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影响普洱茶原料品质的关键因素

影响普洱茶原料品质的关键因素

2019-07-17 访问量: 14 茶礼仪网
影响普洱茶原料品质的关键因素

没有好的原料,不可能有好的茶品,而原料的品质又受很多因素影响,如产地、时序、树种(树形)等。

产地的不同,普洱茶的风格特点和物质含量也不一样,由于受到土壤土质、植被、海拔、经纬度、气候、日照、降雨量等生态环境和条件的影响,所以形成的品质就有差异。如易武茶,由于生长在澜沧江下游,热带雨林地区,海拔相对较低,其所形成的共性特点就是香扬、水柔、汤甜。勐库茶由于生长在勐库大雪山下,澜沧江的中游,海拔相对较高,纬度较高,日照较好,其形成高香、刚烈、刺激性强的共性特点。要评鉴一款茶,了解其生长的区域至关重要。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澜沧江中下游两岸产普洱茶的区域可对应四个方位分四种口感,即东南柔、西北刚、西南涩、东北苦。各个产区有各个产区的特点,很难在这方面分出优劣,只能根据个人口感和喜好来选择了。

影响普洱茶原料品质的关键因素

采摘的季节对茶质的影响也比较大,总的来说春茶为上,秋茶次之,冬夏最差。但如果是古树茶,春茶秋茶又各有千秋,春茶香好,秋茶气足,大致上可总结为春香秋韵夏苦冬涩。

云南四季不分明,基本只分两季,雨季和旱季。雨季一般在每年的四月底至九月初;旱季在每年的九月至第二年的四月。一般情况下,茶区的降雨量都在1900毫升以上。雨季的降雨量非常充沛,尤其是5-7月份;到了旱季降雨量是非常非常少的,所以从2009年起到现在云南已经连续几年大旱了,但这几年的普洱茶价格却每年不同程度的上升。生长在雨季的茶其生长期较短,生长速度较快,所以内质较差。如果生长在旱季,其生长期较长,生长速度较慢,所以内质较好。

影响普洱茶原料品质的关键因素

树形不同对内质也有影响,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之分,又有古树茶(茶农称大树茶)、老树茶和台地茶(茶园茶)之别,其成分、气味、色泽、香韵等都有区别。古树茶优于老树,老树优于台地,还有人工修剪的和自然生长的树形不同对茶的品质也有影响,自然生长的优于人工修剪的,自然生长的一般生长在多树木的杂生地,自然养分充足,陆羽的《茶经》论“野者上,园者次”。

有用+10
分享

教你挑选普洱熟茶的一些技巧!

  我们都知道普洱熟茶有许多保健功效,且它的减肥降脂、暖胃护胃功效果最为明显,但是为了能够达到喝茶健身的作用,我们是不是首先需要保证普洱茶的质量呢?

 

  普洱熟茶的质量通常体现在普洱茶的外形和内质两方面上:

  外形

 

  压制后的熟茶,普遍的做法是在紧压茶的表面铺上一层3—4级的茶料,俗称“撒面”;光从外表是看不出这个茶的好坏,必须拆开,从断面处观察茶料的条索是否分明,颜色是否褐红显金,闻干茶气味应该略带焦糖气味为好,绝对不能有酸,霉杂味。

 

  茶汤

 

  “普洱赏色”基本原则,当年新茶颜色当为艳红深色,以白瓷杯最能够显其本色,注少量茶汤于杯盏,以能直观杯底为度,杯沿能显金圈为好。以玻璃杯来观察茶汤的颜色,首先要看的是其透亮程度,标准的熟茶茶汤应该是艳红色而不是黑色,茶汤的透明度越清晰明亮越好,老熟茶茶汤非常的透净且几乎没有沉淀物。再来就是闻茶汤的气味,焦糖香,樟香为上,如果有霉味则应该放弃。

 

  品滋味

 

  当茶汤入口后,我们需要做的同样是让茶汤与口腔内壁、舌尖与舌底充分接触,细细体味茶汤的顺滑度、甜度、粘稠度、以及苦涩的表现强弱,然后咽下茶汤慢慢回味。如果在你的品饮中你不仅品到了茶汤的顺滑甜,而且还能微涩生润、微苦回甘、身体微微发暖,那么说明你喝到的这款熟茶一定是一款难得的好茶。

 

  排除品牌,地区,外观,干茶香气的考虑因素。茶好不好,对于自己合适与否,一定要试喝看看,入口的感觉,回甜生津的持续,都能够初步的判断出好坏;当然价格因素也必须“计算”一下。好的普洱熟茶一定不会有令人不喜,不适的气味,不会有霉味,甚至是陈味都不会有,有的应该是淡淡的堆味,若无堆味而显淡淡焦糖味,入口略滑似米汤则属佳品。

  回韵

 

  年份不同的普洱茶,其“甜度”一定不同;因为普洱茶的形成工艺与一般的茶不同,茶叶成分里的多种酶活性仍然存在,在后期的存放过程里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促酶作用,这个作用可以逐渐的将茶叶里的一些不可溶于水的元素分解成可溶于水,比如我们知道的淀粉转化为醣的过程。而普洱茶的熟茶制成就是通过人为的方式,加速氧促酶作用,虽然我们提前享受了普洱茶“陈化”的好处,但是仍然有不可避免的缺点,其缺点就是会产生堆味。

 

  所以熟茶存放经年,其堆味逐渐散去(氧促酶作用仍在继续),这个时候没有了堆味,甜味也增加了一些,所以就会变得更好喝。但是如果当年的熟茶能够做到几乎没有堆味,那就代表这个茶的制成过程很到位,是一个好熟茶的判断标准之一。

普洱茶行情分析:名山探讨,饮茶悖论

普洱茶行情分析:名山探讨,饮茶悖论

一个朋友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两款古树茶,风格都是老班章古树茶。一款是由老班章村古树茶毛茶做成的产品,另外一款是老班章村周边寨子,经过精心拼配而成的产品。

两者口感大致相当,价格相差数倍,但是包装上都印着老班章,你喝哪一款。

朋友的问题很犀利,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名山到底是喝口感还是喝名气。从实际角度出发,喝茶就是喝茶叶的味道,既然二者口感高度相似,自然是哪款便宜喝哪款,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放纵名山造假。

你选产地还是品质?

如果喝茶只喝产地,我们是否能够忽略茶叶本身只去追求产地。不管这一年降水如何,茶树是否过度采摘,茶树发芽情况好坏,哪怕茶叶品质再糟糕,只要产地对这就是好茶。这与掩耳盗铃又有何分别?

这是一个挺无解的问题,不管你怎么做,都能找到支持或是反对的理由。我甚至在想,长期以来,茶圈对于名山的划分是不是不太合理。口感高度接近的产区应该划分到一起,然后再去制定行业标准。从茶叶的外观,条索,颜色等,再到茶叶的内在,口感具体的细微差别,从而分成特级、一级、二级……

这样会不会更科学,更合理一些?

这是个错误?

只认名山不论口感与只论口感不看名山,都是错误。前者脱离喝茶本身,后者就是在纵容造假。现在市场当中有一类产品就是这样,论品质不逊于名山茶,口感也高度接近甚至是完全一致,只不过产地有所不同。

这样的产品一直是个尴尬的存在。

标注本身的产地,则身价不符合它的品质,标注名山,又是很明显的“造假”。现在真应该为这些具有名山特色的非名山古树茶正名,一是在不降低产品品质的前提下来扩大产品数量,二是在降低单品价格的前提下来提高所有茶商的整体利润。

这样做既可以解决文章开头所说的品茶悖论,又能推动古树茶市场的实际进步,何乐而不为?(

普洱茶茶礼:普洱迎客茶的赏敬以及品

在“普洱茶”贸易的极盛时期(1729年—1862年),全国各地的茶商云集普洱,开设了许多商贸会馆。每个会馆里不但专门聘请一些品茶高手,担任茶叶质量的“质检员”,而且,许多茶商本身就是品茶行家。大量专业品茶高手的会聚、茶贸易的兴旺,极有力地推动了“普洱茶文化”的发展。

普洱茶茶礼:普洱迎客茶的赏敬以及品

迎客茶——就是普洱人在全国各地的品茶高手的影响下,逐步将当地饮茶习惯演变、发展成为一套别具一格的、迎接宾客的茶艺。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迎宾茶”茶艺不但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还表现出炫耀财富、展示文化修养。其精华在于“赏、敬、品”三字之中。

赏:

一赏茶。主人先简述普洱茶的文化特点,以激发宾客的情趣,然后将少许普洱茶珍品置于洁白的小盘中,引导宾客观赏形、色、香,挑动大家的饮茶欲望。

二赏茶具。通常将茶壶、茶杯、茶盘一色配套,以增其美感。茶具一般选用紫砂茶具或名窑瓷器,有些则使用翡翠之类的豪华杯具,这些是根据家庭经济情况而决定的。

三赏茶艺。女主人先用开水冲洗茶具,此为“出浴”。这样做既清洁了茶具,又提高茶具温度,以利茶汁浸出。然后,将小盘中的茶投入壶中,再将刚沸的开水(俗称“鱼眼水”)迅速冲入至大半壶,并立即加盖静置片刻后,稍加摇动,使茶中可溶物溶解于水,此为“翻龙”。启盖,再缓缓向壶内冲入开水至八分满,覆盖之。此为“添寿”。接着,将茶盘中的茶杯按人数,排列成一定的形状,再将壶中茶汤,按一定的顺序分别斟入茶杯中至八分满。这里有很严格的规矩:必须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来回三巡斟至八分满。此为“开屏”。

从上述三赏、四艺中可以看出:“迎宾茶”的“赏”字诀里,暗含深奥的哲理。客人刚入门,必定气血流动激烈、心火旺盛,此时饮下稍带寒性的热茶,寒性必定和心火相冲,而茶汤的热气,又会导致身体大量流汗。如果客人身体虚弱,则会经不起这般体内折腾而病倒。所以,“三赏”的过程,既可以使客人体内的气血、心火得到调节,又可以使客人享受到浓郁的“茶文化”,还可以炫耀主人的文化修养。

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