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叶底”的评茶术语

普洱茶“叶底”的评茶术语

2019-08-20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普洱茶“叶底”的评茶术语:

1.细嫩:芽和细嫩叶含量多,叶质嫩软,用于高档普洱生茶

2.柔软:芽叶嫩度好,手按如绵,按后伏贴盘底,无弹性,不易松起。

3.嫩匀:芽叶匀齐一致,嫩而柔软,大叶乔木所具有的品质。

4.肥厚:芽头肥壮,叶肉肥厚,叶脉不露。

5.摊张:叶张摊开,叶质较硬。

6.粗老:叶质粗大,叶质硬,叶脉隆起,手指按之,有弹性。

7.匀:老嫩,大小,厚薄,整碎等均匀一致。
有用+10
分享

北方为什么不适合存储普洱茶?

北方为什么不适合存储普洱茶?

想必很多北方的茶友有很大的疑问,那就是普洱茶在北方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存储,如果适合那又应该如何保存?本期文章,作者就针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了一想法。以下为原文。

关于普洱茶的仓储,坊间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北方不适合仓储普洱茶,说是北方地区平均温湿度低,陈化速度过慢。甚至在一些南方茶商或港商的概念之中,云南生产出的生茶,只是半成品,只有经过湿仓的处理后才是成品(关于湿仓的话题,将有后续论述)。

这种概念实际上是片面的——茶品陈化的快慢与优劣,并不能以单一个体的口感作标准。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要是茶种正确,制程正常的普洱茶品,其后续的转变必须以品饮群体的生活习惯与文化背景作为标准。举例来说,北京人对于普洱茶的品饮取向,必然以其自身的体质与习惯为准,而不能以粤港人士的取向为凭依。

北方为什么不适合存储普洱茶?

从另一角度来说,现代人能够品饮到的号级茶、印级茶、早期七子饼以往多仓储于南方,随着普洱茶的推广方才逐渐进入北方市场,北方人在无从选择(对于同年份普洱茶品而言)下只有品饮这些茶品,并非是说这样的仓储(相对高温高湿的南方仓储)就是最优选择或仓储标准。

若是这些茶品一直存放于北方呢?会不会有另外一种转化结果?因此在没有完全对应的茶品进行比对时,不能武断的说“北方不适合仓储普洱茶”。

北方为什么不适合存储普洱茶?

仓储的干湿很多时候都是一个相对概念,取决于仓储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消费者品饮习惯。对于华南茶友而言,华东仓储就显得“过干”;对于华东茶友而言,华北仓储又显得“过干”;而西北仓储的茶品在华北茶友面前,又是十足十的“干仓”了。

若是以对于仓储的调控而言,实际上在相对低温、干燥的北方更容易建立优质的仓储。盖因增湿、增温相对而言较除湿、降温容易且成本低,风险相对更低。

云南普洱沱茶最全笔记,这样喝茶才更健康!

云南普洱沱茶为历史名茶,属紧压茶类。创制于1902年前后。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因集中在下关加工和集散,故历史上有下关沱茶之称。今天只见普洱给你普及下关于云南普洱沱茶的历史!

云南普洱沱茶最全笔记,这样喝茶才更健康!

下关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交通驿站。属风仪县诸镇之一,地处滇西要隘,商贸发达。

据《大理府志》记载其地势:“负山阻水,为郡南屏蔽,山势逆回”。

早期沱茶名为“谷茶”, 由蒸压团茶演变而来,形似月饼,其凹下程度仅1厘米。

早期制作沱茶的茶号有茂恒、永昌祥等,出现了谷庄与关庄之分。

谷庄沱茶多采用景谷县生产的滇青为毛茶原料,关庄沱茶多采用滇西南勐库茶、凤山茶、大山茶等滇青毛茶为原料,由于原料突出,关庄沱茶逐渐取代了谷庄茶而独领风骚。

云南普洱沱茶最全笔记,这样喝茶才更健康!

叶底:叶底肥硕、茸毛披附

沱茶的碗臼状早已有之,据史料记载:清末沱茶运往四川时,商家为了更好地促销,并未将此茶作为茶叶销售,而是在沱茶凹的部分塞进鸦片烟销售。

久之,“沱江水,下关茶,香高、味醇、品质佳”的宣传语流行开来。沱茶也逐渐流行,并流行至今。

云南普洱沱茶最全笔记,这样喝茶才更健康!

干茶:形如碗状、色泽褐红

下关风干条件较好,5-10月,雨季较长,降水量占全年的85%,该季尤其适合制作沱茶。

上等的沱茶,均选用二三月份茶树上刚“发出的嫩梢作为原料,茅叶细嫩、肥硕,茸毛披附,制成的成品似有银色白纱附面,十分美观。

沱茶冲泡后,滋味浓酽、香醇,耐冲泡,愈久愈醇,乃茶中的佼佼者,《本草纲目拾遗》载:“普茶最治油蒙心包,刮肠、醒酒第一。”

云南普洱沱茶最全笔记,这样喝茶才更健康!

茶汤:汤色红浓、通透明亮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普洱沱茶对降低高血脂有明显的作用。

法国巴黎医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给20位血脂过高的病人一天喝三杯共300毫升的普洱沱茶,1个月后,病人的血脂下降了22%。

中医理论也认为:血脂高是因为血液中的杂质较多,发病者多为平时饮食不节使脾胃负荷过重,建议患者平时多饮用普洱沱茶,且要注意饮食清淡,宜限制摄入动物脑髓、蛋黄、鸡肝、黄油等食物。一天6克普洱沱茶清饮最佳。

提升普洱茶品鉴力随心所欲找好茶

   大树茶(古树)通常指的是树龄较长的乔木型茶树,种植稀疏,树龄都在百年以上;而台地茶则分密植型小乔木(小树)和茶园台地茶;前者是一些规模不会很大,基本上还保持原生态环境,不需要施肥和农药,树龄都在几十年左右。
   
   而茶园台地茶,则是茶基地成千上万亩,以人工种植、施肥和上药,随季节批量产出的,普洱茶的原料当中,的确存在不同品质与档次的,就茶树而言,同一茶区的原料,用大树料当然会比树龄较短或台地茶要好,但是,大树茶并非绝对全都是好料,品种优良春茶台地同样好过它(比如布朗山章家三队台地茶),怎样区分和了解好料普洱,除了期待有良心的厂商外,主要依靠培养自己品饮能力,才能随心所欲找到好茶。

   先撇开所谓大树茶口感这个命题,至少在不断品饮过程中,你总是能分辨哪款茶比较耐泡、比较不苦涩、比较厚质吧!在相同茶区、相同年份的情况下易武台地茶与大树茶,从耐泡度、喉韵与体适感,喝起来肯定是有区别的!

   当然,会有茶友说挑选自己喜欢喝的茶就好,管他台地或大树?是的,理论上是这么说没错,只是当有一天您喝到更好喝的茶时候,那感觉是回不去了,追求更美好味觉享受,是人类天生的本能,所以,请多培养自己品好茶的能力,那就得多喝、多试、多比较,喝多了,喝久了,你就有能力分辨出茶品孰优孰胜了!

   当然“好喝”这两个字还是有分层次的,有些茶喝起来不错,价格适当,可以当口粮茶;有些茶喝起来综合评比较高,适合收藏;至于更好喝的茶,有时候那感受已经不是文字可以描述了,也许价格就高了,但你会心服口服!

   但不论如何,当您有了一定的经验与能力,相信这个主题也就没有讨论必要了,而当茶友们本身的品饮能力和鉴别能力提升后,鱼目混珠的茶和别有用心的茶商,也就没有混水摸鱼的机会了,这才是我们爱茶人之福。

   新手搞不清楚台地茶和大树茶口感正常,更何况大树混台地茶,以及当下流行老料新压工艺茶呢,在口感还没建立之前,实在很难下手买茶收藏,既使买了也是学费茶而已(多少年后自己就会明白了),因普洱茶特殊性是越喝口味要求越高,一般品质较差转化而来的茶,肯定不再是你以后层次面的菜了。

   希望茶源头控管当然是好方法,但消费者要等到这一天我看太难了,不懂就要买得贵,买得冤,懂了,口茶汤一入喉,能判读出茶后期转化能量,这才是功力所在,喝茶是一种享受,在品鉴中藏出的好茶,绝对是一种乐趣,好茶是喝出来的,而不是藏出来的,烂茶藏多久都不会是好茶,个人认为练好品鉴功力,才是珍藏品质普洱好茶不二法则。