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介绍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介绍

2019-06-09 访问量: 16 茶礼仪网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介绍

作为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源于明末,成于清初。大红袍的精制主要流程包括:毛茶→初拣→分筛→复拣→风选→初焙→匀堆→拣杂装箱,下面就详细介绍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流程共有10道工序,即采摘、萎凋、做青、双炒双揉、初焙、扬簸晾索及拣剔、复焙、团包和补火等。武夷岩茶(大红袍)既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又独具“岩骨花香”的乌龙茶神韵。

萎凋: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其标准为新梢顶端弯曲,第二叶明显下垂且叶面大部分失去光泽,失水率约为10%-15%。此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其中日光萎凋是最好的萎凋方式。萎凋时,将鲜叶置于谷席、布垫等萎凋器上,摊叶厚度1-2kg/m2。阳光强烈时要二晒二凉,晒青程度以叶面光泽消失,青气不显,清香外溢,叶质柔软,手持茶梢基部,顶叶能自然下垂为度。

做青:做青是形成大红袍品质的重要阶段,是一个继续萎凋和发酵相结合的过程,其技术性极强, 一方面促使多酚类化合物发生酶性氧化,另一方面又要限制其进行速度。做青时要以特有的手势摇青。将水筛中的凉青叶不断滚动回旋和上下翻动,通过叶缘碰撞、摩擦、挤压而引起叶缘组织损伤,促进叶内含物质氧化与转化。摇后静置,使梗叶中水分重新均匀分布,然后再摇,摇后再静置,如此重复7~8次,逐步形成其特有的品质特征。摇青次数和时间,视青叶的变化(香型与叶色)而定,俗称“看青做青”。在后半阶段,必要时辅以“做手”,弥补摇青不足。“做手”乃甩双手左右将叶互碰,反复数次,但不可使劲用力,动作力求自然。一般摇青规律先轻后重,静置时间先短后长,多摇少做。优质原料,则只摇不做。

判断做青适度与否,通常于亮处透视第二片叶,以叶面呈亮黄色,叶缘呈焦枯色,近叶缘之叶内呈淡黄色,靠近主脉及叶柄处呈淡黄绿色,俗称“三节叶”为做青叶的理想状态。前期较嫩原料,叶片由于失水不平衡而收缩面叶下凹的“汤匙形”,以手触之,柔软如棉;后期原料硬化则有刺手感。嗅之,青草气逐渐为花果香所替代,清香向熟香转化,即谓之兰花香,具有幽而清,浓而不浊、香甜扑鼻之感。做青在岩茶制作中占有特殊地位,费时最长,一般需要8~12h。若操之过急,苦水未清,则会给茶汤滋味带来不良影响。

有用+10
分享

教你品鉴评审武夷山大红袍(精华)


大红袍茶叶的外形粗放,因此要着重追求香气、滋味与耐泡程度。成品以色泽乌润,条索紧结为好,冲泡后汤色以清澈、红亮为好,滋味以浓而醇厚带有清香者为佳。叶底是叶边呈朱红色,叶中为淡绿,叶肉厚软者为上品。
 



品尝大红袍,是个很重要的角色。茶品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口感的质量,好茶配美点,才是至高享受。

选购大红袍茶叶大有讲究,首先要了解所购大红袍其质量标准如何,然后凭借自己的视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用“一看、二闻、三摸、四尝”的方法加以鉴别。

大红袍茶叶的品评标准分为匀度、老嫩、条索、色泽、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几个方面。



匀度  指大红袍茶叶的外形应大体一致,含梗、片、末少的为质优。
老嫩大红袍茶叶的老嫩是决定品质的基本条件。老嫩程度主要看芽叶比例,叶质老嫩,有无苗锋以及条索的光滑度。凡茶身紧结重实,完整饱满,芽头多,有苗锋的,表示茶叶嫩,品质好,反之,枯散,碎断,轻飘,粗大者为粗老制品,质次之。

条索  大红袍茶叶条索的好坏,也与大红袍的品质有关。要求条索紧实,茶叶以紧结沉实为好,表面粗糙,身骨轻飘的大红袍茶叶质次。

色泽  色泽是看大红袍茶叶的颜色深浅、枯润、明暗、鲜陈、有无光彩,然后看白毫多少。具体要求是,乌嫩油润有光泽质好,枯灰暗褐有杂质的质次。枯黄或暗黄的质次。
汤色  主要从色度,亮度两方面来辨别汤色深浅、明暗、清浊程度。汤色以清澈、明亮为好。汤色暗黄、浑浊、沉淀物较多的为差,倘冲泡后,在茶杯四周能形成一金黄色的“金圈”,更是上品。



滋味 滋味与香气密切相关。香气高的大红袍未必好。茶味的刺激性(也就是浓淡)越强,品质越好。平淡、苦涩的质次。以浓厚爽口,醇正甘和者为上品。凡味淡薄,有焦烟味、粗老味者为下品。
叶底  叶底是指经冲泡后的大红袍茶渣。从叶底可看出大红袍茶叶的老嫩、加工的好坏,发酵的程度,烘炒的程度等。

清香型岩茶与传统型岩茶的差异 清香型岩茶的特点:

香气清鲜,花香中带绿茶的清高鲜爽。滋味甘爽,但带青涩。品种特征明显易鉴别,但岩韵不够突出。汤水橙黄至黄绿色,较淡。叶底鲜活,赏心悦目,但香气不耐储藏,品质易变。该类型适合于刚接触武夷岩茶的新消费者。

传统型岩茶的特点:

香气浓沉厚重(不显清高),杯底香(挂杯香)特好。滋味醇厚、甘活,岩韵强而耐泡,但常带杂味(如闷味、陈味等)而欠清纯。汤色深浓、久泡不易退。叶底无看相,品种特征淡化。茶性更温和、不伤胃。该类型适合于“老茶鬼”。

武夷岩茶的品鉴方法概述

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起源于明朝。武夷岩茶为乌龙茶之上品,外形紧结(不是细嫩)具有部分蜻蜓头状,呈宝色光泽,长短适中,茶身重实。冲泡后其味甘泽而气馥郁,去绿茶之苦,无红茶之涩,性和不寒,久藏不坏,香气益清,味久益醇。叶底软亮,具有绿叶红镶边的特征。茶汤金黄或橙黄(精茶为深橙黄),清澈艳丽。

优质武夷岩茶着重“岩韵”,亦就是岩茶“品具岩骨花香之胜”中所指的“岩骨”,俗称“岩石味”。它给人一种味感特别醇而厚,能长留舌本(口腔),回味持久深长。这是由于茶树地条件好所致。岩骨花香中的“花香”并不是像花茶那样加花窨制而成的香,而是在儿特的加工工艺中自然形成的花香,不同品种有各自物有的品种香。香气锐则浓长,清则幽远,如能用上洁净的山泉水更佳。品茶时人的身心要放松,避免急燥,更能领略武夷岩茶的内涵意蕴。

品尝方法:用壶泡法和剑泡法,人多时宜用壶泡,人少宜用杯泡。依照泡饮者的习惯和爱好,应适当调节茶量、水量、浸泡时间。用高温度水冲泡和适宜品饮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茶量:以容器(壶或盖杯)大小而定,一般为容器量的半数量。

水量“以茶量为准,一般1克茶叶20~25毫升水。

水温:应达初沸89℃以上,特别是第一次冲泡。

浸泡时间:沸水冲到略高于容器面,刮去壶、杯表面泡沫,淋净壶盖后,盖好壶盖。分杯应低斟,可减不茶香飘逸。

品饮方法:品茶应先看水色是否清澈艳丽,是否橙黄或深橙黄色,是否三层分明。表面以“金圈”者为优;再闻其香,香要清纯无杂气而幽香为佳;三品其味,徐徐人口,令略水香与闻香是否一致。

二泡:应重点放在茶叶上。茶叶是否醇厚,是否有较明显的基涩味或杂味。茶汤吞下喉后,口腔似有物留下,较原来有沉香的感觉。

三泡:重点放在体味“韵”字上下功夫。茶汤在口腔中是否有鲜爽感,是否有一种天然韵味,是否在喉头有润滑爽口之快感,将茶汤吞下时有滑溜而下喉之感。武夷岩茶于分讲究“岩骨”,表现为喉韵口感,杯底香(杯中水饮完后闻杯底香等)。口饮岩茶是一种精神感应,高层次的文化享受。

鉴评武夷岩茶之优劣,张天福教授说:“茶叶的香气和滋味,是决定茶叶品质最主要因素,香和味有密切的关系。”清代梁章钜早已提出“活、甘、清、香”四字。因武夷岩茶在乌龙系列中是“重味以求香”的品类,不同于安溪茶的“以香而取味”,这是鉴别武夷岩茶的最重要的原则。味有浓淡厚薄,韵有显露程度和持久性长短之分。评武夷岩茶是个细致、多种因素交叉且复杂的工作,仅能作一简要解说。

活:指润滑爽口,而无滞涩感,喉韵清洌。

甘:指回甘时间短而快捷,指程度、部位而言,清爽甘润。

清“指清纯不杂,清快舒适,清丽明亮(指茶汤、叶底)。

香:指茶香高低、长短、锐幽、浓淡而出,饮后有齿颊留芳之感。

浓:指浓而厚醇,无明显苦涩感。

厚:指茶底厚薄,啜之有骨,持久不变,可谓“舌本常留甘尽日”之感。

韵:指“岩骨花香”中的“岩韵”而言。

持久性:指口腔舒适快感的持久性,而不是苦涩及杂味的持久性。优质茶饭前饮之,饭后尚感有余香。

福建乌龙茶、武夷岩茶专家姚月明(高伋农艺师)指出:品鉴武夷岩茶不是一时就能学会的,必须经过长期实践体会深

化。有些还很难用言语表达清楚,如“韵”即“岩韵”,岩茶之韵味,仅能作概略介绍。

武夷岩茶之品质特征和品尝鉴评方法详解

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发源于明末清初,在特殊的小气候条件和适宜的品种前提下用一种特殊工艺形成的茶类。鲜叶要求新梢生长均臻完熟,俗称开面采,杀青前经过酶性氧化,杀青后又经非酶性氧化,而形成半发酵的茶类。

一、 武夷岩茶之品质特征

武夷岩茶为乌龙茶之上品,外形紧结(不是细嫩)具有部份蜻蜓头状,呈宝色光泽,长短适中,茶身重实,冲泡后其味甘泽而气馥郁、去绿茶之苦、无红茶之涩,性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叶底软亮,叶缘朱红,部份具有绿叶红镶边的特征,茶汤金黄或橙黄(精茶为深橙黄),清沏艳丽。

优质武夷岩茶着重"岩韵"亦就是岩茶"品具'岩骨花香'之胜"中所指的"岩骨",通俗称"岩石味"。是一种味感特别醇而厚,而长留舌本(口腔)、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又称茶底硬。亦是茶树立地条件好,一般都生长在砾质沙壤的茶园中更为突出。

岩骨花香中的"花香"并不是像花茶一样,以其加花窨制而成的香,是茶青在武夷岩茶特有的加工工艺中自然形成的花香,品种不同有各种特有的品种香,但香气要求锐则浓长、清则幽远、馥郁似芝兰之胜。

二、武夷岩茶的鉴评和品尝方法

品尝武夷岩茶最好有一个比较雅静的环境,一套常用的小壶杯等茶具,配上洁净的山泉水更佳。人的身心要放松,避免急匆匆情下品尝,更能领略武夷岩茶的内涵意景。

1、品尝方法:通常有壶泡法和杯泡法两种,人多时宜用壶泡,人少宜杯泡。浸泡时间,依照泡饮者的习惯和爱好,应适当调节茶量、水量、用高温度水冲泡和适宜品饮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茶量:以容器(壶或盖杯)大小而定,一般为容器量的半数量。

水量:以茶量为准,一般一克茶叶20--25毫升水。

水温:应达初沸摄氏98℃以上,特别是第一次冲泡。

浸泡时间:第一次以1分钟,第二次2分钟,第三次3分钟较适宜,优质武夷岩茶可冲泡六次以上。

冲泡方法:应注意沸水高冲,到略高于容器面、刮去壶、杯表面泡沫、净盖后盖好,分杯应低斟,可减少茶香飘逸。

品饮方法:品茶应先看水色是否清沏艳丽,橙黄或深橙黄色,水色是否三层分明,以表面有"金圈"者为优,再闻其香,香要清纯无杂气而幽香为佳,三品其味,徐徐入口领略水香与闻香是否一致。

二泡:应重点放在茶味上,茶味是否醇厚,是否有较明显的苦涩味或杂味,茶汤虽吞下而口腔似有物留下,较原来有沉的感觉。

三泡:应重点放在韵字上下功夫,茶汤在口腔中是否有鲜爽感,有一种天然韵味,在喉头有润滑爽口之快感,还未想将茶汤吞下时有滑溜而下喉之感,武夷岩茶十分讲究"岩骨"喉韵咀底,杯底香(杯中水饮完后闻杯底香等),品茶是一种精神感应,高层次的文化享受。

2、鉴评内容和方法:

鉴评武夷之优劣,清代梁章钜早已提出"活、甘、清、香"四字,因武夷岩茶在乌龙茶系列中是"重味以求香''的品类,不同于安溪茶的"以香而取昧",这是鉴别武夷岩茶的最重要的原则,香有纯与不纯,锐短与幽长、青与熟、重与飘等区别;昧有浓淡厚薄、韵的显露程度和持久性长短之分,鉴评是个细致、多种因素交叉相关而复杂的工作,仅能作一简要解说。

活:系指润滑、爽口有快感而无滞涩感,喉韵清洌。

甘:系指回甘时间短而快捷,清爽甘润。

清:系指清纯不杂,清快舒适,清丽明亮(指茶汤、叶底)

香:系指口含茶汤有芬芳馥郁之气,冲鼻而出,饮后有齿颊留芳之感。

浓:系指浓而厚醇,无明显苦涩感。

厚:系指茶底厚薄,啜之有骨,持久不变,可谓"舌本常留甘尽日"之感。

韵:即指"岩骨花香"中的岩骨而言。

持久性:系指口腔舒适快感的持久性,而不是苦涩及杂味的持久性,优质茶应饭前饮茶,饭后尚感有余香。

武夷岩茶茶质品评

武夷岩茶讲究内质。所以在品评时主要讲究的是香气和滋味两个因子。目前来说,茶质的品评主要是靠个人的感官,因此要有娴熟的功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通常论定茶叶品质之高下。多由如下几大因子决定:首先是茶师的观感因子,如形状、色泽、滋味、水色及叶底等。其次是茶叶的物理因子。如暗片、青片、黄片、夹杂物之含量和茶叶比重及浮量等。再者是茶叶的化学因子,如灰分、水分、水浸出物,以及香油、单宁、茶素等重要成分之含量及其比例。

优质成品武夷岩茶,必须达到以下标准:

1、形状:须质实量重,条索长短适中。紧致稍细,惟水仙香味种,因属大叶种。条索可略粗,但力求纯净,整齐美观。

2、色泽:色须呈鲜明之绿褐色,俗称之为宝色,条索之表面,且须呈有蛙皮状之小自点,此为揉捻适宜、焙火适度之特点。

3、香气:岩茶为半发醇茶,故须具有绿茶之清香与红茶之熟气,其香气愈强愈佳,且清新幽远者为上品,缺此不能称为佳品。

4、水色:岩茶水色一般呈深橙黄色,清澈鲜丽,且须冲泡至第三、四次而水色仍不变淡者为贵。

5、滋味:岩茶之佳者,入口须有一股浓厚芬芳气味,入口过喉均感润滑活性,初虽有茶素之苦涩,过后则渐渐生津、甘甜可口。岩茶口质之好坏,几乎全部取决于气味之优劣,韵味之醇淡厚。

6、冲次:通常以能泡冲至五次以上。茶之原有气味仍未变淡者为佳,最佳者“八泡有余香”。

7、叶底:良好之茶叶,冲开水后,叶片易展开,且极柔软。

此外,从外形上看,成品岩茶叶缘可见银朱色;叶片中央之绿色部分,清澈淡绿,略带黄色。即常言的“绿叶红镶边”。

在物理的因子方面,如茶梗黄片、茶末含量,其他夹杂物要达到要求,越少越妙;检验所含水分、水浸出物、香油、单宁、茶素等的含量一定不能超过要求。

以上所提不是一下就能学会,必须经长期实践中去体会深化,有些还很难用言语表达清楚,如"韵"字等。本人仅能作概略介绍,应岩茶爱好者认识和品饮鉴评的参考。

传统型的茶:一般表现为细香,清而悠远,似兰香幽幽。清香型的茶:一般表现为飘香,高而清锐,似桂香袅袅。山场好,发酵较重的高档清香型茶,则有浓锐的香气,香高而浓,似果香。清和浓是不对立的。

2015-12-20 19:57

茶可清心

浓香型是指其中的高档茶,清香型和传统型里都有浓香型的。清香型+浓香型=清香型中的高档茶传统型+浓香型=传统型中的高档茶

2015-12-20 20:01

只爱正岩

哇!太专业了,好好学习学习!!!!

2015-12-20 23:56

清风

浓香型岩茶是指茶叶经过加工后,香气前体与糖苷分离,成为挥发性的物质,即生成香气。成品茶中已被确认的的香气成分多达700多种。加工工艺越好,香气成分含量就越多,茶叶的香气也就越浓,从而成为浓香型岩茶。
所以无论是清香型岩茶还是传统型岩茶,只要能够加工成浓香型时,该茶叶就是极品中的极品了。
高档的岩茶不会用来烤重火,个人认为是不对的。只要是极品茶,无论是清香还是传统都是每个厂家根据消费者或是客户的需要而进行加工的。

2015-12-22 21:48

只爱正岩

 

嘻嘻

喜欢浓香的传统岩茶!!!

感觉清香的味还是薄些,还比较不耐泡!!!

 

2015-12-22 22:01

乌龙鱼

 

楼上的总结得很好。清香和传统就是这样的感觉。

 

2015-1-2 21:22

圆真

浓香型的茶大家都会喜欢的,至于清香和传统就要看消费者认识岩茶的程度。

2015-1-2 21:46

只爱正岩

 

还是传统的岩茶好,不会腻,喝完后感觉很舒服。

 

2015-1-4 19:30

潇洒岩韵

喜欢传统的,茶汤醇厚,喝完后感觉浑身暖洋洋的,胃也比较舒服

2015-1-12 21:41

simple

慢慢体会中。。。。。。

2015-7-22 01:42

武夷岩茶茶痴

前些日子刚刚接触岩茶的时候,报着新奇、好学的态度来看过此帖,当时看了一头的雾水,什么这样那样的。还真的有点不知所云。现在喝岩茶一段时间后,回过头来再看此帖,发现前辈们总结的还真是到位,简直是真知灼见,我现在也喜欢传统型的中度焙火的重发酵茶,喜欢它的滋味醇厚、甘活,岩韵强而耐泡,汤色深浓、久泡不易退。喜欢它的香气浓沉厚重,杯底香。其实茶文化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是很神圣的,每个人喜好都不同,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一向主张论茶要公平、公正、客观、求实。

2015-7-25 10:56

茶韵沉香

茶韵沉香看来也上道了哟!!!

2015-7-25 12:35

中华阁

2015-11-23 23:17

zhaohuaxh

岩骨花香

2015-2-13 01:31

qyc

保持岩茶特色 学习!

2015-7-26 19:57

光风霁月

同感。

2015-7-27 12:17

秋雨

2015-12-12 11:36

言茶

2015-12-12 15:19

天水茶

学习

2015-12-12 18:23

善忆

好帖不会沉哦

2015-12-12 19:54

岩茶专家

认真学习了。

2015-1-12 19:41

waimoya

还是你做版主好
现在有空就多兼顾兼顾
吾等也有收益

2015-3-31 22:46

青花茶痴

学习

2015-6-23 10:44

HUHU123

看了看了

2015-7-16 10:43

六月荷

清香型和传统型岩茶除了焙火高低不同,在初制工艺上,是否也有区别呢?

2015-7-22 13:30

竹影

也有很多人认为在初制工艺上做青中静置和吹风、摇青的时间长短,是评判清香和传统的标准。可我们是这样认为的,做青工艺是传统的,无论它在做青过程中的怎么变化,只要在精制的时候给处理合适的火功,就决定它是否是清香还是传统。即便做青做重点,但到后期精制时如果给予走水焙,它表现出来还是清香,给予长时间炖火,它表现出来就是传统,所以岩茶清香和传统主要取决于后期的精制工艺,呵呵这个好像是很复杂的问题,程姐也找不到合适的描述方式,所以也请大家来说说
 

2015-7-22 16:43

只爱正岩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不论清香还是传统,岩茶的前期做青基本一致,区别只是后期的精制炖火方式和程度.这与观音的正做和消青是不一样的,是吗?

2015-7-22 18:02

竹影

也问一个问题:只是焙火程度的不同会影响耐泡度吗?

2015-7-24 09:41

东山岩

学习了,也就是说影响清香与传统的划分主要还是最后的培火,决定茶叶基础品质的是做青,摇青,不知道这么理解是否有误?

2015-7-24 11:11

茗远

轻发酵的重焙,
重发酵的轻焙
差别如何?

2015-7-24 11:32

snidt

专业知识,先收藏了!

2015-7-24 15:24

奔奔

影响岩茶耐泡度的因素很多,焙火程度只是影响耐泡度的因素之一.

2015-7-24 23:35

侯总

应该说决定茶叶基础品质的是茶青原料和初制工艺,影响产品是否清香或传统风格的是精制焙火.

2015-7-24 23:40

侯总

轻发酵的重焙,就是传统风格了.因为焙火也是后发酵.
重发酵的轻焙,还是清香型或轻火型的.

2015-7-24 23:42

侯总

看了侯总的解答,对岩茶的制作工艺又多了解了一些.

2015-7-25 06:01

竹影

学习了!!!

2015-7-25 13:48

ccf-tnt

今年的会员肉桂,也是非常耐泡,在轻焙火前提下,是什么因素影响的呢?

2015-7-25 15:28

zanble

既然精制焙火程度决定清香型和传统型,那摇青,做青的不同会有什么不同的体现呢?

2015-7-25 15:30

zanble

茶叶的生长环境、栽培管理、采制气候、初制加工等环节都会明显影响茶叶的耐泡度。
会员茶肉桂如果增加火功后还会更耐泡一些。

2015-7-25 20:28

侯总

谢刘老师指点。

2015-7-25 21:48

zanble

学习。。。。。

2015-9-14 16:53

巴比葫芦


饮用大红袍的禁忌有哪些

  大红袍是乌龙茶中品质优异的茶,营养物质丰富,有显著的保健功能。不过,喝大红袍茶也是有禁忌的,为了避免饮用不当影响到身体健康,就需要科学的饮用。那么,饮用大红袍的禁忌有哪些?下面我们来了解看看。

  饮用大红袍的禁忌如下:

 

  1、忌空腹饮用。空腹饮用大红袍,容易出现“茶醉”现象,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等症状,而且空腹喝茶会对胃肠造成负担,容易造成胃肠炎的发生。

 

  2、忌与药物同服。吃药后饮用大红袍,有可能会减弱药效。这是由于茶中的成分会与药物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所引起的。

 

  3、睡觉前不宜饮用。大红袍中的茶素(咖啡碱)能兴奋神经中枢,从而使人的精神兴奋难以入睡。

  4、孕妇不宜饮用。大红袍中的咖啡碱,对胎儿生长发育有不利影响,故孕妇不宜饮用大红袍。

 

  5、溃疡病患者不宜饮用。茶是一种胃酸分泌刺激剂,饮茶可引起胃酸分泌量加大,增加对溃疡面的刺激,常饮浓茶会促使病情恶化。但对病情较轻的溃疡患者,可以在服药2小时后饮些淡茶,有助于消炎和胃粘膜的保护,对溃疡的愈合有一定的作用。饮茶也可以阻断体内的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防止癌前突变。

 

  经常喝大红袍茶的好处

 

  (1)降压降脂:茶叶中的咖啡碱能舒张血管,加快呼吸,降低血脂,茶多酚类化合物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从而达到降压降脂的效果。

  (2)抵抗衰老:大红袍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能防止过度氧化,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而且儿茶素类化含物也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3)保护牙齿:由于氟对于牙齿的保护比较关键,大家知道我们日常使用的牙膏中都含有氟,而茶叶中也存在这种物质,因此对于牙齿保健具有不错的作用,同时经常用茶水漱口液可以去除口臭。

 

  (4)提神益思:大红袍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而咖啡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增进思维等功能,因此对于提神益思有所帮助。

  (5)生津利尿:大红袍中的咖啡碱和芳香物质有利于排除体内的乳酸、尿酸、过多的盐分、有害物等,缓和心脏病或肾炎造成的水肿。

 

  (6)解暑杀菌:夏日炎炎,茶不仅可以作为自然饮料,夏季饮用具有解暑的效果。茶叶中的茶多酚与细菌蛋白质相遇后,细菌即行死亡,达到杀菌的效果。

 

  (7)减肥美容:大家知道茶叶可以具有减肥功效,大红袍也不例外,大红袍能降低人体的胆固醇与甘油三酯,达到减肥效果;同时大红袍能调节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调节人体机能,达到美容效果。

  (8)预防癌症:有研究表明,有喝茶习惯的人相对于不喝茶的人患癌症的概率较低。

 

  以上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只要避开饮用大红袍茶的禁忌,合理的饮用,那么对身体的好处是很多的。大红袍茶是不错的养生保健茶,功效显著,长期饮用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惊喜。

大红袍的采摘和制作

高级的绿茶 大红袍的采摘和制作

夜光下的茶叶

采摘的讲究:

每年春天,采摘新梢芽叶3-4叶,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

而且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不同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都不能随意混淆。

制作工艺: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

其步骤细分要有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差不多十余道工序。

而重要流程则包括:

晒青:

晒青又称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

此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

日光萎凋是最好的方式。

将鲜叶置于谷席、布垫上,阳光强烈时要二晒二凉,晒青程度以叶面光泽消失,青气不显,清香外溢,叶质柔软,手持茶梢基部,顶叶能自然下垂为度。

做青:

做青是形成大红袍品质的重要阶段,技术性极强,为了控制茶中酚类的氧化速度,做青时要以特有的手势摇青。

将水筛中的凉青叶不断滚动回旋和上下翻动,通过叶缘碰撞、摩擦、挤压而引起叶缘组织损伤,促进叶内含物质氧化与转化。

摇后静置,然后再摇,摇后再静置,如此重复7~8次,逐步形成其特有的品质特征。

摇青次数和时间,视青叶的变化(香型与叶色)而定,俗称看青做青。

在后半阶段,必要时辅以做手,弥补摇青不足。

做手乃甩双手左右将叶互碰,反复数次,但不可使劲用力,动作力求自然。

一般摇青规律先轻后重,静置时间先短后长,多摇少做。

优质原料,则只摇不做。

杀青:

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

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酶活性,防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同时使做青叶脱掉部分水分,为揉捻工序提供基础条件。

也就是我们在茶叶之乡经常会看到的炒茶过程。

而若你来到武夷山,经过旅游区的茶叶店铺门口就能闻到一股极为甜香的青味。

题外话小贴士:大多数人知道杀青这个词儿大概都是出自某某影视作品某日杀青的报道。

这表示这部影视作品完成了前期的拍摄工作,开始步入后期制作阶段。

这与茶叶的处置过程中杀青这个关键步骤是相关联的。

而杀青一词确切是起源于先秦时代,人们在竹简上写字,为使竹简易于刻字且防虫蛀,就把它放到火上烤,这道工序就叫杀青或汗青。

后来到了秦代,人们用毛笔在竹青上写字,就免了刀刻这道工序,定稿时只需削掉竹青,在竹白上写字就行了。

这一道手续也叫杀青。

杀青就意味着定稿。

因此这个说法就多方向地沿用至今了~

揉捻:

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

揉捻时应做到:杀青叶需快速乘热揉捻,以便达到最佳效果;采用轻-重-轻的力道,令桶内茶叶自动翻拌和整形。

这种反复的揉捻再回到锅里复炒,不仅能提高茶汤的浓度,也形成岩茶的独有韵昧。

走水焙:

就是将揉捻后的茶叶流水放入90-120℃的密闭的焙窟里,经历高、低、高不同温度的烘培,整个过程才10多分钟,工作速度十分紧张。

炖火与趁热装箱:

拣剔出茶梗和碎末后的茶条先以高温复焙1到2小时,再改用70-90℃低温文火慢炖。

这是武夷岩茶特有的过程、对增进汤色、耐泡、滋味醇和、香气熟化等有很好效果。

最后趁热装箱,也是一种热处理过程,对品质也有一定良好影响。

难怪乎茶客们要对大红袍敬之三分,要用喝功夫茶的程序来品饮它。

笑言此茶也是下了功夫经过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夸父追日一样的煎熬锻炼才成就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