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碧螺春>碧螺春茶汤浑浊

碧螺春茶汤浑浊

2019-09-04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碧螺春茶汤浑浊可能原因有很多,毫毛太多一冲就浑、茶汤放凉后浑浊还有沉淀、茶叶质量出了点问题。

碧螺春茶汤浑浊的原因

毫毛太多一冲就浑

冲泡碧螺春、信阳毛尖等细芽型绿茶时,往往一冲开水,茶汤就浑浊不清。其实“罪魁祸首”是毫毛。毫毛又叫茶毫或茶毛,是茶叶芽尖上面细小的绒毛,其中含有丰富的茶氨酸、茶多酚等营养物质,一般来说,鲜叶的嫩度越嫩,茶毫就越多,所以在很多情况下茶毫作为茶叶老嫩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茶毫很容易在冲泡过程中脱落,而悬浮于茶汤中,使茶汤看上去浑浊不堪,给人感觉很脏的样子。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茶汤浑浊反而证明茶叶价值高,品质好。那是因为茶里毫毛多,证明茶叶细嫩,茶叶中氨基酸等重要的营养物质丰富。

茶汤放凉后浑浊还有沉淀

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经历,一杯茶泡好后还没来得及喝,放在那里,等想起来时茶汤竟然变得浑浊难看,还有乳状的物质析出来,完全没有开始时的明亮清澈。

不知道的还以为茶汤变坏了,应该倒掉,其实不是那样的。这叫“冷后浑”,是因为温度降低,里面大量的营养物质跑出来造成的,学术上把它称为“络合物”。

它不仅不证明茶汤没变坏,它的出现反而是茶叶品质优良的标志。另外它也不同于沉淀,只要再稍加热,茶汤优能恢复清亮如初,这在品质优良的红茶普洱茶中经常出现。

本身的原因茶叶质量出了点问题

在冲泡一些乌龙茶或普洱茶的时候,发现汤色浑浊不亮,喝起来也不好喝。

这是因为茶叶质量出了问题,茶叶或者是受潮发霉变质了,或者是揉捻过度,或者是发酵出了问题,或者是乌龙茶做青时走水不透,或者是火工不足等等。

总之就是一句话:茶叶质量出了问题。

浑浊的水想泡出透亮的茶汤,那是不可能的。有人说泡的是很好的乌龙茶,可是汤色却很浑浊,一点都不透亮。结果看泡茶的水,都不是清澈的,这还想泡出透亮的茶汤,做梦吧!

碧螺春内在特点

有特殊浓烈的芳香,即具有花果香味。泡开后滋味鲜醇、回味甘厚,汤色嫩绿整齐,幼芽初展,芽大叶小。在鉴别真伪时,可用真品进行对照,凡不具备上述特点者即可却认为伪冒品。

绿茶碧螺春
有用+10
分享

什么是碧螺春

什么是碧螺春?下面由中国茶叶知识网为茶友们介绍下这个问题: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但凡品饮过碧螺春的人,都不由会被它嫩绿隐翠、叶底柔匀、清香幽雅、鲜爽生津的绝妙韵味所倾倒。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

碧螺春茶外形条索纤细,茸毛遍布,白毫隐翠;泡成茶后,色嫩绿明亮,味道清香浓郁,饮后有回甜之感。人们赞道:“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洞庭碧螺独特的花果香,主要是因为它生长在果园之中,并且接受了洞庭特有水土的滋养。其他碧螺春是没有清香和果香的,只有沃土气和青叶气。

碧螺春是绿茶代表产品之一,根据中国中医学及现代药理学对茶叶的保健功效研究认为:茶叶苦、甘,性凉,人心、肝、脾、肺、肾、五经。茶苦能泻下、祛燥湿、降火;甘能补益缓和;凉能清热泻火解表。茶叶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化合物。如:儿茶素、维生素C、A、咖啡碱、黄烷醇、茶多酚等。因此碧螺春的保健功效很多,具有兴奋、利尿、强心解痉、抑制动脉硬化、抗菌、抑菌、减肥、防龋齿、抑制癌细胞等多种保健功效。

扩展阅读: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在196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第一历史名茶”。恩施玉露产于世界硒都—湖北省恩施市。是中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与陆羽《茶经》所载十分相似。 日本自唐代从我国传入茶种及制茶方法后,至今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绿茶,其玉露茶制法与恩施玉露大同小异,品质各有特色。

碧螺春炒茶师后继乏人谁来延续“吓煞人香”?


 碧螺春传统炒制方式

 

  这几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翠绿的嫩芽冒出了茶树枝条,地产碧螺春即将大量上市。作为苏州碧螺春主产区之一的金庭镇,当地的西山茶业协会并未像往年一样组织炒茶大师的斗茶比赛,而是筹划起一场百名年轻人学习炒茶的拜师活动,镇上几十位德高望重的炒茶大师打破行业壁垒、联手为碧螺春炒制工艺的传承而努力。

 

  在3月15日举办的洞庭山碧螺春新闻发布会上,一则讯息令人震惊又惋惜:虽然入春以来茶叶产区风调雨顺,产量将比去年增加20%,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采茶工和炒茶师,大量顶级茶叶只能被留在树枝上。洞庭山碧螺春茶业协会的统计显示,目前东、西山共有茶农17458户,平均年龄超过40岁,其中年轻的本地炒茶工寥寥无几。青黄不接的手工炒茶绝活面临困境,茶农们心急如焚:再过20年,谁来炒出顶级碧螺春?

 

  现状:炒茶大师自费制作传承手艺的“课本”

 

  灶前炒茶,灶后烧火,苏州洞庭山碧螺春独特的炒制工艺早在2011年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地炒茶大师的技艺在多次国家级比赛中捧回分量极重的奖项。东山御封茶厂的严介龙对去年参加“都匀毛尖杯”全国手工制茶大赛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

 

  “我比其他选手晚20分钟下锅,却比他们提早20分钟出锅。杀青的高度比别人高很多,评委最后全部围过来了。”谈起去年全国大赛上“出风头”的事情,严介龙语气中充满自豪:苏州出去的炒茶大师,本来就该这么牛!面对来自四川、贵州、云南等各地的手工卷曲型绿茶炒制大师,严介龙告诉记者,他拔得头筹靠的是36年炒茶人生中积累的对于时间和火候的精准把握。

 

  然而捧着奖杯回到东山,他却没有想象中的欣喜,而是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自费几十万元将炒制碧螺春工艺制成微电影。记者在电脑上看到了这部还在后期制作阶段的影片:融合了太湖、东山、老宅、太极等江南元素,用极富诗情画意的手法将采茶、挑叶、炒茶、泡茶的全过程完全展示,记者特别注意到,在炒制中一些技术性极强的关键环节,镜头非但没有遮挡掩饰,反而大方地刻意用慢镜头详细展示。“就是希望能为炒制碧螺春留下点资料,感兴趣的人能来学。”严介龙告诉记者,推动他做出这样的决定来源于炒茶大赛上部分外地选手带来的冲击:各地选手在一“起交流,我发现许多外地品种都在参照碧螺春的炒法,而这恰恰是碧螺春品质的关键。”看到外地炒茶人忙于偷师、纷纷异军突起,而本土碧螺春炒制却后继乏人,严介龙希望以这套“课本”为引子让更多当地年轻人关注。

 

  同样的忧虑也呈现在西山茶业协会会长周永明的脸上。接受采访时,他正在统计全镇愿意参加百人拜师活动炒茶大师名单:“如今会炒茶的年轻人实在太少,没人传承,以手工制作为特色的碧螺春以后还怎么维持品质?”周永明告诉记者,将在本月底举办的拜师活动将面向全市18—35岁之间的所有年轻人,大师会手把手传授制茶过程:一天的教学不可能让生手真的“学会炒茶,但至少,让更多年轻人开始关注这件事。”

 

  调查:一万七千户中难觅“茶二代”大师

 

  东、西山的一万七千多户茶农中,有多少年轻人能炒得一手好茶?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多次前往两地的茶叶主产区、茶厂集中地区和茶业协会,但调查结果令人遗憾:会炒茶的本地年轻人,有,不多,但基本作为业余爱好;能够水平稳定地独立炒出几锅好茶的年轻人,实难寻觅。周永明说:“东、西山千家万户都有茶园,主要是老一辈在炒茶,实在赶不过来了就雇点外地人。小辈们最多只能帮忙采茶、挑叶。”

 

  32岁的罗雅芬是西山涵头村人,父母都是茶农,家中有2亩茶园。每到茶叶上市的季节,年过6旬的父母就会进入最忙碌的状态:患有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的母亲要成日采茶、挑叶,而父亲在做完一天保安工作后晚上要炒茶直到深夜。罗雅芬告诉记者,自己从小看着父母这样辛苦,曾想学习炒茶帮他们分担一些,但最终因为怕烫、力量不够而放弃了:“杀青时的温度要高达300摄氏度,并且炒一锅茶40分钟里完全不能停,对女生来说有些吃不消。我只能选择其他方式帮他们。”

 

  罗雅芬的经历在许多本地茶农的孩子身上都发生过,事实上除了炒茶难学外,当地人固有观念才是阻碍“茶二代”成长的关键。“炒茶很辛苦,忙到凌晨4点是常有的事,但普通茶农一年也就赚个五六万。”罗雅芬对记者说,许多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在培养子女的最初就不打算让他们再“重蹈覆辙”,甚至觉得孩子外出打工比留在家里炒茶要光荣。“老人们宁愿孩子在外地忙得回不了家、让茶叶烂在树上,也不愿他们再回家做农民。”这样的观念如今在东、西山老一辈茶农中依然流行着。

 

  “只要肯吃苦,哪有年轻人学不会炒茶。关键是对于农业的观念要改变。”生于西山歌月湾的年轻人黄雁萍与罗雅芬的想法不谋而合,2年前,她毅然把在市区从事金融行业的丈夫带回西山老家“试验”:丈夫从未接触过炒茶,但他体力好、能吃苦、对炒茶又有兴趣,他能不能将父亲的炒制技艺全部学会?结果让人欣慰:“最初,他吃了很多苦,手心、手臂、甚至指甲缝中的嫩肉上都被烫出水泡。难得的是他性子慢,愿意沉下心来学,两年下来已经可以独立炒制。”黄雁萍欣喜地告诉记者,丈夫偶尔甚至能炒出一锅与老师傅水平相当的茶叶。今年茶叶上市期间,黄雁萍和丈夫依然会在周末回到西山,帮父母采茶、炒茶。

 

  期待:碧螺春技艺传承期待更多关注和扶持

 

  值得关注的是,东、西山能炒得一手好茶的年轻人不多,但愿意利用知识特长返回农村、帮父母“突围”的新生代新型农二代却越来越多:微信营销、改良包装,一批批80后纷纷出手打开了地产农产品现代市场营销的一扇门。

 

  罗雅芬就是用这个方法在帮助父母。2012年起,她为自己家的茶叶注册了“今雨”商标,改良了传统碧螺春茶的包装,专做高档茶市场,利用朋友圈的人脉关系把茶叶卖到了上海、河南、广东、台湾等地。黄雁萍更是在几年前就辞去上海一家大公司财务职位,返回家乡组织周边的村民一起成立了一家合作社,注册了品牌商标,线上线下结合,大胆地经营起绿色农业。来自吴中区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由这批新生代农民主导的网络营销方式已占到东、西山农户和专业合作社的近1/3。

 

  不过,在农业这根巨大的产业链中,脱离了生长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断然不行的。同严介龙、周永明等老一辈茶农一样,黄雁萍和罗雅芬这样的年轻人也意识到了危机。“再过20年父母都老了,炒碧螺春的任务只能由我们这一辈完成,以我们现在的水平,还能炒出顶级碧螺春吗?”黄雁萍对记者说,也许未来农民的职业化规范发展、政策扶持等才是吸引进城农民返乡的关键因素。“出生在茶乡的年轻人大多对茶叶饱含感情,如果让他们在人生规划中受到更多指导、指引,我相信碧螺春的传承不是问题。”

 

  一家农业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向记者介绍,在法国这样的农业发达国家,黄雁萍的期待已经部分实现了。虽然法国也面临年轻人涌向大城市、大农场多由老辈在坚守的相似情况,但那里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不同领域的农民可以考取专业执业证书上岗、农民到了一定年龄可以退休、年轻人从事传统农业还享受一些政策优惠等,“因此去大学拿一个农业工程师的学位,再回老家做农场主,其实在法国年轻人中也蛮流行的。”研究人员说,未来茶农的职业化转型也许是解决碧螺春技艺传承的较好途径。

 

洞庭山碧螺春茶私人订制茶叶上架立刻动销

  “芽尖和一芽一叶有什么区别?”“碧螺春是不是越绿越好?”姑苏晚报昨天推出私人订制洞庭山碧螺春,由东、西山两位炒茶大师亲自监制、亲笔签名限量版碧螺春,还邀请碧螺春专家在微信上与读者进行互动、普及碧螺春的茶文化。很多读者在咨询、预订茶叶的同时积极向专家提问,大家表示:“晚报这种做法很棒。”

 

  姑苏晚报联合苏州吴中区农业局开辟的“吴地优鲜优先到家”平台,在市民和东、西山茶农之间搭设一条快速通道,推出由姑苏晚报为您“私人订制”的洞庭山碧螺春茶。这批由大师监制、又有晚报和农业部门“品质担保”的茶叶很受欢迎,甚至有一位读者在茶叶直销活动正式推出之前就“开抢”了。原来,为了确保市民预订时微信后台程序运转顺利,工作人员在活动开始之前提前将微店上的茶叶上架了,一位魏先生居然立刻下单,他购买了东山“茶王”施跃文监制的一芽一叶125克装和芽尖25克装各一份。记者好奇地联系到魏先生,原来他去年就购买过晚报直销碧螺春,今年到了茶叶季后便一直期待晚报继续推出这项活动:“我每天都留意微店,刚好看到就立即下单了。”魏先生告诉记者,他之所以毫不犹豫下单晚报私人订制碧螺春,因为觉得非常放心、口感很棒。同时,他还期待晚报在清明节后直销的炒青。

 

  因为晚报这次推出的茶叶不但有250克、125克的常规包装规格,还有25克的迷你型包装,而且也都是出自大师之手的优质茶叶,这让许多喜爱碧螺春却对高昂的价格望而却步的老百姓拍手叫好。昨天早上9点30分,一位老先生已经在晚报直销点等候预订。他说:“市场上早就看到有卖碧螺春的,但是总归不放心,精品价格又特别贵。儿子在微信上看到晚报在帮茶农销售,就推荐我来看看。”

 

  记者了解到,为了方便不熟悉微信功能的老人,这次茶叶销售除了拨打65227688-8396电话预订和晚报微信上预订两种方式外,还可以直接在位于十梓街的苏州日报社晚报直销点现场看茶、现场预订。需要注意的是,与市场上销售的碧螺春不同的是,晚报订制的原产地碧螺春全部由东山“茶王”施跃文、西山“炒茶大师”蔡国平两人监制制作,每包茶叶上都会由炒制人施跃文或蔡国平亲笔签名,并注明每一批茶叶的产地以及炒制时间。因此茶叶只能采取先预订后提货的方式,通常当天下午5点前预订,第二天就能提货。

 

  晚报微友对话碧螺春专家

 

  为了让读者对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有深入了解,本次活动,姑苏晚报还专门邀请洞庭山碧螺春原产地保护办主任沈华明以及洞庭山碧螺春茶业协会专家等作为特邀顾问,他们在姑苏晚报微信后台对读者提出的洞庭山碧螺春品鉴、辨伪等各种疑问进行解答。活动首日有许多市民提问,沈华明对此做出解答:

 

  (1)晚报微友:请问姑苏晚报,芽尖和一芽一叶,在品质上有何区别?

 

  沈华明:国家标准对鲜叶的要求是一芽一叶,一芽一芽初展和一芽二叶三种类型,现在受消费者青睐的独芽,是严于国家标准的极品,外观上是最好的。芽尖因为较嫩,无论是外形还是茶多酚等内含物都更有优势,口感相较于一芽一叶更为清淡优雅。从产量和人工投入来说,芽尖也比一芽一叶“金贵”得多,根据统计,炒制一斤芽尖需要8万个以上芽头,而炒制一斤一芽一叶只需要5.6万个左右芽头。

 

  (2)晚报微友:碧螺春是越绿越好吗?

 

  沈华明:原产地洞庭山碧螺春属于绿茶大类,”条索纤细、茸毛披覆、卷曲如螺、银绿隐翠”就是碧螺春茶的外形特征,成品干茶不是越绿越好,而是银绿,是绿中带黄,以绿为主。茶汤是碧绿清澈,略带浅浅的黄色。这主要是太湖地区特有的土壤、气温、雨量、植被等小气候环境决定的。

 

  (3)晚报微友:为什么大家都说明前茶比明后茶好?茶叶怎么会知道清明节是哪天?

 

  沈华明:茶叶生长遵循自然规律,碧螺春茶叶的生长过程中,到了清明节前后,叶形会长大,在茶叶“形美、色艳”方面会有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