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产地>普洱茶产地:勐海县勐往乡壩(坝)散村

普洱茶产地:勐海县勐往乡壩(坝)散村

2019-03-19 访问量: 26 茶礼仪网


  壩散村全貌

  壩(坝)散村该村委会隶属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勐往乡,地处勐往乡西南边,距勐往乡政府所在地18公里,到乡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60公里。东邻糯东村委会,南邻勐阿乡,西邻澜沧县,北邻勐往村委会。辖一社、二社、三社、下新寨等9个村民小组。全村国土面积4.55平方公里,海拔1,210米,年平均气温20.50℃,年降水量1,400.00毫米,适合种植茶叶、甘蔗、水稻等农作物。

  壩散村委会共有9个自然村,乡村人口2305人,农户数506户,男性1125人,女性1180人,汉族658人,少数民族11647人,其中哈尼族1012人,拉祜族256人,主要以哈尼族为主哈尼族有自已的语言,并有三种方言,彼此差异很大,不能互相通话。过去一直没有文字。村寨大多建在海拔1000米到2500米的山区和半山区。住房一般是土木结构的楼房,土墙木,屋顶有平顶、双斜面和四斜面几种。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还善于种茶。哈尼族种植茶叶的历史久远,哈尼族地区的茶叶产量占云南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一。
 

  在壩散,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 

有用+10
分享

野生型茶树普洱茶

  茶树的生存状态从无人为干预(采摘、改变周围生态)属野生型,干预过的属栽培型,野生的茶树后经人为干预或栽培的茶树又多年无人管属过渡型。

  所称“台地茶、荒野茶、放养茶、山地茶、平地茶等等”都应包含在过渡型、栽培型茶树中。

  茶树的野生型,即是指在一定地区经长期自然选择所保留下来的茶树类型.自然选择是生物界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现象,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解释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由于自然选择是自然界通过生存斗争方式进行,保留的主要是对生物体本身有益的变异,没有人为活动的参与,没有明确的目标、计划性,故进程是十分缓慢的,自然界一个新物种的产生往往需要数万年,甚至数十万年的时间。同其它栽培作物一样,具有形形色色栽培品种的茶树,也是在某一历史年代,由起源于某一地区的原始野生种栽培驯化而来的。而这种“原种”据考证起源于距今6000万年到4000万年”,早巳不复存在,至多只能以遗体化石的形式保存在地层中。高大的乔木能形成化石留存本已不易,发现它则更是机会极少。然而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这一原种的后代,经受自然选择,不断演化,衍生、特化,造就了今天茶组植物43个种7个变种或订正归并虚的12个种6个变种,其中除栽培品种所隶属的茶种外,其余则是我们称之为人们未利用或甚少利用的茶树野生型。值得指出的是:根据进化的不可逆性,现存的进化的生物不可能恢复其原始祖先的形状,即便将它重新置于其祖先所处的环境。在进化过程中已灭绝的生物将永不再现。这使人不难理解为什么印度阿萨姆曾一度认为是野生的茶树难掩其本来面目,而南糯山的茶树王亦应是栽培型,因为它们业已进化,不可能返祖(生物中甚至人类,返祖现象偶有出现,但不是主流,系个别)。同时,对于那些初步定为野生型或其它类型的“茶树王”级的珍稀茶树,由于实际上尚未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确应妥善保护,否则一旦死亡,难以再现。

  同茶树的野生型相对的是茶树的栽培型,如果说野生型是自然选择的产物,那栽培型则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产物。人工选择指通过人类不断选择培育,创造生物新类型的过程。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工选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选择那些符合人类需要的个体或性状,并使这些有益变异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且由于目标明确、计划性强,比自然选择的效率高得多。人工选择的参与,野生植物的栽培驯化,地区之间的相互引种、选育,使得当今世界栽培作物品种纷繁、丰富多彩。根据栽培植物起源历史,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古老的栽培型植物、二是较早出现的、三是近百年来人工选育的”。茶树是属于古老的栽培植物。人类原始农业的出现大约距今一万多年,茶树的利用经历了食用、药用,饮用等阶段。有据可查的西汉王褒《僮约》是茶叶作为商品的见证。由野生茶树的采集到人工栽培,由个体的自给自足到形成商品,需要一段较为漫长的年代。但栽培型茶树到底自何时起,茶树由野生到栽培利用,本身是一个渐变过程,很难说有明确的划分界限,即便有,亦无据可查,这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既然栽培茶树是由原始的野生型进化而来,这进化包含茶树由低极到高极,由简单到复杂、类型由少到多、逐渐演变向前发展的过程。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既具野生型特征又具栽培特征的茶树类型——过渡类型是顺理成章的。起源于4000万年前的茶树原始野生种。经历造山运动的升降沉浮,第四纪冰川的侵袭驱赶,寒来暑往气候变迁等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不断地演变发展。因此从进化的角度看(原始类群的含义有一部分是时间问题,即出现先后顺序,有一部分是这个类群离开它的祖先有多远的问题。这里主要从时间角度),同属野生型的茶树,应该划分出早期出现的原始的野生型和后期产生的进化的野生型,尽管这方面研究有待深入且欠缺具有说服力的化石证据。人类对茶树的利用最初是由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野生采集开始,这种从古到今的采集并非人工选择,虽然它对栽培作物起源具有重要意义,栽培作物的产生是人类有意识、有计划将野生植物置于一定栽培环境条件下进行多代选择和培育的结果。根据目前研究资料可以说明,栽培型茶树至少应有数千年的历史,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新型栽培品种的诞生需时更短,栽培型仍在高速进化,栽培型包括原始的栽培型和进化的栽培型不容置疑。显然,介于野生型和栽培型之间的过渡型,从进化角度看,它应是较进化的野生型和较原始的栽培型的综合。 

易武百花潭普洱茶的特点

  百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百花潭,对很多茶友来说,可能是一个新名词。易武什么时候又冒出这么一个山头来?有点猝不及防啊!莫慌,此茶产自铜箐河,是近几年被发掘的超微小产区。有多微小?年产也就几百公斤吧。

 

  百花潭属于勐腊县瑶区瑶族自治乡,和铜箐河一样,习惯被叫做易武百花潭。是铜箐河、布龙河、金广河三条河流的交汇中心。三河汇聚就形成一个“潭”?

 

  那百花何解?

 

  原来在春天采茶的季节,这里漫山遍野各种野花盛开,百花争艳,格外芬芳。

 

  百花潭的生态环境如何?

 

  这么多年隐藏在深山老林,肯定生态环境也是极好的。百花潭古茶园的茶树,长得非常分散,据说这是早期人种植的栽培型大树茶,比石屏人和易武汉寨种茶的时间遥远很多。

 

  沿着铜箐河往里走,两面的山上都是芳香的茶园,朝着右山越过山梁,就抵达了百花潭。

 

  百花潭古茶树高达十几米,根深冠大,叶片肥大。但在如今这个追求生态好茶的时代,不管你隐藏的多深,终究会被发掘,藏也藏不了。


  百花潭的香气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百花潭古树身处百花之中,它的香气如何?

 

  入口瞬间,山野花香便占据了整个口腔,妖娆而富有魅惑。香水一体,回味时满口皆是花香,留香类似茉莉的花香与柠檬精油的清香混合的香气。

 

  百花潭也是只野百合

 

  在介绍铜箐河普洱茶的特点的时候(回复152查看),就有说铜箐河有一大特点是野,野味难寻啊!百花潭也具有这个特点,其厚重的山野之味是原始森林赐予的,滋味饱满,山野之韵捕获了很多茶友的芳心。

  百花潭普洱茶的特点:

 

  百花潭毛茶辨识度高,有三个显著特点:条索直、硬、茶质厚重,之所以如此,皆因茶叶果胶质含量高。

 

  百花潭古树茶属于不苦,甜润度极高,回甘迅猛,烈性较弱的一类茶。

  汤色浅金黄色,很油亮。入口的山野花香。茶汤入口非常甜柔,汤稠味淡,汤感非常醇和爽口。生津爆发力极强,后伴着不停的生津泛起一波更比一波强烈的回甘,极富有饱满度与层次感,而且回味时满口皆是花香。三杯之后,身体发热,手心出汗,茶气十足。

 

  叶底:叶底深黄绿,色泽鲜活,叶片肥厚,梗茎肥壮,而且非常柔韧。

美色时代“白富美”都爱喝普洱茶美容?

   很多人都熟知烈酒“女儿红”。其实,还有另一种愈陈愈香具有神奇美容功效的“女儿绿”。这“女儿绿”产自气候多样化的美丽云南,俗称“普洱茶”。

   普洱茶由于茶树品种稀少(有的普洱茶是用千年古茶树采摘的茶叶炮制),制作工艺独特,再加上需要陈放一段时间发酵后,方才饮用,诸多“神秘”因素,致使饮用普洱茶后可获得神奇的美容功效。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层神奇面纱,探讨普洱茶美肤秘密。

   坚持饮用普洱茶,可达到下述几个养生目的

   1、深层排毒   2.摆脱肤色暗沉:普洱茶最大的一个功效就是可以降低血脂含量,使血管舒张,从而加速血液循环,解决因气血不畅引起的肤色暗沉以及各种恼人的斑点。

   3.抗衰老:普洱茶采用大叶茶制造,云南大叶种茶所含儿茶素总量高于其他茶叶品种,丰富的茶多酚帮助肌肤抵抗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