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热被炒伤

普洱茶热被炒伤

2019-11-12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普洱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应该充分肯定的是云南各族人民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使茶产业具备雄厚得物质基础所致;加上近年来的大力宣传和市场运作,普洱茶减肥降脂功效顺应了富裕起来的城市消费群和白领阶层保健养生的迫切需要。

  在全国茶叶消费快速升温大好形势下,我国西部地区茶产业也趁势发展。云南省从2000年有茶园251万亩、产茶7.9万吨(普洱茶9800吨),到2006年茶园面积迅速发展到371.3万亩,当年产茶13.8万吨(其中普洱茶8万吨)

  十分不幸的是,由于当政者的疏忽,在普洱茶宣传中出现了过度夸大其价值和改变其商品属性的严重失误。“普洱茶是可以喝的古董”、“爷爷买来孙子卖”、“普洱茶是把香当做一种暗示。”等等言论的流行,严重歪曲了普洱茶作为嗜好性饮料的商品属性,在极少数金融投机者的危言耸听下,普洱茶被炒作成了象股票、基金一样的投资工具,背离了作为耐贮高档健康饮品的商品属性。2006年从珠江三角洲刮起了一股炒茶风,普洱茶产区某些山头茶园被商家买断;一公斤鲜叶竟卖到400~500元;西双版纳勐海县公路上车水马龙,宾馆旅店住客爆满;有一位长期从事茶业朋友告诉笔者,他家小茶厂顾客盈门,太太卖茶数钞票都数得手发软。

  这一时期甚至在昆明作家政的小保姆纷纷辞职回家采茶;于是在滇南大山深处,一些千年老茶树也被捋得精光,濒临死亡。直到2007年四月下旬,抢购风突然嘎然而止,普洱茶市场价格迅速下滑,呈现大起大落的悲惨景象:跳楼者有之,上吊者有之,倾家荡产者有之,外逃躲债者更是大有人在。至今,这股“普洱茶热”造成的负面影响,仍然余波荡漾。

  普洱茶的“热”与“冷”,它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笔者认为,客观的看:

  首先,中国经济快速成长,收入的财富效应和消费经济时代的来临,为普洱茶产业升温提供了一个极其难得的机遇。具有品饮普洱茶历史的港澳和珠江三角洲掀起收藏热本无可非议。

  第二、醇香的口感和已被验证的保健功能宣传效果刺激了人们的购买欲、推动市场快速起动;但由于收藏者和商家同时兼有多种身份,致使普洱茶品质认定和价格信息出现很多混乱。

  第三、茶区政府通过各种不恰当的“造势”和“运作”活动推波助澜,例如普洱市政府通过把思茅改为普洱市的庆典活动,实施“以茶为市,以茶富市,以茶兴市”的战略,本来无可厚非。但结果,市政府下达任务,强制公务员人人购买,家家收藏。少数投机商趁机炒作,哄抬市价,买断经营,造成市场严重混乱,有人说“炒普洱茶利润丰厚胜过了做毒品生意”,这就严重扭曲了茶叶的商品属性,造成有的人倾家荡产,有的跳楼自杀,在全国产生极坏影响。

 

有用+10
分享

解读什么样的茶才算是一款好的普洱茶

在平时所碰到的问题中,这是各地的茶友客人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好普洱茶不止一款。

其次,好普洱茶们因为用料不同、加工工艺不同、存放的方式与时间不同等原因,彼此之间往往也不存在可比性。我们不应该拿某一款历史名茶(比如红印)去跟所有的茶作比较,它只应该跟同时期的茶或者同价位的茶去作比较。

解读什么样的茶才算是一款好的普洱茶

生茶、熟茶、老茶、中生代茶,各有各的好。我们在判断一款茶的品质时一定不能脱离了它的生熟属性和年份归类。

以下具体看法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敬请保留,只当我不懂茶好了。

一、新熟茶

我们说的新熟茶一般指五年存期以内,必要时可以延伸到十年存期以内,也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第一、第二两个阶段,仓储情况以干仓或者自然仓储为主。

如果非要给熟茶在口感、香气方面分个类别的话,实际上可以分为勐海系、下关系和昆明系。

为什么叫“系”呢?意思就是这些茶厂的老板或者技术骨干主要地是早年在某个大厂工作过,从大厂出来后在新开的茶厂按以前该大厂的用料、工艺等做茶,形成有基本相同的口感香气特征体系。

口感香气上面的差别实际上反映出了不同的茶厂在用料、生产工艺和生产环境等方面的差别。

在十年以下自然仓储存放下的茶中,勐海系的茶突出表现为明显的熟米香,也有人称为糯米香,发酵较重一般为七成熟左右。如果发酵、散堆等环节做得都比较到位的话,勐海系的熟茶比较容易被人接受,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就是一个明证。

相比之下,下关系(代表产品:历年的下关销法沱)和昆明系(代表产品:2006年以后的7581熟砖)的熟茶在十年之内作干仓存放的话就没什么优势了。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喝到过一款十年陈期以内好喝的下关销法沱和昆明7581砖(我的个人偏好和个人口味,姑且听之不足为凭)。

事实上分辨起来也很简单:头三口一喝之下出酸味的,不是下关系就是昆明系,有明显熟米香的基本是勐海系的茶。

另常见的,如果一泡茶喝起来有明显的“铁腥味”(也就是有一种嘴里含着铁器的感觉,这在近十年的新熟茶中比较普遍),那么一定是茶汤中氟含量较高的原因,而氟含量高是因为用料较粗老的原因。

二、老熟茶

喝到老熟茶时,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有的茶友拿新熟茶的要求来衡量老熟茶,稍闻到一点陈味就大喊“湿仓”。其实,好喝的老熟茶往往跟好喝的新熟茶一样难找。

我们一般把十五年以上陈期的熟茶称为老熟茶,十五至二十年称为第三阶段,二十年以上称为第四阶段。

作为三阶段以上的老熟茶来说,我认为还是香港传统仓储(有人称之为湿仓)放仓到位退仓也到位的比较好喝。

除了熟茶所共有的“香甜醇厚滑”五因子标准外,一款好的老熟茶还应该具备化感和气韵。

所谓化感就是茶汤入口不应象干仓中生代茶那样收敛,而是入口即化,有一种发散感,往往让人有“口腔中若有似无,说无还有”的奇妙感觉。气韵要生动,喝了茶要有精神,茶汤入口产生的是正能量和愉悦感,喉部舒展,有喝了还想再喝的感觉。

最后,老熟茶的香气与新熟茶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如果是香港传统仓储的话一般是参香甚至药香,相比新熟茶的香气表现得更加高雅更有贵族气息。

需要补充的是:特别干燥存放的老熟茶,因为转化(熟茶也有转化的问题)的原因,往往表现差强人意甚至不如新熟茶。

曾经有当年云南省茶叶公司的朋友拿来九十年代初昆明茶厂生产的“福禄寿禧”熟砖来让我品鉴,希望能送上拍卖公司的拍卖台,但试过以后确实让人失望,放得太干了,口感非常不好。另有一位旅日华侨托人送来了早期出口去日本的7562熟砖,同样也因为放得太干而口感表现很差。

前面谈到过下关销法沱和昆明7581砖在第一、二阶段如果干仓存放则口感表现一般般,但在经过了香港传统仓储之后,往往给我们以惊喜。

在我看来,熟茶要么喝第一阶段的精品,要么喝第四阶段的精品,中间阶段特别好的真不多价格也不便宜,当然第四阶段的精品(比如文革砖)价格更贵。

三、中生代生茶

对普洱茶的理解要遵循它的客观规律。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就是说,不要以为把新熟茶随便放放就会变出参香药香来,同样地也要用完全不同于熟茶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不同时期生茶的表现与变化。

说得更透彻一点:你就把新熟茶、老熟茶、中生代生茶当成三种完全不同的茶好了。

红印宋聘公认好喝,但我们不能拿红印宋聘当成唯一标杆来衡量所有的生茶,于是我们把普洱茶人为地划分成了若干个时间段(我划了四个阶段,分别是04年以后、04年至96年、96年至86年、86年以前),每个时间段都可以树立一个乃至几个标杆。

中生代生茶包括了04年至96年以及96年至86年两个时间段,其中的标杆茶不见得是最好的,但通过试喝这些标杆茶至少可以让人有一个比较、有一个方向、有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

这些标杆茶大致符合“三句话标准”,即:强烈而刚猛的茶气、丰富而愉悦的滋味、持久而绵长的香气。茶气强烈而刚猛、香气持久而绵长,则这款茶一般茶质厚重且仓储较干,滋味丰富表示有苦有涩有冲击力,但愉悦则是“苦化甘、涩转津”速度较快的具体体现。你看,这些标准跟熟茶的标准是不是有着天壤之别啊?

从历史的传承性上来看,往往长期坚持生产有大量各类产品出产的大厂表现更为突出,尤以勐海茶厂从原料的使用和拼配工艺方面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要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会只落到大益(勐海茶厂)的头上呢?

因此,我在“三句话标准”基础之上又加了一个“味最酽”的判别标准,这是对一个茶从用料、工艺、仓储以及今后转化走向都很有意义的判别标准。

雷达发现目标需要“特征参数”,“三句话标准”加上“味最酽”就是我判断一款中生代好茶的“特征参数”。如此说来,能够拿得出手的中生代好茶大概就可以排排队了,80年代中期以来存放较干的厚纸8582、88青饼、92方砖、96紫大益青饼、97水蓝印7542、00年无R红大益7542、01年简体云7542、01年四号饼,大概就这些了吧。

2007年初,白水清先生第一次来北京,有茶友问他88青之后什么茶有价值,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他的回答就是上述后五种茶。今天再看,白先生当年的回答是真诚而实在的。

当然,其中有些茶因为订制者的不同而会产生几个不同的版本,用料不同、仓储不同、品质也各异,这是爱好者要十分留心的。

也会有人喜欢同期其他茶厂的产品,但在反复比较之后,我还是更欣赏大厂特别是勐海茶厂产品中的那种独特的神韵。

从性价比方面考量的话,有些下关茶厂的产品比如被称为83铁的90年代初无纸铁饼(一说为去了包装的8653)、仓储得当的1999至2001年间的中茶牌繁体字铁饼、01年厚纸8853等都可以列入其中。还有一款茶不能忽视:有一定年份并受相当一部分茶友喜爱的下关甲沱。

至于老生茶,建议大家找邓时海先生的《普洱茶》和杨凯先生的《号级古董茶事典——普洱茶溯源与流变》看看,虽然有个别谬误,但总体写得都很好,只是老茶的价格已经不是一般普通消费者可以讨论的了。

围绕近几年生产的新生茶,说的人很多,说法也不少,我个人认为可以再观望一下,等待中生代好茶的“特征参数”的出现,等待用料、工艺、仓储等各方面因素在实践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之后再下结论不迟。

喝普洱茶上火吗夏天喝茶可得注意了

夏天最怕什么?上火!很多人夏天都会经常喝凉茶来降火,那么喝普洱茶上火还是降火呢?尤其是一些刚开始喝普洱茶的茶友会迷惑,喝普洱茶上火吗?这里,小编告诉你,喝普洱茶不会上火。

喝普洱茶上火吗夏天喝茶可得注意了

普洱分生熟 作用各不同

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几道工序。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晒青毛茶。这时的毛茶韵味浓峻、锐烈而欠章理。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其中,经过渥堆转熟的,就成为“熟茶”。

生茶性凉,熟茶性温和 均不会上火

普洱茶性中和,具有解油脂,助消化、暖胃、生津解渴、醒脾解酒等功能,是一种老少皆宜的不可多得的纯天然保健饮品。而生茶性凉,和绿茶一样有着清热消暑的作用,经常饮用不仅不上火还能降火气;而熟茶性温和,有着调理肠胃,生津止渴的作用,经常饮用并不会导致上火现象。

喝茶上火是为什么?

有些人喝普洱茶为什么会上火?主要还是个人体质的问题,喝茶需根据个人的体质来喝才能达到养生功效。比如,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的人则适宜饮用熟茶,过量饮用生茶则会加重病症。

喝普洱茶上火吗夏天喝茶可得注意了

喝普洱茶上火吗?答案是否定的,经常喝普洱茶对身体有益,不过凡事都有一个度,喝茶还是科学饮茶,才能达到真正的养生功效,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三大理由佐证普洱茶有资格做第七类茶

【 茶学院】20世纪是中国茶业迅速复兴的时代,出现了很多茶界泰斗,如吴觉农、王泽农、陈椽等,做了很多建设性的工作,成为中国现代茶业当之无愧的奠基者。这些工作中包括创立茶叶分类体系,让所有的茶叶都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当时几位前辈以品质特征、加工工艺等作为分类标准,将茶叶分为六大类,分别是绿茶、黄茶、红茶、白茶、青茶、黑茶。但是人们渐渐发现,有一种茶,却无法简单地归为某一类,而且现在学术界将其单独作为第七大茶类的呼声极高。这种茶就是普洱茶。

普洱茶的基本概念

相信很多朋友对普洱茶的概念都不是太明确,只知道是云南省生产的茶,其中有生茶和熟茶之分,但似乎生熟之间的差异非常大,不像是一种茶。其实,普洱茶就是采用云南大叶种或中小叶种晒青毛茶制作的茶叶,不论生、熟,所用的原料都是云南地区茶树的鲜叶,只是加工工艺不同,才有生茶和两种风味迥异的成品茶。

普洱茶的著名产地

云南地大物博,自然生态条件优越,群山遍布,又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拥有很多珍贵的古茶树资源。这些古茶树多数为大叶种茶树,鲜叶的茶多酚含量很高,滋味比北方的小叶种茶树更为浓厚,韵味十足,而且各个山头村寨的茶树品种制作的普洱茶,品质各有特色。其中,最为著名也最具特色的有班章、易武、景迈、冰岛、昔归等。班章有强烈的山野气韵;易武茶香扬水柔;景迈茶香气明显,干茶、茶汤、叶底均有明显的花香;冰岛在柔和之际兼具清凉甜爽的冰糖稥;昔归茶气强烈却又汤感柔顺。

普洱茶的独特之处

普洱茶之所以会被列为第七大茶类的候选茶,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具有完全不同于其他茶类的特性:由于普洱茶的内含物质非常丰富,再加上毛茶制作是采用晒青的方式,保留了一定的内含酶活性,所以普洱茶在储存的过程中会伴随着缓慢的物质转化,口感特征有逐年呈现的丰富变化。这既是普洱茶的生理特性,也是普洱茶的文化属性。想象一饼茶,历经了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带着醇酽的滋味遇见你,神秘而令人惊喜,感慨而心怀敬畏。

普洱茶既有生熟之分,有两种迥然不同的加工工艺;又有遍布云南的山头村寨所孕育的千滋百味;还有随时间流逝而品质愈加丰富协调的特质。凭此三点,笔者认为普洱茶足够有资格成为第七类茶,不知各位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