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书剑说普洱|论剑薄荷塘

书剑说普洱|论剑薄荷塘

2019-05-29 访问量: 19 茶礼仪网

书剑说普洱|论剑薄荷塘

书剑论剑系列产品,所打造的是各名山纯料古树茶的范本之作,每一款茶所代表的就是对应山头古树茶的特点,经过这些年对源头的整合,如今书剑古茶在各名山名寨已经拥有很强大的资源优势。论剑系列也在不断的新增了多款名山名寨古树茶,薄荷塘就是其一。

书剑说普洱|论剑薄荷塘


菏塘位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属于国有林(现在已划为州级自然保护区)里面,关于薄荷塘茶的说法因为其发现时间晚,交通不便等因素每个人能了解的情况都是不全面的。

书剑说普洱|论剑薄荷塘

今年我们很早就来到了书剑古茶薄荷塘古茶园基地,去薄荷塘的路途遥远,从易武老街书剑一味古茶厂出发,车程1个多小时,再加徒步2个小时左右,才来到了薄荷塘茶园基地,好茶都是藏于深山秘林之中,对于爱茶的书剑人,路途虽然辛苦,但到薄荷塘一杯最亲近的烤茶让人好满足。


书剑说普洱|论剑薄荷塘

书剑说普洱|论剑薄荷塘


薄荷塘古茶树都属于野放型古树茶,花蜜香明显,山野气韵足,随着古树茶的不断普及,茶王班章已经满足不了茶友们对好茶的要求,而像薄荷塘这样的国有林中的古树茶,生态环境好,口感特点出众,渐渐的成为老茶友们的新宠。薄荷塘是从2011年左右开始知名度才慢慢的起来,管理薄荷塘的茶农分部在帕扎河、烂田上寨、烂田下寨、这几个寨子。书剑古茶在薄荷塘已打下基础,有自己的古茶园及初制所。

书剑说普洱|论剑薄荷塘

书剑说普洱|论剑薄荷塘


书剑2018年论剑薄荷塘精选薄荷塘古树茶原料,按书剑的高标准制茶要求制作而成,将薄荷塘古树茶应有的口感特点完美呈现,成就薄荷塘古树茶的范本之作。


书剑说普洱|论剑薄荷塘


有用+10
分享

清代经典普洱茶搜索(上)

  清代是普洱茶发展的鼎盛时期,一时间可谓是普洱茶名重天下。从清代开始,关于普洱茶的交通、管理、制作、品饮、发展、地理等事宜有了较为详细的文字记载,云南茶叶无论是产量、制造技术还是贸易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翻开史料,我们可以感受到清代云南茶业的兴旺,尽管当时清政府干涉云南茶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茶叶发展,但清代云南茶业经济仍然呈向上发展的趋势。清代阮福于道光五年在《普洱茶记》中赞叹“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可见普洱茶成为皇室贵族的新宠,收藏品饮普洱茶是其身份地位的象征。清朝时期茶叶经营给朝廷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朝廷放宽了茶叶控制政策,“茶马互市”的贸易逐步开放到民间。

 

  清乾隆二年(1737年),从巡抚甘国壁入滇的江苏松江人倪蜕撰《滇云历年传》十二卷中记载的史料为基础分析茶农在政府行政干预下所受到的剥削和压榨。“雍正七年己酉,总督鄂尔泰奏设总茶店于思茅,以通判司其事。

 

  六大山产茶,向系商民在彼地坐放收发,各贩於普洱,上纳税课转行,由来久矣。至是以商民盘剥生事,议设总茶店以笼其利权。于是通判朱绣上议,将新旧商民悉行驱逐,逗遛复入者俱枷责押回。其茶令茶户尽数运至总店,领给价值,私相买卖者罪之。稽查严密,民甚难堪。又商贩先价后茶,通融得济,官民交易,缓急不通。且茶山之于思茅,自数十里至千余里不止,近者且有交收守候之苦,人役使费繁多,轻戥重秤,又所难免,然则百斤之价,得半而止矣。若夫远户,经月往来,小货零星无几,加以如前弊孔,能不空手而归?小民生生之计,只有此茶,不以为资,又以为累。何况文官责之以贡茶,武官挟之以生息,则截其根,赭其山,是亦事之出于莫可如何者也。”

 

  短短几百个字,茶农的艰辛和无奈跃然纸上。茶农遭受到来自政府及官僚的欺压,政府设总茶店在思茅,命令茶户将茶运送到总店才给茶款,偏远的茶山距思茅千余里,食宿交通自理,对茶农来说,往来十分困苦。官方还缺斤少两的计算给自己增加利益,欺压茶农。之前茶商可以先付款后收购茶叶,达到通融得济,而官民交易,无任何通融条件,官府只管收茶叶,不重视茶叶的再生产和茶农的困难。这样的交易和管理方式压抑了茶农和茶商的积极性。

 

  清《道光云南志钞》卷一《地理志》记载“普洱府。雍正七年,裁元江通判,以所治之普洱六大茶山及橄榄坝,江内六版纳地置普洱府,又设同知驻所属之攸乐,通判驻所之思茅。”“思茅厅,乾隆元年裁通判,移攸乐同知驻其地,名思茅厅。山则白马、孔明,皆距城数百里,高千百仞,而六茶山在东南三百里倚邦土弁境,产茶、备土之贡。”史料记载说明了普洱府是当地茶叶贸易的集散地,茶叶经过加工制作,上贡朝廷和运往各地。

  清代雍正年间以来,宫廷将普洱茶列为贡茶,视为朝廷进贡珍品,普洱贡茶的采办具有严格的规定和操作程序,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前后张泓撰《滇南新语》中对普洱贡茶的制作有明确而详尽的记述,并印证了白银已成为清代云南茶叶交易的主要货币形式。“滇茶有数种,盛行者曰‘木邦’曰‘普洱’。木邦叶粗涩,亦作团,冒普茗名,以愚外贩,因其地相似也,而味自劣。普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毛尖即雨前所采者,不作团,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绿可爱,芽茶较毛尖稍壮,采制成团,以二两、四两为率,滇人重之。女儿茶亦芽茶之类,取于谷雨后,以一斤至十斤为一团,皆夷女采制,货银以积为奁资;故名。制抚例用三者充岁贡,其余粗普叶,皆散卖滇中。最粗者熬成膏成饼摹印,备馈遗。而岁贡中亦有女儿茶膏,并进蕊珠茶。”

 

  史料记录下了云南茶,不仅有产于六大茶山的普洱茶,还有邻近地区产的木邦茶,木邦茶粗老滋味涩,也做成团茶形式,不法商人用来冒充普洱茶,欺骗外来客商。而真正的普洱茶分为嫩度极高的毛尖散茶;嫩芽制的二两、四两重的团形芽茶;还有跟芽茶相同嫩度的谷雨后采制的一斤至十斤一团的女儿茶。

关于普洱茶的香气

关于普洱茶的香气


以前穿梭于各茶城茶店,经常听见许多商家把生茶的香气,比如挂杯香作为衡量茶叶好坏的标准甚至上升到判断是否大树茶的标准,马云家的普洱茶文案,更是把各种樟香、荷香、兰香、枣香、蜜香、粉香、糯香吹的神乎其神,学茶时,也被忽悠的云里雾里,后来穿梭于各大茶山,对于普洱茶香气形成的原因略有心得,今拿出来晒晒,欢迎各位大师指点!

 

 

日常所说云南普洱茶的大叶种中小叶种是约定俗成的名称,学术名称是阿萨姆大叶种大叶型,中小叶型,云南所说的中小叶种与华中江浙一代的中小叶种学术分类上有明显差异,以下为图方便,统称大叶种,中小叶种!

 

 

生茶香气形成的原因,有些是茶树品种的原因,比如大叶种和中小叶型及藤条茶(例如贺开,景迈,倚帮等以香气闻名的产地以中小叶种居多,景谷茶的香气也有名,以藤条茶居多。大叶种和中小叶种的差异在于

 

 

1.物理上的原因:小叶种的栅栏组织是大叶种的两倍左右,大叶种茶单宁(单宁类物质主要体现在涩)咖啡碱(主要体现在苦)含量比小叶种多,所以大叶种制茶相对小叶种更浓烈。小叶种栅栏组织较多,后期衍生分解成酮类香气物质的胡萝卜素教大叶种多,所以客观条件相同下小叶种更香。

 

 

2.化学上的原因:大叶种因为大,所以碳代谢欲望强烈,茶多酚代谢旺盛,口感浓烈,而中小叶种氨基酸代谢旺盛,氨基酸含量高于大叶种,氨基酸是形成香气后期香气的主要物质

 

 

根据经验,普洱茶新茶,香气的形成,品种差异之占10%,90%的形成来自于做工

 

 

1.香气形成主要是在委调,只要委调到位,再次的茶都有兰香(也有人称花香)与大树小树茶区一毛钱关系没有。据我所知以兰香闻名的某茶区制茶习惯是头天采茶委调到第二天才炒茶,上茶山时曾亲自去那做过几次,当天采摘当天炒的一点兰香味没有,当然不排除我去做茶那家人本身的树种原因,下次换其他几家的做做看。委调的作用,除了让鲜叶走水变软方便炒制,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形成制前发酵,在客观条件相同下,发酵越深形成的香气物质越明显,简单的举例,再次的半发酵茶铁观音,全发酵茶红茶,都比最香的后发酵茶普洱茶香。

 

 

2.闷炒出来的茶叶,只要你不是专门拿老黄片去炒,100%有蜜香,但要炒的透。炒不透又不能再接着炒,怕茶叶炒糊只能出锅的,再传授一个方法,出锅后不要摊晾,把茶青趁热捂在一起,也会有蜜香,并且茶叶外形更白更好看,但叶底偏黄,捂过的茶苦涩味更轻,更香甜,适合现喝,因为苦涩味轻,叶底偏黄,不绿,留两年可以当7-8的老茶忽悠,现今行走茶山时观察,已有不少地方茶农采用此法去除茶叶本身涩味,但据经验这样的方法不利于后期转化,有幸喝过用此法制作的八年陈期冰岛(真冰岛假冰岛不知道),口感非常薄,滋味不宽广,完全没有冰岛味。

 

 

3.高温茶青的茶100%会有荷香(也有人称粉荷香花香),但是高温杀青容易把茶叶做坏,后期转化不好。

 

 

4.杯底越留香的茶一定是委调时间越长或者高温茶青的,已经经过无数次实验,与大树小树台地一毛钱关系没有。

 

 

以上为多年实操经验,仅限于新茶!

 

 

文/见一

《普洱茶续》邓时海

书名

普洱茶

作者

邓时海

出版社

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科技出版社

书本定价

¥99.00

出版日期

2004年4月第一版,2006年12月第八次印刷

ISBN

7-5416-1960-4

开本

889*1194,1/16

印张

12.75

字数

300千字

书本重量

1310克

内容提要

随着普洱茶在亚洲市场的日渐趋热,收藏和品饮普洱茶的人口也日益激增,但是,相应的相关书籍也越来越难觅得,为了满足更多读者对这方面的需要,本书特介绍了论述及茶品这两部分内容:综论普洱茶近年的发展与未来的趋势、普洱茶的生命艺术之美和七子级、乔木级茶品介绍。

作者简介

邓时海,1941年11月15日出生,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普洱茶学会创会会长,台湾是大茶艺社创社教授,杨式太极武艺第六代传人。

目录

第一如何挑选生茶、熟茶、老茶;

第二如何挑选七子级普洱茶

第三七子级茶品录

第四如何选购乔木级普洱茶

第五乔木级茶品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