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大红袍鉴别>怎么鉴别武夷山大红袍还能买到真正的大红袍吗

怎么鉴别武夷山大红袍还能买到真正的大红袍吗

2019-06-09 访问量: 17 茶礼仪网

武夷山大红袍属于乌龙茶,是武夷岩茶中的珍品,也是中国茶叶中的佼佼者。武夷山大红袍既是茶叶的名称,也是茶树的名称。关于武夷山大红袍的来源有着很多的传说,至今真正的武夷山大红袍只剩下武夷山九龙窠上的六棵母树了。市场上能买到的武夷山大红袍,都是由母树上移植培育的。怎么鉴别武夷山大红袍呢?

香气

闻武夷山大红袍的干茶,辨别茶叶香气是否纯正、高低和长短。香气以高而持久为佳,香高而不持久为次,香低而短的品质较差,带有烟、焦、酸、馊、霉、闷以及异味的品质为最差。熟香型的大红袍以果香和奶油香为上,清香型的大红袍以花香和蜜桃香为上。

滋味

武夷山大红袍冲泡之后,茶汤的滋味有浓和淡、强和弱、醇和涩、甘和苦、爽和滞之分,还有焦、烟、馊、酸及其他异味等。茶汤入口后以醇和、甘爽、滑顺、回味转甘为佳,有苦、涩、麻、酸等味为劣。冲泡的次数通常在八泡左右,超过八泡以上则更优。

外形

武夷山大红袍的干茶外形匀整,嫩度高,条索或颗粒紧结壮实,稍扭曲,粗细一致,色泽油润带宝色为质优。陈茶的色泽则呈灰褐。条形茶条索松散,叶脉突出,叶表粗老,色泽不一,身骨轻飘,碎茶多;颗粒茶松泡,大小不一,色泽花杂,均为次。

汤色

武夷山大红袍的汤色主要从茶汤的深浅、亮暗、清浊等来鉴别。优质的大红袍,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光泽一致,清而不浊。大红袍的汤色必须在鉴别滋味前进行,先尝滋味,茶汤减少,各碗的容量不一,会导致碗中汤色变得深浅不一。

叶底

武夷山大红袍的叶底以嫩绿、黄绿、明亮为优质,深绿色为较差,暗绿、青绿为次,最忌有红梗红叶、病虫斑、焦叶等。叶底有柔软感,呈平伏状为嫩度好;叶表面光滑且有亮光的嫩度比较好,粗糙有皱纹的嫩度则较差。此外,叶底还以软亮匀齐,红边明显为佳。

在过去,真正的武夷山大红袍,一般是指九龙窠上的那六棵大红袍母树上所产的茶叶。但是那六棵茶树每年生产的茶叶不到1公斤,而且完全不可能流入市场。现在所指的武夷山大红袍通常都是指从母树上所移植培育的茶树,品质也是武夷岩茶里的佼佼者。

有用+10
分享

武夷岩茶炭焙工艺精解


“焙茶手艺到了家,一年银子不愁花”。就凭这句流传在武夷山茶人中的顺口溜,足见焙茶这道工序的重要性。做武夷乌龙茶,其工序是复杂严谨的。武夷茶保持了乌龙茶一千多年来传统的焙法,乌龙茶进入精制阶段后的炭焙之工,堪称绝活,看去没几道工序,实则是把炭火玩到神奇的地步。难怪清代学者梁章钜会赞叹道:“武夷焙法,实甲天下。”

“焙茶是玩火,玩得好焙出的是上等好茶,焙不好就白去了一春茶的心血”。如今武夷山的茶农朋友中,有许多都是做茶世家的传人,也是焙茶师。他们经历了不少次焙茶的失败,才有如此经验之谈。到茶农厂子里看焙坊,人还未到厂里,就远远地闻到了飘逸的茶香。那种带着火韵的茶香是沉郁的。正在烘焙的茶香飘逸出来,无处不茶香氤氲,即使是篱笆墙脚的花草,也沾染了茶的余香。

看师傅做“走水焙”,他披开了焙坑上状似馒头般的盖灰,露出了炭火的红炽,火力发得很猛。“走水焙”是初焙,前期需猛火逼去茶叶表面的水份。为了继续让茶叶中遗留的微量水份快速挥发掉,火力可调到烫手的程度,师傅说:这大概是100多度吧!隔二三十分钟,师傅翻动着茶叶,经“走水焙”后的茶叶,色泽转为绿褐,条索越发紧结了。

若是烘焙精制茶,你千万要记住“低温久烘”这个要领。温度是焙茶师须关注的要义。焙坊门窗关得一丝不漏风,见焙茶师守在门外,那怕人再困,也不能闭了眼睛睡去。得半个小时将焙笼中的茶叶翻动一次,使其受热均匀,防止茶焙焦了。还得关照着焙坑中弱下去了的炭火,炭火弱下去了,焙茶师又得蹑手蹑脚把焙笼移开,用披灰将盖灰拨开,让里层炭火露出来,或添上新炭。为了留住香型,还得用竹编弧盖捂一捂,防止香气走失。

绿褐色的茶叶,条索外形极好的茶叶,质地蓬松的茶叶,用掌心稍稍一握觉得干燥的样子,其实不然,这些初焙过的茶叶在储存搬动过程中,又潜入了空气中的水份。这种水份你肉眼是感觉不到的。于是,茶叶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拿出来回一回火。回火就是“回火焙”。“回火焙”的茶大都是精制茶,因此得特别小心。把茶叶摊放在篾制焙笼的隔筛上,隔筛留有许多细孔,炭火的力就是透过细孔直往上冲的。在隔筛上铺茶叶很讲究,不能铺得太厚实,要均匀地摊平。细心的做法是在茶叶底下垫一张毛边纸,这种毛边纸必须是竹浆捞制的,才不会有异味污染。这样可以防止茶叶碎末透过隔筛掉入焙坑中引起薰烟,薰烟上窜,影响了茶叶的原味,坏了整笼茶叶的韵味。焙坑里养着的炭火,火力不能让它太裸,必须用披 将盖灰覆于炭火上。只有灰的厚薄可以调整炭火的强弱。

炭与灰在焙茶的过程中缺一不可。炭也是有讲究的。陆羽在《茶经》里说:“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至,及膏木、败器不用之。”可见用来烧炭的薪柴也忌用异味的柴,如松、柏、枫都有脂油香味,烧出的炭必带异味,是不宜用来焙茶的。用质地坚硬阔叶林的薪柴烧出的炭,炭火是鲜红的。养在焙坑中央的炭火,火力旺,耐烧,不易化为灰烬。炭火置入焙坑中,必须立刻用盖灰蔽紧,才养得住火力。盖灰其实是炭的粉末,也就是灰烬。灰烬需经细眼篾筛筛去颗粒杂质,其灰细腻如粉,这就是好的盖灰。盖灰是极讲究清洁的,脏了的盖灰,会坏了火味。盖灰蔽炭,是焙茶过程中操作难度较大的调温方法。

保管好盖灰特别讲究,那怕是一丁点异味的介入,也会影响焙出茶叶的纯真香味。焙茶师傅对盖灰的保护是很认真的。在建瓯的炭焙水仙作坊里,悬梁上挂着几布袋东西。焙茶师傅告诉说,那布袋里装的都是盖灰。盖灰是不能轻易置于地上的,地表无论怎样干净,都会有脚踩后留下的咸异味,盖灰落地后会吸收地上的潮汽和咸异味。天心岩茶村的应师傅,还讲了一则小故事:一次他焙坊里的盖灰没放置好,让家中小猫撒了泡尿。当时谁也不曾发觉。焙茶时,用了这堆盖灰。吸入猫尿味的盖灰,在炭火的炙烤下,异味受热发散,直接窜入茶味中。焙茶师将新焙出的茶一品,他连声叫不好了不好了,弄得家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原来呀,泡出的岩茶汤味里,隐约能嗅出腥膻尿味,那些精于品茶的人,对这笼茶的香型就不敢恭维了。从此以后,应师傅对盖灰的保管不敢掉以轻心了。

焙茶师的一个传统绝招,就是要会用掌心掌背来测焙笼温度。天心村青狮岩吴师傅焙茶,苍老的手就是好的“温度计”。他判断焙笼内炭火的温度,只要掌心往焙笼壁上一贴,就能说个八九不离十的温度来,或用掌背往焙笼壁上一贴,又能说出准确的温度来。他说,掌心与掌背测焙笼温度是有差别的。掌心粗糙,皮肉老化,触觉不那么灵了,一般感觉到的温度差别会大些;掌背比掌心更怕烫,因为掌背血管青筋密布,暴突的血管青筋接触物体时,感受到的温度会更准确些。一次,吴师傅在焙坊焙茶,我们要他亲自用掌心掌背感测一下焙笼的温度。他用掌心触及焙笼几秒钟后说:80多度吧?再用掌背一贴焙笼,很肯定地说:就84度,顶多差一两度!我们用事先借来的红外线测温仪一扫瞄,果然相差无几:感温器从焙笼壁上扫描到的温度是81度!

焙茶的功夫就是巧妙地披灰调温。宋徽宗这位皇帝也对焙茶用炭用灰的比例颇有研究,他在《大观茶论》中写道:“焙用熟火置炉中,以静灰拥合七分,露火三分……。”品茶时,我们常听茶友说这泡茶火功高,那泡茶火功低,等等。这火功就是焙功。火功高低就是指茶叶在焙烘过程中吸收炭火时间长短的程度。焙茶师们会焙各种火功的茶。焙低火功的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乌龙茶做法中的低火功茶,多人愿意喝,因为它必须保持住茶叶的清香。焙低火功茶,忌茶叶一上焙笼就用猛火,炭火不敢猛,盖灰要稍厚些,盖严实些, 怕炭火一猛,把香气给烤掉了。要留住清香,必须让炭火的力慢慢发出,保持好焙坑中炭火的恒热,同时还要加竹弧盖一盖。烘焙中火功的茶,一般原则是从低温始,长时间,至少要焙十二小时,有时多达二十四小时,这样焙茶才能达到“足火”。经过这种火功焙制出来的茶,外形扭曲如条索,褐色而不焦黑。沸水冲泡出来的茶汤,具有迷人的岩韵清香,泡这样的茶,稍稍放纵一下坐杯时间,杯中茶汤更加色泽金黄、棕红,韵味悠远,口感醇厚,一般人感觉不出火味。如果是焙时延长,炭火过猛,超出了火功高的极限,茶叶难免被炭化。这样几乎焙焦了的茶,也有人叫它“高火功茶”。泡这样的茶,是不敢坐杯的,否则,茶汤色浓如酱,火味盛盈,焦苦浓烈,香气全部被火吞了,这样的茶,一般茶客是不愿喝它的。

遗存于武夷茶焙坊的故事,有如每天杯子中飘逸出的茶香一样,沁人肺腑。我们应当记住炭火、盖灰、焙笼这样一些日行渐远的名词,应当记住茶农们在焙笼上接受炙烤的掌心掌背留下的印记。向孩子们讲述为什么一泡猫尿却坏了一笼茶的故事,记住我们今天常挂在嘴边的一个热门话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当珍爱这些植根于武夷山茶乡土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喝出茶的历史,茶的真味。

祁红、滇红和大红袍之间的差别

  祁红、滇红和大红袍之间的差别!祁门红茶和滇红是红茶类,大红袍是青茶类。从茶类上来分的这两者是属于两个不同的茶类;从产地来说:一个产自安徽祁门县,一个产自云南,一个产自福建武夷山。

 

  祁红:

 

  祁红是祁门红茶的简称。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茶叶的自然品质以祁门的历口、闪里、平里一带最优。

 

  高档祁红外形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冲泡后茶汤红浓,香气清新芬芳馥郁持久,有明显的甜香,有时带有玫瑰花香。祁红的这种特有的香味,被国外不少消费者称之为“祁门香”。

 

  祁红在国际市场上被称之为“高档红茶”,特别是在英国伦敦市场上,祁红被列为茶中“英豪”,每当祁红新茶上市,人人争相竞购,他们认为“在中国的茶香里,发现了春天的芬芳”。

 

  祁红茶宜于清饮,但也适于加奶加糖调和饮用。祁红在英国受到了皇家贵族的宠爱,赞美祁红是“群芳最”。

 

  祁门红茶槠叶种的小叶种茶树。

 

  滇红:

 

  云南红茶茶叶形态云南红茶,简称滇红。产于云南省南部与西南部的临沧、保山、凤庆、西双版纳、德宏等地。

 

  滇红制作系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先经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成品茶;再加工制成滇红工夫茶,又经揉切制成滇红碎茶。上述各道工序,长期以来,均以手工操作。此工艺从1939年在凤庆与勐海县试制成功。成品茶外形条索紧结、雄壮、肥硕,色泽乌润,汤色鲜红,香气鲜浓,滋味醇厚,富有收敛性,叶底红润匀亮,金毫特显,毫色有淡黄、菊黄、金黄之分,为外销名茶。

 

  两者区别:产地不同、茶树品种不同。这两个原因导致了茶叶的口感和香气上有区别。

 

  祁门红茶特点:高档祁红外形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冲泡后茶汤红浓,香气清新芬芳馥郁持久,有明显的甜香,有时带有玫瑰花香,祁红的这种特有的香味,被国外不少消费者称之为“祁门香”。

 

  滇红特点:成品茶外形条索紧结、雄壮、肥硕,色泽乌润,汤色鲜红,香气鲜浓,滋味醇厚,富有收敛性,叶底红润匀亮,金毫特显,毫色有淡黄、菊黄、金黄之分,为外销名茶。

 

  大红袍:

 

  大红袍:

 

  大红袍乃武夷岩茶之王,是乌龙茶中的极品。它在武夷山栽培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大红袍神奇的故事,如大红袍系神仙所栽,能治百病,茶树受红袍加身,由皇帝赐其名,等等。由于它的神秘玄妙,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中外游人,一睹其芳容为快。当然能品其味的,传说只有帝王将相、达官显贵。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满足世人既能观赏大红袍的丰姿,又能品尝其滋味神韵,当地茶叶科技人员,经长时间的刻苦探索科研攻关,终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获得无性繁殖成功。后经福建省科委组织有关专家鉴定,一致认为无性繁殖的大红袍保持母本优良特征特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武夷山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可以推广。经过二十多年的推广和改进工艺、科学配制,大红袍已得到空前的大发展。它已从历史名牌一跃成为行销世界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品牌。2005年4月在武夷山举行大红袍节期间,20克大红袍拍卖出20.8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更是蜚声四海。为保护这一品牌,国家技术监督总局,批准武夷岩茶(大红袍)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并发布制作大红袍质量强制性标准;同时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使用“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在市茶管会监督下,武夷山各岩茶厂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大红袍。凡经市茶管会进行质量检测,达到香气浓长清幽,滋味醇甘爽,岩韵明显的,并有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和证明商标标志的,才允许上市。而广大消费者也只认准有上述标志的大红袍为真品,不再受所谓一代、二代冒牌大红袍的误导。而今大红袍品牌声誉与日俱增,“大红袍、红天下”,名不虚传。

 

  在中国茶叶分类里有红茶,绿茶,青茶之分.青茶的代表类别是乌龙茶,而乌龙茶有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之别.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扛鼎之品.生长在武夷山脉的茶叶独领山水灵气,山间岩缝和沟壕的特别土质赋予大红袍一种坚韧,醇厚的品质.传统的烘焙方式更增添了大红袍茶类特有的与木有关的碳香和火香。

 

武夷岩茶之大红袍,如何识别真正的大红袍?

中国有数千年的饮茶历史,很多朋友都喜欢喝武夷岩茶的大红袍,但是现如今大红袍市场鱼龙混杂,有一些不良商家为了利益,鱼龙混杂,今天小编就来教大家怎么辨别大红袍。

武夷岩茶之大红袍,如何识别真正的大红袍?

大红袍在古代就是皇家贡品,只有名门贵族才能品尝得到,大红袍相对于其他茶叶来说,产量很少,因此价格比较高,也就是这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性繁殖技术得到了成功突破,产量比10年前多了好多,但是还是处于供不应求,市场价格依旧需求量很高。

武夷岩茶之大红袍,如何识别真正的大红袍?

1、看茶叶外形

大红袍是属于乌龙茶的一种,乌龙茶的特点就是外表漆黑,因而大红袍也是这样的颜色,否则就是假的。

2、闻茶叶香味

大红袍是发酵的茶叶,属于熟香茶,就是经过炒茶,熟香茶初闻香味的时候更容易感觉到其炭火味道和自然的干香味,也就是火香味和干香味明显,一般闻不到其他的杂味。如果正常情况下闻到其他的杂味那就不是大红袍了。

武夷岩茶之大红袍,如何识别真正的大红袍?

3、用嘴品其味道

   大红袍要用嘴品尝,可以跟商家提出冲泡一点来品尝,大多数情况商家还是很愿意配合的,冲泡的时候最好是刚刚烧开的水在95度左右的水冲泡最佳,大红袍有个特点,就是可以冲泡10次左右,喝起来还是很有味道在其中,如果是其他的茶叶冲泡6次左右味道就淡得跟水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