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黑茶鉴别>黑茶的辨别方法有哪些选购不同的安化黑茶的方法

黑茶的辨别方法有哪些选购不同的安化黑茶的方法

2019-07-24 访问量: 15 茶礼仪网

上文我们讲过黑茶也分外六大类,比如有三尖茶,有茶砖,有天尖茶,茯砖茶:同时也讲过了一些安化黑茶的辨别方法,比如老茶有一股陈祥伟,而黑茶一般有一种松香味,如果是野生的黑茶的话,还有一股酒红色的颜色。今天我们继续讲黑茶的辨别方法,在黑茶的外形上,有茶砖和茶柱,还有散茶。

黑茶的辨别方法有哪些选购不同的安化黑茶的方法

黑茶的辨别方法有哪些选购不同的安化黑茶的方法

上文我们讲过黑茶的辨别方法,黑茶要求外形色泽乌黑油润,内质香气高而浓,有松烟香,滋味醇厚,不苦涩,汤色稍橙黄。陈茶有樟香味。 花卷茶(千两茶):要求茶柱紧实,色泽比较厚重,以黑褐色为主,里面有一股花香味,滋味甜润醇厚。里面肯定是没有霉变的。

黑砖茶、花砖茶:这种砖茶,首先是要求砖面平整,花纹图案清晰,棱角分明,所有的包装出来的茶砖,因为经过专业的切割,所有的茶砖厚薄一致,色泽黑褐,肯定没有霉味等,可以有金花,内质香气纯正,或带松香烟味,汤色橙红尚明,当然没有涩味,以及没有一种粗老的味道。

砖茶,小编见过好的茶砖,不仅颜色是黑褐色,掰开砖后发花茂盛,里面茶的气质也是有一股松香味一样的花香,滋味醇和尚浓,菌花味明显,汤色红黄明亮。

黑茶的辨别方法有哪些,不同的茶叶在色泽,味道,以及形状都有所不同,当然味道也是根据不同的茶叶类型,有不同的颜色及味道,总体来说,小编以上都介绍了,如果你是喝黑茶的一枚新手,不妨来根据小编的介绍去选购不同的安化黑茶。

有用+10
分享

大力举办茶艺师培训,培养安化茶产业茶文化的实用型人才

大力举办茶艺师培训,培养安化茶产业茶文化的实用型人才

随着安化黑茶市场的不断拓展,对有文化、懂茶艺、善营销、会服务的专职技术人员——茶艺师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安化茶艺师目前还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持证茶艺师更是供不应求。茶艺师紧缺成为困扰安化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如何突破瓶颈?求是创新的中远人开始了大胆的探索,最终他们把突破口对准了茶艺师培训。2010年6月,中远集团在安化县举办第一期茶产业茶文化实用型人才培训班,聘请中国茶文化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院校茶文化教材编委会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林治为培训班主讲老师,培训60名学员成为茶艺师。2011年3月、7月,中远集团相继出资举办了定点扶贫安化县第二期、第三期茶艺师培训班,培训学员近200人,培训班还没有结业,所有学员就被招聘一空。“现在茶艺工作者月薪达2000多元,持证茶艺师光底薪就在1500-1800元左右,再根据不同公司的绩效或业务提成,收入则更高。我来参加中远集团提供的免费培训,既学到技术,就业前景也好。”第二期茶艺师培训班的学员熊畅说。

中远集团以开展茶产业茶文化实用型人才培训作为定点扶贫安化的切入点,成功开辟出一条“扶贫先扶智”的扶贫道路,为安化县的劳动力转移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劳务输出之路,为当地老百姓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目前为止,中远共出资举办茶艺师培训班3期、茶产业营销管理培训班1期、茶叶种植及加工技术培训班4期,共培训学员856人次,培养优秀茶艺师200多名,就业率达100%,有力地促进了该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湖南黑茶:《安化黑茶十八问》之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安化黑茶是什么

湖南黑茶:《安化黑茶十八问》之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安化黑茶是什么年代?

答:有文字记载安化黑茶最早的年代是公元856年,唐*杨烨《膳夫经手记》记载:“。。。渠江薄片运销湖北,江陵,襄阳。。。”公元935年,五代*毛文锡《茶谱》记载:“潭邵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又“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其色如铁”的“渠江薄片”,即早期制作的“安化黑茶”,至2010年,安化黑茶的历史已有1154年了。

注:《安化黑茶 健康之饮“十八问”》作者:伍湘安,本站为引用给广大茶友了解湖南安化黑茶,如有侵犯到作者的权益等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在此特别感谢本书作者伍湘安先生。

作者伍湘安先生简介:

伍湘安:生于1941年,湖南安化县人。1962年参加工作。20世纪年代曾先后任人民公社副书记、书记,区委副书记、书记。1979年5月调进西藏工作。1986年至1922年底任安化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93年元月至2003年元月任安化县政协四届、五届主席十年。2003年退休。著书有《竹石录》、《基层政协主席手迹》、《庭院盆栽花卉实用技术》、《安化黑茶》、《聚集千年 安化黑茶》、《走进安化黑茶》等。

赵李桥黑茶征文作品:奶茶里的回忆

奶茶里的回忆

乌日娜(一等奖)

初识奶茶是从奶奶开始。

奶奶是地地道道的蒙古族妇女,一辈子就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我小时候,爸爸妈妈在旗县工作,因为工作繁忙,兄弟姐妹多,就把我放在牧区奶奶家里让奶奶带着。因此,我人生中最美好的童年记忆就是与奶奶一起熬奶茶喝奶茶的生活趣事了。

蒙古牧民的一天是从喝奶茶开始的。清晨,天近亮,奶奶就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熬奶茶。蒙古包外的牛粪炉子是早就架好了的,奶奶把火点燃,烧起了水。先从柜子里取出一块砖茶,熟练的打开包装纸,在蒙古包外的草地上铺上一块布,放上砖茶用斧子将整块砖茶劈开捣碎,抓起一些用专门的滤布包好,滤布已是与茶水一样的褐红色,究竟原来是什么颜色也不知道了。其余劈碎的砖茶装进专门盛放的圆筒子,盖上盖放进屋内。炉子上的水渐渐开了,奶奶将装砖茶的布袋放进了锅里,煮沸一会儿,开水的颜色逐渐发红了,奶奶拿来已经准备的鲜牛奶慢慢的往锅里倒,边倒边拿着长把勺高高地扬起,边扬边看茶水颜色深浅奶茶浓淡,直到调到合适了再加少许食盐一锅馥郁芬芳、醇香沁人的奶茶就熬好了。一股浓浓的奶茶香味伴着淡淡的轻烟飘散在草原上,晨风里。

太阳慢慢升起来了,羊圈的羊群开始躁动。奶奶将熬好的奶茶、做好的手把肉、炒米、奶皮子、奶豆腐、果条等等端到了蒙古包内。爷爷起来了,像往常一样倒上一杯酒,把炒米、奶皮子和奶豆腐放进奶茶里,喝着奶茶,吃着牛羊肉。吃好喝饱后拿上放羊的工具出了蒙古包放羊去了。奶奶不忘用专门的茶壶为爷爷装上一壶,备些手把肉,这就是爷爷一天的食物了。有时我问奶奶在外一天爷爷不饿吗?奶奶告诉我必须带上奶茶,放了炒米、干肉的奶茶既能温暖肚腹、抵御寒冷的侵袭又能帮助消化肉食,补充因吃不到蔬菜而缺少的营养,这样一天就没有问题了,奶茶是我们蒙古族人民放牧必不可少的饮品。送走了爷爷,奶奶和我就开始喝奶茶吃牛羊肉了,奶奶将炒米、奶皮子、奶豆腐泡进奶茶里,一勺一勺的喂我……太阳西下,爷爷回来了,奶奶又将熬好的奶茶煮好的手把肉和烈酒准备好了。

一日日,一月月,一年年…..,奶奶的日子就这样重复着,我也伴着奶奶的奶茶岁月在长大,而最让我留恋的还是奶奶熬的奶茶,浓香、醇厚、回味悠长……。从喂我到我自己端着喝,从看着奶奶熬到我自己学着熬到我自己熬。奶奶告诉我熬奶茶首先要用最好的砖茶和最鲜的奶,奶奶一直用的就是“川”字牌的青砖茶,一辈子没有改变过,奶奶说“川”字牌砖茶是蒙古草原上最好的茶,熬出的奶茶醇香可口、泡出的奶条奶豆腐柔软香甜。

由于读书和工作,我离开了奶奶,离开了牧区走到城市,不管工作多忙多累,每天早晨熬奶茶喝奶茶的习惯无法改变,餐餐必需、顿顿不离,像奶奶一样熬奶茶喝奶茶已经是生活的重要部分。

奶奶年岁大了,不愿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美丽草原,也不愿意离开已经习惯了的奶茶生活。几次爸爸、叔叔都想把她接到城里,但是每天早晨还是习惯地起床熬制奶茶。没有了牛粪炉子,没有了劈砖茶的斧子和场地,楼上楼下跑,怕弄脏了房子,怕弄坏了家居,奶奶还是回到了蒙古人祖祖辈辈生活的草原,回到眷恋的蒙古包,回到她熟悉的奶茶生活里……。逢年过节,我们全家人都回到草原,聚集在奶奶的蒙古包里,那时奶奶那重复了一辈子的生活又展现在我的眼前,烧炉子、劈砖茶、熬奶茶、做手把肉……,看着大家尽情开心地饮着奶茶喝着烈酒吃着手把肉,奶奶笑了,那是她最幸福的时候!

如今,奶奶已长眠在生她养她的那片草原,不能再为我们熬奶茶了,但奶奶交给我熬奶茶的本领,我继承了奶奶的奶茶人生。节假日,亲人团聚,我都会照着奶奶的方法熬制出可口的奶茶,那时是全家最高兴的时候。我不忘给奶奶盛上一碗奶茶,遥祭奶奶;每到清明时节和奶奶的祭日,我们全家会带上哈达和“川”字牌砖茶,敬献奶奶。因为奶奶最爱“川”字砖茶,一生少不了的“川”字砖茶,熬了一辈子,也喝了一辈子的奶茶。

在广袤的蒙古草原上,又何止奶奶一个人会熬奶茶爱喝奶茶呢!奶茶是草原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美酒、奶茶、手把肉……热爱生活的蒙古族人民用独特的民族饮食习惯,延续了历史文化续写着民族的热情与豪迈!片片砖茶、滴滴奶茶、浓浓奶香见证着蒙古族人民生活的幸福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