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安化小淹着力打造中国黑茶第一镇

安化小淹着力打造中国黑茶第一镇

2019-04-06 访问量: 27 茶礼仪网

安化小淹着力打造中国黑茶第一镇

 安化县小淹镇近年来进一步规范产业园区布局,在做大做强现有产业龙头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链条,力争5年内实现综合产值20亿元,将小淹镇打造成“中国黑茶第一镇”。12月10日,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廖小甫表示,这一目标正在扎实推进,发展来势喜人。

  据历史记载,黑茶最早发源安化县小淹镇苞芷园,小淹是中国黑茶的故乡。这里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优越,有着雄厚的黑茶产业基础,国内最大的黑茶生产企业湖南白沙溪茶厂有限公司就坐落于此。2006年以来,小淹镇把发展黑茶作为该镇经济发展和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打造,出台措施和办法,大力促进黑茶企业的升级转型。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引进茶园基地和辅助项目,扩大茶园面积,发展茶叶包装产业,在镇区逐渐形成了比较雄厚的黑茶产业集群。目前,世界仅有的3家3A级质量认证黑茶企业湖南建玲实业、安化云天阁茶业和白沙溪茶厂齐聚小淹镇,年加工能力近3万吨。近几年,该镇共改造老茶园基地1.2万亩,新建高标准生态茶园基地1万亩,今年全镇黑茶产业产值超过2亿元。

  今年以来,小淹镇瞄准打造“中国黑茶第一镇”的目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局功能区域,大力引进黑茶生产、包装设计等规模企业,迅速带动了园区产业发展。目前,湖南光宇印刷厂、云天阁茶业、日之泉集团、绿之韵集团等知名黑茶企业和黑茶产品配套企业先后进入黑茶产业园。初步形成了以黑茶加工生产为核心,涵盖育苗、种植、采茶、收茶、加工、精加工、检验、包装、物流、营销等领域的产业链条。镇区以品鉴和营销为一体的黑茶文化一条街初具规模,现有黑茶专卖商店28家,计划5年内发展到60家以上,逐步打造成国内外最大的黑茶集散地。带动10万农民进入黑茶种植、生产和经营环节,每年为当地农民增收1.2亿元以上。

有用+10
分享

广西等地什么是黑茶?黑茶有那些?

广西等地什么是黑茶?黑茶有那些?

 

       黑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后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其生产历史悠久,以制成紧压边销为主,主要产于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由于黑茶的原料比较粗老,制造过程中往往要渥堆发酵较长时间,所以叶片大多呈现暗褐色,因此被人们称为“黑茶”。其中以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较为著名。

 

明朝茶史盘点中国历史首次现“黑茶”二字

明朝茶史盘点 中国历史首次现“黑茶”二字

中国黑茶世界独有,历史悠久,“消食去腻”、“降三高”,从马王堆的汉墓里、到盛唐的宫廷中,从成吉思汗的马背上、到大明王朝的茶马司、左宗棠的新疆行营,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饮”,西北边疆牧民的“生命之饮”,千百年来安化黑茶以其陈香诉说历史芳华。唐朝渠江薄片,是安化黑茶的前身,安化黑茶发乎唐朝,真正兴起并成为茶马互市中的主要茶品则是在明朝。

明嘉靖三年(1524年) “黑茶”之名最早见于《明史 食货志》

明朝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 安化黑茶成为官茶

1、洪武年间,安化黑茶遭钦点。

明朝,朱元璋洪武年间,钦点安化每年交22斤"安化芽茶"为贡茶。

2、明洪武四年(1371年),户部设置"茶课司"与"茶马司"。

明代对于茶之贸易,虽不行专制,但禁止私茶出境,犯者斩,并立茶马司,以便与西蕃交茶易马。同时,又于产茶之地,十株取一,无主茶树,十分取八,其对于茶之需要,可为尽心而为之,而要不外为"制服西戎之术"。由此可知,中国茶叶传于外蕃,一方面因由于外蕃生活上之要求,他方面亦由于中国无力平蕃,或需要外蕃马,不得不投其所好,用茶与之交易或为之羁摩。故茶自唐课税之后,对内既为国库所关,对外复为安危所系。(摘自黄现?著《古书解读初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中国古代有以官茶换取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少数民族马匹的政策和贸易制度。明洪武四年(1371),户部确定以陕西、四川茶叶易番马,于是在各产茶地设置茶课司,定有课额。又特设茶马司于秦州(今甘肃天水)、洮州(今甘肃临潭)、河州(今甘肃临夏)、雅州(今四川雅安)等地,专门管理茶马贸易事宜。明代的茶马政策有着明显的政治目的,成为"制服西戎之术"。

3、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黑茶"两字。

黑茶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始于十六世纪初,理由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黑茶"两字。

明朝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明御使陈讲疏奏云:"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买。"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即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可见,当时禁止越四川境内私贩湖茶。

因此16世纪末期,湖南黑茶兴起。

4、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安化黑茶引起三年边疆血战。

公元1575年,北方与蒙古明朝终于结束了一场历时三年的清河堡战争,这是一场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攻击中原边境军事要塞的战争。进攻方是蒙古汗图们札萨克图率领的蒙古各部,以及女真族的建州部。打了三年,最终蒙古人成了胜利者,但是蒙古各部也死伤惨重,明军主将裴成祖战死,军民伤亡不计其数。

引发这场战争的,却是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的安化黑茶砖茶。

5、明朝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安化黑茶成为官茶。

从明至清,茶叶都属于朝廷的"计划供应商品",而四川茶、汉中茶在明代是朝廷的"定点生产商品",利厚畅销的安化黑茶很快让汉茶和川茶市场冷落,产销萧条。明朝万历23年(1595年),御史李楠和徐侨为湖南茶叶在奏本中打架,一个要求朝廷颁令禁运,免妨茶法马政;另一个认为湖南茶对西北游牧民族有利,不宜禁止。后经户部裁定,报请皇帝批准:自后销西北的引茶,以汉、川茶为主,湖南茶为辅。至此,安化黑茶才算成了官茶。

泡茶必须“有规矩”

亲动手泡茶饮,是越来越多现代人放松身心的途径之一。从口味的偏好到泡茶的习惯,茶都是一个充满个性化的东西。但个性化并非置茶道于不顾,完全自由发挥。

泡茶,“有规矩”。

比如《茶经》中说,煮水时有三沸,分别是“鱼目、涌泉连珠、腾波鼓浪”,初沸为上,若过了三沸,水就老了,冲泡出的茶味也将受到影响。同样,若泡茶时桌面杂乱不堪,茶器也没有很好清洁,这些都与茶之性洁相悖,必将大大破坏一泡好茶的气场。老祖宗的茶叶圣典,是智慧经验精华之累积升华,只有遵循之,才能泡出好茶。

在熟知茶叶特性和传统泡茶技法的情况下,再融入个人风格,才可能达到茶道之至臻境界。要使每泡好茶都表现出自己的鲜、灵、清、活,除了遵循泡茶的规矩之外,更重要的是一颗“心”,必须全身心投入,对泡茶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贸然漠视。整个流程从生疏到熟悉,从有法到无法,才是我们修炼心性的最佳选择。

在这里我将自己多年泡茶的心得总结为《习茶三字经》,与海都茶友们分享。(来源:海峡都市报 王帆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