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古树茶,到底好在哪?

普洱茶古树茶,到底好在哪?

提问者:我最闪亮提问时间:2019-08-25
已采纳

我们都知道普洱茶最好的就是古树茶,因为古树普洱茶不但年代比较久,而在古树茶生长的过程中,口味就已经与别的普洱茶不同了。在滋味上,古树茶与普通的普洱茶相比,要醇厚得多,香气也要比一般的茶叶的香味更明显而且也很丰富。具体情况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看:

一、生长环境

云南的普洱茶之所以一个山头的茶有一种味道则是受普洱茶树生长的温度、突然、光照等生长环境的影响而变成现在的样子。也许一些茶友也发现了,对于普洱茶树生长的环境而言,任性到就连降雨量都是有要求的,如果降雨量少了,那么,一颗普洱茶树生长不好,连滋味都会不好。而且,难能可贵的一点是,普洱茶树生长的环境,是不需要肥料、化肥还有农药浇灌的。就这一点而言,已经是难能可贵的天然茶品了,与很多茶相比已经是很生态了。

在这里,用老班章来给大家说一说,老班章的茶树是生长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地区,最高的海拔也有1900米了,而且因为所处的地方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也更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养分积累。并且,自古以来,老班章的村名沿用的是传统的人工养护赖以为生的茶树,遵循民风手工采摘鲜叶,土法炒制揉作茶青。时至今日,老班章普洱茶是云南省境内少有不使用化肥、农药等无机物,是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的茶叶产地。老班章普洱茶,茶气刚烈,厚重醇香,霸气十足,在普洱茶中历来被尊为“王者”、“茶王”、“班章王”等至高无上的美意。说到这里,想必很多茶友也知道了为什么古茶树这么好的一个原因了吧!

二、茶树的树龄

普洱古茶树之所以味道好,树龄是有很大关系的。为什么呢?因为上了年纪的古茶树,树干粗大、吸收养料充足,叶芽肥厚。而且,一些茶树一年只有一次采摘,偶尔采摘两次。而且,被认可的古茶树,树龄也是至少有100年了,少一岁都是不可以的。而在云南这个普洱茶的故乡,大部分古茶树的树龄也都在三百年左右。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茶树越老越值钱,有的人打着千年古树茶的名号来忽悠。千年古树是有,但是产量非常稀少,有的已经成为文物保护。所以不要过分被树龄所左右,应该选择可信的茶号,可信的茶人,可信的原料。

三、内含物质丰富

古树茶因为吸收养料充足,因此,用古茶树做成的茶叶,本身内含物质就会比较丰富,比如茶多酚、茶黄素、糖类等物质含量也就会高一些。如果在经过陈化之后,茶的滋味的表现就更加突出,汤色油亮、气韵芳香、回甘生津、经久耐泡等。而普通的茶叶,茶的树龄小,越放茶味越淡,生味重,最终,有的还会会失去韵味没有陈香。

四、口感独特

古树茶的神韵和灵气,由于海拔、所处环境不同,各个古树茶山所产茶表现出不同的灵气。有的高香、有的喉韵深、有的绵甜等。在生茶的陈化过程中,这些独有的东西依然伴随,在我们品饮老茶时,依然能够品味到这些神韵。在一些顶级的古树茶产区,生茶所表现出的原始森林气息和一丝丝灵气更让茶人陶醉。

回答者:泡妞妞回答时间:2019-08-25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越陈越香”要具备哪几个前提?

【一道茶网 茶学院】普洱茶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越陈越香”;茶友喜欢时间转化的魅力,茶商则可以利用这个概念来炒作。然而,是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是越老越好、越陈越香呢?如果不是,那么普洱茶“越陈越香”要具备哪几个前提?


普洱老茶

有句话叫做“垃圾放一千年还是垃圾”,这说明了东西的好坏,一方面需要时间来证明,最关键的还是产品本身的品质好坏。所以,今天就从“本质”说起,来说说具备哪些前提的普洱茶才能“越陈越香”。

一、种植

树种的不同和树龄的长短,是影响茶叶品质的核心;其次,是产地环境。树种优良,加上茶山自然环境的优越,土壤、温度、湿度、阳光、雨水都适合茶树的生长,长出来的茶叶自然品质上乘。都说好东西经得住时间的检验,有了好的品质,其它的就交给时间了。


普洱茶山

二、加工

采摘的季节和标准、杀青的温度和时间、拼配技术的好坏、发酵的方式等等,都会对茶叶成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制成的成品茶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是否能够长时间存放。比如说杀青时间太长或是发酵温度过高,都会降低成品茶的品质,这样做坏了的茶存放再长时间也会存在一定的缺陷。


普洱茶加工

三、仓储

先不说莞仓、港仓、大马仓有哪些区别,就来说说我们普通老百姓自家存放茶叶要满足怎么样的仓储环境吧。我们都知道,把茶放在地窖等“湿仓”环境虽然能够加快其发酵速度,但是这样做茶叶容易产生霉味等不良影响,实际上是违反了茶叶内质自然氧化发酵的规律;所以,一般建议将茶叶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无杂味的环境,才能让茶叶长时间进行自然转化。


茶室

只有做到“天(天气,环境)地(种植,海拔)人(加工,仓储)和一”,普洱茶才能够达到“越陈越香”的效果。其实,对于我们经常喝茶的人来说,“藏茶”可以说是一件很自然的事——遇到喜欢的普洱茶,多买几饼放在家里的茶室或书房;再过几年或十几年,偶然看到有些岁月痕迹的茶,拿出来和家人朋友分享,会是怎样的感觉?

普洱茶为什么越来越火?这5大因素是“导火索”!

普洱茶为什么越来越火?自从邓时海先生提出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结论,加上余秋雨所说“普洱茶是所有爱茶人的最后一站”,仿佛到处都能看到普洱茶的身影。

普洱茶为什么越来越火呢?这与普洱茶的功效是分不开的。国家高级评茶师、淘宝官方旗舰店“普洱藏家”掌柜鲁文锋老师认为,普洱茶有暖胃、安神、明目等养生功效。

鲁文锋老师专注普洱茶20年,2016年被评为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如今携手师父“普洱教父”白水清先生,创办了微信公众号:普洱藏家,将20年习茶经验分享给天下茶友。

普洱茶为什么越来越火呢?鲁文锋老师认为,以下5大功效是普洱茶越来越火的“导火索”。

一、甩掉啤酒肚,还你小蛮腰!

普洱茶为什么这么火?因为普洱茶的功效之一就是瘦体。当今时代,以马甲线、小蛮腰、肌肉为美,具备瘦体功效的普洱茶,几乎成了全民热捧神器,全国从北到南都刮起了普洱风热饮之风。

普洱茶之所以能够瘦体,是因为其中的儿茶素和茶多酚能够加速身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的消耗。同时普洱茶中的儿茶素能够抑制胆固醇形成、降低.血脂,从而达到瘦体的效果。

二、暖胃神器,国民好茶!

普洱茶还具有暖胃护胃、促进消化的功效。干仓存储良好的普洱茶老生茶,以及经过人工渥堆发酵的普洱茶熟茶,茶性变得温和,进入人体肠胃后会对胃部产生保护功效,普洱茶还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帮助消化。

因此,经常饮用普洱茶可以暖胃护胃,很适合饮食不规律的人群。普洱茶可以说是护胃的国民健康好茶,因而也越来越火。

三、困了,累了,喝普洱!

普洱茶还具备护.肝、缓解.疲劳的功效。肝是身体的重要器官,对身体机能具有调节作用。假如肝堆积的垃圾过多,就会显露于外,比如皮肤暗沉,衰老粗糙等,人也经常有“身体被掏空”的疲劳感。而普洱茶能起到护.肝的功效。

同时,普洱茶中含有较多的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可以有效控制酒精对肝的损害程度,对于应酬比较多的人应该多喝些普洱茶。

四、常喝普洱茶,靠脸来吃饭!

每天坚持喝普洱茶,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普洱茶里含有大量茶多酚,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容易浸出在茶汤中,并被人体吸收。因而普洱茶具有消毒、抑菌、抗皮肤老化的功效,常喝普洱茶还能减少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

五、上班心好累,普洱送健康!

上班族长期间坐在电脑前,不仅容易受到电脑辐射的伤害,长期端坐也不利于骨骼生长。众所周知,普洱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具有超强的抗辐射能力。

另外,普洱茶为云南大叶种茶,内含物质丰富饱满,儿茶素含量高达24%,茶浸出物达50%,对抗辐射无疑有很大的作用。因此,上班族应该坚持每天喝一杯普洱茶,能防辐射,可谓一举多得。

普洱茶为什么越来越火?这与普洱茶的功效和作用是分不开的。天赐普洱,健康国饮,祝愿每一位茶友都能在普洱茶中享受愉悦和快乐!

如何评判普洱茶的价值高低呢?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怎样知道一款的好坏呢?简而言之,越好的自然就会越贵,那就是为什么同样是砖饼沱,其价格会产生悬殊的原因所在了。但是就目前的市场来看,价格与价值的统一还不是那么完美,的消费,很大程度上还得依靠茶友自身的辨别能力,一款很好的茶品,不一定出自所谓大品牌的宣传营销,很多优质而价廉的茶品,恰恰出自于云南茶区星罗棋布的本山小厂和手工作坊,因此判别好茶的标准在的消费实践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判断好的标准很多,新境王美津博士为茶友们提供了较为简便的如下判定标准:

判断品质的七个指标

一般而言,优质在七个方面都有突出的特征,即:质、形、色、香、味、气、韵七品俱佳。

之一 质

质即原料好,这是任何优质茶的第一基本要素,第一物质基础;没有这一点,的其他美德就无从谈起。各产地由于气候、土壤、植被等不同,又各有特色,例如西双版纳的易武、临沧双江勐库、思茅澜沧的景迈山等所产的茶,应该都是中之极品,但各自的特点却很鲜明。

“质”的标准包含以下几个范畴:

1. 产区:优质的原料首先必须是云南大叶种,最主要的传统产区为云南的临沧市、思茅市、西双版纳州,其他如德宏、保山也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好茶。这三个大产区的茶各有特点个性,喜欢哪一种全凭个人爱好。

2. 时序:以采摘时间为依据。春茶、夏茶、秋茶(茶农们又称秋茶为谷花茶)。三种茶中,台地茶以春茶为上,秋茶次之;而老树茶春茶、秋茶各有千秋,春茶韵胜,秋茶以气足。不管什么茶树,夏茶最次。

另一对重要的概念就是老茶与新茶的问题;老茶与新茶的问题:在漫漫岁月的流逝中,越陈越香的品质、茶品丰富多彩的变化,加之饮茶人面对时间长河的心理感动,使得品饮老茶成为难得的享受。一般而言,老茶又分古茶、号级茶、印级茶等,时间上比较通行的分法是:古茶100年左右,如当年清宫贡茶遗留;号级茶为50、60年以上(各老茶号生产的时间长短不一),但都于1949年前后统统烟消云散;印级茶以1952年佛海茶厂恢复生产以来的各色茶品。这种分法有一定道理,但由于这些茶除了古茶之外,其他大都在储藏过程中基本上都有入仓处理的历史,其地点又基本集中在亚热带高温高湿地区的港台范围,所以对以后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存放成老茶的口感风格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所以真正未来的老茶是什么,存在不同的地方肯定有不同的风格,但“越陈越香”的基本品质是不会变的,具体各地的怎样,有待于天南海北的爱茶者自己的实践来验证——北京一位茶友有句很好的话:好茶从自己存起。

对于新茶,有些观点认为,生普要存放10年左右才能喝,熟茶要一、二年后才行。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片面性,生普存放10年,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在汤色滋味上以熟普为标准,潜意识里仍然是认为熟茶才是的偏见;事实上,品饮生普、熟普的最大区别,就是熟茶养怡健,生茶精气神。当然二者不是泾渭分明,非此即彼的。对于日常生活来说,喝熟普对醒酒、养胃护胃、降脂减肥、调理三高作用十分明显,生普除了兼备熟普功能外,更能给人心理上的美感享受。但是,作为新茶的生普熟普,并非要十年八年和一、二年后才能喝。的关键是原料基础,原料好的生普,当时做好刚从石磨上取下,有何不能喝呢?有何不好喝呢?并且浓浓的山野阳光味沁人心脾;存放一年后,有了变化;再有一年,又有进一步变化,如此下去,年年新境界,岁岁出新效,真是一件美好的享受。因此,家庭存茶(鉴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实际),如果以一家七口人算,每年的同一批次的茶每人开汤一饼,时间以50年计,每年最适合收藏大件一件(84饼),小件2件(每件42饼),这样,除了自己够喝之外,还留下小部分与茶友交流,又在50年间享尽好茶的岁月风流。

3. 树品: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之分;又有老树茶(或古树茶,茶农一般叫大树茶),台地茶(茶园茶)、丢荒茶(荒山茶、野放茶)之别。另外,还有一些产生变异的或稀有的树品,如紫芽茶、藤子茶等。

4. 工艺:对工艺范畴的区分第一步就是生茶或熟茶的区别,这是很简单就能识别的。第二步是区别是否撒面、做面,撒面就是为了美观,把条索色泽较好的放在面上,而里面是一些较次的茶。以里外一致的,不做面的为上。第三步:是否拼配。即用不同产地、同一品质或同一产地、不同级别的茶菁进行混合加工。拼配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论,例如,有的地方的茶滋味好茶气不够足,用临沧茶进行拼配,就能实现口感淳和有茶气厚足的效果,这种拼配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创造,近年来一些在各种展览会获奖的茶品,尤其是熟茶,大多是经过高明的拼配而达到卓越的品质。但另一种是不良商人把质次价低的原料与部分质好价高的进行拼配,最后以好原料生产的市价出售,现在市面上好多打某某古茶山的大批量生产的茶,以这种拼配较多。

5. 储存: 储存本不属于“质”的范畴,但由于传播历史特殊,便有干仓、湿仓的区别。而湿仓茶,在品质上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的真性,一言以蔽之,湿仓茶在口感方面见长而缺少精气神,而且还要是好的湿仓茶,退仓处理还要做得好的。所以综合考虑,干仓为上,湿仓可以聊备一格,不能成为的主流走向;从未来看,可以预见,湿仓将退出历史舞台,干仓湿仓这一组名词将会成为过去——因为,有不自然的“湿仓”,才出现本真自然的、原来本不必强调的“干仓”。

另外,保存在何处最好,这也是一个不可能有定论的问题。根据笔者的经验,要追求口感汤色的迅速变化,存在高温高湿的地方较好;但是相对来说,变化太快的香气韵味就稍逊一筹;存在四季分明的地方,变化稍慢,但气足韵厚;基本的条件,只要无异味,自然湿度不至于使茶霉坏;稍透气,不要太通风,通风太强有损茶性;满足这些基本条件则可。但是到底是追求口感汤色的变化快,还是牺牲一点速度追求气韵,这是很难完全统一的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看您自己认为何为熊掌何为鱼了。

之二 形

形即茶叶的条形,条形是否完整,是否紧结和清晰。叶老或嫩,老叶较大,嫩叶较细;看干茶色泽和净度,无异、杂味,色泽棕褐或褐红(猪肝色),具油润光泽,褐中泛红(俗称红熟),条索肥壮,断碎茶少;质次的则稍有陈香或只有陈气,甚至带酸馊味或其他杂味,条索细紧不完整,色泽黑褐、枯暗无光泽。生普的外形匀称、条索紧结、色泽呈青棕或棕褐、油光润泽,用手轻敲茶饼,声音清脆利索。熟普的外形匀称、条索紧结、清晰,色泽褐红、油光润泽。

以上只是一般的情况,但对的外形鉴别,长期接触的,另

有一种审美习惯。对于其他茶类,追求越新越嫩越细就越好;譬如龙井、毛峰瓜片等,然而在面前,似乎应该“重神轻形”,因为以云南大叶种为原料基础,叶形新、嫩、细者,茶气并不很足,尤其是老树茶,粗老壮硕、黝黑朴素与秀润可人并不矛盾,也就是骆少君女士说的:为扭转时尚对中国茶叶一味追求嫩、细的不良倾向是一个很好的引导,大智若愚,气定如山。事实上,在品饮实践中,细嫩精致的宫廷级固然不错,但四五六级、甚至混有茶梗者别有风味;另外,尤其是一些手工作坊,由于每一道工序都是人工所为,跟工业化标准化的就不一样。这些石磨压制的茶饼,也许不够圆整,厚薄不够均匀,甚至有些歪斜,但别有一番传统工艺的人文美感在里面,很富有收藏价值。

之三 色

色 主要看汤色的深浅、明亮,优质的普洱熟茶,泡出的茶汤红浓明亮,具“金圈”,汤上面看起来有油珠形的膜,优质的熟普叶底呈现褐红色。质次的,茶汤红而不浓,浓而不透,欠明亮,往往还会有尘埃状物质悬浮其中,有的甚至发黑、发乌,俗称“酱油汤”。优质的生普,色泽橙黄、清亮透明,仿佛被一层油膜包裹,久泡其色不变。

的迷人之处,很大程度上是汤色上的赏心悦目,思茅朱飞云先生用“融化的玛瑙”来形容汤,以宝石红、玛瑙红、琥珀色等作为以汤色区分

总而言之,以色别鉴茶,干茶须以自然油润为上,汤色以通品高下的简单方法,富有诗意而实用。透明亮为佳。

之四 香

香 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所谓茶香实际是不同芳香物质以不同浓度组合,并对嗅觉神经综合作用所形成的茶叶特有的香型。茶叶芳香物质是由性质不同、含量微少且差异悬殊的众多挥发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迄今为止,已分离鉴定的茶叶芳香物质约有700多种,有的是各自分别独具的,有的是在鲜叶生长过程中合成的,有的则是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的香气成份到底具体有哪些还没有被完全检测出来,对香气的鉴别,在品饮过程中主要采取热嗅和冷嗅的方法。优质的云南普洱散茶的干茶陈香显露,优质的热嗅香气显著浓郁,且纯正,冷嗅香气悠长,有一种很甜爽的味道。质次的则香气低,有的夹杂酸、馊味、铁锈水味或其他杂味,也有的是“臭霉味”、“腐败味”。闻香鉴别,在整个冲泡过程中随时可以进行,但的香气变化复杂,很不容易用语言准确表达,当然不同的闻香方法有不同的效果,有空杯热闻香、哈气闻香、 开饼刀痕处闻香、杯盖闻香、杯底闻香等;还有冷香、温香、热香、前香、后香、暗香、沉香、明香等等区别。无论如何,的香气重在自然,浓而不腻,清而不扬,重而不闷等。茶人们用米香、花香、果香、蜜香、草香、枣香、兰香、樟香、荷香等不得已的比喻来相容的不同香气,这表明香气的复杂丰富,而且这些变化万千的香气来自原料本身和后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温度、湿度内部元素变化的结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文章说之所以有樟香是因为茶树与樟树间植,这是一种主观臆测的说法。按此观点来说,荷香难道是茶树与荷花间植的结果?

之五 味

味是对感知理解的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品鉴的“初级职称”。“味”之特点,也是在品饮中与其他茶类有着显著区别的特征。在品饮实践中,的“味”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舌面口腔的生理活动、生理体验感觉,另一层是以此为基础的含有很大程度的审美性趣味,成了“体味”、“玩味”、“品味”等意蕴,使人感受到不同味道的和与之相应的不同味道,同时具有使人得到精神愉悦。我们经常说道“回甜”与“回甘”,就是这两层感觉得混合;但是以回甘为上,回甘的一定回甜,但

回甜的不一定有回甘感。也就是说,回甘的在“甜”外,还有一些对人的味觉有益的其他成份,古人品尝美食说的“兼味”、“味外味”就是此意;更具有对味的体验主要是从滑口感、回甘感和润喉感来感觉。优质的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舌根生津。清爽滑润,醇和、甘甜、生津而千变万化。总之,就熟茶而论,好的在“味”是大同小异的优秀,既回甜又回甘;反之,质量差的则各有各的差劲处,不同程度的有苦、馊、酸、涩、麻、挂等特点,这有点像托尔斯泰说的: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之六 气

气是品鉴玩味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使人流连忘返、让人有依赖性的基础。之深,很大程度上是深在一个”气“字上。

气原是一个哲学概念,指构成天地万物初,始的最基本的物质。气论贯串着中国传统艺术和人物品藻的始终。品饮的较为抽象的范畴,却也是上品下品之分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常说,是有生命的,品饮是一门艺术,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的“气”而言。天地宇宙之间,凡有生命都必有“气”;凡中国传统艺术,举凡绘画、书法、音乐、建筑,甚至诗词歌赋,无不讲究个“气”字。亚圣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说人的修养境界,三国魏文帝曹丕“文与气为主”是谈艺,傅抱石题青城山古松国画“元气淋漓,真宰上诉”是说物。又譬如我们生活中,书法作品到处可见,高手所作,笔墨点画的后面,我们总是感觉到有一股充沛元气,使之看上去不死板呆滞。又例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虽然貌不惊人,但眉宇之间能感到对方或城府深沉、或正直大度、或修养深厚等,就是内在的生命力通过表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只是这种表达不是直接简单的而已。之气,就是以优质原料的基础,所谓的“得天地之精、日月之华”、“百草之首、万木之花”的好茶,再经过人的用心加工,得天、地、人之灵,生厚、正、足之气。

当然,神奇但不神秘。所谓茶气,就是茶之所以为茶的物质基础在品鉴时候在人的感官和精神上的综合经验,我们形容茶气,往往用“茶气足不足”、“茶气正不正”、“茶气厚不厚”等词语形容,从物质基础来看,主要是茶多酚、咖啡因含量足不足;而茶多酚,就是茶之所以为茶的物质基础,的原料必须要用云南大叶种,就是因为茶多酚含量比国内国外其他任何茶区茶种的含量高,生茶在悠悠岁月的陈化中茶多酚的含量会逐渐降低,茶多酚的含量也大幅度的减少,如果作为原料的晒青毛茶茶多酚含量低,就形成了茶品的先天不足,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说某一款茶“茶味淡薄”,也就是茶气不足。在主产区之一的临沧茶,茶多酚含量最高,也就是说,该茶区的原料制成的,先天条件就很好,这是在品饮中气足韵厚的保证,也是收藏在日后越陈越香但决不会汤清水薄的保证。最简单的例子,刚制成的新茶中,以黄片(又称黄叶)压制的青饼,口感就很甜润,但即便在昆明存上三、四年后,茶气就淡薄了,所以收藏价值就不高。黄片就是在茶叶发后采摘不及时的那部分,也是阮福在《记》里说的“将揉时预择其内劲而不卷者,名金玉天”者(一些版本为“金月天”)。黄片茶多酚含量很低,加工时茶农一般要剔拣开来,类似于我们洗菜时丢掉的老坏的菜叶部分——也就是石昆牧在《经典普洱》一书第45页说的“分明是茶园茶的粗枝老叶,却被无良厂商冒充大叶乔木以欺骗消费者”的那种茶。只是黄片饼不止是茶园茶有,老树茶也有;并且,以此欺骗消费者的厂家不多,倒是商家居多。

但是,我们普普通通喝茶,没必要判别什么茶多酚、咖啡因等,有一个简单的感官评价——八字真言:“苦不叮嘴,涩不挂舌”。刚刚入口时有一点苦,当马上回甘;有一点涩,但马上化开,生津出韵——口腔里感觉风生水起但层次分明,变化丰富却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这也许是为什么舞蹈家杨丽萍说:是味觉的音乐。

品鉴茶气主要从三个方面:足、厚、正。原料好如临沧茶,自然气足;加工工艺精当,使茶多酚的好处与氨基酸等其他元素和谐发挥,则如各种不同的乐器以茶多酚、咖啡因为领唱者的合唱,自然茶气显厚;茶叶采摘得时,不乱加拼配,有品饮经验的人一杯入口,则临沧茶是临沧茶、思茅茶是思茅茶、版纳茶是版纳茶,风格明显,个性突出,这就是所谓的茶气正。

以上所言,只是茶气的”外气“,更为迷人之处在于”内气“,内气者,不是以口鼻欣赏,而是以身体感知。这一点,练气功者、中医、出家人和不嗜荤腥的最容易感受,气归肺经脾经,品饮时,丹田手足微微生热发汗,甚至有如练气功时得气的感觉;某种程度上,真正迷人之处,在于内气;而内气,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的程度也不尽一样,但对内气的深入探讨,似乎从中医理论更能解释清楚。

同时,茶若无气,韵就成了空中楼阁。

知茶气者,可谓对已经登堂入室了。

之七 韵

韵是品鉴中较“气”更难加以形象地说明的主观感受,可以先打个比方,唱歌时虽然旋律、音高、节奏准确,但无动听感,就称为“有声无韵”;在评价人物时,一个美女即便是身高、三围、五官都很好,但死板呆滞无灵气无教养,就缺少“韵”,也难给人美感。这一点甚至让李笠翁为难,在《笠翁秘书声容部选姿第一态度篇》里,他说美女要让人迷恋,重要的不是身材皮肤五官,而是“媚态”,媚态又是无形之物,非有形之物,能“使美者愈美,艳者愈艳”。

按照他的选美标准就是姿态第一,“选貌选姿,总不如选态第一重要”。但是说了半天,“媚态”到底是什么,他也只能打个比方说:“媚态之在人身,犹火之有焰,灯之有光,珠贝金银之有宝色”。的韵很难界定,但在品饮实践中的最直观体验就是“生津”,各种不同的上品之茶,有的生津在舌尖,有的在舌面,最佳者连喉部都生津,所谓的喉韵就是指这一点。饮茶生津,有如听音乐的“余音绕梁”,看好风景的“山色有无”,与德高学深的长者相处的“如沐春风”之感。 当然,生津不能完全概括“韵”的感觉。老茶之韵与新茶之韵不同,新茶之韵较直接,老茶则显含蓄——当然,有些品饮者把“湿仓味”当成的韵,其实是把缺点当成了特点甚至优点了。

古人说:“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毛主席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自尝一尝”,品饮并不神秘,并不需要先天有什么神授鬼教,只要不断的实践、比较,尤其是跟茶友多交流,慢慢就自然而然领略的好处。重要的是,刚开始的时候,不要选择错了茶,把质次品低的茶品先入为主,作为以后品鉴的标准,好比戴了有色眼镜,要体会的大千世界、丰富多彩就绕弯路了。这也是现在一些茶友,把湿仓老茶作为存储良好的将来老茶的标准,是自折好茶身价的。

相关阅读:

第八届节再出重头戏,一个茶饼拍出28万元/Html/smcj/04130943.html

价格较去年降70%左右 营销回归茶本位/Get/scts/07291554.htm

:价值回归藏客试水/Get/scts/10131767.htm

探讨现状背后的真相/Html/Puer_Value/02121722.html

膏探秘/Get/pyjs/061814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