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泡法>普洱茶冲泡:泡茶间隔时间对茶汤口感滋味的影响

普洱茶冲泡:泡茶间隔时间对茶汤口感滋味的影响

2019-07-17 访问量: 21 茶礼仪网

在我们冲泡茶叶的时候,不管是使用什么茶具,泡茶时的动作都会有一个时间间隔,泡好一泡得停留品茶,而在很多时候都会不太注意,那这个泡茶间隔时间对冲泡茶叶有影响吗?

普洱茶冲泡:泡茶间隔时间对茶汤口感滋味的影响

各泡之间的间隔时间:各泡之间的间隔时间在以人为主的品茶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实其意义很重大,尤其关系到几个很重要的问题:

1、每一泡茶注水时茶底的温度,茶底的温度除了跟注水后整个容器中的茶水综合温度相关,过冷的茶底令茶汤的溶出温度下降,导致香气变低。

普洱茶冲泡:泡茶间隔时间对茶汤口感滋味的影响

2、注水时茶底和水之间的温差,茶底过冷而水温过高导致温差过大,令茶叶中的溶出物的溶出温度间距加大,各类物质的溶出速度不能够平均化,溶出物质的比例协调性下降,从而导致茶汤中滋味和香气的比例发生变化,而这部份变化和茶本身以及注水的方式密切相关。

普洱茶冲泡:泡茶间隔时间对茶汤口感滋味的影响

3、存留的茶汤在茶底降温后将会被挤出,上一泡出汤后,由于叶底依旧处于湿润状态,所以溶出依旧在继续,且随着温度的下降,茶叶收缩又会令溶出后的茶汤再次挤出,过分间隔会令这部分高浓度茶汤冷却后融入下一次注入的水中,从而增加了茶的苦涩味,对下一泡的品质有着较大的影响。

普洱茶冲泡:泡茶间隔时间对茶汤口感滋味的影响

有用+10
分享

深度剖析:从汤色和透明度变化,看普洱茶的好坏

  普洱茶的好坏可以直接从汤色上看出来,茶叶加工质量及茶品优劣直接体现在茶汤的汤色上。

 

  普洱生茶汤色有

  1-3年新茶:这个时期的普洱生茶茶性较为寒凉,刺激性较强;体现在茶汤颜色上,以浅黄、黄绿为常见的色泽。新茶阶段的普洱生茶,内含物总量丰富、多酚类含量较高、叶绿素占比较大,因而茶汤的色泽更接近于采摘之时的鲜叶颜色。这类茶品,随着生茶不断陈化,茶汤绿艳消失,逐渐演变为杏黄明亮的汤色。

  3-8年的生茶:经过三年的存放以后,普洱生茶开始进入稳定陈化的阶段。这个时期的普洱生茶,多酚类物质、咖啡碱物质、色素类物质在和空气的接触中不断氧化,比例关系不断发生变化,体现在茶汤颜色上,则以浅黄、深黄、金黄为常见色泽。通常来说,年份越久的普洱生茶,黄色的特征会不断加深,逐渐进入橙红的阶段。

  10年以上生茶:人们在喝茶的过程中发现,在仓储得当的基础上,存放时间超过十年的普洱生茶,其茶叶品质会有质的飞跃,开始呈现出迷人的风味。这个阶段的普洱茶生茶,茶多酚氧化程度较高,加之其他物质的变化,汤色由金黄色转为橙红和深红为主。老生茶显出红汤,必是晶莹剔透的,属不可多得的好茶。好的老生茶,有老茶友们就喜欢叫红汤老茶。

  普洱熟茶汤色有

  红艳:汤红艳、欠亮。是熟茶发酵茶菁较嫩,观察叶底,多呈短细黑红,内含物质丰富。

  红亮:茶叶汤色不甚浓,红而透明有光泽。称“红亮”,光泽微弱的称红明。观察叶底多呈暗红微黄,滋味较“酽”。六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红浓:汤色红而暗,略呈黑色,欠亮。观察叶底,多呈红褐柔软,滋味较醇和。七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红褐:汤色红浓,红中透紫黑。匀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多呈褐色欠柔软,滋味较醇和。八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褐色:茶汤黑中秀紫,红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暗褐而硬,滋味较醇和。九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黑褐:茶汤呈暗黑色,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黑褐质硬,滋味较醇和。九成熟以上及完全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好的茶汤也是有共性的,具体什么颜色我们不论,好的茶汤应该是,通透油亮,清澈而厚重,令人赏心悦目的;所对应不好的茶汤就是,模糊暗哑,混浊而稀薄,令人恶心难看。这些都是跟它的茶质有相对应的,茶叶胶质重,内质丰富,干净纯正,茶汤会表现出油亮厚重,通透清澈。茶叶胶质轻内质小,不干净杂质多,茶汤会表现出模糊暗哑,混浊稀薄。这些都跟茶汤颜色和深浅没有关系,只跟茶叶的优劣有关。

 

  造成这种劣质茶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茶树品种、制作环境不净、揉捻过度、发酵问题、走水不透、火工不足、火工过头、受潮返青、染色加料、杀青温度过高、冲泡不当、存贮不当等。

 

  总结

 

  冷后浑不可避免,但是再加温就会恢复透亮清澈,且可以通过改善茶树品种进一步控制。茶汤内的漂浮物多数还是绒毛和外界污染物;茶汤的透明度,亮度更能进一步的体现茶品的好坏。

普洱茶冲泡有学问!生茶熟茶不同,应该怎样泡?

  喝的普洱茶多了,就会有这样一种体会:不都是普洱茶,怎么滋味那么不一样。这里的学问不小,不同情况下冲泡的普洱茶味道是截然不同的。先不说山头不说品种,单单从茶叶外形出发,普洱茶的冲泡就有一番大学问。

 

  一、新、老、生、熟

 

  首先,确定所泡普洱为“新、老、生、熟”中的哪一类。

  新生茶

 

  茶性上较接近绿茶,冲泡中要避免出现“熟汤味”,因而水温要略低,出汤要快。关键在于把握好其原料特征,如茶树品种、茶区特点、树龄、生态等。原则上滋味浓强的水温略低,浸泡时间要短,滋味清淡的则相反。

  新熟茶

 

  正常情况下,新茶与老茶相比,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茶汤不够透亮,香气不够纯正,滋味不够醇厚,而且常带有一些令人不是很愉快的感觉,比如“堆味”和较重的苦涩味等。

 

  新熟茶的水浸出物溶解很快,所以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通过高温洗茶以去杂味,略降温冲饮,冲泡节奏略快以避免苦涩味和“酱汤”状。完整地冲泡品饮新茶(从浓到淡到无味),可以确定茶的贮存价值。

  老生茶、老熟茶

 

  老茶一般要求高温醒茶、高温冲泡。相对来说,老生茶投茶量要低于老熟茶,而冲泡水温老熟茶要略高。对于许多老生茶,在泡与泡的间隔开盖,使叶底稍稍降温后再续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不妨试试。

 

  历经多年时光的沉淀,有的老茶因贮存不当而有异味,可通过高温和多次洗茶来尽量排除,选用陶壶或紫砂壶冲泡对杂味也有很好的修正作用。

 

  二、条索松紧重实程度

 

  一般而言,较紧结重实的茶投茶量较小,而冲泡水温略高,水温高可以充分醒茶。紧结茶一散开,溶解速度就会很快,所以投茶量相对要少。

  对于有些年头的紧结重实的茶要注意控制冲泡的节奏,通常是“前紧后松”,洗茶慢,出汤快,经过出汤较快的数泡之后,可以缓一缓节奏,让茶休息休息,你会惊喜发现,一杯好茶又在手中。

 

  三、粗老、细嫩程度

 

  较细嫩普洱(如宫廷普洱)不耐泡,多可用“留根冲泡法”,即每泡茶汤不出尽,以保持其滋味的稳定性。

  水温也要适当控制,避免“煮茶”,尤其要杜绝高温、多次、长时间洗茶而导致茶内有效成分的无谓流失,失去品味和饮用价值。粗老茶因内含物减少则要大大增加投茶量,延长冲泡时间,可采用高温冲泡,甚至煮饮。

 

  四、发酵程度

 

  发酵过度的茶叶,需用沸水冲泡,并延长浸泡时间,反之则出汤要快,否则就浓如酱汤难以入口。

 

  五、匀齐整碎度

 

  茶叶较碎,其浸出物溶解也快,出汤相对的就要快。

 

  六、储存情况

 

  好的原料、好的加工、好的储存,这样的茶品就是最好冲泡的,浓淡冲相宜,怎么泡都好喝。若储存中略有问题,如稍有杂味,则可适当增加洗茶次数。若是茶品因储存不当发生了变质,就算再贵的茶也都不具备品饮的价值了。

 

  “透”和“闷”

 

  “透”和“闷”,是普洱茶的冲泡技巧。把握“透闷”技法,视普洱茶嫩度状况而定。一般说来,嫩茶以透为主,多透少闷,老茶以闷为主,多闷少透。“透”:指的是冲泡过程中不加盖(杯盖、壶盖等),快速降温,使茶香自然而缓慢挥发。“闷”:是指冲泡过程中,加盖(杯盖、壶盖等),通过保持相对温度,发掘茶品香气。

 

  幼嫩的茶叶容易闷熟,过闷,会使香气不易显露,水味重。故浸泡时,应多透少闷,以透为主。

 

  粗老原料的茶叶,质地厚实硬脆,“粗老味”重,以高温和闷透结合的浸泡方法,能获得甘而醇的品质风格。“高温”闷泡,逼出“粗老气”,“透”则释放“粗老味”,勿使其存留茶叶之中,使茶叶滋味甘甜醇和不滞钝。

  “透闷”原则,不仅仅指普洱茶冲泡的“透”与“闷”,也是选择茶具时应注意的,茶具的透气性强弱、散热性好坏对茶味的影响很大。透气性好、散热快的茶具(如盖碗、紫砂薄胎壶、玻璃茶具等),适宜冲沏嫩度较高的普洱茶;

 

  反之,质地厚实、壁厚、密度大、散热慢、容水多的茶具(如紫砂厚壁壶、瓷器、石器、容量多的大壶),适宜冲沏原料较粗老的中低档普洱茶。

普洱茶文化胜地易武易武茶文化的故事

说起易武,懂茶的人首先会想到的是易武古树茶那“香扬水柔”的独特口感以及“易武为后”的茶叶地位。说起易武文化,对于不关心普洱茶历史的人来说想必知之甚少,这里就由小编给大家八一八易武茶文化的故事。

普洱茶文化胜地易武易武茶文化的故事

易武茶之所以能兴盛完全得益于易武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以及地理位置。这里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天然就是产上等茶叶的好地方。再加上外地客商到易武设厂制茶,带来了先进的制茶技术,自然就生产出让人难以忘怀的精妙茶品。

商贾的云集促使易武地区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茶号,比如瑞贡天朝的车顺号就是易武繁荣的见证。到了清中期在易武古镇制茶的商家过百家,每年春季来易武收茶的商家多达数万人。渐渐的形成了以易武为中心的茶马古道,当时比较著名的线路有“易武—老挝—越南—香港;易武—老挝—万象;易武—老挝—泰国;易武—大理—拉萨;易武—昆明—北京。”由于这些线路的形成,使得易武地区不同等级的茶可以满足当时社会不同阶层人的需要。上品供应皇亲国戚,中品供应富商地主,下品供应边民。当社会各阶层的人都开始和易武有交集的时候,易武地区的兴盛达到顶峰。

这时候除了云南本地的石屏人大量迁往易武地区种茶以外,不少做茶叶贸易的汉人和回人也开始迁入易武地区并种植茶树。易武著名的“弯弓大寨”便是当时在易武地区种茶的汉人和回人共同建立的寨子。

到清中期,易武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个时候的易武已经不光是茶叶的集散地,更是文化胜地。每年新茶下来的时候,来到易武的茶商以及本地的居民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这时候不光是易武地区的茶农,就连“攸乐”、“戈登”、“倚邦”、“蛮砖”、“莽枝”的茶农都纷纷带着自己的茶叶前来斗茶。希望自己手中的茶叶能在斗茶大会中胜出,成为朝廷的贡茶。

到了清末,易武进入了巅峰时期。清光绪四年,易武各茶庄、社会人士商量决定集资建盖石屏会馆以及重建关帝大庙。新建成后的关帝庙规模比原来的旧庙大,它由大殿和中殿组成,中殿至今尚存。在以后的岁月里,茶庄人士还多次集资分别加盖各殿,共建盖了孔明、关圣、观音、弥勒、药王、子孙、山神、土地、财神等殿十八间。关帝大庙的建成也标志着汉族文化和云南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人们不分民族每到丰年过节,都会到庙内祭拜关羽、孔明、观音等,保佑家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马帮在行走茶马古道前,也会来祭拜,以保佑出门在外平平安安。

到了清末民初,由于清王朝的没落,贡茶制度的消失,同时思茅地区大面积疟疾的爆发。易武古镇一下子从极盛没落至极衰,直到近几年,普洱茶的兴盛使人们的视线再次回到易武这个古镇上来。目前专门做易武古树茶的有“易武福元号”、“车顺号”以及“复福元昌号”几个品牌。其中以“易武福元号”最为突出,旗下的产品覆盖几乎所有易武地区的山头,价格从低到高也能满足各阶层人士的需求。如果您有兴趣感受易武茶的韵味,不妨一试易武福元号的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