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碧螺春>东山碧螺春绿茶是如何制作的

东山碧螺春绿茶是如何制作的

2019-04-25 访问量: 23 茶礼仪网

东山碧螺春是如何炼制的

碧螺春绿茶: 在制作过程中,完全不发酵,形成绿汤绿叶特点。 采青高温杀青揉捻干燥成品茶 1、杀青:杀青对碧螺春绿茶品质到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作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型创造条件,

碧螺春绿茶:

在制作过程中,完全不发酵,形成绿汤绿叶特点。

采青—高温杀青—揉捻—干燥—成品茶

1、杀青:杀青对碧螺春绿茶品质到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作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型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使茶香得到改善。

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法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2、揉捻:是碧螺春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茶叶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是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叶挤溢附着在也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碧螺春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和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而趁热进行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众碧螺春绿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3、干燥:目的蒸发水份,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碧螺春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里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涡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杀青是碧螺春绿茶初制的关键工序,按杀青和干燥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蒸青碧螺春绿茶,炒青碧螺春绿茶、烘青碧螺春绿茶和晒青碧螺春绿茶四种。

(1)蒸青碧螺春绿茶:用蒸汽杀青而成的碧螺春绿茶,我国湖北恩施,江苏宜兴、浙江余杭等地均由出产,如恩施玉露、阳羡等;品质特点:“三绿”即干茶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鲜绿。

(2)炒青碧螺春绿茶:炒青碧螺春绿茶因为干燥方式采用炒干得名,按其形状可分为长炒青(眉茶较差)扁炒青(西湖龙井,糙米黄绿出名)圆炒青(特色)和尖炒青(没有形状,最低等)

(3)晒青碧螺春绿茶:晒青碧螺春绿茶主产四川、云南、广西、湖北和陕西等省区,它是压制紧压茶的原料,其初制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和晒干。

(4)烘青碧螺春绿茶:主产安徽、福建、浙江三省除高档的嫩叶烘青直接饮用外,大部分用作制各种花茶的原料,因最后一道干燥程序采用烘干而得名,烘青碧螺春绿茶品质特点是:外形完整,稍弯曲,锋苗显露,汤色墨绿,青味醇,汤色、叶底黄绿分明,分为条形烘(黄山毛峰),尖形烘(太平猴魁),针形烘(信阳毛尖),片形烘(六安瓜片),也可作为原料坯,如茉莉花茶。

碧螺春绿茶:南京雨花茶、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

颜色:碧绿、翠绿、黄绿,久置或热空气接触易变色。

原料:嫩芽、嫩叶、不适久置

香味:清新的绿豆香,味清淡微苦。

性质:富含叶绿素、维生素C、茶性寒凉,咖啡碱、茶碱含量较多,较易刺激神经。

有用+10
分享

碧螺春属于什么茶,它有什么特点?

  碧螺春是什么茶?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

  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碧螺春的品质特点:

 

  碧螺春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清香淡碧螺春茶雅、鲜醇甘厚、回味绵长,其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碧螺春茶汤浑浊

碧螺春茶汤浑浊可能原因有很多,毫毛太多一冲就浑、茶汤放凉后浑浊还有沉淀、茶叶质量出了点问题。

碧螺春茶汤浑浊的原因

毫毛太多一冲就浑

冲泡碧螺春、信阳毛尖等细芽型绿茶时,往往一冲开水,茶汤就浑浊不清。其实“罪魁祸首”是毫毛。毫毛又叫茶毫或茶毛,是茶叶芽尖上面细小的绒毛,其中含有丰富的茶氨酸、茶多酚等营养物质,一般来说,鲜叶的嫩度越嫩,茶毫就越多,所以在很多情况下茶毫作为茶叶老嫩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茶毫很容易在冲泡过程中脱落,而悬浮于茶汤中,使茶汤看上去浑浊不堪,给人感觉很脏的样子。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茶汤浑浊反而证明茶叶价值高,品质好。那是因为茶里毫毛多,证明茶叶细嫩,茶叶中氨基酸等重要的营养物质丰富。

茶汤放凉后浑浊还有沉淀

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经历,一杯茶泡好后还没来得及喝,放在那里,等想起来时茶汤竟然变得浑浊难看,还有乳状的物质析出来,完全没有开始时的明亮清澈。

不知道的还以为茶汤变坏了,应该倒掉,其实不是那样的。这叫“冷后浑”,是因为温度降低,里面大量的营养物质跑出来造成的,学术上把它称为“络合物”。

它不仅不证明茶汤没变坏,它的出现反而是茶叶品质优良的标志。另外它也不同于沉淀,只要再稍加热,茶汤优能恢复清亮如初,这在品质优良的红茶、普洱茶中经常出现。

本身的原因茶叶质量出了点问题

在冲泡一些乌龙茶或普洱茶的时候,发现汤色浑浊不亮,喝起来也不好喝。

这是因为茶叶质量出了问题,茶叶或者是受潮发霉变质了,或者是揉捻过度,或者是发酵出了问题,或者是乌龙茶做青时走水不透,或者是火工不足等等。

总之就是一句话:茶叶质量出了问题。

浑浊的水想泡出透亮的茶汤,那是不可能的。有人说泡的是很好的乌龙茶,可是汤色却很浑浊,一点都不透亮。结果看泡茶的水,都不是清澈的,这还想泡出透亮的茶汤,做梦吧!

碧螺春内在特点

有特殊浓烈的芳香,即具有花果香味。泡开后滋味鲜醇、回味甘厚,汤色嫩绿整齐,幼芽初展,芽大叶小。在鉴别真伪时,可用真品进行对照,凡不具备上述特点者即可却认为伪冒品。

绿茶碧螺春

苏州明前碧螺春茶叶价格高昂的原因

春风又绿江南岸,玉兰花、梅花、梨花跃上枝头。春风一度,春味也在复苏。苏州人有跟着时令吃的习俗,作为苏州春味的代表,碧螺春也悄然冒出牙尖。每年3月头,苏州洞庭东西山的茶农们就为采摘明前碧螺春早早做好准备。明前碧螺春茶从来就不是平民消费品,是标准的“功夫茶”。

明前碧螺春价格高昂的原因

1、与时间赛跑

碧螺春茶从采摘开始,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每天早上4-5点,茶农就背着竹篓上山采茶,基本只选择一芽一叶的茶树嫩尖,且不能等到太阳当空,一旦长老,就不符合采摘标准了,所以在谷雨前的20多天采茶黄金时期,茶农每天都要重复这样的行动。飞快的采集,一般到中午11点前后即停止,熟练的采茶工一天也就2斤原茶叶,背回家,胡乱扒口饭,就要把采摘的茶叶挑拣,分类,准备杀青,炒制,当天采摘的茶,必须当日炒制,绝不可以过夜。

2、产量少

源产地碧螺春茶,即为苏州洞庭东山与西山出产炒制的碧螺春茶,目前在东山,碧螺春茶树种植面积约为11000亩,西山的碧螺春茶树种植面积约为18000亩,两山每年茶叶的出产量通常只有100吨上下,与之其名的西湖龙井,年产量则为800-1000吨,市面上很多外地茶叶,也打着源产地碧螺春的旗号,摇身一变,身价百倍,殊不知,清代《太湖备考》中,就已经说了,碧螺春茶“所产无多,市者多伪”。

3、成品少,出产率低

洞庭东山,西山的茶农,每天上山,辛苦采摘几个小时,每人顶多采摘鲜叶2-3斤,而一斤炒制好的碧螺春干茶,则需要5斤多的鲜叶,且不可机器操作。全程手工,最后炒制搓揉的步骤更是让人胆战心惊,200-300度的铁锅内,全凭炒茶师傅的双手对锅内的茶叶进行搓揉,这是碧螺春茶炒制显毫,卷曲成形的一步,连手套都不能带的。所以一位茶农,从采摘算起,一人,一天只能出产2-3两碧螺春茶,如此反复的工序,如此辛劳的工作,明前碧螺春的价值可想而知。

4、人工高

一场新冠疫情,把全国人民在家憋了将近2个月,苏州也不例外,受到本次疫情的影响,原本在这个时间就有用工难问题的采茶行业,更是雪上加霜,外地工人到苏州要隔离14天,采茶时互相间隔需超过1米,诸多的影响,导致原本靠纯手工采摘的鲜叶数量又降低了不少,所以今年茶叶的成本也无形的提高了很多。

除了量少、采摘不易,制茶也是一门技术活。上好的碧螺春必须是大锅明火炒制,而且不能带手套,需要师傅用手去感知200°的铁锅的温度,经过杀青、揉捻、搓团显毫这些程序,明火必须用捡的松枝烧才能更好的控制温度,烧火师傅和炒茶师傅之间需要长久的默契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