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储藏>收藏普洱茶的七个转化时期

收藏普洱茶的七个转化时期

2019-07-17 访问量: 15 茶礼仪网

收藏普洱茶的七个转化时期

收藏普洱茶的七个转化时期:

第一阶段:新茶期(需要1-3年)
 
此时的茶汤呈现黄绿或黄色,香气中生青味较重、带甜香,口感苦涩稍重,干茶墨绿色,冲泡之后叶底黄绿色,有经验的茶人们分得出是那个茶区的古树茶,大致树龄,品得出浑厚的山韵。
 
第二阶段:转化前期(需要3-10年)
 
此时的茶汤呈现黄红,香气中生青味减弱、蜜甜香开始明显,口感苦涩较轻,干茶黑绿色,冲泡之后叶底黄色,有经验的茶人们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大致树龄,品得出浑厚的山韵。
 
第三阶段:转化中期(需要10-20年)
 
此时的茶汤呈现红色,香气中已无生青味、蜜甜香混合着陈香,口感几无苦涩,入口苦涩味化得很快,茶汤浓稠有点像米汤,干茶黑而油亮,冲泡之后叶底黄带褐色,高手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大致树龄,品得出入口化开的化韵。
 
第四阶段:转化后期(需要20-40年)
 
此时的茶汤呈现深红色,香气樟木香浓郁,口感无苦涩,入口化,汤浓稠似米汤,干茶黑褐油亮,冲泡之后叶底浅褐色,难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入口化开的化韵更明显。
 
第五阶段:陈茶期(需要40-60年)
 
此时的茶汤酒红色,香气樟木香混合着药香,口感无苦涩,入口化,汤浓稠如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红色,很难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入口化开的化韵让人十分愉悦。
 
第六阶段:老茶期(需要60-100年)
 
此时的茶汤呈现酒红发亮,香气药香浓郁,口感无苦涩,入口即化,汤浓稠如同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色,难以区分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入口即化,陈香悠然,岁月的沧桑凝结成老韵。
 
第七阶段:古茶期(100年以上跨世纪)
 
时的茶汤呈现酒红发亮、晶莹剔透,药香浓郁,入口即化,汤浓稠如同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色,难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古韵盈然,唇齿留香。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贮藏能带来哪些变化?

   众所周知,好的普洱茶具有饮用性和收藏性“双重”功能,同时还具备自然,社会两大属性,这让它让在茶叶种类中脱颖而出。和其它茶相比,普洱茶在贮藏方面有着惊人的差别。耐贮藏这种特性经过一定时间贮藏,茶品质会得到提高,随着品质的提高,其价值也就随之而得到提升。   其实,普洱茶的贮藏过程就是茶叶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的过程。据有关研究表明,“自然存放10年的普洱散茶,茶多酚减少为13.94%,贮放20年的,茶多酚减少更多,仅为8.98%”。此时,茶叶经一定时间的存放后,汤色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生茶汤色:由原来的黄绿逐渐向橙黄、金黄甚至是红浓透亮过渡,滋味出现纯正、醇和、清爽的感觉。熟茶汤色:由原来单一的红浓逐渐向宝石红转变,滋味更加饱满,醇滑。

   在长时间的陈放过程中,不管是生茶还是熟茶的茶多酚降低,儿茶素逐渐减少,可溶性糖增多,涩味减小,尤其是苦味明显消失,甜味增加,呈现出特殊而特有的陈香。   一般来说,普洱茶转化要经历几个阶段:新茶期(1-3年);转化期(前、中、后);陈茶期;老茶期;乃至古茶期。只不过一般的茶从储存年限上来讲能到达陈茶期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老茶期的茶可谓“稀有难求”,至少也得四十年以上贮藏的茶才能达到。能经历以上几个转化时期最后到达古茶期的普洱茶恐怕只有清朝存放于故宫的金瓜贡茶了,不过那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董,一个有着巨大历史价值,而非品饮价值的文物了。

普洱茶的包装:会呼吸的“外套”

普洱茶让人“失望”了!

前几天,发小的爸爸去云南出差,应她要求买了七子饼茶。这家伙都激动疯了,因为传说中的普洱七子饼茶要来了!

普洱茶的包装:会呼吸的“外套”

嚷嚷着等我回国,和她一起穿得美美哒,摆茶席,拍段小视频发抖音。

然 鹅

普洱茶的初次亮相让这位“颜控晚期重症患者”眼前一黑:

普洱茶的外包装真的很独特,简单点说,就是丑!土!脏!像一块拿84消毒液都洗不干净的抹布。

听她一通贬损,额在心里默默地挠墙,呜呜……被严重鄙视了

好像,普洱茶的外套过于“接地气”是 一 种 罪!

它决定了你是否愉快地接受普洱茶,决定了你对于茶的优劣、等级判断。

殊不知,普洱茶的外套是“有所执,有所弃。”

早年间,茶人在古道上运输茶叶的长途跋涉中风雨兼程,对普洱茶的存储要求很高:

一 要避免茶叶受潮变质、发霉;

二 要避免阳光直射,破坏茶叶的物质成分;

三 要在隔绝异味的同时保持通风透气。

这三点对当时的存储技术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为什么偏偏选择了笋壳作为包装?这要归功于澜沧江流域竹子生长茂盛的资源优势:

*笋壳的价格是低廉的,就地取材,成本几乎为零;

*材质天然,避免了包装产生化学物质和添加剂的二次污染;

*笋壳坚硬结实,慨当以康为普洱茶遮风挡雨,防晒隔异味;

*透气性好,为普洱茶营造较为稳定的温度,湿度,自由呼吸的微环境 ,完成后发酵的转化。

所以,笋壳外套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普洱茶相伴至今……

普洱茶的包装:会呼吸的“外套”

普洱茶的包装:会呼吸的“外套”

普洱茶的包装:会呼吸的“外套”

笋壳有诸多好处,但也有垢弊的地方:一方面,多数笋壳都取自野生毛竹,上面常常留有虫卵,所以撬一些老茶的时候,可能还会遇到一两只又肥又大的竹虫;另一方面,茶农们处理笋壳不很精细,所以笋壳上常常留有竹毛,很容易刺伤人。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出口标准的限制,普洱茶采用笋壳包装被认为是“不够卫生”的做法,无法达到出口标准,因此普洱茶的包装都改成了简单的纸盒装。此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普洱茶的包装都采用这种颇具时代特征的纸盒。

普洱茶的包装:会呼吸的“外套”

普洱茶的包装:会呼吸的“外套”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到笋壳的透气性对于普洱茶犹如会呼吸的外套。普洱茶在稳定的温度,湿度,并且避光、透气的半封闭状态下慢慢发酵,才会越陈越香。于是,回归传统的包装样式成了产品的亮点。茶商们在笋壳上烙上品牌标识,而且在笋壳之外,往往还会加装印制精美的纸盒;现代正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会经过紫外线杀菌,所以一般都不会有虫卵这个问题;而茶农们逐渐意识到用户体验的重要性,于是在清洗笋壳时会加上一道“刷竹毛”的工序,并且也尽量挑选色泽均匀、形状整齐的笋壳。

普洱茶的包装:会呼吸的“外套”

明代学者许次纾,在《茶疏》中记载:“茶须筑实,仍用厚箬填紧,瓮口再加以箬,以真皮纸包之。”

笋壳是竹笋的箨片,较硬实,是天然的原生材料,使茶叶免受外界污染。最初,笋壳采用云南天龙竹、香竹、黄竹做外包装。此类笋壳较为柔软无刚毛,叶型较瘦长,质感细腻,表面反复揉搓没有裂纹。普洱茶在包裹在笋壳里,舒服,透气,而且有一种自然清香的气味。后来因销售量大增,笋壳相对不足,也用其它质地较硬、刚毛较多的笋壳替代。但是,处在产笋期的笋壳甜度较高,容易有蛀虫,基本不使用。

云南普洱茶处于品牌化的关键时期

  “经过前两年的跌宕波折,云南普洱茶市场挤掉了不少泡沫成分,正在理性回归。12月1日开始施行的普洱茶国家标准,将进一步推动普洱茶市场的良性发展。”11月20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在普洱茶国家标准介绍暨产销座谈会上说。

  与此相对应的是,广州茶博会普洱茶批销两旺。大益茶业集团总经理助理邓增永说,“展销会期间,大益集团的销售额高达100多万元。更加可喜的是,我们新推出的普洱茶品种广受好评,市场反映良好。”在经过一番周折后,普洱茶市场正在逐渐走出低谷。

  2007年下半年以来,普洱茶市场发生了急剧变化。云南省农业厅副厅级巡视员李冀说,“由于受市场预警机制不健全、市场引导滞后,营销体系不够灵活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少数企业和经销商恶意炒作,普洱茶价格、生产和销售出现了大幅波动,给整个云南茶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稳定普洱茶市场形势,云南省委、省政府推出了多项措施,其中推行普洱茶标准化是重要的举措。今年3月,《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通过了相关机构的审核,随后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定于12月1日开始实施。标准确定了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为云南省的98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并详细规定了产品的理化和物理性质。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何崇寿处长说,“标准涵盖了从茶山到茶杯的整个产业链条,全面、规范、可操作性强,为指导普洱茶生产,稳定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标准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邓增永说,“普洱茶标准所取得的成果,对于稳定和提升普洱茶产品质量、规范行业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和提高云南普洱茶产业的竞争力等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并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普洱茶目前的销量和价格已经恢复到2005年和2006年的水准,并表现出良性发展的势头。李冀说,“普洱茶国内销区扩大近一倍,大部分大中城市都设立了销售点,消费群体增加了三成多。南方传统销区,熟茶销售比去年增长了30%,东北和西北等新兴市场也快速扩张。普洱茶消费,正从以收藏为主转向以品饮为主,已经进入依靠品饮需求拉动产业发展的新阶段。”

  王飞是经销普洱茶多年的商户,他说,“市场疲软、价格下滑,现在是普洱茶挤掉泡沫后的理性回归,是暂时的低谷,也是行业优胜劣汰的最佳时机,是做大做强品牌的必由之路。我们有信心坚持了下来,也很高兴见到了行业复苏的征兆。”邓增永说,“未来普洱茶市场的发展方向将着眼于终端消费,培育品饮市场,并最终培育出一个品饮与收藏相结合但两者又相得益彰的市场,从而为普洱茶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在云南省,前几年的普洱茶初制厂多达5000多家,标准化生产必然要求行业整合,普洱茶现在处于品牌化的关键时期。”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委员会委员王庆如是形容普洱茶市。他认为,云南普洱茶标准的发布为净化普洱茶行业起到了基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