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如何品饮乌龙茶?

如何品饮乌龙茶?

提问者:南木南提问时间:2019-11-07
已采纳

教你若何喝乌龙茶

乌龙茶也称青茶,是介于绿茶(没有发酵)以及红茶(完整发酵)之间的一类半发酵茶叶。因 此,它具备绿茶幽香的气息以及红茶甜美的口感,而且奇妙地按捺了红茶之涩以及绿茶之苦。   

乌龙茶制茶的工艺大抵步调可分为:晒青、晾青、摇青、揉捻、枯燥以及拣梗。泡好一壶乌龙茶的须要前提以下:  

  1、好茶好水好茶具   

俗语说:“水乃茶之母,器乃茶之父”,有了好茶叶,更需好水好茶具,才干将其韵味施展阐发极尽描摹。水最佳是纯洁水或者矿泉水,茶具则“宜陶景瓷”(宜兴的陶器,景德镇的磁器)为佳。 2、壶型与茶叶投放量   

依据品茗人数选定壶型,依据茶壶的容量断定茶叶的投放量。若茶叶是紧结半球型乌龙,茶叶需占到茶壶容积的1/3—1/4;若茶叶较松懈,则需占到壶的一半。   

3、水温请求   

因为乌龙茶包括某些非凡的芬芳物资需求正在低温的前提下才干完整发扬进去,以是必定要用滚水来冲泡。   

4、开汤工夫   

闽南以及台湾的乌龙茶冲泡时浸泡的工夫第一泡普通是45秒摆布,再次冲泡是60秒摆布,以后每一次冲泡工夫今后略加数10秒便可。闽北以及潮州的乌龙茶开汤工夫则要快很多,第一泡15秒就能够了。   

5、冲泡次数   

绿茶普通三次为最好,乌龙茶则有“七泡不足喷鼻”的说法,办法妥当每一壶可冲泡七次以上。   

回答者:泡妞妞回答时间:2019-11-07
有用+10
分享

乌龙茶的清饮法是什么

乌龙茶清饮法就是使用冲泡绿茶的方法和器具来冲泡乌龙茶,这种方法很适合现今流行的铁观音茶品。和传统的“功夫茶法”相比较,乌龙茶清饮法有很多特点和变化,下面作一些简单介绍。

首先是投茶量的改变。传统铁观音投茶量以容器的1/3至2/3为宜,无论用孟臣罐还是盖瓯,茶叶张开后恰恰能满撑杯盖,而香气已经满溢茶室了。

其次是茶器的变化。安溪地区冲泡铁观音一般用盖瓯(俗称盖碗),不仅能发茶品真香、真味,中间还可以翻瓯,这样有利于茶叶充分冲泡。现在的铁观音除了用茶瓯冲泡外,也可以用紫砂壶、普通瓷杯、玻璃杯。

再就是水温的掌控。冲泡传统铁观音以三沸水为最佳,而且还要淋壶以增加温度,这样才能“逼出”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如今发酵程度很轻的铁观音就不适合这样高水温了,依我个人的经验,水温应该以90度最为适宜,这也是办公室里普通饮水机的水温。

乌龙茶中什么茶最好?最好的乌龙茶种类!

乌龙茶作为中国的历史名茶,是一种非常好的茶叶,不管是外观还是内质都是特别高的,但是乌龙茶要是说到最好的话,那肯定是大红袍茶,因为大红袍茶是乌龙茶中的精品,具体如下!

乌龙茶最好的茶叶

大红袍属于乌龙茶,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在中国茶叶分类里有红茶,绿茶,青茶之分。青茶的代表类别是乌龙茶,而乌龙茶有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之别,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扛鼎之品.,生长在武夷山脉的茶叶独领山水灵气,山间岩缝和沟壕的特别土质赋予大红袍一种坚韧,醇厚的品质,传统的烘焙方式更增添了大红袍茶类特有的与木有关的碳香和火香。

大红袍又属于半发酵茶。大红袍生长在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有泉水自罅滴落。泉水中附有苔藓之类的有机物,因而土壤较它处润泽肥沃。茶树两旁岩壁直立,日照短,气温变化不大,再加上平时茶农精心管理,采制加工时,一定要调技术最好的茶师来主持,使用的也是特制的器具,因而大红袍的成茶具有独到的品质和特殊的药效。从元明以来为历代皇室贡品。

大红袍外形是条形的,紧紧扣住。色泽是非常嫩绿的,冲泡之后茶色是橙黄明亮,并且最经典的是,茶叶是会有红边镶嵌着,大红袍最突出的就是有着兰花香,香味非常持久。

乌龙茶的种类

1、大红袍

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是中国特种名茶。其品质最为突出之处在于香气馥郁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的原料也十分讲究,通常采摘老嫩适中的芽叶,再结合绿茶和红茶的制作工艺制作而成,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的茶叶。

2、铁罗汉

铁罗汉的名字由来颇具传奇色彩,有僧侣的、有神仙的、有商贾的,丰富了乌龙茶文化。铁罗汉茶树长于武夷山内山岩石之中,形成独特的风味,其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类似,但制作工艺更为精细。

3、白鸡冠

白鸡冠是武夷山唯一的“道茶”,其命名和道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白鸡冠茶外形独特,叶子呈淡绿色,夹带白色,茶芽带有绒毛呈月牙状,状似鸡冠。冲泡后的茶汤橙黄明亮,入口唇齿留香,气韵十分强劲。

4、水金龟

水金龟是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一,有铁观音的甘醇,也有绿茶的清香,具有鲜活、甘醇、芳香等特色,是茶中珍品。

5、武夷水仙

武夷水仙是历史上较为有名的茶品,始于清道光年间,是以树种品种来命名的茶品。水仙茶茶叶比较厚,外形紧结,色泽呈暗绿色和黄色之间,冲泡后的茶汤较为清澈,茶香浓郁且有淡淡花香。

6、安溪铁观音

铁观音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叶形椭圆,叶肉肥厚,有浓绿光泽。铁观音的采摘和制成较一般乌龙茶严格,冲泡后的茶汤颜色浓艳金黄,宛如琥珀。

综上所得,乌龙茶种类繁多,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特征及其优势,但是要问最好的乌龙茶的话,那肯定是大红袍最好,因为大红袍是茶叶中的精品,是乌龙茶中的极品!


乌龙茶是怎么做的呀?我喝的怎么有点甜味呀

先说好了,你尝到的味道不是“甜”,而是 “甘”,甜是舌头带来的,甘是口腔后部带来的,呵呵

乌龙茶属青茶类,主产于福建、广东、台湾等产区。其采制原料特点:以叶稍伸长较完整的标准鲜叶(对夹三叶),有以春茶期、秋茶期的鲜叶原料,制成的乌龙茶,其品质更为优良。近几年来,为开发多种茶类,浙江省部分茶区也开始试产,如临安、德清等产区初获成功。乌龙茶特有的优良香味,主要是通过做青作业形成的。做青包括晒青、凉青、摇青及堆青四个工序。现就在浙江加工乌龙茶的工艺与品质的关系,作一探讨。

一、传统做青工艺与品质风格

依晒青程度的不同,做青可分如下几种:

1、重晒青摇:以务夷岩茶为代表,广东凤凰水仙、闽北水仙亦同。晒青减重在15%~18%之间,由于叶子失水多,酶活性强,叶内主要内含物茶多酚的酶性氧化程度较重,故称茶香气幽长,滋味甘醇。

2、轻晒重摇: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色种茶亦同,晒青减重在10%~15%之间,贝尔工艺所制的成品,茶多酚的酶性氧化程度较轻,故成茶香气清高,滋味浓厚。

3、中晒中摇;以永春佛手、台湾乌龙及福建等研究的做青新工艺为代表,品质风格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4、中筛轻摇:以台湾包种茶为代表在。由于原料较细嫩(一芽二、三叶)并充分吸取闽南乌龙茶与名优绿茶的技术精华而制成。成茶外形紧细呈蜻蜓头,干色碧绿,香气清纯具花香,滋味甘醇有活性,茶汤自蜜绿至蜜黄,叶底嫩黄亮或略带红边。茶多酚仅氧化8%~18%,实是介于绿茶与乌龙茶质监的高香茶。

二、做青作业的新工艺技术关键

目前传统乌龙茶区均采用“看青做青”,工艺复杂,技术难度较大。为在探索适于浙江地区乌龙茶加工的新工艺,笔者在浙江临安对乌龙茶制作工艺作了一番探讨,并提出了一种通过控制乌龙茶制作过程的晒青程度和凉青时间来摇青,简化工艺,使其品质较为稳定,技术易于掌握的“看青晒青”的工艺。

1、晒青方式:采用有孔“水筛”,置于离地1m的晒青架上晒青,力求通过“开青”、薄摊、勤翻、轻翻,并通过拼筛,逐次增厚叶层,促成叶内的理化变化得以均衡进展。

2、晒青程度:一般是茶树品种而异,以顶、二叶下垂,叶色转浅绿,青气退,青香起,掌握减重率10%±2%为宜。一般通过晒青程度试验,即可得出适予如下摇青方式的晒青减重率。

3、摇青方法:分四次摇青,每次摇青转数可参照茶树品种的特性和实际晒青程度及成茶的不同要求进行掌握。
以毛蟹品种为例:可采用50→150→200转/分(手筛总转数为500转,若采用摇青机,转数可酌情减半),水仙、梅占、佛手品种则应适应晒青,青气消失的基础上进行,再摇青,摇青的转数与毛蟹品种相同,黄旦、奇兰等高香品种适当轻晒即可,摇青转数可采用30→60→90→120转,各次摊叶厚度为3.0→4.5→6.0→7.5cm为宜;每次摇后隔时为1→2→3→1小时为宜,待第五次摇完毕,凉青2小时后,需勤嗅茶香,待青气消尽后可堆青。

4、堆青作用:主要是调节叶子的酶性氧化程度,使红边适度,形成优良茶香。在摇青叶堆厚40~50cm,室温20~30℃,加盖保温的情况下,历时约为2~3小时。夏暑茶晒青要轻,室温高于27℃,则不必堆青。其作业要点是勤看叶色,嗅茶香,直至清香显现。

5、做青程度:以叶色转为黄亮,叶温比室温约升高3~5℃,青香起时,即为适度。其摇青要结合场地的温湿度,选择最适的温度和温度是摇青技术关键。试制室内环境温度为26℃,温度为80%左右。

三、新工艺炒揉与火攻

1、炒揉的技术要点:

a、炒青:与绿茶杀青相似,采用高温、阻止酶活性、固定做青过程所形成的品质特征。根据乌龙茶叶质粗、含水量少、茶汤要求橙黄的特点,炒青宜高温、少量、短时、多闷,直至茶香显现为止。

b、初揉:均采用热揉,并与重压、快速、短时相配合,新工艺一般揉时仅3min。

c、乌龙茶的复炒、复揉:除紧结特有外形外,对形成乌龙茶特有茶香具有一定的作用。

d、乌龙茶的初烘、包揉:初烘的作用与红茶打毛火相同,以进一步破坏残余酶活性,蒸发水分,为其通过包揉,完成特有外形创造条件。包揉(包括2~3次复烘、复包揉)过程,叶质先脆后韧,所以用力要“先轻后重”。

e、摊凉:每次包揉后,足火前均需充分摊晾,结合拣除梗、朴片,以增醇茶味。

2、足火火攻:临安乌龙茶足火均需低温慢烤。闽南制法后期的“墩火”;闽北岩茶后期的“吃火”与趁热后堆,形成特有的香味。

a、乌龙差一般采用焙笼,火温70~75℃,每笼约2~3kg,焙时约为1~2小时,中间翻叶2~3次,直至香气青纯时为止。主要为条形乌龙。

b、采用新工艺的温度70~100℃炒制足干后,其主要作用是提香。烘炒时15~20min,俗称“吃火”,焙炒后趁热厚堆,密闭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