一起祭祀趴冷岩,并将其尊为种茶的始祖。

只要走进景迈山腹地,古茶树几乎遍布山野。在村中长者和柏联普洱茶庄园茶人的指引下,我在雨后的古茶林中找到了一株年龄已近1200岁的古茶树。如果是爱茶之人,见到这样的茶树时难免会心生崇敬。它略显老态的身躯上依然在孕育新的叶片,兰花附着在它的躯干上在雨后的阴霾中绽放,空气中弥漫着兰花的香气,这种香气在之前寨子里老人烹茶时的茶汤里我们已经相遇过。此刻我才明白这叶片中所含味道的来源。古茶树边还散落着许多几百年的茶树,这些茶树以最初人们将它们载植在此地的形态自由生长着,没有人工刻意的雕琢排列,而是将一段关于香叶的历史凝固在这里。

大吉岭:喜马拉雅南坡的绿

生命之树的叶片,并非只造福了一方水土,它展开的绿色之路延伸向地球的许多地方。茶树向东传向中原厚土和江南平原,也随着马帮向西进入青藏高原腹地。茶树甚至从海上漂流至喜马拉雅山的另一侧,并从那里开始征服了整个地茉莉花和绿茶球。

从昆明到印度加尔各答的航程只要3个多小时。与云南的凉爽相比,加尔各答这座庞大的城市就像是一座无时无刻不在运转的蒸汽机。马路上跑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出租车,铁皮巴士和难得一见的人力车从你身边穿梭而过。在号称印度最大的商品市场达克希涅盘,我看到了堆成山的红茶,其中大部分产地都被标示成大吉岭。

此后我曾在尼泊尔、孟加拉国和加尔各答的市场里看到过各种各样标示着来自大吉岭的红茶,但当地熟悉茶叶的人士均告诉我,这些茶多半并不是来自大吉岭地区。茶叶店的老板让他的伙计递给我一杯加入生姜的茶叶,在炎热的夏天喝这种茶叶据说可以防止拉肚子。这也是我和印度茶叶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后来在印度、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等地游历,虽然这些地区的语言是非常难懂的,但有一点不必担心,那就是饮茶。在这些国度,小贩手里提着小型茶炉四处游走,即便你不带任何饮料在身上,只要是口渴时向那些小贩用汉语招呼一声“茶叶”,便可喝到味道极好的奶茶、姜茶或是红茶。茶在这里的称谓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用英语或是本地语代替,而是沿用了汉语茶叶的发音。

茶叶比我要提前近300年来到加尔各答。曾有学者认为是英国人将茶叶带到了印度,其实这并不正确。在英国人到来之前,云南所产的茶叶就已经随着马帮穿过边境到达缅甸的瓦城,在那里换乘船只沿伊洛瓦底河而下,它们最终在印度的港口登陆运送到加尔各答后再输送到印度北方乃至南方的各大城市当中。不过,早期来到这里的茶叶被压成饼、砖或球的形状,据说采用这种方法是从明朝时期开始的,一直被延续至今。云南的普洱茶现在还使用这种方法,这样做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利于保存,使其茶味发生变化,以此达到越醇越香的目的。茶叶给了我动力,我决心去看看茶叶是怎样改变大吉岭的土地的。那日黄昏,我从加尔各答那座具有英国殖民风格的老火车站坐上了前往大吉岭的火车。印度的火车摇头晃脑地开了十几个小时,早就知道印度的火车旅行没有准点观念,但因为要赶当日去大吉岭的小火乌龙茶的泡法车,还是让我心急如焚。火车比正点时间晚了5个小时到达新杰尔拜古里站,本以为这样的晚点是无法赶上当日上山的小火车了,后来才发现,即使再晚点5个小时,前往大吉岭的小火车依然会等我们。因为从加尔各答的火车不到,那辆小火车是不允许发车的。

大吉岭是印度境内早期种植茶叶的地区之一。我曾在印度靠近锡金的阿萨姆邦短暂停留过几天。那里的红茶在印度非常出名,不过可惜的是那次旅行我一直在拉肚子,不太敢尝试被小贩布满污垢的指甲调制过的茶叶。阿萨姆邦据说是英国人最早培育茶叶的地方之一。美国的电视节目《探索发现》曾有一集专门介绍英国人是如何将茶叶带到印度的,其中涉及最初随使团来中国的茶叶间谍罗伯特·瑞琼。后来发现,真正孕育出优质的大吉岭和斯里兰卡茶叶的茶树并非早期茶叶间谍带出的种子和茶树苗,而和阿萨姆地区有着某种联系。

在1831年阿萨姆地区服役的英国军人查尔顿上尉写给英国农业园林协会的信中,这样的猜想可以找到些许证据:“我给你们的植物是土生土长在这一地区的茶叶。我相信它来自于距离只有一个月路程的中国云南的某个地区,来自云南省的几个人向我证实了在这里看到的茶树,他们说这与他们地区所种植培育的茶树一模一样?”查尔顿上校的报告得到了重视,英国政府除却派人到此地做植物研究,并将戈登从中国带来的数千株茶树苗在此培育。

此前荷兰人在运输葡萄酒的过程中发现酒会在运输时变质,后来他们发明了蒸馏法来获得白兰地,这样更容易保存运输。同样,英国人在运输茶叶时发现,只有发酵过后的红茶最容易适应海上长途的运输而不易变质,所以他们开始舍去没有经过发酵的绿茶。

历史上大吉岭曾为锡金国王的领地,在18世纪英国人开始进入该地那一刻起,他们就喜欢上了这里。1847年东印度公司在这里建立起第一个茶叶苗圃,其最初的目的是为英国培育茶树幼苗。当时的殖民者并未想到,这样的做法会为后来的大吉岭改变了命运。他们选对了地方。在大吉岭可以随意找到来此谋生路的尼泊尔人和孟加拉人。从1847年至1874年大吉岭从最初的一小片苗圃发展到了拥有113个茶叶种植园,年产茶叶400万镑的茶叶王国,而其出产的茶叶也开始闻名于世界。其红茶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中国茶叶。由于土地的限制,大吉岭茶叶的产量一直非常有限。但这里生产的红茶却是上乘的,在19世纪之后,大吉岭什么绿茶最好喝这个地名与茶叶捆绑在一起不可分割。

当我乘坐着那条有着百年历史的窄轨铁路列车进入大吉岭时,也不禁为此处的风景所倾倒。茶园分布在海拔1000至2100米的山谷中,有时你抬头就可以看到喜玛拉雅山壮阔的景观。大吉岭的城市建设在山坡上,这座城市同这里出产的红茶一样闻名天下,早期英国殖民者为这里留下了大批西化的建筑。我住的小旅馆就是由一座殖民时期的别墅改造而成,住在里面你很难分清自己是在阿尔卑斯还是在喜马拉雅。唯一不同的是,展开在眼前的无边的绿色,是从喜马拉雅山另一边的中国传来的一望无际的茶树园。街头提着茶壶叫卖茶叶的小贩总是会在你口渴的时候出现在身边。从故国来到这里,茶叶也有了些许改变,但最重要的是,茶叶改变了这里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