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观点:探秘普洱茶“长寿基因”

观点:探秘普洱茶“长寿基因”

2019-11-06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中国普洱茶网讯:普洱茶的长寿基因直接来源于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乔木大叶种是云南特殊地理与生物多样性的“馈赠”。

  乔木大叶种茶树属于酸性植物,对土壤酸碱度比较敏感。它生长的酸性土壤PH值为4.5--6.5。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0--25度,普遍存在于海拔800--1800米之间,又因它所处的环境普遍为高山雾多,雨水充足,年降水量在1300--1800毫米,生态系统完整,而独具特色。

  云南的茶树与其它植物的交叉存在,不仅体现出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更典型地表现在它的异花授粉上。

  乔木大叶种茶树在其长期的天然杂交中,直接导致了茶树的群体(野生或栽培)其外观的高大与肥硕,并且多区域、成片状存在。其区域内已经形成了复杂的遗传性与多样性。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堪称一绝。

  虽然,在中国大陆其它地方(如湖南、广西、海南等)也存在大叶种的茶树,但能经受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认证”的古茶树几乎没有,存在最多的也就是“百年沧桑”。其茶树的外部形态与云南的乔木大叶种茶树也表现不同。茶叶的内含物质就差别更大了。

  乔木大叶种茶相比其它产区的茶叶营养成分更高、更丰富。这是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相比其它地区大叶种茶树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不仅多酚类物质、色素、氨基酸、嘌呤碱、糖类、皂甙、维生素等化学成分高于其它产区的茶树,就连矿物质内含的数量与质量也是它们无法相比对的。

  比如维生素E(VEortocopherol),为二氢吡喃的衍生物。茶叶中VE

  含量比蔬菜和水果中含量要高,是菠菜含量的32倍,葵花籽油的2倍。含量一般为50mg~70mg/100g。

  过去,很多人误认为绿茶中的VE比普洱茶高,因普洱茶经过萎凋和发酵,一部分VE

  被酶破坏。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学分析手段的提高,又发现普洱茶茶叶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类黄酮,对VE的氧化起了保护作用,故普洱茶中VE

  的保留量也很高,甚至超过其它茶叶产区。有的竟高达290mg/100g,如叶酸(folic

  acid)即维生素B11,又称喋酰谷氨酸(PGA),由蝶呤啶、对氨基苯甲酸与L-谷氨酸三部分连接而成。叶酸在一般茶叶中含量约为50μg~

  70μg/100g。高于很多植物。而由乔木大叶种制成的普洱茶,含有的叶酸竟达70μg~90μg/100g.。

  又如肌醇(inositol),肌醇又名环已六醇,一种特殊形式的糖醇。由植物体内已糖环化而成,起磷酸储藏和磷酸化作用。不仅有游离型,而且还有其磷酸盐植酸钙镁型。肌醇为葡萄糖的异构体,在普洱茶中可达11mg/g,它随叶子成熟度增加而增加,与儿茶素的合成关联。也远高于其它茶系与茶种。

  再以茶叶内含矿物质为例,一般茶叶目前发现的矿物质近三十种,而云南乔木大叶种茶现已发现的就超过四十种,既便如此,仍有很多我们尚未发规矿物质的存在。

  具有特殊的“长寿基因”,是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最为显著的特征。

  云南不仅有世界上公认的最为年长的茶树(树龄约为3000年),同时,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树龄的茶树也不罕见,至于范围很大的古茶园更是多区域、成片状地存在。

  这里隐藏了一个未解的秘密,即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的“长寿”之谜。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地区及其植物,不可能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以病虫害为例,它是定期暴发的,很多物种的灭绝和衰减都与它相关。但云南的乔木大叶种茶树,不管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的,却能存活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经得住如此之多,又如此之长的考验,至今仍显露出勃勃生机。

  这个客观现实告诉我们,这些古茶树起码具备一种或多种我们未知的抗病虫害的“基因”。我们曾试图通过它富含的矿物质探寻它“长寿”的原因,但仍感到证据不足。

  比如乔木大叶种茶树富含的矿物质锰Mn(manganess)。

  一般的茶叶含量在30mg/100g左右,比水果、蔬菜约高50倍。Mn是植物多种酶的激活性剂。茶树缺Mn,表现在“立枯病”,即叶子发黄,叶脉呈绿色,新梢顶端下垂,发展下去全枝萎蔫。乔木大叶种茶叶锰Mn含量比一般的茶叶要高,可达400~600mg/100g,远高于其他茶系。

  这是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长寿”的原因之一。

  还有矿物质锌Zn(zinc),它是茶树必需的微量元素。

  锌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如醇脱氢酶、6-P-葡萄糖脱氢酶和磷酸丙酮酸脱氢酶的辅基。同时磷酸二酯酶、碳酸酐酶、多肽酶等都是锌金属酶。这些酶有的可以促进呼吸作用,有的催化光合作用,有的促进叶绿素的形成。

  植物缺锌,会使色氨酸合成受阻,茶树生长迟缓,叶数、叶面积、茎干等生长均矮小,出现小叶现象,且在成叶上出现花斑,称为花叶病,根系也会发黑而枯死。在乔木大叶种茶树中,我们发现锌的含量竟高达3~6mg/100g,是其它茶系的茶叶无法比对的。

  这是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长寿”的另一个原因。

  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就不一一列举。但是,相对于破译乔木大叶种茶树的“长寿基因”而言,这些研究仍相距甚远。

  不要小看了这种特殊“基因”,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它是什么,不知道是一种还是多种因素在起的作用。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它内含有一种或多种我们人类尚不清楚的物质。我们之所以没有找到这种物质,一方面是受现代科技水平的局限,另一方面是研究思路出现的偏差,加之我们以前对这一类物质研究重视程度不够。可是,一旦这些物质被我们发现并破译,它的意义将是深远的。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也将是巨大的。

  让我们将视角转向普洱茶。

  当我们用这些茶树的芽、叶做出普洱茶时,无论你是成天接触它,或者每天都在品饮它,甚至在研究它。它仍是我们人类“陌生的朋友”。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至今我们不知道它内含物质到底有多少,绝大部分的物质还没有被我们发现。

  我们沿用常规的检验方法发现了一些物质,也清楚知道它的功能。但是,我们仍存在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它“是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其中,它最核心的生命基石----染色体、基因、脱氧核糖核酸(DNA)等等,都存在很多未解之迷。

  因此,有一点也许是你未知的,当你手捧一杯普洱茶品饮时,你在享受它的香气、汤色及特有的口感之余,另一种更有价值的物质已经悄悄渗透到你的肌体,将自然界的一种“能量”嵌入你的基因,并积极配合你,拼命抵御来自现代社会的各种工业的、尤其是化学污染物与病菌对你的侵袭,增强你的抗体,延长你的生命周期。

  这种观点虽然没有得到更科学的认证,但其立论的依据源于一种科学“猜想”,戓一种科学“假设”。这不是“伪科学”,因为很多科学成果的最初设计都源于看似不切实际的猜想与假设。

 

有用+11
分享

教你把普洱熟茶泡成“红、浓、透、亮”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把一款好熟茶泡出“红酒色”,我泡的却是“酱油汤”。在茶这条路上没有捷径,唯有用心,那“别人家”的熟茶是怎么泡出来的呢?

  投茶适量

 

  熟茶之所以容易泡浓,是因为经过人工渥堆发酵,出色出味较快。如果不想泡出一杯浓茶,首先要控制投茶量,一般在5—7克左右为宜。

 

  醒茶时长

 

  醒茶是冲泡普洱茶的必要步骤,但具体要醒多久,醒到什么程度,很多茶友就不太清楚了。一般熟茶醒茶,注水没过熟茶,至茶器的七分满,待茶叶中的气泡冒出,汤色底层开始析出颜色,至茶汤出现颜色分层,即可出醒茶汤。

  快进快出

 

  接下来就要开始正式冲泡了。一般把熟茶泡浓就是容易出现在头几泡的环节,所以开始几泡要“快进快出”,即注水快,出汤快,加上适量的投茶量,很容易控制茶汤的浓度。一说要快,有人就会慌慌张张地倒水倒茶,然后洒一桌子,其实快的同时还要注意从容有序,不慌不忙。

 

  如何把浓汤调淡?

 

  这里可不是要教你把开水直接倒进浓浓的茶汤里,而是改变注水方式。一般情况下,用盖碗冲泡,我们会从右壁定点注水,出汤时茶汤从左壁倾出。如果茶汤太浓,可以从盖碗左壁注水,然后再快速出汤,这样,水与茶叶接触的面积和时间不多,茶汤立马变淡。

  留根,还是不留?

 

  之前讲泡生茶不宜留根,否则会影响茶叶滋味。熟茶又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首先,头几泡肯定是不能留的,有人泡熟茶泡出酱油汤,有一种可能是出汤没有出干净,导致下一泡更浓。但是熟茶经过人工发酵,耐泡度略低于生茶,所以如果每泡都不留根,就不能泡太多泡。在发现茶汤颜色和滋味变淡后,可以适当留根,延长闷泡时间,就能让熟茶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给茶叶“休息”的时间

 

  要提高熟茶的耐泡度,还需要给茶叶一点“休息”时间,即不要连续出汤,每泡之间间隔几秒钟时间。一款茶不可能通过冲泡脱胎换骨,但若是一款好熟茶,掌握了正确的冲泡方法,相信你也能泡出红酒的颜色,感受美妙的熟茶滋味。

 

普洱市无量山绿山村茶王树

  绿山村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无量山西区漫湾镇内,绿山村和它的名字一样主色是绿色,村绿、水绿、地绿、树绿。如今的绿山村只有20多户人家,大部分是彝族蒙化人。


  绿山村海拔1950米,最早居住在这里的侎俐人、倮倮人已经在地埂上种茶了,距今已一千多年。

 

  所以绿山村被古茶树围着,且村子四周台地的地埂上很整齐地排列着古茶树,这些古茶树的树围大多在100厘米以上,由此可见南诏国时期乌蛮留下的种茶法被完整地保存下来了。

  绿山村留存着一棵茶王树,树围已超过170厘米,这棵茶王树叶片较小,是无量山本地种,冲泡后茶汤入口带有山花香,这种山花香是无量山古茶树特有的香气。这棵茶王树现在为绿山村最大的一棵茶树,但按村民的记忆,它并不是最大的,最大的那棵多年前已被砍掉了。

普洱茶与健康:第二章,普洱茶与减肥(二)

 普洱茶与健康:第二章,普洱茶与减肥(二)

BMI的在我国人群开展的超重人群干预试验和临床药物干预试验都进一步证明,肥胖已成为影响现代人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肥胖人群正在逐年增加。目前,对肥胖症的治疗正处于研究探索阶段。

把胖症已成为全球范围迅速增长的流行性疾病。它不仅会引起身心障碍(psychologicaldisturbance),而且还是多种代谢紊乱综合征的危险因子。肥胖者患猝死、脑卒中、冠心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率分别是非肥胖者的2.8、2.0、1.5及1.9倍。此外,肥胖还易并发糖尿病、哮喘、高尿酸血症、痛风、胆道疾病、某些癌肿、骨关节病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

祖国医学对肥胖症的认识较早,称其为“肥人症”,始见于《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篇》曰:“胭肉坚,皮满者,肥”,还指出其症状为肌肉壅肥,身热气短,自汗无力,精神不振,还指出肥人“血黑以浊,气涩以迟”,常并发消渴、中风、心痛。本病属于中医“痰饮”、“湿阻”范畴。

1.肥胖的病因病理

目前,对于肥胖症的病因学研究仍然是一个“gardenvariet”,也就是“百花园”(也即“百花齐放”)的意思,没有一种学说能够确切解释肥胖的病因。在肥胖症的发病机理上遗传与环境因素应加以综合考虑。绝大多数肥胖症在遗传学上属于复杂病。除此以外,比如感染、营养、饮食(热量摄入过多,尤其高脂肪或高糖饮食均可导致脂肪堆积)、活动与运动因素(运动是消耗能量的主要方式。运动减少,能量消耗降低,未消耗能量以指肪的形式储存于全身脂肪库)、神经精神因素、代谢因素等(如它常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缺血性心脏病等集合起来出现,因而它也是一种代谢异常性的疾病)也是应加以考虑的因素。澳大利亚科学家科林斯近日宣布,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令人肥胖的又一种基因“培根”基因。这种新基因会生产大量增加人的食欲的蛋白质,从而使人摄入超过身体需要的热量,从而导致肥胖。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三种与肥胖有关的基因。

祖国医学认为,饮食不节、肥甘厚味过多,会损伤脾胃功能,使运化能力减弱,湿热内生,留于孔窍、肌肤,使人臃肿肥胖;久坐少动,久坐伤气,气血流行不畅,脾胃呆滞,运化失司,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和水湿留滞于肌肤、脏腑、经络而致肥胖。此外,人的先天禀赋对肥胖有影响;七情因素对肥胖的影响也较大。肥胖患者从表面来看形体壮实,为实证,实际上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是正气虚衰,脾、肾虚为其本,痰、湿、浊、膏脂、瘀为其标。

我们观察到,白领人群的基本特点为精神压力大,体力劳动少,脑力劳动多,很少有时间做运动锻炼,因此中年以后发胖的几率较高。故〈世补斋医书》云:是(“……然逸之为病,正不小也。

2.肥胖的临床症状

(1)轻者无明显症状,中、重度肥胖表现有乏力、怕热、出汗,动则气短心悸,以及便秘、性机能减退等症状,女性可伴有月经不调等症状,部分病人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而浮肿,也可因为脂肪过多或活动减少,下肢血液、淋巴液回流受阻而引起浮肿。

(2)胸部脂肪过度堆积,可致低换气综合征:气促、脉数、无力、易倦、嗜睡、紫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氧分压、动脉氧饱和度下降。

(3)儿童肥胖可致运动不灵活,不愿参加活动,易出汗、心慌、气短亦是患儿丿活动后常见的症状。此外,患儿抵抗力低,易患呼吸道疾病,部分患儿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

3.肥胖的治疗

目前,对肥胖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抑制食欲中枢,另一种是促进体内脂肪和水分的排出。两种途径均有很大的弊端,不能为绝大多数的肥胖患者所接受。肥胖给人们带来的烦恼与日俱增,虽然减肥的方法五花八门,但结果很难达到减肥的目的。因此,寻找一种简便、安全,易于接受且疗效可靠无副作用并能够持久应用的减肥方法尤其重要。

作者李捷在首届北京普洱茶文化周上作普洱茶药用研究报告

二、普洱茶减肥机理的研究

普洱茶是以地处海拔近200米的云南的大叶种晒青茶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紧压茶和散茶。许多饮茶者亲身体验证明,持之以恒地喝普洱茶能不同程度地减轻体重。然而,医学上做动物实验的多,作临床研究的少,个别人及周围朋友喝后有效的也多见,但对此作系统的、有对比的临床观察的却鲜有报道。普洱茶史载其具有健脾化湿、明目轻身的功效。

本文节选自《普洱茶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