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卫星:做好普洱茶文章为打造“千亿云茶”产业作贡献

卫星:做好普洱茶文章为打造“千亿云茶”产业作贡献

2019-07-11 访问量: 14 茶礼仪网

近日,省委党刊《云岭先锋》(2017年第6期)刊发了市委书记卫星同志的署名文章《做好普洱茶文章 为打造“千亿云茶”产业作贡献 》,文章结合全省产业发展目标任务来绘制蓝图,贯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相关指示精神来谋划发展,从抓标准制定、抓品牌建设、抓“互联网+”、抓融资工作、抓庄园经济五个方面明确了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有效路径。现将文章全文刊发,希望全市广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抓好落实,充分利用好“普洱”二字的巨大无形资产,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

卫星:做好普洱茶文章为打造“千亿云茶”产业作贡献

卫星/文

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产业是强省之基、兴滇之本、富民之源,要加快构建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现代产业新体系。陈豪书记强调,要下大力气破解品牌培育滞后、品牌分散、组合不够、知名度不高、号召力不强等突出问题,走品牌引领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子。阮成发省长要求,要充分利用好“普洱”二字的巨大无形资产,用工业化理念,强化品牌、标准化、品质、大批量、影响力“五要素”,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这些不仅明确了今后五年全省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也为普洱市的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茶是普洱的根、普洱的魂、普洱的历史和记忆,是最具普洱特色的产业。我们将以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陈豪书记和阮成发省长的指示和要求,围绕打造“千亿云茶”产业目标,以普洱茶产业为突破口,按照抓标准、抓品牌、抓“互联网+”、抓融资、抓庄园的工作思路,引领全市特色生物产业迈向中高端。

卫星:做好普洱茶文章为打造“千亿云茶”产业作贡献

抓标准制定 规范产业发展

标准化是产业体系建设最重要的技术基础,谁掌握了标准的主导权,谁就占领了竞争和发展的制高点。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普洱茶产业标准化建设,建成生态茶园165万亩,改造提升151户茶叶初制所;“三品一标”认证产品累计达415个;获得有机认证企业达109户,居全省第1位、全国第6位。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普洱,普洱祖祥高山有机茶园建设模式得到国家农业部和省农业厅高度认可。

有用+10
分享

夏天应该怎样喝普洱茶?


 

  夏天喝普洱茶,除了能提神、去腻、减肥,还能暖胃、开胃。但夏天应该怎样喝普洱呢?

 

  我们都知道,普洱茶,是一种四季皆宜品饮的茶类,它分生普洱和熟普洱。生普洱是指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传统工艺制作,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的为生茶。而普洱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

 

  夏天喝普洱的好处

 

  夏天,由于天气比较炎热,许多人容易上火、烦躁、犯困。而普洱生茶,便具有消暑去燥,清热止渴的作用。同时,生普洱还有降脂,提神,降压和减肥功效。

 

  而另一部分人群,也是因为夏天的缘故,容易胃口不佳。这一部分人群,适合喝一杯熟普洱,既能暖胃又能去腻开胃。普洱熟茶口味醇香润滑,适合胃寒体虚的人饮用,对于老人和女性来说,在夏季饮用熟普洱茶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

 

  普洱茶最好这样喝:

 

  1、最好饭后喝。喝普洱茶最好的时间是饭后1小时。这样它能帮助身体加速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分解,促进体内毒素在第一时间排出体外。

 

  2、应随泡随饮。普洱茶泡好后,应当立即喝,忌饮隔夜普洱茶。普洱茶经过久泡后,茶中会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析出,茶多酚大量氧化,使茶色变浑,降低了保健效果。

 

  3、耐泡度不好的普洱茶,忌冲泡次数过多。普洱茶冲泡次数过多会将茶中一些对健康有害的微量物质浸泡到茶汤中,从而对健康不利。

 

  4、睡前最好不要喝普洱生茶。一般情况下,普洱生茶茶味浓酽,茶汤入口苦涩霸气,茶的刺激性也比较强。若睡前饮用生普洱,容易造成精神兴奋,影响睡眠,甚至失眠。但可以饮用性质温和的熟茶。

 

  注意:

 

  1、对于吃东西容易上火、容易便秘、容易长痘等属虚火体质的人来说,可以喝生茶。但肠胃不好的人最好不要喝生茶,因为生茶刺激性相对大。肠胃不好的人最好选择适应的茶,如:熟普和红茶。

 

  2、瘦人也可以喝普洱茶。因为普洱茶有调理肠胃的功能,所以瘦人喝普洱茶,可以让你消化好、吸收好,从而使你更壮实!总之,喝普洱茶会使你更健康,前提是按正确的方法长期喝。

 

  3、发烧不要喝茶:茶叶中含有茶碱,有升高体温的作用。

潮湿天气普洱茶仓储有什么讲究

潮湿天气普洱茶仓储有什么讲究

易武福元号茶业


回南天  仓储有讲究



cun cha




品茶,更要懂存茶




如果说,普洱茶从鲜叶采摘到加工配制,是茶生命创造的开始,那么,存茶就是茶生命成熟、延续、光辉,发挥其“越陈越香”真正价值的过程。

潮湿天气普洱茶仓储有什么讲究

在这个缓慢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舍得“花心思”——严格控制温湿度,选择合适的仓库大小,且干净无异味,定期“翻仓”,还要时刻注意不同的季节气候对茶的影响与变化。

相信在您专业专心的努力下,普洱茶肯定能发挥优秀的品质。


回南天已到

潮湿天气已到,天气越发湿润,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天气里,春季,可以说是一年四季中普洱茶仓储最困难的时段。

而最近小编也收到很多茶客的消息,因为天气的变化与仓储方面的一些原因,令原本在仓库中的普洱茶都“放坏”了!面对这些问题,小编今天便与大家一同回顾,如何利用福元号的专业仓储知识,让普洱茶安然度过这“潮湿”的气候。

潮湿天气普洱茶仓储有什么讲究


潮湿天气普洱茶仓储有什么讲究


01

普洱茶仓储有讲究之茶本质



茶叶,具有吸湿及强吸附性,很容易吸附空气中水分及异味,若贮存方法稍有不当,就会失去了风味,影响品质和价值。所以在茶本质如此的情况下,仓储的温湿度控制与异味控制便显得十分重要。


02

普洱茶仓储有讲究之影响普洱茶仓储的7大因素



引起茶叶劣变的主要因素有︰

1、光线;

2、温度;

3、空气湿度;

4、茶叶水分含量;

5、氧气;

6、微生物;

7、异味污染;

以上种种的条件,都是造成普洱茶仓储失败或“放坏”的重要因素,如造成茶叶长虫,发霉、茶汤口感活泼性丧失、茶叶吸附其它的异杂味、茶叶变色和变质等等。


03

针对上述的所有因素,在存放中应注意:



1、干仓存放

(干仓指茶叶在湿度、温度适中、透气的环境)不易发霉,虽然转化较缓慢,但能保持普洱茶的真性)

2、干净清爽、大小合适的环境

(仓库太小,不利于普洱茶空气流通,仓库太大,长期通风会导致茶叶有“仓味”)

潮湿天气普洱茶仓储有什么讲究潮湿天气普洱茶仓储有什么讲究潮湿天气普洱茶仓储有什么讲究

通风环境

3、控制湿度

(湿度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于干燥,湿度过高,容易让茶叶变质、长霉;过于干燥茶叶转化又会太慢。建议使用空调把湿度控制在50%-<70%内 )

4、控制温度

(温度不可骤变,温差变化太突然,会影响茶汤的口感活泼性。建议使用空调把温度>20°- <26°)

潮湿天气普洱茶仓储有什么讲究

5、防止水汽

(地面和墙壁是最容易产生水汽的,可以在地面上放置10厘米左右的垫板,而后把茶叶叠放在上面,避免靠到墙)

潮湿天气普洱茶仓储有什么讲究潮湿天气普洱茶仓储有什么讲究

6、陶瓷缸存茶

(储存普洱茶的容器首先强调的是无异味、无污染。就质地而言,较好的容器便是陶器或瓷器,它透气防湿,再加上窑烧,且没有任何化学添加,使得这种器皿绝对天然纯粹。因为其材质透气,藏在罐里的茶叶可以与外界的空气交流,更适合需要后期产生变化的茶)

潮湿天气普洱茶仓储有什么讲究

7、避免异味感染

(春天也是异味多发季节,茶叶是最会吸收气味,会吸清空气中的异味,应力求贮放环境清洁无杂味。杂纸、杂布、木板、油漆、油、烟,下水道等其它异味,条件允许可以增设空气过滤机)


仓储小贴士

1、茶品包装一定要密封好,最好整件,整提存放

2、单独房间式藏茶的,从现在开始尽量减少开窗开门的频率,并且要将门、窗密封好。

3、湿度大时开抽湿机或空调进行抽湿

4、单饼、已开封的普洱茶饼,可分别装入密封袋,挤出空气,扎好袋口。


相信在专心专业的仓储下,您的普洱茶也能“安然”地度过每一年。


普洱茶膏在宋代形成

普洱茶膏在宋代形成!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亇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很多学者认为,茶业兴于唐、盛于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甚,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痴迷,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自然形成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且规定更加细致,命名也十分考究。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用于两个方面:

一是做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虽然《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但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茶膏做为独立产品的存在。

二是在饼茶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的品质和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泽。这与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艺有明显不同。或者说相比唐代而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曾做过宋仁宗的贡茶使(负责造茶进贡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录》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这里的“珍膏”就是茶膏。

当到了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时,对“珍膏油其面”则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膏”的质量好坏做为鉴茶标准。他在其撰写的著名的《大观茶论》一书中,就如何从外观鉴别饼茶时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意思是说: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脸面,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茶表面绞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显然,膏稠者,是宋代茶中珍品。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制茶工艺却在明代嗄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风饼,全部改为“散形茶”。我们姑且不对这种变革妄加评论---无论是进步还是倒退。但有一点确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种变革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