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的相关知识介绍什么是普洱茶芽苞

普洱茶的相关知识介绍什么是普洱茶芽苞

2019-07-03 访问量: 15 茶礼仪网

芽苞是早春时节茶树发出的新枝芽头,在其尚被越冬鳞片包裹时采下而得。采摘过程相当原始!纯手工制作。

普洱茶的相关知识介绍什么是普洱茶芽苞

这茶就只有两个月的采摘期,过了就要等明年。芽苞是普洱茶春茶刚刚开始采摘的第一批采摘出来的.到后期的采摘中,就很少有芽苞了.汤色:黄、亮、透、香是它最突出的特点哦,闻起来有花香和蜜香。

开汤后头几泡汤色象白开水,但有强烈的花蜜香和甜味,纯为一芽,没有叶片,产量极少,每年只有一次,与其他所有的普洱茶均有明显不同

千年古树茶芽苞普洱茶发芽跟其它茶不同,发出来的并不是卷曲着的嫩叶,而是一个白色的芽苞,嫩叶则藏在芽包里面。

叶片没长出来时,入口较甜,而叶片长大之后,入口则较酸,有点像柠檬果茶的味道。千年古树茶芽苞普洱茶夏天喝起来比较爽口,所以深受女性白领的欢迎。

有用+10
分享

普洱古茶山

  

 

  社会上说法较为混乱。但是大家都一致认为,普洱茶因普洱府而得名,普洱府是普洱茶集散地。根据经济规律推演,普洱茶的原产地也必是普洱府无疑。因为按照自然经济时期市场形成的规律,某种物品形成规模的集散,首先是这个地方要具有一定的物品产量,其产量在满足自身消费后,还有大部分变为商品可进行交换,然后商贾纷纷慕名云集,买进卖出,形成贸易,由于市场需求的拉动,才逐步向周边地区辐射扩散。据史料记载,清朝雍正年间朝廷在普洱府建立了流官体制,加强对所属三厅一县一司的管理,其核心是促进茶叶种植的科研和发展,形成大宗商品,为朝廷增加税收并承担向朝廷进贡的责任,因此,普洱府的设立对普洱地区的茶叶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围绕茶产业逐步形成了以普洱府为中心的大规模的加工和贸易,普洱成了茶马古道的源头。

 

  普洱古茶山是以澜沧江为界,可以划分为江内六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江外六座: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由于各茶山的茶树生长环境各异,土壤所含化学成分也不一样,因而这12座茶山所产的茶叶在口感上各有千秋。

 

  普洱茶的原料必须是云南大叶种制成的晒青毛茶,茶树的环境在海拔1500米以上高山为佳。(一)古代普洱茶区域

 

  主要分布在今天的西双版纳和普洱市一带.

 

  (二)近代普洱茶区域

 

  明清以后,普洱茶产地随着其繁荣而不断扩大,除西双版纳,普洱两地(州)外,临沧、大理、昆明等地也相继成为普洱茶的产地。

 

  (三)现代普洱茶区域

 

  1973年以后,产地扩大至昆明、大理、临沧、红河、德宏,甚至省外和国外。古六大茶山,就西双版纳来说,澜沧江以北的以易武为中心的地区称为“江内”,南以佛海为中心的为“江外”,江北江南各有六大茶山,虽然传统的江内六大茶山包括易武、倚邦、革登、莽芝、蛮砖、曼撒和攸乐,但江外的布朗、巴达,南糯、景迈古茶山(澜沧县)等地茶产量高于江内,云南其他地区也开始引种茶。

杨中跃专栏:为什么说日晒干燥普洱茶的灵魂

杨中跃专栏:为什么说日晒干燥普洱茶的灵魂

图为:正在日晒干燥的毛茶(主编艾文华/摄)

接作者上文《杨中跃专栏:普洱茶黄曲霉素乌龙事件》。日晒干燥是普洱茶与其它茶类制作工艺中最重要的区别,也是普洱茶独特风味形成的关键。日晒的温度是30到40多度,这种温度正是最有利于茶叶中活性酶活跃的温度。自然的日晒干燥后的茶体保存了百分之十左右的细胞水分,这个比例的水分既可以保证活性酶的活性,让制作后的普洱茶可以保持生命活力,让普洱茶可以长期存放,不断变化。存放得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越存越香。

同时,百分之十的水分又不够微生物生长的需要,让茶不会长霉。而其他很多茶类使用100多度的高温烘、炒干燥,把茶叶中的活性酶基本杀死,而且高温干燥后的茶体水分在百分之七以下,茶叶失去了变化的条件,经过高温干燥的茶叶已经失去了生命。这些高温制作的茶叶,香味主要靠高温烘、炒形成,极易失去,必须密封,甚至要真空、冷藏来保存。

普洱茶的日晒干燥保证了茶叶以后的继续变化,同时日光会让茶叶内部发生复杂的生化反应,形成普洱茶独特风味,也让普洱茶在以后的存放过程中较长时间的进行内部反应,不断释放普洱茶的独特香味,这种香味释放可以长达多年。

普洱茶日晒干燥时,如果采用散射光晒最好,就是用遮阴网之类的设备将日光遮去百分之三十左右。(

普洱茶市场发展简史(2005-2012年)

普洱茶市场发展简史(2005-2012年)

一、急功近利的阶段(2005-2007年)

对于普洱茶行业的发展来讲,于2005-2007年间,是一个相对较为特殊的年份,这两年的普洱茶历经了大起大落的时段。

2005年以前,就普洱茶自身而言,可以说还没达到家喻户晓,众星捧月的地步。此时的普洱茶还处在“闭门造车”的阶段,没有声名鹤起,直到“马帮进京”而使得普洱茶一炮而红。2005年4月28日由120匹马组成的大马帮,驮着六吨普洱茶,从云南普洱思茅出发,途经云南、四川等六省市到达北京,没想到轰动了京城,各大报纸争相报道,京城人民空前热情,人们不仅记住马帮,更是记住了普洱茶。

普洱茶暴得大名,市场一下子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投入,港台炒家就重金投入媒体,进行舆论造势。2005年,邓时海与台湾的另一茶人耿向新合作,推出了《普洱茶续》,倡导“喝熟茶、品老茶、藏新茶”的普洱教条,这样也就从理论上奠定了炒作基础--普洱茶已经脱离自身的品饮价值,更多地融入了金融属性,如投资、收藏保值的理财特色。一时间普洱茶之“越陈越香”概念再一次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普洱茶的暴涨,单靠云南普洱茶产地的产量已远远不能达到市场的需求,因此,2006-07年其他产区(广西,福建)不服输也要来分一杯羹,非云南产区产出的茶也被吹嘘为“正宗普洱”。

这一时段,不论是优质的劣质的,真的假的普洱茶一起涌向了茶叶市场,而普洱茶的价格也随之越炒越高,当供应的日渐增长与需求增长的差距不断拉大,加上消费市场越来越理性化,普洱茶市场的根基本就不稳,直接导致了在“一场春雨”中,下关茶率先“跳水”紧接着是中茶和大益,普洱茶的价格遭遇滑铁卢,一路狂跌,价格普遍降低20-50%,普洱茶如同股市一样,开始了漫长的“跌跌不休”。可以说,一夜间炒白了不少普洱茶商的头,2007年7月普洱茶全线“崩盘”。

自此之后,普洱茶市场进入低迷,萧条的境地。以前是茶商前往产地收茶,原产地的茶贩子爱理不理,普洱茶市场甚至是落魄到茶贩子将茶叶拉到茶商门口低价处理,2007年下半年的普洱茶市场回天乏力,整个市场在哀嚎遍野中迎来了2008年。

普洱茶市场发展简史(2005-2012年)

二、探索阶段(2008-2010年)

2008-2010年,可以说是普洱茶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经历了“急功近利的阶段”市场惨痛的教训,普洱茶痛定思痛开始分析市场,消费群体,开始走“专业”化道路。

由大益为代表的在2008年率先在央视斥巨资打广告,一时间“好茶自有大益”响彻中华大地,大益选择了走专业化的道路无疑是正确的,其他中小企业也开始纷纷效仿,希望摆脱市场萧条境地,一雪前耻。

而2008年的春茶年也许是上天的照拂,整整一年风调雨顺,普洱茶也在这一年大丰收,由于茶农们在2007年惨痛的经验教训,所以在采摘环节择优而取,所以这一年的普洱茶整体质量上乘,口感颇佳,于是也就导致了这一年普洱茶的产量低,这也是为什么现今市场中2008年的中期茶普洱茶屈指可数的原因,2008-2009年大益下关产量合计不到2万吨,整个市场普洱茶的产量减至5.28万吨,所以对于收藏普洱茶的茶友来说,能遇到2008年的普洱茶算是百年一遇了。

在2008-2010年这一时段,普洱茶市场逐渐恢复了元气,经历了曾经的辉煌也经历了惨痛的教训,普洱茶也慢慢思索出了“品牌推广”的重要性。

普洱茶市场发展简史(2005-2012年)

三、发展的阶段(2009-2012年)

为什么说,2009年对于普洱茶来说是个很重要的年份。因为2009年对于普洱茶市场既是探索阶段,又是发展势头出现的阶段。2008年12月1日开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标,为此普洱茶市场逐渐复苏,许多新茶企也在这个阶段加入了普洱茶市场,2009年古树茶,名山头茶率先被提出来,拉动了整个普洱茶市场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电商平台的便利,普洱茶市场也渐渐火热起来了。

在这两年普洱茶市场也做了相应的调整:首先改善了普洱茶的工艺与仓储。普洱茶市场开始思索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加工新老配的产品,新料可以节约成本,老料可以增加口感,这些产品的推出,的确满足了一部分市场的需求,在仓储方面普洱茶不再遵循干湿仓的并行,而是选择了干仓存储,确保了普洱茶的品质,与此同时技术仓开始兴起,通过技术手段,让微生物繁衍,达到普洱茶后期的陈化,从而满足了消费者的口感。

其次是普洱茶创新产品的推出,如云南白药的普洱茶牙膏,天士力帝泊洱公司茶珍产品的推出,都大大的加快了普洱茶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