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关于普洱茶的茶膏茶膏茶的另一种形态

关于普洱茶的茶膏茶膏茶的另一种形态

2019-07-03 访问量: 16 茶礼仪网

茶生万物,可变化出各种形态,茶膏就是茶的另一种形态。

关于普洱茶的茶膏茶膏茶的另一种形态

外形

茶膏多为普洱茶膏,外形多被切割成小方块状,质地或硬或如胶状,遇水则化,每斤售价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

生成茶膏的方法有很多种,有大锅熬制法,低温萃取、低温干燥法,不同的制作方法决定了茶膏的品质。

历史

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清

“在云南,茶膏是一种常见的产品,但在福建并不常见。虽然有些茶叶店会存放一些,但多出于爱好收藏,并不作为常规出售的产品。有时有茶客前来询问茶膏产品,我们也会提供定制销售服务。”云南某茶叶品牌负责人表示。

茶膏,最早出现在唐代,并以民贡的方式出现。茶膏最早是指茶叶膏化。陆羽就曾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但是,这种“膏化”现象并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仅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膏”。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次。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到了明清时期,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品饮 冲饮法、煮饮法、调饮法

茶膏虽然不是茶叶鲜叶,但品饮方法与茶叶类似,常见的方法有冲饮法、煮饮法,以及调饮法。其中,冲饮法为:先将茶膏倒入玻璃杯中,注入沸水冲泡,观色,闻香后即可品饮。一般而言,1克茶膏能冲泡500毫升的水,但茶膏在水中的溶解不是一次完成的,其溶解的过程可能是数次,因此待茶汤饱和后,可导出茶汤,冲入沸水后再进行溶解、品饮。

此外,茶膏也可以用于调饮,方法与红茶调饮类似。多是在茶膏冲泡,或者蒸煮的基础上,在茶汤中加入花草,或者桂圆、红枣等,以丰富茶膏茶汤的滋味。

有用+10
分享

熟普洱茶、生普洱茶减肥哪个好?

  

 

 

 

  我觉得就普洱茶而言,生的普洱茶要比熟的普洱茶更减肥些!熟的普洱茶已经经过发酵了,它里面的一些成分已经发生改变,喝着可能口感上会比较顺滑一些,但是生的就不一样,普洱茶原本的比较烈的含有物都没有改变,它应该更加能够减肥!熟茶可以喝,不值得收藏。

 

  生普洱茶值得收藏,不能及时喝

 

  个人认为还是生普洱好一些。。。

 

  普洱茶茶饼普洱茶减肥,降脂功效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由茶多酚、叶绿素、维生素C等多种有效成分综合作用形成的,二是发酵过程形成的多种有益菌群综合作用。

 

  熟普洱茶(生茶自然发酵也同)主要的活性作用成分是红茶素(TR)、黄茶素(TY)、茶褐素(TB)、没食子酸和维生素C等。发酵熟制的普洱茶由于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大分子多糖类物质的转化形成了大量新的可溶性单糖和寡糖,发酵中,维生素C也成倍增加,这些物质对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发酵过程使普洱茶中所含的黄酮类物质以黄酮苷形式存在,黄酮苷具有维生素P的作用,是防止人体血管硬化的重要物质。含有丰富有益菌群的发酵熟普洱茶,在进入人体后不会对胃产生刺激作为,而且能够在胃的表层形成附着膜,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经常饮用可以起到养胃和护胃的功效。含有丰富有益菌群的发酵熟普洱茶,在进入人体后不会对胃产生刺激作为,而且能够在胃的表层形成附着膜,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经常饮用可以起到养胃和护胃的功效。未转化的生茶则和绿茶一样,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生茶经过长时间的存放自然发酵,其功效也就变成和人工发酵的熟茶相似。

 

  以减肥生熟普洱都一样,但相比较而言还是熟普洱比较好,减肥的同时还可以养胃。

普洱茶因地得名,命名者却是乾隆

普洱茶因地得名,命名者却是乾隆

云南是茶叶的发源地,其茶叶种植历史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后来茶叶的种植传播到巴蜀之地。两晋、南北朝、隋朝三个时期,茶叶贸易都是当时重要的税收来源之一,各王朝对茶叶种植都十分重视。

云南古树群落主要集中在云南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茶区,古茶树树龄少则百年,多则上千年,最高可达3000多年树龄,产量十分稀少,所产茶叶内质丰富更能体现其独特的魅力。

普洱茶茶产区集中分布在澜沧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包括云南西双版纳茶区、思茅茶区、临沧茶区、保山茶区。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2000年之久。

民间有“武候遗种”的说法,即: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开发西南,使得云南的茶叶生产得到较大发展。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普洱茶名字的由来

普洱茶产于云南普洱县城,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县也叫普洱哈尼族自治县,隶属思茅地区,思茅现已更名为普洱市。

在唐宋元明时期,普洱县名为“步日睑”、“步日部”,到清代时才叫“普洱府”,为了更好的传播普洱茶的文化故把思茅改为普洱市。

乾隆命名普洱茶

据说在乾隆年间,濮氏茶庄颇有盛名,所产茶品连续几年都被指定为朝廷供品,同时濮氏茶庄的团茶又被普洱府定为供品。有一年,濮少庄主和普洱府罗千总一起进京纳贡。

乾隆皇帝品尝后,大赞味道好,便问:这是何茶?普洱府的罗千总由于紧张,半天才蹦出两句云南方言。一旁的太监只好代答道:“此茶乃云南普洱府所贡,尚未取名。”

乾隆模糊听到“普洱府”三个字,便大声说到:“普洱府,普洱府……此等好茶居然无名,那就叫普洱茶吧!”从此,普洱茶的名字就在宫廷和民间传开来。

据史料记载,云南布朗族先民是最先种植茶树的民族,普洱茶的名称,也和布朗族有着密切的关系。“普洱”为哈尼语,意为“水湾寨”,带有亲切的“家园”含义。

唐朝,普洱茶开始了大规模的种植生产;宋明时期,是中原逐渐认识普洱茶的时期,并且在国家社会经济贸易中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到了清朝,普洱茶开始成为皇室贡茶,成为国礼赐给外国使者;末代皇帝溥仪曾说在皇宫里“夏喝龙井,冬饮普洱”。

普洱茶近百年历史三个时期

行业内人士把普洱茶近百年历史大致分为号级茶、印级茶和七子饼茶三个时期。

1.号级茶——是指从上世纪初起至1938年创立的“中国云南茶业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止期间的私人茶庄制茶的产品。

2.印级茶——从1938年中茶公司成立后,生产首批红印圆茶为开始,至1967年,在这期间生产的茶品为印级茶。

3.七子饼茶——二十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中茶牌圆茶改名云南七子饼茶为开始,至本世纪初云南各大国营茶厂转制而告一段落。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普洱茶热渐渐兴起,品饮普洱茶成为时尚、养生之选,普洱茶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带动了整个普洱茶产业的发展。

时至今日,普洱茶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健康饮品,普洱茶入口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舌根生津,回味无穷。闲暇之时,约三五好友,品茶畅谈,乃人生乐事。

解析普洱茶之老黄片

解析普洱茶之老黄片

老黄片,是指在原料筛拣工序中,因条索疏松、粗大、茶菁等级较低,按照生产标准筛拣出来的这部分茶菁,俗称为“老黄片”。

有不了解情况的人说,老黄片是“病叶、枯叶”,这是不对的。因为那样的叶子茶农是不会采的,原料收购时也是不会过关的。

老黄片的形成,一是采摘时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之外的第三叶,一般不会到第四叶;二是揉捻时没有揉捻到位,条索比较疏松;在这两个情况下,杀青会造成叶片颜色发黄或绿色更深。因此,如果不把这部分茶菁拣出,那么压成型后条索的观感就差了。

由此可见,老黄片的品质和所选原料茶菁的品质是一致的,只是因外形不佳而被拣出,但并不意味着品质不好。相反,老黄片由于叶片组织厚实,生长时间较长,所以其苦涩感已经大大减弱,反以甘甜醇厚的滋味和持久耐泡见长。

老黄片的冲泡,可以稍增加一点投茶量,最关键的是水一定要开,泡的时间一定要够,否则滋味就不能够充分展现。至于投多少茶和泡多长时间,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口味摸索一下了。有兴趣、有条件的茶友,甚至可以煮来喝。在茶区,我们去到老乡家里,他们都是用壶煮老黄片来给我们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