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黄茶>关于黄茶起源历史

关于黄茶起源历史

2019-03-22 访问量: 36 茶礼仪网

关于黄茶起源历史

 

 

    黄茶现行黄茶的全套生产工艺,约于公元1570年前后形成。

     关于黄茶起源,据史料推测,它在公元七世纪就已有生产了。但当时黄茶不同于现在我们说的黄茶,它是由一种自然发黄的黄芽树品种的芽叶制成的。如在唐朝享有盛名的安徽寿州黄茶和作为贡茶的四川蒙顶黄芽,都因芽叶自然发黄而得名。

     而现在所说的黄茶类,是指经过改进,在绿茶制作程序中加入“闷黄”工艺逐渐演变而来的。在绿茶炒青制造实践中,鲜叶杀青后若不及时揉捻,或揉捻后不及时烘干或炒干,堆积过久,都会变黄;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过长,也都会发黄。

     所以在炒制绿茶的实践中,就会有意或许无意地发明出了黄茶类茶。这一全套生产工艺,是在公元1570年前后形成的。如黄茶类中产量最高的条形黄茶之一黄大茶,即创制于明代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距今己有四百多年历史。

 

有用+10
分享

蒙顶黄芽怎么泡

  蒙顶黄芽汤色黄亮透碧,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全芽嫩黄,采取恰当的手法冲泡,滋味会更佳。那么,蒙顶黄芽怎么泡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蒙顶黄芽茶的冲泡方法。

  蒙顶黄芽,是中国十大名茶蒙顶山茶系列之一,属于黄茶类,产于茶文化圣山四川蒙顶山。蒙顶黄芽芽叶细嫩,采用炒闷结合的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其芽条匀整,外形扁直,色泽嫩黄,芽毫显露。

 

  蒙顶黄芽为黄茶类名优茶中之珍品,可采用下投法(先投茶再注水)或中投法(先注适量水再投茶最后再注水)冲泡。

  冲泡步骤建议:

 

  (一)温杯

 

  建议茶具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有利于观赏和散热。用80-90度的开水,将玻璃杯温烫一下,使其均匀受热后,弃水。

 

  (二)置茶

 

  下投法:轻轻将适量(约3克,也可根据个人习惯而定)干茶拨入杯中。

 

  中投法:先将80-90度的开水倒入玻璃杯至三分之一处,再将适量干茶拨入杯中。

  (三)润茶

 

  下投法:将80-90度的开水倒入杯中至三分之一处,使茶芽湿透。

 

  中投法:此时不必再加水,只需缓慢轻微地转动杯子,让水慢慢地浸润茶叶。

 

  (四)冲水

 

  冲泡用水建议首选清澈的山泉水,其次为纯净水。高提水壶,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冲水,反复三次至七分满即可,雅称“凤凰三点头”。三次注水能冲击茶汤,激发茶性。也寓意向客人鞠躬三次,以示欢迎。

 

  如果觉得上述方法麻烦,也可这样简单粗暴,即沿杯壁缓缓倒入80-90度的开水直至七分满,一次完成。

  (五)品饮观赏

 

  蒙顶黄芽冲泡后,可见茶芽上下沉浮,渐次直立,有的婷婷玉立,如妙龄少女,有的犹如雀舌含珠,似春笋出土,真是妙不可言,让人啧啧称赞。

 

  冲泡注意事项:

 

  (1)忌用保温杯泡茶

 

  沏茶宜用玻璃杯或陶瓷壶、杯,忌用保温杯。因用保温杯泡黄芽,茶水较长时间保持高温,结果:茶叶被闷熟而使茶汤汤色变黄加深;一部分芳香物质逸出,导致香味减少;浸出的鞣酸和茶碱过多,苦涩味加重。

 

  (2)忌泡茶时间过长

 

  蒙顶黄芽茶叶浸泡3-5分钟后饮用最佳,因此时大部分咖啡因和其它可溶性物质已经浸出。时间太长,茶水苦涩味就会加重。

  上述内容就介绍到这里,蒙顶黄芽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茶,大家只要适量的饮用是对身体有益的。

黄茶有哪些种类呢爱茶的你是否都了解了

黄茶的种类有哪些呢?你们是不是对此都比较清楚呢?要是你们对此还是一无所知的话,那么就还是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要是你们都是爱饮茶的人的话,那么你们就是需要好好的去了解下关于黄茶的相关知识的呢!这对你们来说肯定是有好处的呢!

黄茶有哪些种类呢爱茶的你是否都了解了

位于岳阳的北港自古以来就是非常出名的,北港毛尖一般是清明之后便会开始采摘,根据茶叶的不同特征可分成一芽二、三叶,还有所规定的便是一般是晴天才会进行采摘。广东大叶青产于广东省韶关、肇庆、湛江等县市。它与其他的黄茶是有区别的,因为它是让茶叶先先萎凋后杀青,再进行的加工处理。一般来说,广东大叶青的特点便是外形紧结、颜色是清润的但是带有一点的黄色。闻起来有着非常浓郁的香味。

海马宫茶产于贵州。海马宫茶一般是在谷雨的前后进行采摘,成品是紧紧的卷曲的条索状,有着小茸毛,泡开后喝上一口回味无穷,汤色是明亮的。沩山白毛尖产于湖南省,成品远销国内外,它的制作工序一般是要经过六道程序,其他的茶都是非常规避烟味的,但是烟香却是沩山白毛尖的一大特点。

现在你们对于黄茶的种类应该是比较了解了吧!你们在了解清楚了黄茶的相关知识以后,你们在之后的饮茶生涯中,你们会发现自己懂得是越来越多了,并且你们是会慢慢的从品茶这件事里找到很多的你们从未找到过的乐趣的呢!

黄茶的历史

黄茶是中国特产。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远安黄茶;如沩山毛尖、泉城红、泉城绿、平阳黄汤、雅安黄茶等均属黄小茶;而安徽皖西金寨、霍山、湖北英山和广东大叶青则为黄大茶。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其加工方法近似于绿茶,其制作过程为:鲜叶杀青揉捻—— 闷黄、干燥。黄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
尽管我国黄茶产地多,但由于其工艺复杂,茶叶品质不稳定,生产效率低,统计显示,2013全国黄茶总产量仅179吨,仅为全国茶叶总产量的0.01%,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蒙顶山是世界茶源,蒙顶山黄芽是中国黄茶的代表,雅安黄茶因原料不同分为黄芽茶(蒙顶山黄芽)、黄小茶、黄大茶。
四川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也是我国最早茶叶市场的形成地,蒙山作为四川产茶的中心,有我国最早人工植茶的文字纪载,被誉为“世界茶源”。
蒙山位于北纬30°地带,海拔948-1551米,因“雨雾蒙沫”得名,古代蒙山地跨雅、邛、名、芦四县;唐时起,“蒙顶”特指贡茶产地,在今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其山有上清、菱角、井泉、甘露、玉女五顶,形如莲花五瓣,最高上清峰,海拔1456米。
蒙山茶区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年平均气温13.4℃,年降雨量2000-2200mm,雨季达半年之久,有“西蜀漏天”之称。土壤肥厚,棕、黄壤土居多,PH4.5-6,富含有机质,渗透、储水性好,适宜植茶
“黄芽”名称最早来源有借名之意,道家烧丹以铅华为黄芽,铅外黑内怀金华,金华即黄芽,乃铅之精英也。故茶之黄芽,取义茶之精华也。而“黄芽”一词最早为茶名见于唐敬宗年间李肇《国史补》“寿州有霍山之黄芽,蕲州有蕲门团黄”。但彼时“黄芽”是指茶树品种,以自然发黄的茶芽蒸制为的团茶。
关于饼茶制作,陆羽《茶经》记载“若茶之至嫩者,蒸罢热捣,叶烂而芽笋存焉”。“蒸罢热捣”四字道出当时蒸青后的茶叶根本不降温干燥。“如同无意之中添加了在现代被称为“闷黄”的工序,使茶、茶汤发黄”。南宋赵汝砺《北苑别录》有关于宋代饼茶加工的记载也表明,饼茶在蒸青后加水研磨,随后干燥,经历反复入火,过水的湿热环境,稍有不慎,茶色发黑。
再者从品饮方面来看,陆羽《茶经五之煮》有品茶前,将干茶“持以逼火,屡其翻正”的记载,“在唐代的干燥技术与贮藏条件下,饼茶含水量很高。饮用之前,如没有烤茶的手续,则很难将饼茶碾碎成末,也很难保持茶的香味”。成都考古研究所根据宋代出土茶具认为宋代的茶叶主要是发酵茶。
由此可知,无论是茶叶蒸青后趁热捣碎,还是加水研磨,并反复焙火等,均无疑促使茶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茶色发黄,滋味醇化,只是古人无现代生物化学意义上“黄茶”的概念,多从外形上定名蒙山茶,其中蒙顶石花是最早(825年左右)有确切记载的,最富盛名的蒙山茶名品,可视为如今蒙顶黄芽的肇始。且就蒙顶山而言,黄茶发展早于绿茶。
到了明清,散茶逐渐流行,炒青绿茶工艺日渐成熟,人们开始认识到加工及存放不当产生黄变对绿茶品质的影响,张源《茶录》提到炒制过程“久延则过熟,速起却还生,熟则犯黄,生则著黑”。闻龙《茶笺》有“散所炒茶于筛上,阖户而焙。上面不可覆盖,以茶叶尚润,一覆则气闷罨黄”,又“松萝法”“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色黄,香味俱减”。
随着人们不断认识与实践,最终发现黄变的“绿茶”有独特的滋味,加之绿茶长途运输进贡过程难免吸湿变质,进而探索发展了“闷黄”工艺,开始形成具现代意义的工艺黄茶,并以其工艺制作“仙茶”入贡。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真茶性冷,唯雅州蒙山出者,温而祛疾”。可知当时蒙山确有茶经轻微发酵。清代名山知县赵懿《蒙顶茶说》“每芽仅拣一叶,先火而焙之。焙用新火燃猛火,以纸裹叶熨釜中,侯半焉,出而揉之……所揉均摊于纸上,绷于釜口烘令干,又精拣其圆润完洁者为正片贡茶。茶经焙,稍粗则叶背焦黄,稍嫩则黯黑……”,中文工艺可见现代黄茶“闷黄”雏形,一用纸包好后,用竹叶包好放到釜中;二闷烘,放到釜中,绷紧釜口,再烘干。
然而,黄茶制作程序繁复,成本高昂,主要供应皇室,不适合平民饮用,故百姓多只闻其名,未见其形,也是后来蒙顶黄芽技术失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