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家喻户晓的茶王“大红袍”的美丽传说

家喻户晓的茶王“大红袍”的美丽传说

2019-06-09 访问量: 16 茶礼仪网

  武夷山大红袍,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乃岩茶之王,堪称国宝,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亦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那么大红袍是如何来的?下面小编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茶王“大红袍”的美丽传说。

家喻户晓的茶王“大红袍”的美丽传说
大红袍

到福建武夷山游览的人们,无不以一睹大红袍为快,要看到大红袍茶树也确非易事,因为大红袍生长在武夷山天心岩附近的九龙窠,地势险峻,只有不畏艰险的人们才可到达。大红袍生长在山壁高耸的石罅间一小块茶地上,只有几丛茶树,有的从岩间伸出,有的散落其间,地旁岩壁上刻有“大红袍”三个大字。峭岩之上有股山泉,淙淙而下,终年不绝。再看茶丛长相,类似菜茶,叶质稍厚,芽头微微泛红,虽然外观并不奇特,但采制而成的“大红袍”茶,却是武夷岩茶中的极品,不仅香高隽永,而且“岩韵”明显,久负盛名,驰誉中外。由于产量极微,其成品茶更被茶人奉为珍品。大红袍生长在峭壁上,是谁发现和利用的?为何得美名“大红袍”?在武夷山地区广为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正遇上天心寺里的老方丈下山化缘,就叫人把他抬回寺中。方丈见他脸色苍白,体瘦腹胀,就将九龙窠采茶叶,用沸水冲泡后端给秀才说:“你喝上几碗,慢慢就会好的。”秀才又冷又渴,接过碗就喝,几口下肚,但觉涩中带甘,香沁心肺,消疲生津,再喝之后,腹胀减退,烦躁渐消,精神为之一爽,如此歇息几天后,基本康复,就拜别方丈说:“方丈见义相救,小生若今科得中,定重返故地,修整寺庙,再塑金身!”
不久,秀才果然金榜题名,得中头名状元,并被皇上招为东床快婿。秀才虽然春风得意,但仍未忘报恩之事。一天,皇上见他闷闷不乐,便问情由,秀才从实奏禀。皇上感其报恩之心,便命他为钦差大臣前往视察。

有用+10
分享

茶人必知:母树大红袍、纯种大红袍、拼配大红袍的区别在哪里?

茶人必知:母树大红袍、纯种大红袍、拼配大红袍的区别在哪里?

茶人必知:母树大红袍、纯种大红袍、拼配大红袍的区别在哪里?

它是武夷四大名枞之一

原为武夷岩茶单枞

是武夷山广种的奇丹茶树演变的优秀单株

大红袍

说到真正意义上的大红袍,就不得不说品种茶“奇丹”。奇丹是武夷山过去意义上的大红袍,种植的历史非常悠久。这款茶树因早春萌发的嫩芽呈紫红色,远远望去,茶树红艳,因而得名“奇丹”。过去老人家所说的大红袍,就指的是奇丹。但是,由于品种未经改良,产茶量低,在武夷山已经是很少有茶人种植。

母树大红袍

目前在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石壁上有6棵母树,即母树大红袍。从石刻旁上层第一棵算起,依序编号,上4棵(史称正本)1,2,3,4,中层为5,底层为6。

这六棵茶树虽属同一类型,但由于也是由武夷山菜茶有性群体长期自然杂交演变而来,因此存在个体差异。大体分为3个不同株系:1、5号,2、6号,3、4号。

茶人必知:母树大红袍、纯种大红袍、拼配大红袍的区别在哪里?

纯种大红袍

纯种大红袍也称“无性繁殖大红袍”。

指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品系单独扦插繁育(无性繁殖)栽培,种植于武夷山景区内,大面积栽培而成,因其产地、制作工艺、及其品质特征都与母树大红袍基本一致,故定义为大红袍。

此大红袍也不能称为二代、或三代大红袍,因为无性繁殖不存在代数。 现在市面上我们所见到的“纯种”大红袍,可以分为两类,即大红袍繁育品种奇丹与北斗。

老一辈茶人称奇丹是大红袍的旧称,而北斗是大红袍无性繁育的品种。关于奇丹与北斗究竟哪种是真正的大红袍,至今也是众说纷纭,但近年奇丹由茶学专家组公认为纯种大红袍。

茶人必知:母树大红袍、纯种大红袍、拼配大红袍的区别在哪里?

拼配大红袍

也称为“商品大红袍”。

指母树大红袍中某两个以上品系的茶叶拼配在一起的大红袍(一般有4—5个品系的茶叶)。每个品系也都是用无性繁殖培育移栽的,此大红袍也不能称为二代、或三代大红袍。

大红袍的拼配不是随随便便简简单单的拿几种茶拼在一起即可,拼的好的大红袍是能将各种茶的优点集在一起,使香气滋味更上一个档次。基本的拼配方法是以水仙、肉桂打底,以保证茶汤的“厚度”,然后搭配几种品种茶(105、204、白鸡冠、铁罗汉、北斗等)用以提香。

简单的来说就是既有水仙、肉桂的“水”,又有品种茶的香。大红袍的拼配不仅在品种上有讲究,在品种的比例上更有讲究,许多大的茶厂更是将拼配的比例视为机密,可见其难度。


大红袍植株特征和药用价值

植株灌木型,树冠半披张,树高可达2米以上,主干尚明显,分枝较密,叶梢向上斜生长,叶,一般在6—7cm,长者可达11一11cm;宽一般3cm左右,宽者可达4—4.3cm,中叶型,近阔椭圆形,先端钝略下垂、叶缘略向面、叶绿光亮,叶肉稍厚微隆质脆、叶尚浅尚明27—28对,叶脉7——9对,花型尚大,直径3cm左右,花瓣6片,萼片5片、花丝稀疏稍长,高低不齐,二倍体,茶果中等。嫩芽梢尚壮,深绿微紫,夏梢叶更显带红毫尚显,萌芽、开采期比肉桂品种迟,一般在5月10日左右(缓冬年份)。2005年中开面采在5月16日,高山区5月18日后(2004年5月11日开采)。从采制时间上看,据林馥泉1941年当时记载九龙窠大红袍采制时间是5月17日,2005年的市茶叶研究所按小开面采摘的时间是5月11日,中开面为5

大红袍

月16日,高山茶区为5月18日,现在的大红袍和60多年前的九龙窠大红袍采制日期基本一致。初制工艺方面,宜中开面3—4叶,萎凋适度,以顶二叶失去光泽为准,摇青为三红七绿为界,过轻过重均不宜,香气显,红边适中即可杀青,烘焙足火均应保持原味为准,在2005年春茶各品种品质对比中,大红袍多有桂花香或粽叶香,种质特征发挥明显。这与1941年林馥香所描述的大红袍九汇尚有桂花香相似……

纠正荒谬

大红袍是用无性繁育的,福建省许多无性系茶树品种一样,亲本的优点能遗传而不变异,目前武夷山茶区所种植的大红袍,据陈德华所了解,其苗木都是直接或间接从市茶叶研究所引种的,从未听说有变异或其他反常现象,而且发展纯种大红袍的时间并不长,又不是用种子播种繁育,根本不存在变异和代数之分,若说大红袍有一代、二代之分,按此观点推理,那么肉桂、水仙、铁观音品种现在是第几代?真不知这种“学术”观点有何根据?如此弄不清事实,则混淆视听,损害大红袍的声誉,损害茶农和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市场上流传的大红袍的一代、二代或是三代、四代之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科学研究

大红袍是武夷名丛中极具特征的一个品种,陈德华认为,从目前情况看,只要选择土质好的茶地,在武夷山茶区种植不存在风险。但要进一步对这一品质进行研究,希望有关专家加大科研力度,摸清大红袍特征,完善改进初制工艺,最佳地发挥大红袍的品质特征,循序渐进推广之。在目前提倡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和良种多样化的情况下,不能因为大红袍品质特殊、名声大而大面积盲目推广,大红袍不能取代其他茶树品种的特色,必须和其他良种合理搭配,以保证能最佳地发挥大红袍的品质特征,保护武夷山大红袍的声誉,使其健康成长 。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最出名的一种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最出名的一种,而武夷岩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历经五次评选,五次都是中国十大名茶。我们来大概的了解一下武夷岩茶和大红袍吧!

一、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美景甲东南”名山武夷山,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的制作可追溯到汉代。据史料记载,唐代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

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其创制年代,据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清上明制茶法》载:武夷岩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已栽制茶叶,民间就已将。

在山者为岩茶,是上品;在麓者为洲茶,从品种上分,它包括吕仙茶、洞宾茶、水仙、大红袍、武夷奇种、肉桂、白鸡冠、乌龙等,多随茶树产地、生态、形状或色香味特征取名。

二、大红袍

大红袍茶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大红袍茶”茶树现经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试验,采取无性繁殖的技术已获成功,经繁育种植,大红袍已能批量生产。“大红袍”茶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相类似,只不过更加精细而已。

每年春天,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

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

大红袍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三种有益成分高,具有抗癌、降血脂、增强记忆力,降血压等良好的作用。

一是茶多酚特别多,其中最重要的EGCG具有抗癌功能;茶多糖含量是红茶的3.1倍,绿茶的1.7倍,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血脂;作为茶叶特有的氨基酸——茶氨酸的含量达1.1%,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具有增强记忆力、降低血压的作用。

此外还具有明目益思,轻身(减肥)耐老(延缓衰老),提神醒脑,健胃消食,利尿消毒,祛痰治喘,止渴解暑,抗辐射,抗癌防癌,抗衰老,降胆固醇等等。

综上,武夷岩茶和大红袍关系是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的一种,而且是最出名的一种。但武夷岩茶是乌龙茶中的一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